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障碍与前景分析 下载本文

关系。

第一,积极推进本币国际化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的关系。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告诉我 们,本币国际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的过程。日本正是由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开放度远远不能适应本币国际化的要求,所以日元国际化效果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规模不相匹配,20世纪90年代在货物贸易领 域日元国际化程度甚至低于20世纪80年代。推进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该特别汲取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排序表,必须首先完善 中国的金融体系,将深化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放在第一位。否则,人民国际化只是一句空谈。

第二,参与国际协调与稳定国内金融秩序的关系。在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 中,美元以外任何国民货币的国际化,都无一例外地带有原罪色彩。在参与既定框架内的国际政策协调过程中,特别是在调整与美元汇率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既要把握好国际协调的尺度,又必须顾及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在这个方面,日本的教训必须汲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严重破坏了日本国内金融秩序,成为日本经济衰退、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国内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国际关键货币国家——美 国的影响,因此,中国应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从中国 国家利益出发,冷静分析外部压力,通过深化国内经济改革消化压力,绝不能以牺牲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应对外部压力,重蹈日本的覆辙。

第三,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与本币国际化的关系。一国国民货币的国际化,如果脱离 与之密切关联的经贸与投资网络,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只有在这个网络内,某一国民货币的使用频率增加,交易量扩大,从而通过该货币自身的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交易惯性,一国国民货币才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应该从加强人民币交易结算网络系统入手,注重发展中国在亚洲区域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扩大人民币计值定价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规避外汇风险。

总之,我们应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有条件和发展路径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 目前能够起步的领域出发,在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健全的过程中,逐步争取人民币应该 具有的、与中国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人民币只有依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实现国际化,这 一进程是极其漫长的,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XV

回顾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实力和美国、欧盟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经济持续衰退,日元利率低,股票市场长期低迷,在亚洲政治地位不高,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受阻。1999年,欧元刚刚启动,日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为6.4%,欧元为17.9%。到了2004年,日元份额下降到3.9%,欧元上升到24.9%。2006年,英镑超过日元,成为第三大储备货币。目前,以美元、欧元、日元三大货币为主导的世界货币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日元失落和亚洲货币缺失与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极为不相称,国际经济新形势热切呼唤着亚洲货币的崛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促使亚洲国家认识到,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恶化。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防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的有效途径。2000年5月,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10+3”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清迈协议》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扩大东盟货币互换协议(ASA)的数量与金额;二是建立中日韩与东盟国家的双边互换协议。2008年,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计划于2009年成立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以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成立一个区域性监管机构。中日韩和东盟十国签署《清迈协议》,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对于防范金融危机、推动亚洲地区货币合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亚洲金融合作给人民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东亚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需要一种区域货币作为媒介。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导者,有责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并扩大地区大国作用,这为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奠定了基础。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存在日元和人民币主导权之争。从短期看,现阶段中国参与建立“10+3”的货币联盟,人民币争取发挥重要作用,但作用暂时会难以超过日元;从长期看,与日本相比,中国在东亚政治外交中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政府负责任态度也得到了大多数国家认可。在区域货币联盟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通过在联盟内合作和斗争、并灵活性地处理有关问题,是能够形成有效制衡的。

展望未来,不难预见,只要我们方向对头,操作策略又得当,到21世纪中叶,人民币很有希望单独地成为与美元和欧元“三足鼎立”的格局;或者在亚洲货币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美元、欧元和亚元并驾齐驱之势。在未来10年里,人民币具备了跻身日元、英镑这样第二层次国际货币的发展潜力,和日元一起在世界货币体系中代表亚洲一极。

XVI

参考文献:

[1] 韩文秀: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国家货币演变成国际货币的历史考察,宏观经济研究,2009

年。

[2] 梁勤星: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西南金融,2003.

[3] 徐洪水:论人民币—基于人民币周边流通的分析,上海金融,2004.

[4] 唐双宁:美元、人民币和世界货币—基于国际货币体系三十年周期演变的思考,大连市黑石

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期。

[5] 杨小军: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新特征与人民币国际化,2009年。

[6] 黄海波:货币国际化及其决定因素—欧元与美元的比较,复旦大学学报,2001(2). [7] 陈彪如:国际货币体系,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8] 黄泽民:日本金融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课题组: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途径及其策略,2006. [10] 菊地悠二:日元国际化—进程与展望,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 于风芹: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国外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12] IMF Survey 1998等数据资料。 [13] 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等资料。

[14] 王海平: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 [15] 汪海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06. [16] 周林,温小郑主编:货币国际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8] 舒畅: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途径,经济论坛,2006. [19] 李扬: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及中国的机遇,新金融,2008. [20] 陆前进:走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2008年11月25号。 [21] 谭文:亚洲货币合作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对策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3.

X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