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6-10章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三版) 下载本文

如果您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有表达错误的地方、重复出题和其他问题,麻烦您记录下来,告诉我,邮箱380141996@qq.com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组织承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 ............................. 2 第七章 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 14 第八章 组织文化 .................................... 25 第九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 32 第十章 行为的有效性 ................................ 47

第 1 页 共 59 页

第六章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亚当斯 D.斯金纳 2、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 )。

A. E高×V高=M高 B. E高×V低=M高 C. E低×V高=M低 D. E低×V低=M低

3、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ERG理论

4、麦克利兰关于需要的理论认为,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 A.保健需要 B.权力需要 C.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

5、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哪项因素对人的行为不具本质上的激励作用?( )。

A.成就因素 B.目标因素 C.兴趣因素 D.保健因素 6、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 )。 A.连续强化 C.间断强化

B.固定强化 D.可变强化

7、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 )。 A.空气动力学理论 C.场论

B.环境科学理论 D.团队角色理论

8、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它们是( )。

A.成就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 B.成就需要、权力需要、成长需要 C.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 D.成就需要、成长需要、合群需要 9、模式: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激励+任务结果激励。这是下列哪种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综合型激励理论 D.ERG理论

10、在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里,( )主要是指某种结果实现的可能性。 A.期望

B.效价

第 2 页 共 59 页

C.工具性 D.公平指数

11、根据激励理论类型划分,下列理论中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期望机率模式理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2、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 B.工作本身 C.成就 D.上进心

13、强调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A.双因素理论 B.认知评价理论 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

14、按照需要的功能特征来区分,可将需要分为( )。 A.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C.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B.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D.优势需要与次要需要

15、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 C.斯金纳

B.弗鲁姆 D.奥德弗

16、在双因素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职务保障

B.工资待遇

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D.工作条件

17、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有效激励行为的内容( )。 A.保健激励 C.控制激励

B.成就激励 D.责任激励

18、麦克利兰提出的理论是( )。 A.ERG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认知评价理论 D.目标制定理论

19、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20、期望理论是研究人的期望与行为积极性关系的一种理论。提出期望理论的学者是( )。

A.麦克利兰 B.梅奥 C.马斯洛

D.弗鲁姆

21.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 )。 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

第 3 页 共 59 页

C.组织变革 D.决策

22.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 A.马斯洛 C.弗鲁姆

B.麦克里兰 D.亚当斯

23、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 )。 A.工作内容 C.岗位责任

B.工作环境 D.进取心

24、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三个层次组成,这三个层次是( )。 A.成就、权力和情谊 B.生存、关系和谐与成长 C.生理、安全和自尊 D.成就、成长和生存

2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情感属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6、在激励理论中,被称作“社会比较理论”的是( )。 A.综合激励理论 B.期望理论 C.认知评价理论 D.公平理论

27、马斯洛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为的优势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D.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28、提出强化理论的学者是( )。 A.B.F.斯金纳 B.维克多·弗鲁姆 C.力曼·泊特 D.爱德华·劳勒

29、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工资待遇 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 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 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30、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 (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31、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强化 B.负强化

第 4 页 共 59 页

C.自然消退 D.惩罚 3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弗鲁姆 D.奥德弗

33、日本的自主管理活动的理论依据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期望理论

34、“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体现的强化原则是( )。 A.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B.及时强化 C.正确强化 D.奖罚相结合

35、根据双因素理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属于( )。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积极因素 D.消极因素

36、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的“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劳动组织形式,其理论来源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ERG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双因素理论

37、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这表明了需要具有( )。

A.再生性 B.交替性 C.转移性 D.发展性 38、综合型激励理论属于(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公平型激励理论

39、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是( )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维持因素 D.满意因素

40、斯金纳把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称为( )。 A.应答性行为 B.本能性行为 C.操作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 41、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42、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它

第 5 页 共 59 页

们是( )

A.操作性行为与非操作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与学习性行为 C.操作性行为与应答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与应答性行为

43、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给予公平报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和荣誉感,满足其自尊需求。这属于( )

A.保健激励

B.成就激励

C.责任激励 D.情感激励 44、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下面正确的命题是( ) A.生存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少 B.关系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多 C.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少,人对成长需要的要求就越少 D.成长需要的满足越多,人对关系需要的要求就越多 45、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 )

A.公平理论 B.期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46、在期望理论中,反映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的概念是( )。 A.期望值 B.价值 C.效价 D.关联性

47、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种需要的满足。这体现了需要具有( )。

A.转移性 B.交替性 C.指向性 D.发展性

48、行为改造理论是在( )上提出的。 A.强化理论

B.期望理论 D.归因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49、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或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50、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1、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了解职工的各种( )。 A. 习惯 B. 价值观 C. 态度 D. 需要

52、在双因素理论中,那些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被称为( )。

第 6 页 共 59 页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满意因素 D. 不满意因素 53、在激励理论的分类中,期望理论属于( )。 A.需要型激励理论 B.状态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D.动态型激励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

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正确的是( )。

A. E高×V高=M高 B.E高×V低=M高 C. E低×V高=M低 D. E低×V低=M低 E.E高×V高=M低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职工能产生直接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 A.工作上的成就感 B.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良好的工作条件 E.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

3、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 )。 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 C.组织变革

D.薪酬 E.人际关系

4、斯金纳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认为,运用强化改造行为的方式主要是( )。 A.正强化 B.激励 C.负强化 D.自然消退 E.惩罚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包括( )。 A.对食物的要求 C.对休息的要求 E.对爱情的要求

6、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 )。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期望理论 E.公平理论

7、麦克里(利)兰认为人的最主要需要是( )。

A.成就需要 B.归属需要 C.成长需要 D.权力需要 E.尊重需要

8、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 )。

D.ERG理论

B.对友谊的要求 D.对性的要求

第 7 页 共 59 页

A.激励因素 B.心理因素 C.生理因素 D.社会因素 E.保健因素

9、 奥德弗“成长理论”中的成长需要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 A. 生理需要 B. 尊重需要 C. 社交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E. 安全需要

10、以下哪些属于1943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 )。 A.生理需要 B.求知需要 C.安全需要 D.求美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1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重性有( )。

A.科学性 B.局限性 C.合理性 D.真实性 E.稳定性 12、以下哪些是过程激励理论( )。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强化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双因素理论

13、公式M=V×E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应处理好哪三方面的关系( )。 A.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B.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C.奖励与满足的关系 D.绩效与个人的关系 E. 组织与个人的关系

14、公平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主要是由于( )。

A.与个人的主管判断有关 B.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 C.与绩效的评定有关 D.与评定人有关 E.与结果是否公平有关 15、以下哪些是权力需要较高的人的特点( )。

A.重视人际关系和谐 B.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 C.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 D.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E. 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 16、以下哪些是高归属需要者的特点( )。

A.渴望亲和 B.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关系 C.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D.乐于演讲 E. 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17、精神激励通过满职工的( )需要,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A.社交 B.自尊 C.自我发展 D.自我实现 E.生理需要

18、根据需要的功能特征的不同,可以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类型,它们主要包括( )。 A.自然需要

B.社会需要 C.物质需要

D.生理需要 E.精神需要

19、当出现的情况时,可能会通过( ),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A.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 B.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 C.要求组织减少自己的收入

第 8 页 共 59 页

D.加大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 E.要求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 20、以下哪些不是人员激励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A.外激与内激相结合的原则 B.民主公正的原则 C.按劳分配原则 D.实事求是原则 E.目标结合原则 21、以下哪些不属于精神激励的方法( )。

A.目标激励 B.奖酬激励 C.参与激励 D.形象激励 E.成就激励 22、榜样激励的表现形式有( )。

A.树立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 B.领导者本人的身先士卒 C.团结协作 D.个人英雄主义 E.授予权力

23、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建立在( )理论的基础上。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E.需要层次理论 24、以下哪些方法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

A.发奖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E.批评 25、负强化的办法有( )。

A.批评 B.处分 C.降级 D.少给奖励 E.发奖金

26、在激励机制中,目标设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

A.必须体现组织目标的要求 B.能满足职工个人的需求 C.管理者制定 D.有大多数员工参与制定 E.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7、强化理论的启示有( )。

A.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B.分阶段设立目标 C.及时反馈 D.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E. 负激励为主,正激励为辅 28、期望理论中队“效价”的正确理解是( )。

A.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 B.既可以是正的、负的,也可以是零的 C.指各种效价的总称 D. 效价是指概率的大小 E.既包含了某一结果的绝对值,也包含相对值 29、对期望理论的正确理解包括( )。

A.对效价应理解为综合性的 B.同一激励目标对不同的人效价是不一样的 C.期望概率是指客观的平均概率 D.效价和个人期望概率相互影响 E.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

30、在激励过程中,正确的公平观是指( )。

第 9 页 共 59 页

A.绝对的公平是没有得 B.不要盲目攀比 C.不要按酬付劳 D.按需分配 E.公平就是结果没有差异 31、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 )。

A.职工每月定期发放工资 B.学生定期考试 C.职工不定期晋升 D.学生抽查考试 E.年终奖 32、关于群体动力理论观点正确的有( )。

A. “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群体行为 B.行为公式为B=F(P,E)

C. “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个体行为 D. “场”论借用了物理学概念 E.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

三、名词解释

1、群体动力论: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提出了“场”理论,以说明群体中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群体中个人的行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即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即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关力量相互作用的函数,这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B=∫(P,E)。

2、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理论,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他又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3、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首先提出的。赫兹伯格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使职工感到没有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称之为保健因素;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称之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没有激励作用,只有激励因素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4、斯望理论是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隆在他的著作《工作与激励》一书中,首先提

出的理论。期望理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弗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表示为: M=V·E。

5、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侧重于报酬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酬”和自己的“投人”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另一种比较称为纵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现在所获得的报酬和自己的投入的比值与自己过去获得的报酬与投入的比值,只有相等才认为公平。

四、简答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59 页

答: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是: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论点有哪些?

答: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来说,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马斯洛还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重较大,高层次需要的比重较小;发达国家的情况相反。 3、强化理论对进行组织激励具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强化理论告诉我们进行组织激励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第二,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 第三,及时反馈。

第四,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但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成就需要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答:首先,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他们会从这种环境中获得高度激励。麦克利兰发现在小企业的经理人员和在企业中独立负责一个部们的管理者中,高成就需要者往往会取得成功。

其次,在大型企业或其他组织中,高成就需要者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原因是高成就需要者往往只对自己的工作绩效感兴趣,并不关心如何影响别人去做好工作。

再次,归属需要与权力需要和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麦克利兰发现,最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权力需要很高而归属需要很低的人。如果一个大企业的经理的权力需要与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相结合,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成功。

最后,可以对员工进行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成就需要。如果某项工作要求高成就需要者,那么,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选拔的方式找到一名高成就需要者,或者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自己原有的下属。

5、麦克利兰需要理论对进行组织激励有何有益的启示?

答:麦克利兰的需要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很有应用价值。

第一,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相当于马斯洛的五层次理论的上面三层,即自我实现、尊重和社交需要。麦克利兰的观点实质上是强调满足人的这三个层次的非物质需要的重要性,在人的激励问题上,主要取决于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第二,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通过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来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

第三,对不同需要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第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 6、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努力来自于报酬、奖励的价值,以及个人认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受到奖励的概率。 第二,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第三,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

第 11 页 共 59 页

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

第四,激励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受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平。 第五,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7、激励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人员激励的原则: 1,目标结合原则;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外激与内激相结合的原则; 4,正激与负激相结合的原则; 5,按需激励原则;

6,民主公正原则。 `

8、激励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答:一般的激励方法有: 1,目标激励; 2,内在激励; 3,形象激励; 4,荣誉激励; 5,兴趣激励; 6,参与激励; 7,感情激励; 8,榜样激励。

五、论述题

1、如何认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重性?

答: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科学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1)心理学已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

(2)如果撇开需要的社会内容,就其心理发展的形式而言,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或七个层次在国外虽有争议,但他所指出的需要层次性和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是一般人共同的心理过程。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组织管理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作方向和内容。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局限性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个人的价值、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个人需要,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上谈的是人的自然需要,尽管有些也赋予了⊥定的社会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意识和环境对人的需要模式有巨大的影响。

(3)在国外对马斯洛需要层次争论较多。

(4)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低一级的需要之后,才能进人下一个层次的需要,这样由低到高,逐级递升。这种观点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倾向。

2、请你对双因素理论进行客观评价。

答:1,双因素理论的局限:

第一,赫兹伯格调查取样的数量和对象缺乏代表性。样本仅有203人,数量较少。而且调查对象是工程师、会计师,他们在工资、安全、工作条件等方面都比较好,因此,这些因素对他

第 12 页 共 59 页

们自然不会起激励作用,不能代表一般职工的情况。

第二,赫兹伯格在调查时,问卷的方法和题目有缺陷。首先,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 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的条件或他人身上是人们一般的心理状态,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在他的问题上无法反映出来。其次,赫兹伯格没有使用满意尺度的概念。人们对任何事物总不是那么绝对,要么满意,要么不满意,一个人很可能对工作一部分满意、一部分不满意,或者比较满意,这在他的问题中也是无法反映的。

第三,赫兹伯格认为,满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必然的联系,而实际上满意并不等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四,赫兹伯格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截然分开是不妥的。实际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联系并可以互相转化。保健因素也能够产生满意,激励因素也能够产生不满意。例如,奖金既可以成为保健因素,也可以成为激励因素;工作成绩得不到承认也可以使人闹情绪,以致消极怠工。

2,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第一,他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的措施以后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能够提高。

第二,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

第三,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才、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3、请论述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启示。

答: 1,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激励力量等于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即 M=V·E。这个公式实际上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

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2,具体来说,期望理论对于组织工作的启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对于其中效价应当理解为综合性的。

(2)同一项活动和同一个激励目标对不同的人效价是不一样的。

(3)期望概率不是指客观的平均概率,而是指当事人主观判断的概率,它与个人的能力、经验以及愿意做出的努力程度有直接关系。

(4)效价和大家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相互影响。 3、期望理论给我们实施激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 措施。

(2)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味着 当月的收入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加效价的综合值。

(3)适当加大不同人之间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 价差值。例如,奖金平均分发与分成等级,并拉开距离,其激励效果很不一样,只奖不罚与奖罚分 明的激励效果也大不一样。

(4)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

第 13 页 共 59 页

(5)期望心理的疏导。在激励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员工期望心理过强的情况。

第七章 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是( )。 A.正相关关系

B.等比关系

C.反相关关系

D.互动关系

2、管理层次是组织中建立的授权级别的数量,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层次,又称为( )。 A.组织结构

B.管理跨度

C.控制幅度

D.组织层次

3、命令统一性的基本含义是( )。

A.一个下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 B.命令由上级作出 C.命令由专门部门拟订 D.命令必须执行

4、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或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是( )。 A.职能型结构

B.参谋型结构 C.矩阵型结构

D.直线型结构

5、按照组织结构的分类,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直线型结构

B.职能型结构 C.事业部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

6、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现代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 )。

A.封闭式的系统理论 B.以人为本的理论 C.开放系统理论 D.以人迎合管理的理论 7、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 A.任务型群体

B.利益型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8、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

A.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B.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

C.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D.进行了工时和动作研究

9、组织中的职员接受双重领导,形成双道命令系统,并且这种组织中的项目小组根据任务的需要而成立或者解散,适应性较强,这种组织结构是( )。

A.事业部型结构 B.职能型结构 C.矩阵型结构 D.直线型结构 10、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阶段的理论依据( )。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 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第 14 页 共 59 页

11、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斯隆创立的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典型组织结构形式是( ) A.直线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超事业部

D.矩阵制

12、组织的中层管理层负责制定组织的具体计划、执行上级政策,因此中层管理层也称为( )。 A.战略层

B.计划层 C.作业层

D.业务层

13、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各种产品有独立稳定市场的大公司,以及适宜独立自主经营的部门等,一般适宜选择(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 D.网络型组织结构

14、像耐克、戴尔等世界著名的快速发展的公司,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称为( )。 A.网络型组织结构 C.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 D.扁平型组织结构

15、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 )。 A.斯隆模型

B.直线职能式 C.立体组织制 D.职能制

16、组织成长阶段理论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为( )。 A.职能型结构 C.矩阵结构

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 D.超事业部型结构

17、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 )。

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 C.超事业部制 D.虚拟结构制 18、组织变革力场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 )。

A.卢因 B.卡斯特 C.罗西 D.艾诺芬

19、在组织设计实践中,由各类小组形成的混合体所组成,这些小组分别负责特殊的职能领域,这种灵活性组织结构是( )。

A.网络结构 B.蜂窝状结构 C.母性结构 D.矩阵结构

20、介于直线职能结构与事业部结构之间,并基于事业部制思想构筑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是( )。

A.超事业部制 B.矩阵制

C.模拟分权结构 D.立体组织结构

21、规定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是( )。

A.组织战略 B.组织权力 C.组织资源 D.组织结构 22、斯隆首创的组织结构是(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参谋型组织结构 C.直线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23、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被称为参谋部门的是( )

第 15 页 共 59 页

A.生产车间 B.市场营销部门 C.海外分公司 D.财务部门 24、只发展几种核心业务,如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而让外部的协作厂家负责制造 等,从而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随时添加或去除, 而不必背上众多工厂、车间和其他机构的包袱的管理模式是( )。 A.扁平化管理 C.集中式管理

B.模块化管理 D.强化式管理

25、以“思想、信息和智力”为基础的组织被称为( ) A.“三叶草”组织 B.“三I”组织 C.“联合”组织 26、组织行为学家认为,行为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 )。

A.封闭式的系统理论 B.开放系统理论 C.以人为本的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27、在组织结构类型中,被称为“虚拟组织”的是( )。

A.网络型 B.多维立体型 C.事业部型 D.矩阵型

2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网络型结构 B.矩阵型结构 C.事业部型结构 D.职能型结构 29、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打破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除财务、人事两部门设少数高级行政人员外,公司员工均组成工作组来执行诸如产品开发、促销等核心工序(流程)这种管理是( )。

A.扁平化管理 B.集中式管理 C.分散式管理 D.模块化管理 30、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领导者的组织管理能力 C.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

B.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 D.被领导者的有效创新能力

D.“蜂窝”状结构组织

31、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 32、卢因的变革程序模式理论认为,组织变革要经历以下哪三个阶段( )。 A.反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解冻、改变、冻结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激发动机、努力工作、实现目标 33、欧美国家、日本、中国各大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组织形态是( )。

A.职能制结构 B.矩阵制结构 C.超事业部制结构 D.事业部制结构 34、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典型特点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职能制 B.直线制 C.事业部制(或分权事业部制) D.超事业部制 35、在组织(结构)理论中,那种强调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的理论是( )。

A.传统组织(结构)理论 B.行为组织(结构)理论

第 16 页 共 59 页

C.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D.综合组织(结构)理论

36、组织成长阶段理论认为,在分权发展阶段,控制系统应采用( )。 A. 标准规格及成本中心 B. 汇报制度及利润中心 C. 计划及投资中心 D. 互相间的目标管理

37、( )是古典管理学派提出的:“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A. 结构论 B. 行为论 C. 系统论 D. 相对论 38、“行为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 )提出的:“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A. 法约尔 B. 巴纳德 C. 梅奥 D. 马斯洛 39、“系统论”是由系统学派提出的:“组织是( )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 A. 封闭的 B. 半封闭的 C. 开放的 D. 半开放的 40、组织环境中最主要的资源是( )。

A. 财力资源 B. 物质资源 C. 关系资源 D. 人力资源 41、组织设计的目的就是:“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形成最佳的综合效果”属于( )的观点。

A. 系统论 B. 结构论 C. 行为论 D. 相对论 42、组织设计的第一步骤是( )。

A. 建立部门 B. 工作划分 C. 决定管理跨度 D. 确定职权关系 43、当前国内各类组织中最常采用的结构是( )。

A. 矩阵组织结构 B. 直线职能结构 C. 委员会结构 D. 事业部结构 44、统一指挥原则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管理学家( ) 提出来的。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韦伯 D. 巴纳德 45、下列组织设计的原则中属于传统原则的是( )。 A. 层级原则 B. 弹性结构原则

C. 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 D. 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46、功能性职权设计符合组织设计的( )。 A. 层级原则 B. 弹性结构原则

C. 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 D. 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47、凡属于流动性大、变化大的工作,组织宜采用( )管理。

A. 分权 B. 集权 C. 民主 D. 专制

48、对于重复、简单、呆板的工作,其工作程序和效果都是可以预测的,应采用正式的( )的组织结构加以指挥管理。

第 17 页 共 59 页

A. 分权式 B. 集权式 C. 委员会 D. 矩阵式 49、( )的环境下企业适合采用正式化、集权化的组织结构。

A. 稳定 B. 变迁 C. 剧变 D. 无序

50、实施职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如机场的海关检查,繁忙时开12个窗口,会计人员也可在此上岗,而清闲时只开4个窗口,会计人员再回到会计岗位上。此组织设计符合( )原则。 A. 层级原则 B. 弹性结构原则

C. 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 D. 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51、被管理者素质高、能力强,宜采用( )管理, 变化较小、较有规则性的工作,宜采用( )管理。( )

A. 分权/集权 B. 集权/集权 C. 分权/分权 D. 集权/分权 52、在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一个组织的总部管理人员总数不得多于( )人,否则就是低效率的组织。

A. 100 B.200 C. 500 D. 1000

53、一个组织被分为销售处、生产处、供应处、设备处、人事处、行政处等,该组织是按照( )进行分工。

A. 操作专业化 B. 职能专业化 C. 过程专业化 D. 顾客专业化 54、一个组织被分为妇女商店、儿童用品商店、华侨商店、机关服务部、中老年服装商店等等,该组织是按照( )进行分工。

A. 操作专业化 B. 职能专业化 C. 地区专业化 D. 顾客专业化 55、委员会的优点是( )集体决策。

A. 集体决策 B. 委曲求全 C. 折中调和 D. 责任不清 56、在( )公司中更适用模拟分权结构。

A. 德国大众 B. 美国微软 C. 中国哈药 D. 日本松下 57、企业所处的环境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属于该分类标准划分的结果是( )。 A. 稳定的环境 B. 变迁的环境 C. 剧烈变化的环境 D. 宏观的环境 58、被管理者素质低、能力弱,宜采用( )。

A. 集权管理 B. 分权管理 C. 授权管理 D. 民主管理 59、凡属于流动性大、变化大的,规模越大,经营管理越复杂、越困难,越应将单位划小,宜实行( )。

A. 集权管理 B. 分权管理 C. 专制管理 D. 权变管理 60、直接负责完成企业的组织目标,拥有对下级实行指挥和命令的权力,并对所管辖的工作负全部责任的是( )

A.直线指挥人员 B.职能管理人员 C.专家参谋人员 D.业务辅助人员

第 18 页 共 59 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

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组织结构合理化主要从( )方面表现出来。

A.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化 B.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合理化 C.权责体系设置合理化

D.组织运行合理化 E.组织结构功能优化

2、下列关于组织含义的观点中,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结构论:古典管理学派 B.结构论:系统学派 C.系统论:系统学派 D.行为论:人际关系学派 E.行为论:人力资源学派

3、根据“结构论”,组织包含了哪三层意思( )。

A.组织必须有目标 B.组织必须有分工和合作

C.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 D.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 E.组织是人的集合 4、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把组织内的部门和成员看成是有机联系,相互租用的子系统,从作用上可以分为( )。

A.信息子系统 B.决策子系统

C.士气子系统 D.加工子系统 E. 目标子系统 5、下列关于组织和组织环境相互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组织依靠环境来获取资源 B.环境给予组织某些限制 C.组织依靠环境获取某些必要机会 D.环境决定是否接纳组织的产出 E.组织必须完全服从环境

6、下列哪些是组织环境要素( )。

A.人力资源供给 B.原材料 C.气候 D.法律 E.技术 7、下列哪些是组织设计的步骤( )。

A 工作划分 B.建立部门 C.筹集资金 D.决定管理跨度 E. 确定职权关系

8、组织结构类型有哪些( )。

A.直线职能结构 B.矩阵结构 C.曲线职能结构 D.模拟分权结构 E.事业部结构

9、直线职能结构之所以被广泛采用,由于它具有如下优点( )。 A.分工细密,任务明确 B.具有较高效率

第 19 页 共 59 页

C.信息交流便利 D.新情况容易迅速适应 E.权责分明

10、根据直线职能结构中,管理人员分为哪两类( )。 A.直线指挥人员 B.决策人员 C.职能人员 D.监督人员 E.生产人员

11、事业部结构中,事业部门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 A.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 B.具有独立的利益 C.是一个分权单位 D.是一个集权单位 E.具有独立的人事权

12、事业部结构中,最高管理者必须保持哪三方面决策权( )。 A.产品价格决策权 B.事业发展决策权 C.有关资金分配决策权 D.人事安排权 E.产品品种开发权

13、事业部结构的优点( )。

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B.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C.培养管理人才的最好组织形式之一 D.对事业部一级管理人员水平要求较高 E. 管理人员少,管理成本较低

14、模拟分权结构和事业部结构的重要差别( )。

A.这种结构组成单元并不是真正的事业部门,实际上是生产阶段 B.这种生产阶段有自己的管理层有自己的利润指标 C.利润指标按整个企业内部价格确定的,而不是来源于市场

D.这些生产阶段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外部市场,并且生产阶段之间关系相当密切 E. 这种结构组成单元就是真正的事业部门 15、矩阵结构有哪些具体形式( )。

A.二维矩阵结构 B.三维矩阵结构 C.多维矩阵结构 D.自由矩阵结构 E.模拟分权结构

16、二维矩阵结构的主要缺点有( )。

A.项目负责人责任大于权利 B.双重指挥 C.不同部门缺乏配合和信息交流 D.缺乏机动灵活性 E. 一个人可以同时参加几个项目小组,降低了人员利用率 17、委员会按时间划分( )。

A.临时委员会 B.正式委员会

第 20 页 共 59 页

C.常设委员会 D.非正式委员会 E.职工代表大会

18、委员会具有哪些优点( )。

A.集思广益 B.集体决策 C.便于协调 D.鼓励参与 E.责任不明确

19、委员会缺点有哪些( )。

A.委曲求全,折中调和 B.责任不清,缺乏个人行动 C. 便于协调 D.权力过于集中 E.容易做出错误判断

20、为使委员会顺利的,有效地发挥作用,应做到如下几点( )。 A.必须明确委员会目标,任务和职责权利范围 B.精心挑选委员会组成人员

C.委员会规模不宜过大,能充分讨论问题,反映各方面意见,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D.套论有关议题的情报应事先通知,做好调查研究和数据准备,不要坐而论道 E.强化委员会领导的权威

21、组织设计设计的传统原则包括哪些?( )。

A .层次原则 B.管理跨度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 D. 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 E. 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22、在层次原则中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必须明确以下那几点?( )。 A.自己的岗位,任务,职责,权限 B.自己在组织系统中的位置 C.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D.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渠道 E.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

23、除了考虑用定性的办法确定管理跨度外,还需要考虑?( )。 A.主管人员的能力 B.下级人员能力 C.沟通程度 D. 层次高低 E. 协调工作量 24、常见的分工方法有( )。

A. 操作专业化 B. 职能专业化 C. 服务专业化 D.过程专业化 E. 地区专业化 25、 合理分工的要点有( )。

A .实事求是 B. 量才任职 C. 加强配合 D.讲究实效 E.男女搭配 26、组织设计的最重要原则是( )。

A. 团结 B. 精简 C. 效率

第 21 页 共 59 页

D. 统一 E.动态 27、组织设计的动态原则包括哪些?( )。

A. 职权与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B.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C. 弹性结构原则 D. 知识互补原则 E. 管理跨度原则 28、根据7s模型,在下列因素中,( )属于软S。 A.结构

B.技术 C.作风

D.人员 E.战略

29、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 )。

A .工作的重要性 B .方针的统一性 C. 经营规模 D. 权力大小 E. 组织历史

30、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备的特征,除了一致性、协调性、可行性外,还具有( )。 A.适应性 B.可操作性 C.实现度 D.认知度 E.对应性

31、那些情况组织宜采用分权管理?( )。

A .变化较小 B .流动性大 C. 变化大的 D. 较有规律性的 E.客户稳定 32、那些情况组织宜采用集权管理?( )。

A. 变化较小 B. 流动性大 C. 变化大的 D. 较有规律的 E.客户稳定 33、 弹性结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

A. 使部门结构具有弹性 B.使职位具有弹性 C.使制度具有弹性 D. 使组织具有弹性 E.员工具有弹性 34、那些办法可以使职位具有弹性?( )。

A. 按目标和任务需要设立岗位 B .干部的定期更换 C .实施职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 D .实施多种用工制度 E. 根据需要定期审查组织内任何一个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35、 在被管理者方面,那种情况宜采用分权管理?( )。

A .被管理者素质高 B. 被管理者能力强 C. 被管理者素质低 D. 被管理者能力弱 E.被管理者层级高 36、在被管理者方面,那种情况宜采用集权管理?( )。

A.被管理者素质高 B.被管理者能力强 C. 被管理者素质低 D. 被管理者能力弱 E. 被管理者层级高 37、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

A.组织须适应于工作任务 B.组织须适应于技术工艺特征 C.组织须适应于外部环境 D.组织须适应于内部环境 E.组织须适应于员工 38、组织的外部环境有( )。

第 22 页 共 59 页

A. 文化环境 B.社会环境 C .经济环境 D. 政治环境 E.供应商 39、稳定环境的特点包括( )。

A.产品和服务在近几年是稳定的 B. 消费者和竞争者均维持稳定 C.在可能竞争的领域中,技术缺少创新和突破 D. 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E.不断有竞争者的进入和退出 40、变迁的环境特点是( )。

A.产品和服务在近几年已有温和的变化 B.技术在不断的创新 C.竞争者不断涌入 D.政府制定的政策连续而稳定 E.政府的行动很难预测 41、剧烈变化环境的特点包括哪些?( )。

A .产品和服务经常改变 B.竞争者的组成经常在变 C. 政府的行为难以预测 D. 技术在不断的创新 E.群众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在迅速的改变

三、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论”是古典管理学派提出的:“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2、组织“行为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巴纳德提出的:“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3、组织“系统论”是由系统学派提出的:“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

4、直线职能结构是按照一定的职能专业分工,各级都建立职能机构担负计划、生产、人事、市场、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各级领导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作为助手,从而发挥了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整个系统中,管理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人员,另一类是职能人员。

5、所谓事业部结构,就是一个企业内对于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独立的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态。这样的部门就是事业部门,它必须具各3个要素:第一,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是产晶责任或市场责任单位;第二,具有独立的利益,实行独立核算,是一个利润中心;第三,是一个分权单位,具有足够的权力,能自主经营。

6、矩阵结构是从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发展而来的一种组织结构。,一般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分别选自不同部门的人员所组成的,通常人数不多,组成工作小组后,大家为某个特定的任务而共同工作。

四、简答题

1、组织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答:组织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工作划分; 第二步,建立部门;

第三步,决定管理跨度;

第四步,确定职权关系,主要包括:一是上下级间的职权关系――纵向职权关系。 二是直线部门与参谋部门之间的职权关系――横向职权关系。

第五步,通过组织运行不断修改和完善组织结构。

2、委员会有何优缺点?

第 23 页 共 59 页

答:1、委员会的优点包括:(1)集思广益;(2)集体决策;(3)便于协调;(4)鼓励参与。

2、委员会的缺点包括:(1)委曲求全,折中调和;(2)责任不清,缺乏个人行动;(3)决策缓慢,贻误战机;(4)虚伪的民主。

3、有效发挥委员会的作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有效地发挥作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必须明确委员会的目标、任务和职责权力范围。不要让委员会做应当由个人作决策的事,更不要让委员会议论小事,做无关紧要的决策。 第二,精心挑选委员会的组成人选。委员们既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要有完成委员会任务所 需要的专门才干、品德和权威,这样的委员会才能完成组织目标。

第三,委员会的规模不宜过大,能充分讨论问题,反映各方面意见,便于做出正确决策即可。 第四,讨论有关议题的情报应事先通知,做好调查研究和数据准备,不要坐而论道。 第五,委员会主席不应当在委员中占有支配地位。要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的能力,要能吸取 他人的智慧,能引导和协调集体朝着目标努力。

4、常见的分工方法有哪些?

答:常见的分工方法有:

(1)操作专业化――按操作技术进行分工。 (2)职能专业化――按管理职能进行分工。 (3)过程专业化――按生产过程进行分工。 (4)产品专业化――按不同的产品进行分工。 (5)地区专业化――按不同地区进行分工。 (6)顾客专业化――按不同的顾客群进行分工。

5、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组织必须适应于工作任务; 第二、组织必须适应技术工艺特性;

第三、组织要适合于外部环境,组织的环境主要有:(1)稳定的环境;(2)变迁的环境;(3)剧烈变化的环境。

五、论述题

1、请论述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及运用。

答:传统的组织设计原则主要适用于那些从事重复的、稳定的例行工作的组织。主要包括:

1、层级原则;(运用部分略,下同) 2、管理跨度原则; 3、统一指挥原则; 4、责权一致原则; 5、适当授权原则; 6、分工与协作原则; 7、执行与监督分离原则; 8、精简与效率原则。

2、请论述组织设计的动态原则体及运用。

答:1、职权和知识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方法包括:(1)强制性磋商;(2)赞同性职权;(3)功能性职权。(运用部分略,下同)

2、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主要考虑:(1)工作的重要性;(2)方针的统一性;(3)经营规模;(4)组织的工作性质;(5)组织历史;(6)管理者的数至和质量;(7)被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第 24 页 共 59 页

(8)企业外部的环境。

3、弹性结构原则,主要包括: (1)使部门结构具有弹性;(2)使职位具有弹性。

3、请论述组织的代表理论。

答:1、结构论 “结构论”是古典管理学派提出的:“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这种定义更适用于组织初创期。这个含义具有三层意思。

第一,组织必须具有目标。第二,如果没有分工与合作,也不能称其为组织。第三,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2、行为论

“行为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巴纳德提出的:“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这里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协调和协作,更适用于组织的运行分析。 3、系统论

“系统论”是由系统学派提出的:“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这种定义把组织内的部门和成员看成是有机联系、互相作用的子系统。从作用上分,可以包括传感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加工子系统等;从组织上分,可以包括个人子系统、群体子系统、士气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目标子系统、相互关系子系统、权威子系统等。“系统论”更适合于组织变革时使用。

第八章 组织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作风及传统习惯 D.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2、组织文化应包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追求优势、永不自满等精神。这主要体现了组织文化建立的( )。 A.目标原则

B.价值原则 C.卓越原则

D.激励原则

3、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组织目标或宗旨 C.共同的价值观

B.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D.作风及传统习惯

4、组织行为学中,把大多数组织成员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称为组织的( )。 A.强文化

B.弱文化 C.主文化

D.亚文化

5、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 )。 A.组织理念

B.组织伦理 C.组织规范

D.组织文化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

第 25 页 共 59 页

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 )。

A.强文化 B.弱文化 C.主文化 D.亚文化 7、诺基亚公司的“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属于组织文化的( )。 A.仪式表现形式 C.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

B.语言表现形式

D.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

8、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是( )。 A.组织心理的和谐化 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B.组织文化 D.组织战略

9、企业员工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 )。 A.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 C.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

B.语言表现形式 D.仪式表现形式

10、组织文化可分为创业型、挑战型、发展型、技术型、智力型和服务型等类型,其划分的标准是( )。 A.组织文化的内容性质 C.组织文化的活跃程度

B.组织文化的影响大小 D.组织的工作作风

11、组织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创建出一些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

A.凝聚功能 B.创新功能 C.约束功能 12、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组织作风与传统习惯 C.组织的规章制度

13、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于( )。 A.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B.组织目标与宗旨 D.组织共同的价值观

D.效率功能

14、组织管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 )。

A.组织战略 B.组织目标 C.组织文化 D.组织行为 15、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 )群体为中心产生的。 A.正式 B.非正式 C.异质

D.工作

16、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和宝洁公司为其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这种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 )。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17、组织文化的传统表现形式是( )。

A.文字和标识 B.物质象征 C.仪式 D.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

D.堡垒型

第 26 页 共 59 页

18、组织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要求其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这类组织文化是( )。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19、(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形成组织文化其他层次的基础和原因。 A. 物质层 B. 制度层 C. 观念层 D. 行为层 20、组织最高目标是组织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 )的集中表现。 A. 组织核心价值观 B. 组织共同价值观 C. 组织价值观 D. 领导价值观

21、( )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主要特征。 A. 组织价值观 C. 组织最高目标

B. 组织核心价值观 D. 组织道德

22、组织哲学是组织领导者对组织长远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是处理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的基本( )和方法。

A. 思维模式 B. 创新模式 C. 发展模式 D. 改革模式

23、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运用“数一数二原则”,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不断优化企业的资产,成功地由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业。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 A. 导向作用 B. 资源整合作用 C. 辐射作用

D. 激励作用

24、中石油的组织文化继承了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铁人”精神,其主要目的是发挥组织文化的( )。

A. 导向作用 B. 评价作用 C. 规范作用 D. 激励作用 25、组织文化建设第一步是( )。

A.文化实施 B. 文化设计 C.文化评价 D. 文化盘点 26、组织文化实施的最后一步是( )。

A. 解冻 B. 变革 C. 冻结 D. 再冻结

27、优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意识加以培育和长期建设的结果。西方学者把这个建设过程叫做( )。

A. 文化匹配 B. 文化整合 C. 文化渗透 D. 文化融合

28、根据美国学者T.E.迪尔和A.肯尼迪的观点,银行,保险公司,政府机关等属于( )。 A.“硬汉”型文化 B.“尽力”型文化 C.“赌注”型文化 D.“程序”型文化 29、根据美国学者T.E.迪尔和A.肯尼迪的观点,成功者在组织文化中的行为态度固执,个人主义,能接受非此即彼的决策,这种组织的文化属于( )

A.“硬汉”型文化 B.“尽力”型文化 C.“赌注”型文化 D.“程序”型文化 30、组织文化中实行“日清日高”制度的跨国公司是( )。

A.大众 B.丰田 C.通用 D.海尔

第 27 页 共 59 页

31、美国( )公司用20年的时间跟踪了500家长寿企业,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①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②企业的共同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③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利润价值。

A.兰德 B.麦肯锡 C.通用 D.海尔 32、“不怕众人心不齐,只怕没人打大旗”强调了组织文化的( )导向作用。 A. 导向作用 B. 评价作用 C. 规范作用 D. 激励作用 33、以下不属于组织文化观念层内容的是( )。

A.组织最高目标 B. 组织哲学 C. 组织风俗 D. 组织道德 34、以下属于组织文化因素的是( )

A. 民族文化因素 B. 制度文化因素 C. 外来文化因素 D. 以上都是

35、“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体现了组织道德风尚中的哪一种类型( ) A. 帮派式道德风尚 B. 封闭式道德风尚 C. 分离式道德风尚 D. 家庭式道德风尚 36、在组织物质环境的组成中,( )是组织的象征。

A. 组织旗帜 B. 组织标志 C. 组织建筑 D. 组织生产 37、以下( )不属于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步骤。

A. 文化设计 B. 文化实施 C. 文化保护 D. 文化盘点 38、在组织文化的建设中,( )实现了从现实文化到目标文化的过渡。 A. 文化盘点 B. 文化设计 C. 文化实施 D. 文化保护 39、组织形象的构成不包括( )。

A. MI B. NI C. BI D. VI 40、组织风气属于组织文化中的( )。

A. 观念层 B. 制度行为层 C. 器物层 D. 以上都不是 41. 组织文化建设中,“文化诊断”又称为( )。

A. 文化设计 B. 文化实施 C. 文化盘点 D.文化形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

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组织文化分为( )。

A. 器物层 B. 制度行为层 C. 观念层 D. 文化层 E.管理层 2、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 )。

A.文字和标识 B.物质象征 C.仪式 D.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 E.语言 3、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 )。

A.核心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 C.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 D.组织变革策略 E.组织宗旨

第 28 页 共 59 页

4、组织文化的特点包括( )。

A.阶级性 B.民族性 C.整体性与个体性 D.历史连续性 E.创新性 5、以下哪些是“兴趣激励”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 )。

A创立“技改小组” B开展文化活动 C职工兴趣活动 D给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E.提拔重用 6、组织文化的作用包括( )。

A. 导向作用 B. 规范作用 C. 凝聚作用 D. 激励作用 E. 创新作用

7、组织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有( )。

A. 民族文化因素 B. 制度文化因素 C. 外来文化因素 D. 组织传统因素 E. 个人文化因素企业

8、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 )等特性。

A.意识形态形 B. 历史继承性 C. 阶级性 D. 强制性 E.经济性

9、组织规范是组织所确定的行为标准,它包括( )几个部分。

A. 组织制度 B. 组织纪律 C. 组织风气 D. 组织活动 E.组织领导

10、组织风气一旦对群体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作用主要包括( )。 A. 潜移默化作用 B. 规范作用 C. 筛选作用 D. 凝聚作用 E.导向作用

11、良好的组织风气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育才会逐步养成,养成良好组织风气的途径主要有( )。

A. 骨干带头 B. 领导率先示范 C. 舆论积极导向 D. 严厉处罚违规者 E. 开展思想活动,促使少数人从众

12、组织文化建设,是组织领导者有意识地倡导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过程,它包括( )。 A. 文化盘点 B. 文化设计 C. 文化定位 D. 文化实施 E.文化创新

13、美国学者T.E迪尔和A,肯尼迪把组织文化分为哪几种( )。

A.“硬汉”型文化 B.“尽力”型文化 C.“赌注”型文化 D.“程序”型文化 E.“变通”型文化

14、组织竞争力是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变现出综合制胜能力,它来源哪些方面( ) A. 政治力 B. 制度力 C. 经济力 D. 文化力 E.创新力

第 29 页 共 59 页

15、文化资本是持续的投资于企业文化建设而形成的一种能够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的资本形式,它的哪几部分构成( )。

A. 凝聚力资本 B. 一致性资本 C. 创造力资本 D. 形象性资本 E. 人力资本

16、企业文化若要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本,需要具备以下哪几个方面条件( )。 A. 内部适应性 B. 外部适应性 C. 竞争性 D. 有效性 E.创新性 17、创造力资本是通过文化氛围和精神激励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它包括( )。 A. 学习氛围 B. 创新精神 C. 进取精神 D. 变革精神 E. 革命精神 18、组织形像是组织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象,它包括哪几个层次( )。

A. 物质识别系统PIS B. 理念识别系统MIS C. 行为识别系统BIS D. 视觉识别系统VIS E. 组织识别系统CIS

19、文化盘点是组织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它常用的方法有( )。

A. 讲授 B. 访谈 C. 问卷调查 D. 典型案例解剖 E.观察法 20、组织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心理机制,下列正确的是( )。

A. 运用心理定势 B. 重视心理强化 C. 利用从众心理 D. 培养认同心理 E. 强化挫折心理

21、根据荷尼的“行为论”,人们的人际反应特质大致可分为( )。

A. 合作型 B. 排斥型 C. 竞争型 D. 分离型 E.互助型 2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向往,它大体分为( )。 A. 社会理想 B. 道德理想 C. 生活理想 D. 职业理想 E.经济理想

23、组织文化观念层次包括组织最高目标、组织核心价值观、组织哲学和( ) A.组织精神 B.组织制度 C.组织风气 D.组织道德 E.组织宗旨

24、组织道德风尚类型繁多,大体上可归纳为( )。

A.帮派式道德风尚 B.封闭式道德风尚 C.分离式道德风尚 D.团队式式道德风尚 E. 家庭式道德风尚

三、名词解释

1、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组织最高目标是组织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组织共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组织最高目标反映了组织领导者和员工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3、组织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最重要的、指导全局的、长期不变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它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主要特征。

4、组织哲学是组织领导者对组织长远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

第 30 页 共 59 页

考,是处理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方法。

5、组织精神是组织有意识地提倡、培养的员工群体的精神风貌,是对组织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

6、组织风气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且相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组织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组织核心价值观在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7、组织道德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组织道德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含调节职工与职工、职工与组织、组织与社会三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8、组织宗旨是指组织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及其相应的社会承诺。 9、所谓组织文化建设,就是组织领导者有意识地倡导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 10、所谓经济力,是指切实存在的生产力要素――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管理,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其综合实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竞争力。

四、简答题

1、组织文化对组织具有哪些有益作用?

答:1、导向作用;2、规范作用;3、凝聚作用;4、激励作用;5、整合作用;6、辐射作用。

2、组织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民族文化因素;2、制度文化因素;3、外来文化因素;4、组织传统因素;5、个人文化因素.

3、组织风气对群体行为具有哪些作用?

答:1,潜移默化作用;2,规范作用;3,筛选作用;4,凝聚作用。

4、如何养成良好组织风气?

答:1,领导率先示范;2,舆论积极导向;3,骨干带头,蔚然成风;4,开展思想工作,促使少数人从众。

5、建设组织文化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答:1,运用心理定式;2,重视心理强化;3,利用从众心理;4,培养认同心理;5,激发模仿心理;6,化解挫折心理。

五、论述题

1、请论述组织文化及各层次的基本内容。

答: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一行为形态文化和符号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1、观念层(内隐层次)。组织文化观念层次包括组织最高目标、组织核心价值观、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道德、组织宗旨。

2、制度―行为层(中间层次)。制度―行为层包括以下几方面:(1)一般制度;(2)特殊制度;(3)组织风俗。

3、符号层(外显层次)。符号层又可以称为器物层。 包括组织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厂旗、厂服、厂标、厂容厂貌,产品样式和包装、设备特色、建筑风格,纪念物、纪念建筑等。

组织文化的传播工具――组织内部的报纸、刊物、广播、闭路电视、内部网络媒体、人手一册的“企业文化手册”,以及广告牌、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是符号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的业余文化活动及其成品――摄影作品、电影)录像、美术作品、文学作品、歌舞

第 31 页 共 59 页

作品等,也属于符号层范畴。

第九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2、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中间型管理 D.团队式管理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

A.指令型领导 B.说服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4、领导在决策时,强调整体优化,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体现了领导决策时坚持的( )。 A.可行性原则 B.对比择优原则 C.信息健全原则 D.系统分析原则

5、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

A.人际关系导向型 B.任务导向型 C.目标达成型 D.任务结构型

6、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天生的,天生不具备领导特性的人就不能成为领导者的理论是( )。

A.传统特质理论 B.现代特质理论 C.日本领导特质观 D.美国领导特质观

7、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领导方式是指( )。 A.以工作为中心 B.以事为中心 C.以人为中心 D.以物为中心

8、下列选项中属于领导权变论的是( )。

第 32 页 共 59 页

A.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B.领导行为方格理论 C.领导作风理论 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

9、按照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制。把一个组织看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 )。 A.权变理论的特点

B.管理方格理论的特点 D.突变调节理论的特点

C.信息沟通理论的特点

10、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领导特质理论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和( )。 A.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C.民主领导理论阶段

B.独裁领导理论阶段 D.领导风格理论阶段

11、就一般情况来看,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是( )。 A.完成任务职能和管理职能

B.完成任务职能和指挥职能 D.完成任务职能和控制职能

C.完成任务职能和群体维持职能

12、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的决策均由下属做出的领导类型是( )。 A.独裁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B.民主型领导

D.放任型领导

13、在组织中,有效的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表现为(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14、布莱克和莫顿的研究认为,管理绩效最好的领导风格是( )。 A.9·1类型 C.9·9类型

B.1·9类型 D.1·1类型

15、根据有关领导理论,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新建的组织、变革的组织、成员工作成熟度很低的组织中,往往是采用( )方式有效。 A.民主型 C.集权型

B.放任型 D.参与型

16、韦伯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三个方面,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魅力 B. 奖惩 C. 合法 D. 传统 17、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管理组织及其领导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Y理论 B.Z理论 C.超Y理论 D.冲突调节理论

18、因为人格魅力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权力属于( )。 A.强制权 B.奖赏权 C.专长权 D.仿效权

第 33 页 共 59 页

19、贯穿于领导活动过程始终的是( )。 A.组织功能 C.沟通功能

B.激励功能 D.服务功能

20、领导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 )构成。 A. 情境

B.社会

C.组织

D.经济

21、在管理方格论中,对工作高度关心,但对人很少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C.团队式管理

B.中间型管理

D.任务式管理

22、“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 )。 A.二元四分模型 C.管理方格模型

B.菲德勒模式 D.勒温模式

23、现代素质理论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识人,另一个是( )。 A.留人

B.用人

C.选人

D.育人

24、决策观念民主化的关键是( )。

A.管理者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B.组织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C.组织成员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D.领导者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25、赋予领导者正式职位和权力的是( )。 A.群体

B.组织 C.社会

D.法律

26、影响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的( )。 A.影响力

B.能力 C.经历

D.资历

27、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 A.领导方式 C.领导的情景

B.组织特点

D.被领导者

28、以下哪种领导理论不属于领导权变论?( ) A.菲德勒模式

B.途径—目标理论

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D.领导行为方格论

29、根据组织成长阶段理论,在组织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分权发展阶段,最佳的领导风格是( )。 A.指导式 C.监察式

B.授权式 D.参与式

30、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特质理论阶段、行为理论阶段、权变理论阶段,其中行为理论阶段大致在( )。 A.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40~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第 34 页 共 59 页

31、我国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四大方面,不属于必备的四大素质之一的是( )。 A.政治素质 B.身体素质 C.知识素质 D.心理素质。

32、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职位权力,二是来自于个人权力。下列选项中来自于个人权力的是( )。 A. 惩罚权 B. 奖赏权 C. 合法权 D. 专长权

33、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关键要素是( )。 A.客观环境 C.被领导者

B.领导者 D.组织文化

34、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 )。 A.领导作风论

B.途径—目标理论 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

C.领导行为方格论

35、在企业家整体素质体系中,其核心要素是( )。 A.协调素质 C.能力素质

B.组织素质 D.应变素质

36、“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 )。 A. 菲德勒

B.李克特

C.耶顿

D.霍曼斯

37、领导者要有效地实施领导,必须( )。 A.尽量多地运用威信的影响力 C.加强主观努力,增强自己的威信

B.善于把权力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D.善于把权力与威信的影响力相结合

38、领导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威观,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破除对职位权力的迷信 B. 正确地使用权力 C. 正确地认识权力的来源 D.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39、一般把领导者自身的条件,即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称作( )。 A.领导素质 C.领导表现

B.领导能力 D.领导行为

40、在组织运行方面,形成所有领导活动基础的是( )。 A.领导行为方式 C.决策

B.领导类型

D.领导素质

41、按照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效率高的组织方式是( )。 A.专权命令式

B.参与式

第 35 页 共 59 页

C.协商式 D.温和命令式

42、按照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任务取向的领导干得更好的情境是( )。 A.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弱 B.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 C.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弱 D.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

43、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而采用相应决策方法的一种决策思路是( )。 A.满意模型 C.权变模型

B.理性模型 D.优化模型

44、权力基础来源于领导者具备好的思想品质、好的作风、好的个人魅力,这种权力被 称为( )

A.奖赏权 B.仿效权 C.专长权 D.法定权 45、有研究认为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 A.指挥权 B.奖惩权 C.决策权

D.人事权

46、组织行为学中将领导者把握整个组织系统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决策,并指出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称为( ) A.组织能力 C.创新能力

B.决策能力 D.应变能力

47、根据五级领导能力体系观点,“促使大家为了实现一个清晰的、催人奋进的愿景而全心投人,孜孜以求,激励整个团队迫求更高的绩效”的人是( )。 A. 高效的管理者 B. 领导者 C. 能干的经理 D. 高素质的员工 48、下面哪一项不是领导资源控制权?( )。 A.决策权 C.专长权

B.财务审批权 D.物资分配权

49、由领导做出变革的决策,自上而下发布命令,说明所要进行变革的内容和下级在贯彻这些变革中的职责。这种组织变革策略是( )。 A.命令式策略 C.参与式策略

B.改良式策略 D.分权式策略

50、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两种基本观念、八种现代意识,其中不属于应该树立的观念或意识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法制意识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身份意识

51、费德勒认为不属于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是( )。

第 36 页 共 59 页

A. 领导者和下级的关系 B. 领导者职位权力 C. 任务结构 D. 领导者魅力

52、按照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对于那些具有承担工作责任的能力、愿望或自信心的高级科技人员,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是( )。 A.命令型 C.授权型

B.说服型 D.参与型

53、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 )。 A.影响力 C.指挥力

B.号召力 D.领导力

54、领导者的素质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结合,是可能学来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 )。 A.菲德勒 C.斯多基尔

B.杜拉克 D.莱克特

55、情境领导理论是( )保罗?赫塞和肯尼司?布兰查德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领导者要根据被领导者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领导方式和行为。 A. 保罗?赫塞和豪斯 B. 保罗?赫塞和肯尼司?布兰查德 C. 费德勒和肯尼司?布兰查德 D. 费德勒和豪斯

56、组织的高层管理层负责制定总目标及方针政策,因此高层管理层也称为( )。 A.执行层 C.战略层

B.业务层 D.作业层

57、领导者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具有以下特点的下级不容易被领导者划入圈内( )。。 A. 性格外向的 B. 与领导者个人特点相似的 C. 性格内向的 D. 有能力的

58、“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这种观点是下述哪种理论的主要观点?( )。 A.领导有效性理论 C.途径——目标论

B.权变领导理论 D.领导生命周期论

59、领导决策的效力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期,这称作领导决策的( )。 A.时效原则 C.周期原则

B.数量原则 D.效率原则

60、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用。这体现了领导决策应坚持( ) A.择优原则 C.衡量原则

B.随意原则 D.平衡原则

第 37 页 共 59 页

6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综合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 )。 A.被领导者的成熟度 C.被领导者的气质

B.被领导者的性格 D.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

62、领导过程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 )。 A.决策的合理性 C.决策的正确性

B.决策的创新性 D.决策的民主性

6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不包括以下哪种领导类型?( )。 A.指令式领导 C.说服式领导

B.独断式领导 D.授权式领导

64、领导者启发员工发表新见解,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员工采用崭新的方式完成任务,是( )的特征。 A. 魅力型领导 B.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C. 交易型领导 D. 变革型领导 65、有效领导的基础是( ) A.领导的权威 C.领导的能力

B.领导的素质 D.领导的职位

66、领导作风论认为创新型组织和以知识型员工为主导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 A.集权式 C.民主式

67、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措施是( )。 A.科学决策 C.有效沟通

B.民主决策 D.有效激励 B.集权与民主结合式 D.放任式

68、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下属(或群体)的工作成熟度发展到高水平时,领导者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型(或指令型)领导 B.说服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D.授权型领导

69、在途径(或通路)—目标模式中,领导者向下属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希望下属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并相信下属能实现目标,这种领导方式是( )。 A.指令型领导 B.支持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D.成就型领导

70、根据菲德勒的有效领导权变模式,在团体情况一般的情况下,有效领导方式是( )。 A.任务导向型 B.目标导向型 C.关系导向型 D.权威导向型 71、现代领导者的重要职能和头等重要的事情是( )。

第 38 页 共 59 页

A.科学地决策 B.指挥下属完成任务 C.处理同组织外部环境的关系 D.管理

72、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 )。

A.愿意追随的程度 B.任务的结构 C.参与支持 D.职位的权力

73、在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行为)方格图中,属于(9,1)格的领导方式是( )。 A.贫乏型领导 B.俱乐部型领导 C.权威型领导 D.中间型领导

74、领导者究竟要选择哪种领导方式,除了考虑下级的个性特点因素,还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 )。

A.经济 B.人际关系 C.政治 D.环境

75、以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基础,依赖组织的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是( )。的特征。

A. 魅力型领导 B.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C. 交易型领导 D. 变革型领导

76、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成熟的员工应采取( )的领导方式。 A. 说服式 B. 参与式 C. 命令式 D. 授权式

77、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在分析比较多个方案的基础上择优选用。这主要是根据( )。

A.系统分析原则 B.对比择优原则 C.时效原则 D.可行性原则

78、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与以下几种具体能力有关,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直觉的能力 B.抽象思维的能力 C.组织和协调的能力 D.研发能力

79、在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组织中,一般是采用( )较为适宜。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专制型

80、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处于第一阶段的是( )。 A. 领导者注入价值观; B. 价值观共鸣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 C. 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D. 对共同阶值观的强化

第 39 页 共 59 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领导权力一般来源于( )。

A.资源控制权 B.奖惩权 C.专长权 D.职位权力 E.个人权力 2、领导权力一般可以分为( )。

A.惩罚权 B.奖赏权 C.专长权 D.合法权 E.模范权

3.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领导者要通过实现各种领导功能来完成基本任务。这些功能主要有( )。

A.创新功能 B.激励功能 C.组织功能 D.沟通协调功能 E.服务功能

4、一般来说领导者的任务有两项,它们是( )。

A.完成组织任务 B.设定组织目标 C.协调组织活动 D.激发员工斗志 E.满足成员需要

5、领导行为是一种动态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 D.互动性 E.环境适应性

6、领导者正确地使用权力要做到( )。

A.勤政 B.强化职位权力 C.廉政 D.认识到影响力的双向性 E.讨好强势群体

7、领导决策过程必须遵循集体决策的原则外,还有( )。 A.信息健全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时效原则 E.系统分析原则

8、一个领导者要使自已有威信,必须做到( )。 A.素质好

B.有权 C.人和

D.远离群众 E.让人信服

9、西方领导特性理论按其对领导特性来源所作的不同解释,可分为 ( )。 A. 传统特性理论 B.古典特性理论 C. 古代特性理论 D. 西方特性理论 E.现代特性理论。

10、斯托格迪尔发现了与领导才能有关的内容包括( ) 。

A.5种身体特征 B. 4种智能特征 C. 16种个性特征 D. 6种与工作有关的特征 E. 9种社会特征

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包莫尔提出了作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10个条件,除了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和敢于求新外,还包括( )。

第 40 页 共 59 页

A.勇于负责 B.敢担风险 C.尊重他人 D.精益求精 E.品德高尚

12、詹姆斯?柯林斯将领导力分成五个等级。除最高级为领导者外,其他是( )。 A.高素的质员工 B.具有奉献精神的团队成员 C.能干的经理 D.高效的管理者 E.成功的管理者

13、概括起来看,我国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四大方面,即( )。 A. 良好的政治素质 B. 思想素质 C. 知识素质 D. 业务素质 E. 心理素质

14、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两种基本观念是( )。 A.历史唯物主义观 B.唯心主义观 C.经济中心观 D.辩证唯物主义观 E.科学发展观

15、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 )。

A.风险意识 B.服务意识 C.权力意识 D.诚信意识 E.法制意识

16、领导者的知识素质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掌握( )。 A.人文社会知识 B.科学技术知识 C.政治知识 D.财务知识 E.经济管理知识

17、不论领导者所处何层次,基本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 ( ) A.决策能力 B.管理能力 C.沟通能力 D.操作能力 E.创新能力

18、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与( )有关。

A.直觉的能力 B.抽象思维的能力 C.组织和协调的能力 D.自我发展能力 E.创新能力

19、根据卢因的的观点,极端的领导作风具有( )。 A.专制作风 B.民主作风 C.官僚作风 D.家长作风 E.放任作风

20、途径——目标理论理论是以( )理论为依据。

A.期望理论 B.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C.管理方格图理论 D.作风理论 E.情境理论

21、行为科学家李柯特认为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最为有效,其基本特征是 ( )。

A.上下级完全信任 B.上下级深入友善的交往 C.上下级完全沟通 D.下级工作自觉性高 E.下层完全控制决策

22、根据领导行为四分图,高组织与低体贴会导致员工( )。

第 41 页 共 59 页

A.旷工 B.事故 C. 怨声载道 D.转厂 E.满意度增加 23、具有民主作风的领导者的特点包括( )。 A.政策是领导者和其下级共同智薏的结晶

B.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

C.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与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 D.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 E.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24、下列属于职位权力的有( )。

A. 惩罚权 B.奖赏权 C.合法权 D.专长权 E.魅力权

25、管理方格理论是综合考虑( )而制定的。

A.关心人的程度 B.关系财务的程度 C.关心组织程度 D.关心生产的程度 E.关心舆论程度

26、下列几项中,属于管理方格中的典型领导方式的有 ( )。 A.贫乏式管理 B.权威式管理 C.团队式管理 D.民主式管理 E.俱乐部式管理 27、领导行为理论主要包括( )

A.连续统一体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管理系统理论 D.双因素理论 E.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28、下列属于个人权力的有( )。

A.模范权 B.专长权 C.合法权 D.惩罚权 E.奖赏权 29、创新能力包括( )。

A.判断力 B.创造力 C.联想力 D.想象力 E.执行力 30、自我发展能力包括( )。

A.认知能力 B.自学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吸收新事物的能力 E.反省能力

31、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因素( )。

A.领导者素质 B.领导者行为 C.任务结构 D.领导者职位权力 E.领导者与下级的关系 32、针对权变领导所提出的理论有哪些( )。

A.认知资源理论 B.生命周期理论 C.途径-目标理论

第 42 页 共 59 页

D.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E.管理方格理论 33、情境领导的基本领导模式为( )。

A.参与式 B.推销式 C.授权式 D.吩咐式 E.家长式

34、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为此,领导者应该做到( )。

A.增加报酬的吸引力 B.对下属阐明工作任务的要求 C.引导职工达到目标 D.帮助职工扫清达到目标的障碍 E.增加下级满足需要的机会

35、属于魅力型领导者的特征有 ( )。

A.高度自信 B.支配他人的倾向 C.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 D.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E. 强调工作标准、任务的分派 36、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组成要素分为 ( )。

A.种子要素 B. 基本要素 C. 衍生要素 D.强化要素 E.关系要素

37、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者方式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基于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愿景为企业指明了方向 B.考虑对绩效进行奖励 C.领导者的强烈自信与对下属和工作的信心 D.满足下属的高层次需求 E. 领导者明确了角色和任务要求

38、属交易型领导理论的特征有 ( )。

A.强调工作标准,任务分派和完成,强调员工服从 B.以来组织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C.强调企业核心价值观 D.员工完成任务将得到相应回报 E.设置与现状距离很远的目标前景 39、变革型领导的主要过程有 ( )。

A.领导者注入价值观 B.让下属清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C.激发斌满足下属的高层次需求 D.影响员工使其把组织利益目标至于个人利益至上 E.设置与现状距离很远的目标前景 40、属变革型领导的特征有 ( )。

A.领导魅力 B.感召力 C.智能激发 D.个性化关怀 E. 设置与现状距离很远的目标前景 41、下列选项属于孙武提出的军人“五德”的有( )。 A.智 B.信 C.仁 D.勇 E.严

42、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

第 43 页 共 59 页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 D.组织资源 E.主观环境 43、领导理论一般包括( ).

A.领导特质理论 B.领导绩效理论 C.领导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E.领导权变理论

三、名词解释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即对一个组织、一个群体或一些个人的行为与观念施加影响的过程。

2、传统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特性是天生的,是由遗传决定的,也被叫做性格理论。

3、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4、权变领导模型:费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和下级的关系,二是职位权力,三是任务结构。

四、简答题

1、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答:一是惩罚权。它来自下级的恐惧感,即下级感到领导者有能力惩罚他,使他痛苦,使他不能满足某些需要。

二是奖赏权。它来自下级追求满足的欲望,即下级感到领导者有能力奖赏他,使他觉得愉快或满足某些需要。

三是合法权。它来自下级传统的习惯观念,即下级认为领导者有合法的权力影响他,他必须接受领导者的影响。

四是模范权。它来自下级对上级的信任:即下级相信领导者具有他所需要的智慧和品质,具有共同的愿望和利益,从而对他钦佩和赞誉,愿意模仿和服从他。

五是专长权。它来自下级对上级的尊敬,即下级感到领导者具有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和专长,能帮助他指明方向,排除障碍,达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2、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哪些特质?

答:根据鲍莫尔的观点,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1,合作精神;2,决策能力;3,组织能力;4,精于授权;5,善于应变;6,敢于求新;7,勇于负责8,敢担风险;9,尊重他人;10,品德高尚。

3、专制作风的领导者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所谓具有专制作风的领导者是指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的领导者。具体的特点是:

第一,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所有的决策都由领导者自己决定。

第二,从不把任何消息告诉下级,下级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而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

笫三,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与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据统计,具有专制作风

的领导者和别人谈话时,有60%左右采取命令和指示的口吻。 第四,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

第 44 页 共 59 页

第五,领导者很少参加群体的社会活动,与下级保持相当的距离。

4、民主作风的领导者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所谓具有民主作风的领导者,是指那些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者。他们使每个人做出自觉的有计划的努力,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其特点如下:

第一,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的鼓励和协作下由群体讨论而决定,而不是由领导单独决定 的。政策是领导者和其下级共同智薏的结晶。

第二,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

第三,对下属的工作,不安排得那么具体,个人有相当大的工作自曲、较多的选择性与灵 活性。

第四,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谈话时多使用商量、 建议和请求的口气,下命令仅占5%左右。

第五,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5、魅力型领导者具有哪些特征?

答:魅力型领导者具有如下特征:高度自信;支配他人的倾向;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精力充沛;说服力强,良好的沟通能力。魅力型领导者区别于无魅力领导者的下述特征: (1)魅力型领导反对现状并努力改变现状; (2)设置与现状距离很远的目标前景; (3)对自己的判断力和能力充满自信;

(4)能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向下级说明自己的理想和远大目标,并使之认同; (5)采取一些新奇、违背常规的行为,当它们成功时,会引起下级的惊讶和赞叹; (6)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并采取果断措施改变现状; (7)经常依靠专长权力和模范权力,而不仅用合法权力;

(8)经常突破现有秩序的框架,采用异乎寻常的手段达到远大的目标; (9)被认为是改革创新的代表人物。

6、简述魅力型领导者对下属的影晌过程。

答:第一步,领导者清晰地描述宏伟前景。这一前景将组织的现状与更美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使下级对组织有一种连续的认识。

笫二步,向下级传达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并对下级达到这些期望表现出充分的信心。这样可以提高下属的自尊心和自信。

第三步,通过语言和行动倡导组织的价值观,并以身作则。

第四步,魅力型领导者可以用自我牺牲和突破传统的行为来表明他们的勇气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7、魅力型领导具有哪些缺点?

答:魅力型领导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个人魅力的强大代替集体的科学决策,导致决策的风险增大。

二是下属以对领导者的崇敬和宽容,代替应有的监督和制约,导致领导者不良心理倾向的生长与膨胀,如专权、骄傲自大和享乐。

三是魅力型领导者难有继任者。一般来说,魅力型领导者培养出的下属大多是对现任的魅力型领导言听计从,习惯于服从、接受、执行领导者的命令,自己不愿思考、分析问题。这样的下属总是希望未来的接班人也像他们现任的领导那样富有魅力,而这一点是未来接班人难以做到的。

8、交易型领导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交易型领导基于社会交换的理论,认为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现实的契约行为,目的在于交换特定有价值的事物。

第 45 页 共 59 页

2,交易型领导的特征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指导和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领导者向员 工阐述绩效的标准,明确自己希望从员工那里得到什么,如果满足了上级的要求,员工将得到相应的回报。

第二,以组织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基础,依赖组织的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第三,强调工作标准、任务的分派,重视任务的完成,强调员工的遵从。 交易领导所强调的成员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是基于经济的、政治的及心理的价值互换。它不能够赋予员工工作上的意义,从而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开发员工的创造性。

五、论述题

1、领导者对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有何重要作用?

答:1,领导者是组织文化的缔造者、倡导者和管理者:(1)组织的主导价值观是领导者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2)组织领导者是组织文化更新的推动者;(3)组织领导者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指挥者;2,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了组织文化的基调;3,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关系到组织文化建设的成败;4,领导者的观念创新推动组织文化的更新,一般来说,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时,领导者必须变革组织文化:第一,当组织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第二,当组织的业绩平平,甚至每况愈下时。第三,当组织的主导文化与宏观文化发生严重冲突时。5,领导者素质的不断完善促进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6,领导者应确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观:(1)事业至上(2)国家至上;(3)信誉至上;(4)奉献为荣;(5)群体为高;(6)以人为本;(7)服务制胜;(8)创新是命。

2、领导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权威观?

答:1.破除对职位权力的迷信;2.正确地认识权力的来源;3.正确地使用权力:一是勤政 二是廉政。做到勤政和廉政,一个领导者必须要使自已有威信,即一要素质好,即具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二要有权,即说话算数,有明确的组织赋予的权力;三要人和,即能与别人和睦相处,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洞察群众的心理,创造激励的工作环境,满足群众的需要;四要让人信服,即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具有献身精神,不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不要认为领导就是利用职位权力发号施令,对下级实行监督,而应当在提高个人能力和品德修养上下工夫,积累并首先使用个人权力,必要时才使用职位权力。

3、我国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哪些素质?

答:我国的领导者具有一般领导的素质,还必须具有特殊的素质。主要包括:

1,政治素质;

2,思想素质: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领导者应该牢固树立两种基本观念、八种现代意识。第一两种基本观念:(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八种现代意识(1)商品经济意识;(2)市场竟争意识;(3)效率效益意识;(4)开拓创新意识;(5)风险意识;(6)服务意识;(7)诚信意识;(8)法制意识。

3,知识素质:1.基础知识;2.人文社会知识;3.科学技术知识;4.经济和管理知识。 4,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追求、意志、感情、风度和能力五个方面。

4、论述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

答:1、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的概念:豪斯认为,基于价值观的领导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所信奉的价值观共享和强烈认同,持有明确价值观的领导者,通过明确表达愿景,向组织和工作中注入自己的价值观,使得被领导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和情感与之发生共鸣,从而唤醒追随者对集体和集体愿景的认同,使领导者自我价值得到实施。

2、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组成要素:基于价值观的领导理论组成要素分为以下四种:种子要素、基本要素、衍生要素和强化要素。

(1)种子要素:领导价值观。

第 46 页 共 59 页

(2)基本要素:企业文化、领导素质。

(3)衍生要素: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 (4)强化要素:领导动机、领导行为。

3、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过程: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领导者注入价值观;价值观共鸣引起下属的动机与情感;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共同阶值观的强化。

5、请论述费德勒模型的基本内容。

答: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领导者和下级的关系 二是职位权力。 三是任务结构。

费德勒模型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个模型特别强调效果,强调为了有效领导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人的素质出发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这无疑为研究领导行为提供了新方向。

第二,这个模型的重要之点是将领导行为和情境的影响、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联系起来。它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企业领导人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况。

第三,这个模型还告诉管理层必须依照具体情况来选用领导者。如果是最好或最坏的情况,应选用任务导向的领导,反之则选用关系导向的领导。

第四,费德勒还主张有必要改造环境以符合领导者的风格。

6、请论述变革型领导影响过程与特征。

答:变革型领导是一种向员工灌输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并激励员工的过程,是交易型领导和魅力型领导的发展。 三个主要过程:第一,领导者让他们的下属更清楚既定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第二,他们影响员工,使其把组织利益、目标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第三,他们激发并满足下属的高层次需求。变革型领导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1)领导魅力,能使员工产生崇拜、尊重和信任的行为。

(2)感召力,指向员工勾勒组织愿景与蓝图,描述目标,使下属感到工作富有意义和挑战性,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忠诚与尊敬以及对工作的使命感。

(3)智能激发,指领导者启发员工发表新见解,从新的角度或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员工采用崭新的方式完成任务。

(4)个性化关怀,指领导者把每个下属都作为值得尊敬的个体,仔细倾听并关注他们的需要,鼓励他们学习,并为他们提供指导。

第十章 行为的有效性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以下( )因素不是组织变革的阻力。 A.求稳性 B.习惯性 C.激励性 D.安全性 2、一个有效的沟通所涉及的环节步骤的总称是( )。

第 47 页 共 59 页

A.沟通渠道 B.沟通过程 C.沟通方法 D.沟通环节

3、在社交场所进行的沟通属于( )。 A.非正式沟通

B.正式沟通

C.内部沟通

D.外部沟通

4、库尔特·卢因变革的三步骤是( )。 A.解冻、变革、重新结冻 C.解冻、教育、沟通

B.变革、解冻、变革 D.沟通、教育、解冻

5、在组织正式沟通形式中,最民主、最通畅的沟通形式是( )。 A.全方位式 B.圆式 C.轮式 D.链式

6、从探讨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个过程。这是组织变革程序中的( )。

A.卢因程序 B.克利程序 C.卡斯特程序 D.艾诺芬程序 7、按照信息沟通的“介质”不同而划分的沟通类型是( )。 A.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B.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C.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D.口头沟通和非口头沟通

8、在信息沟通网络中,信息沟通的中心人物居中,其他成员通过这个中心人物进行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沟通网络类型是( )。 A.轮式 B.链式 C.Y式 D.圆圈式

9、根据沟通类型的划分,下列属于非言语沟通的类型是( )。 A.电子媒体沟通 B.示意行为 C.会议讨论 D.信件往来 10、沟通过程包括( ) 部分。 A.六个

B.七个

C.八个

D.九个

11、组织变革的关键是组织变革的( )。 A.关键环节选择 C.内容选择

B.配套环节选择 D.策略选择

12、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 )。 A. 信息源

B.接受者

C.编码

D.载体

13、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 A.轮式 C.链式

B.Y式 D.全方位式

14、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 A.群体结构

B.群体规范

第 48 页 共 59 页

C.性格特点 D.相互依赖性

15、决策的关键性特点既要求决策要有合理的程序,又要求决策要有( )。 A. 科学性

B.法律依据

C.前瞻性 D.规范性

16、从探讨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个过程的学者是( )。 A.卡斯特

B.卢因

C.克利

D.罗西

17、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销部门经理同财务部门经理的沟通、销售代表同销售会计之间的沟通都属于( )。 A.纵向沟通 C.外部沟通

B.横向沟通 D.非正式沟通

18、垂直的、遵循权力的系统,并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网络是( )。 A.正式沟通网络 C.小道消息沟通网络

B.非正式沟通网络 D.小群体沟通网络

19、媒体借助于闭路电视、计算机、静电复印机、传真机等一系列电子设备,将这些设 备与言语和纸张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沟通方式是( )。 A.非语言沟通 C.电子媒介沟通

20、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长期性决策是( )。 A.战略决策 C.业务决策

21、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 A.编码 C.信息

B.接受者 D.反馈

B.战术决策 D.宏观决策 B.口头沟通 D.书面沟通

22、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 )。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C.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B.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23、在组织变革实践中,进行人事方面改革的主线是( )。 A.组织成员间的权力再分配 C.改变组织成员的评价标准

B.改变组织成员的作风 D.组织成员间人际关系的改变

24、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是( )。 A.组织目标的合理性 C.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B.组织监控的有效性 D.组织沟通的灵敏性

25、以下组织变革内容中,属于技术方面变革的是( )。 A.管理跨度改革

B.工作进度改革

第 49 页 共 59 页

C.绩效评价系统改革 D.信息系统更新

26、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 )。 A.被对方理解 C.被对方接受

B.改变行为 D.获取信息

27、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 A.偶然式 C.集束式

B.全方位式 D.流言式

28、从如何增强组织活力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 A.使组织具有对外有适应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B.使组织具有足够的适应性

C.使组织具有对内有协调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D.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29、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了开创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C.增大变革阻力的强度

B.降低变革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 D.变变革的压力为变革的阻力

3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 )。 A.通道 C.情境

B.工具 D.路线

31、在人们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向对象索取完善性,要求对象始终处在“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影响组织改革顺利进行的( )。 A.安全性心理 C.求全性心理

B.求稳性心理 D.习惯性心理

32、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开创组织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 )的方法。 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C.增大变革阻力的稳定性

B.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

D.把变革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阻力

33、人们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苟安现状,迷恋老的章程、秩序与习惯,表现为往往以各种借口反对变革,这是( )。 A.依赖性心理 C.习惯性心理

B.保守性心理 D.求稳性心理

34、组织决策合理化的主观条件是( ) A.组织决策民主化 C.组织决策者素质的现代化

B.组织决策手段科学化 D.组织决策体制的科学化

35、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来看,以下不属于组织变革和发展应达到的具体目标的是( )。 ...A.使组织具有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第 50 页 共 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