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语文版)中考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

(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叙事讽喻诗。 B.“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

1

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C.“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以及对“贫妇人”饥不择食的丑态的讽刺。

D.“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

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

E.这是一首叙事诗,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

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切,历历如画,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2〗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生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是写其兴感之由。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

不久, 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

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作者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

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E、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2

A.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B.前两句写感怀的缘由,后两句是议论,告诉我们周瑜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靠的完全是运

气,语气中包含着对周瑜的蔑视和对曹操的同情。

C.整首诗的基调的昂扬向上的。诗中前两句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

作铺垫。

D.“东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指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E.“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是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这处。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诗人借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的一首诗。

B.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诗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是由一件古物——一支三国时期遗留下来折断了的铁戟引起的。

C.“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富于形象性,以小见大,借“二乔”被“锁”的命运写出了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给东吴带来的结局和命运。

D.这是首怀古诗,咏叹的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E.这首诗从细节入手,将曹操军队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达了对曹操军队兵败的惋惜之情。

〖3〗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的意思是我遭遇了各种辛苦,依靠精通经书考试及第做了官,在兵荒马乱的战斗中看见

四周布满了星星,满怀辛酸和遗憾之情。

B.颔联用“风飘絮”比喻国家山河破碎之状,用“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飘零之悲。 C.颈联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写忧虑不安、

孤苦伶仃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E.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心灰意冷,悲切

无奈。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干戈”指兵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

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B.颔联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

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