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第四版-西北工大版 下载本文

.

10—8 (2) ;10—9 1% ; 10-11 答:

脉动 ; 10—10 齿宽中点处 ;

减小齿根处的应力集中;增大轴和轴承处的支承刚度;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使齿面具有足够 硬度,而齿芯具有足够的韧性;对齿根表面进行喷丸、滚压等强化处理。

10-12 答:

在节线附近通常为单对齿啮合,齿面的接触应力大;在节线附近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小,不易形成

承载油膜,润滑条件差,因此易出现点蚀。

在开式齿轮传动中,由于齿面磨损较快,在点蚀发生之前,表层材料已被磨去,因此,很少在开

式齿轮传动中发现点蚀。

提高齿面硬度可以有效地提高齿面抗点蚀的能力,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减缓点蚀。 10-13 答:

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易出现热胶合,有些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会发生冷胶合。胶合破坏通常发生

在轮齿相对滑动速度大的齿顶和齿根部位。

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油,在润滑油中加入极压添加剂,均可防止或减轻齿面的胶合。 10-14 答:

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轮齿折断、点蚀和胶合。设计准则为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保

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采用合适的润滑方式和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油来考虑胶合的影响。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设计准则为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采用

适当增大齿轮的模数来考虑齿面磨损对轮齿抗弯能力的影响。

10-15 答:

软齿面齿轮的齿面硬度≤350HBS,硬齿面齿轮的齿面硬度>350HBS。

软齿面齿轮毛坯经正火或调质处理之后进行切齿加工,加工方便,经济性好。

硬齿面齿轮的齿面硬度高,不能采用常规刀具切削加工。通常是先对正火或退火状态的毛坯进行

切齿粗加工(留有一定的磨削余量),然后对齿面进行硬化处理(采用淬火或渗碳淬火等方法),最后进 行磨齿精加工,加工工序多,费用高,适用于高速、重载以及精密机器的齿轮传动。

10-16 答:

轴、轴承以及支座的支承刚度不足,以及制造、装配误差等都会导致载荷沿轮齿接触线分布不均, 另一方面轴承相对于齿轮不对称布置,也会加大载荷在接触线上分布不均的程度。

改进措施有:增大轴、轴承以及支座的刚度;对称布置轴承;尽量避免将齿轮悬臂布置;适当限 制齿轮的宽度;提高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等。

10-17 答:

齿轮上的公称载荷 Fn是在平稳和理想条件下得来的,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考虑到原动机及工 作机的不平稳对齿轮传动的影响,以及齿轮制造和安装误差等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用引入载荷系数 K 来考虑,K=KAKvKαKβ。

KA为使用系数,用于考虑原动机和工作机对齿轮传动的影响;Kv为动载系数,用于考虑齿轮的精 度和速度对动载荷大小的影响;Kα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用于考虑载荷在两对(或多对)齿上分配不 均的影响;Kβ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用于考虑载荷沿轮齿接触线长度方向上分布不均的影响。

10-18 答: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是按齿轮在节点啮合时的受力情况推导出来的。选择节点作为计算点 可以使计算公式得以简化,同时节点处的接触应力值与齿面最大接触应力值(位于单对齿啮合极限点) 相差很小。因此,通常以节点啮合进行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0—19 答:

(1)z1增大则 d1增大,在 T1不变的条件下,Fn将减小。对于接触应力,d1增大和 Fn减小都使得σH 减小。对于弯曲应力, Fn减小使得σF减小, z1增加使得 YFaYsa减小,也同样使 σF减小。

可编辑

.

20

可编辑

.

(2)m 增大则 d1增大,在 T1不变的条件下,Fn将减小。对于接触应力,d1增大和 Fn减小都使得 σH 减小。对于弯曲应力, Fn减小和 m 增大都使得σF减小。

(3) z1增加一倍, m 减小一半,则 d1不变,Fn也不变。对于接触应力, d1不变则 σH不变。对于 弯曲应力, z1增大使得σF少量减小,而 m 减小则使得 σF大量增大。因此, σF增大。

10—20 答:

在任何情况下,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都相等。若大、小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情况相同,许用接触 应力不一定相等,这与两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HN是否相等有关,如果 KHN1=KHN2 ,则两者的许

用接触应力相等,反之则不相等。 10-21 答:

当相互啮合的两齿轮之一为软齿面齿轮时,或两齿轮均为软齿面齿轮时,较硬齿面的齿轮将会对

较软齿面的齿轮的齿面造成冷作硬化效应,从而使较软齿面的齿面硬度得以提高,即提高了较软齿面齿

轮的疲劳极限。

10-22 答:

在进行齿轮尺寸的设计计算时,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和齿宽 b 都是待求参数,而使用弯曲疲劳强

1

度或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时,只能将其中的分度圆直径 d作为设计值,而将齿宽 b 转化为与 d成比

1

1

例的齿宽系数φd,设计时φd由表查取,齿宽系数的大小主要与支承方式以及齿面硬度有关。

10—23 答:

在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轴系零件和支承箱体存在加工和装配偏差,使得两齿轮轴向错位而 减少了轮齿的接触宽度。为此将小齿轮设计得比大齿轮宽一些,这样即使有少量轴向错位,也能保证轮 齿的接触宽度为大齿轮宽度。在人字齿轮传动中,一齿轮为双向固定支承,另一齿轮为游动支承,靠齿 形定位,大、小齿轮两端面平齐,没有轴向错位,故两齿轮应设计成相同宽度。在圆锥齿轮传动中,两

齿轮的锥顶应当重合,大端面应当对齐,故两齿轮的齿宽应当设计成相同尺寸。

10—24 解:

题解 10—24 图

10—25 解:

题解 10—25 图

可编辑

.

21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