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作业集答案-第四版-西北工大版 下载本文

.

图(a)为平带传动,张紧轮应布置在松边,从外向内张紧,张紧轮靠近小带轮,可增大小带轮的

包角。图(b)为 V 带传动,张紧轮应布置在松边,从内向外张紧,张紧轮靠近大带轮,以免减少小带

轮的包角。

8—25 解

第九章 链转动

9—1 (3) ;9—2 内链板与套筒 套筒与销轴 ;

9—3 销轴与套筒 ; 9—4 越高

;外链板与销轴

;越大 ;越少 ;

;滚子与套筒 ;

9—5 链条疲劳破坏、链条铰链的磨损、链条铰链的胶合、链条静力破坏;链条的疲劳强度 ; 9-6(略) 9-7 答:

由于链条制造精度的影响,链条的排数过多,将使得各排链承受的载荷不易均匀。 9-8 答:

对链轮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强度。由于小链轮轮齿的啮合次数比大链轮的多, 小链轮轮齿受到链条的冲击也较大,故小链轮应采用较好的材料,并具有较高的硬度。

9-9 答:

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传动平稳,噪声小,承受冲击性能好,效率高,工作可靠,故常用于高速、

大传动比和小中心距等工作条件较为严酷的场合。但是齿形链比滚子链结构复杂,难于制造,价格较高。

滚子链用于一般工作场合。

9-10 答:

国家标准 GB/T1243-1997 参

数,实际齿槽形状位于最小与最大齿槽形状之间,都是合适的滚子链齿形。

9—11 答:

链传动为链轮和链条的啮合传动,平均传动比 i12= z2/ z1为常数。由于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瞬时 传动比 is是变化的。

9-12 答:

链传动的额定功率曲线的实验条件和修正项目见教材(176~177 页)。 9—13 答:

若只考虑链条铰链的磨损,脱链通常发生在大链轮上。因为由公Δp = Δd sin180可知,当 Δd 一

z 式

定时,齿数 z 越多,允许的节距增长量 Δp 就越小,故大链轮上容易发生脱链。

9-14 答:

小链轮的齿数 z1过小,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在转速和功率给定的情况下,z1过小使得链 条上的有效圆周力增大,加速了链条和小链轮的磨损。

小链轮齿数 z1过大将使的大链轮齿数 z2过大,既增大了链传动的结构尺寸和重量,又造成链条在 大链轮上易于跳齿和脱链,降低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9-15 答:

链的节距越大,则链条的承载能力就越大,动载荷也越大,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幅值也越大。在高速、 重载工况下,应选择小节距多排链。

可编辑

中没有规定具体的链轮齿形,仅规定了最小和最大齿槽形状及其极限.

9-16 答:

链传动的中心距一般取为 a0=(30~50)p(p 为链节距)。中心距过小,单位时间内链条的绕转次数增 多,链条的磨损和疲劳加剧,链的使用寿命下降。中心距过小则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变小,链轮齿上 的载荷增大。

中心距过大,则链条松边的垂度过大,链条上下抖动加剧,且链传动的结构尺寸过大。 9-17 答:

链传动的润滑方式有:定期人工润滑,滴油润滑,油池润滑或油盘飞溅润滑,压力供油润滑。确

定润滑方式时是根据链条速度 v 大小以及链号(即链节距)大小,由润滑范围选择图 9-14 选取润滑方 式。

可编辑

.

9-18 答:

1、从动轮齿数不变,则主动小链轮齿数变为

′ = z =zi z n n = 1

/ / 75× 250 / 900 = 20.8

z

12 2 2 1

取 z′=21 。小链轮的齿数从 25 减少到 21,齿数系数 Kz增大,根据公式(9-15),在相同的计算功

1

率 Pca的情况下,链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P 下降。

2、主动轮齿数不变,则从动大链轮齿数变为

/ n = =

25× 900 / 250 90

大链轮的齿数从 75 增加到 90,其他参数不变,由公式(9-15)可知,在相同的计算功率 Pca 的情况下,

112

1

1

z′ / = 2=zizn2

链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P 不变。

9—19 解:

由公式(9-2),大链轮的齿数

960 21 330 z = z 2 =×= 1 n取 z2= 61 ,由公式(9-16),链节数

1

61.09

2a +

= +z+?

n

1

p (z2z1

2

2

0

L

p0z1

2

0

p 2

π ) a

× 1

= 2.7 600

136.3

=× 600+21 + 61+?

(21)2

12.7

2

612

取 Lp= 136 ,查图 9-13,由 z1=21 查的齿数系数 Kz=1.2。 根据 n1= 960r/min , p = 12.7mm (08A),查图

算功率

9-11,得 08A 型链所能传递的最大计

P= 4.2kW ,由公式(9-15),多排链系数

K K P =1.2× 1.2 × 6.5 = K P = A z 4.2 2.23

P

ca取 3 排链, KP= 2.5 满足要求。

9—20 解:

ca由公式(9-16),链节数

2a =

++

+

?

L

p0

p

0z1

z(zz2p

2

1

2

2

)

0

a

2 910 21 105 =++ (

×

+

105

?

21)2 × 2

可编辑

25.4

2= 5.4 910

139.6

取 Lp= 140 ,查图 9-13,由 z1=21 查的齿数系数 Kz=1.2。

.

根据 n1= 600r/min , p = 25.4mm (16A),查图

9-11,得 16A 型链所能传递的最大计

算功率

Pca= 20kW ,由公式(9-15),链传动所允许传递的功率P = K P Pca

=1× 20=

1kW 3.9

9-21(略)

K AK

Z

1.2×1.2

第十章 齿轮传动

10—1 (1)(7) ;(4)(5) ;(2)(3)(6)(8)(9)(10) 10—2 (2) ;10—3 (1) ; 10—4 (3) ;10—5 为了减小动载荷 ;为了改善载荷沿齿向的分布不均

10—6 齿轮的圆周速度大小和精度高低

;10—7 (1) ;

19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