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电子教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称重、编号:获得初生重

喂初乳: 把仔猪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断牙: 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最好吃初乳前),用消过毒的剪牙钳在齐牙根处剪除上下两侧犬齿,以防止仔猪互斗咬伤面部或咬伤母猪乳头。

断尾: 仔猪出生之后24小时内用消过毒的剪尾钳(钝口钳)在距尾根1/3处剪断尾巴(注意不要将尾尖剪掉,让其日后自然脱落)。

7.母猪的助产措施:“五字诀”推、拉、掏、注、剖 8.胎衣不下

9.母猪的产后护理:

10.常见母猪生产性问题的处理:母猪少乳或无乳、母猪产后不食 (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让其多产乳、尽量减少体重的损失 2.母猪产后缺乳的处理: 3.母猪的饲养:

(1)经产母猪:前精后粗

(2)初产母猪或哺乳期配种的母猪:一贯加强

4.哺乳母猪的管理:环境干燥卫生、适宜的温湿度、保证饮水、适当

的饲喂次数、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第六节 仔猪培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哺乳仔猪、断乳仔猪和后备猪的生理特点,掌握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技训目标:能够熟练进行断齿、断尾、去势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哺乳仔猪、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 教学难点: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三、教学方式:讲授 四、教学课时:10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的特点: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理上不成熟

2.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温度、疾病、母猪的挤压、营养源的不足

和环境的突然改变。

3.养好哺乳仔猪的关键措施:保温;早吸、吸足初乳;防病;防压;补料;

促进生长。

4.仔猪没有足够的乳源的解决方法:哺乳仔猪的寄养和人工哺乳 (1)寄养:保姆猪的选择;寄养成功的关键; (2)人工哺乳:人工乳的配制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1.断奶仔猪的断奶方法及各种断乳法的优缺点:一次性断乳法、分期分批

断乳法、逐渐断乳法、早期断奶。

5

2.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两维持,三过度 (三)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猪的概念

2.后备猪这一阶段的特点: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强 3、后备猪的特征

4、后备猪的饲养管理:营养、运动

(1)小猪长骨:日粮中要富含矿物质、维生素、

(2)中猪长肉:日粮中除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外,还要增加蛋白质含量 (3)大猪长膘:减少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量,适当增加一些青、粗料,降

低饲料成本

第七节 肉猪高效生产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肉猪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生长肥育猪的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2.技训目标:猪群保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肉猪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2. 教学难点:适时出栏。 三、教学方式:讲授 四、教学课时:6课时 五、教学内容

肉猪:71~180日龄,期间增重75~85kg,平均日增重700~800g, 肉猪的主要特点:生长速度最快,饲料消耗最多

肉猪高效生产的主要目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多

最好的猪肉产品

(一)肉猪高效生产的含义

1.高生产效率:高增重速度;高周转速度;低管理成本 2.高饲料效率:

3、高产品效率:胴体品质高;出栏猪成品率和整齐度高;市场信息畅通 (二)肉猪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1.肉猪体重的生长发育规律 (1)肉猪20~60kg(前期):平均日增重600~700g (2)肉猪60~90kg(后期):800或1000g以上 (3)肉猪75~85kg:增重最快 2.肉猪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 (1)胚胎期:“中轴骨”生长慢;“外围骨”和头骨生长快;外观表现:体

短、高、窄、头大

(2)出生后:“中轴骨”生长加快;“外围骨”和头骨生长相对变慢;观表

现:体长、矮、宽

3.各组织的相对生长发育规律:小猪长骨,中猪长皮,大猪长肉,

肥猪长膘

(三)肉猪高效生产技术 1.选好猪种类型 : 2.重视饲料营养:

6

能量:每kg日粮含消化能12.55MJ,猪增重较快、饲料消化率和

胴体瘦肉率较高

蛋白质(粗蛋白):20~60kg(16~17%);60~100kg

(14~16%)其中赖氨酸要保证6~8%

3.提供适宜环境: 4.进行合理饲喂: 5.提倡猪群保健: 6.改善猪肉品质:

(1)防止黄膘肉产生:脂肪呈黄色或猪肉呈黄色;原因是黄疸病和饲

料色素沉积

(2)建立饲料原料质量检测制度 (3)重视卫生防疫,严格药物使用 (4)实行高营养,提高瘦肉率 (5)“以猪为本”合理管理

(6)适时出栏:二元杂,85~95kg;三元杂,95~115kg;杂优猪

114~120kg

第八节 猪场建设与设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猪舍的主要设施;理解猪场场址选择及建筑物的规划布局。 2.技训目标:设计一个中小型的猪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猪场场址选择及建筑物的规划布局。 2.教学难点:猪场的设计。 三、教学方式:讲授 四、教学课时:8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猪场场址的选择及建筑物的规划布局 1.猪场场址应具备的条件

(1)地形地势:地势高燥、平缓、背风向阳

(2)土壤土质:透气透水性强、受各种污染的程度低

(3)水电条件:水源充足、卫生;电源方便、稳定和充足

(4)交通条件:交通方便,距离交通主干道1000米以上,一般公路500

米以上

(5)周围环境:巨居民区500米以上,距其他工厂至少1000米以上 2.猪场的总体规划与布局

猪场建筑物的功能分区: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隔离区,各区按地

势和全年的主风向合理的按顺序布置。

文化住宅区 生产管理区 牧业生产区 粪便尸体处理区 主风向 坡度

7

(二)猪舍建筑要求

一列完整的猪舍,主要是由墙壁、地面、屋顶、门窗、通风换气装置和隔栏等部分构成。其各部结构的建筑要求如下: (1)墙壁:坚固耐久、保温隔热

(2)屋顶:屋面是猪舍散热最多的部分,结构简单,经久耐用,

保温性、防潮隔热性好

(3)地面:保温、坚实、平整、不透水、防滑,易于清扫消毒 (4)门窗:双列式猪舍:宽度不小于1.5米,高度不低于2米,

单列式猪舍:走廊门要求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1.8-2米。 (5)通风设备:半开放式猪舍,一般不加专用通风设备。密闭式则必须安装通风设备,特别在冬春季,而夏秋季可利用门窗通风换气,要防蛇鼠进入。

(6)猪栏:猪栏间的隔墙的高度,一般要求公猪栏1.2米,母猪为0.8

米幼猪和肥猪为0.7米。

(三)养猪设备:饲料加工设备、仓储设备、物资运输设备、消毒设备、供水

设备、化验设备、称重设备、产床、保育栏、料槽或料箱。

第九节 现代养猪生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基本特点和关键技术措施,了解现代

化养猪的生产工艺。

2.技训目标: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