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2(吴庆余)课后思考题答案 下载本文

8.为什么说花是一个特化的枝条?请描述花的构造。

茎顶端的分生组织在植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进行从营养型向生殖型的不可逆转变,形成花原基和花序原基,由此形成花的各个部分。从它的形成来源来看,花是节间缩短、不分枝的、适应生殖的变态枝。花梗是枝条的一部分,花被、雄蕊和雌蕊皆为生于花托上的变态叶。因此说花是一个特化的枝条。

9.请以一种植物为代表,简述其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现象。

以被子植物为例(被子植物中各种植物基本符合这个过程),其生活史只有两个基本阶段:由大孢子(单核胚囊)和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分别发育为成熟胚囊(含卵细胞)和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含精子),这一过程较为短暂,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单倍体,此阶段为配子体世代。此后进行双受精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再由种子萌发为完整植株,直到产生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止,之后产生的孢子行无性生殖,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此阶段称为孢子体世代,在生活史中所占时间较长,常见的许多被子植物都是典型的孢子体。这便是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在生活史中配子体世代和孢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在这个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双受精是两种世代交替的转折点。

10.请描述植物开花的光周期现象。

每天昼夜长短比例不同,对植物的开花结实具有明显的影响,达叫做光周期现象。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长日照植物是指在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而且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否则便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较常见的长日照相物有牛蒡、紫菀、凤仙花和除虫菊等,作物中有冬小麦、大麦、油菜、菠菜、甜菜、甘蓝和萝卜等。人为延长光照时间可促使这些植物提前开花。

短日照植物是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能开花,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的植物,这类植物通常是早春或深秋开花。常见种类有牵牛、苍耳和菊类,作物中则有水稻、玉米、大豆、烟草、棉等。

中性植物即没有临界日长,在长日和短日照条件下都可以开花的植物。如黄瓜、番茄、四季豆和蒲公英等,这类植物称为日中性植物。

植物开花除了受临界日长的控制外,还同时受到诱导周期数的影响。诱导周期数就是光周期敏感植物开花诱导才所需的光周期数(天数)。诱导周期数是开花要求的最少周期数,增加诱导周期数更有利于开花。

了解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对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非常重要,引种前必须特别注意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需要。在园艺工作中也常利用光周期现象人为控制开花时间,以便满足观赏需要。

11.什么是植物激素?请叙述植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和发生部化。另外,您知道植物激素是

如何被发现的吗?

是指植物体内合成的,一些对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长、细胞分化、器官发生成熟和脱落等多方面都可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植物激素对

陆地生活方面有哪些差别?

苔藓植物营养体在形态上并没有完全真正的根、茎叶构造分化,有性生殖时,精子有鞭

毛,受精过程依赖于水,这些特征反映了苔藓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还有一定局限。苔藓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分化体现了其比水生藻类生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蕨类植物孢子体内,出现了真正的维管组织,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也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但与苔鲜植物相比,孢子体比苔藓发达的多。蕨类植物更加适应于陆地生活。

裸子植物孢子体发达,大多数为高大的乔木,其强壮的茎中有高度分化的维管组织,茎干也有加粗的次生生长。裸子植物有性生殖时受精作用在胚珠中进行,受精卵发育形成为裸露的种子,适应于陆地生活,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高等植物。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展和分化,具有典型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生殖器官特化成为花的构造,共中雌蕊出子房、花柱和柱头3部分构成,胚珠包被在子房内,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果实。被子植物约有25万种,占了植物界的半数,是适应于陆地生活的最完善的植物类群。 第九章

1. 由于要克服重力作用,与鱼类等水生动物相比,陆生动物在运动时必须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换句话说,同样质量的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都移动1m,陆生动物需要的能量更多。那么陆生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如何通过进化来克服这个不利因素的?

(1)心脏的动力加大,泵血量大大增加。

(2)心脏分化出了两心房两心室,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开,输氧效率大大提高。

(3)血液循环分成了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速度增加。

2. 静脉血的血压接近零,那么它是靠什么动力回到心脏的呢?

通常哺乳动物的静脉都被骨骼肌所包围,这些肌肉随身体的运动可以不断地挤压静脉,同时大静脉中还有许多控制血液单向流回心脏的瓣膜,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静脉血向心脏回流。

3. 请简要叙述消化、呼吸、排泄与循环系统是如何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化学交换的。

消化系统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将机体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传入循环系统,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系统为营养物质的利用提供所需的氧气,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循环系统通过运输实现营养物质、排泄废物和气体分子在全身各处的交流;同时排泄系统将机体的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这4个系统相互依存,协调合作完成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化学交换。

4.在人的呼吸系统中,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受O2分压、CO2分压和pH等因素的影响。O2分压越高、CO2分压越低和pH值升高可以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

5.请举例说明,结构适应于功能是动物中的普遍现象。

例1:鱼类大多数呈细长纺锤形,以便于快速游动时减少水的阻力,体表具有保护性鳞片,以腮呼吸、以鳍划水运动等,这些都是鱼类适应于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这些形态结构特征保证了鱼类具有在水中生活所需的各种基本功能。

例2:鸟类体被羽毛,前肢特化为翼,冀羽中有空的角蛋白羽干,并以其最小的重量使羽毛有了特殊的形状和强度,以支持飞翔。另外,与飞行有关的肌肉着生于胸和翼部的基部,使身体大部分的重量远离翅膀,从的有利于鸟类在空中保持平衡。

例3:同为哺乳动物上肢的演化,蝙蝠的上肢有连接指尖的皮蹼,可用于滑翔;鲸鱼演化为划水的鳍;人却有了十指,可以完成各种精细活动。

例4:袋鼠的尾巴便于其运动时保持平衡,和后肢一起三点着地、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座椅结构,适应于它们日常的蹲踞姿态;长尾猴的尾巴则利于它们在林间翻飞。 6.动物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动物依靠付么样的生理机能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 动物体内行两套对内外变化作出反应的系统即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对信息的接受和整合,反馈给这两套系统,再作出相应的应答。

7.为什么微量的激素能够特异性或选择性地引起机体巨大的反应?请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此做出解释。

脂溶性激素分子可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受体蛋白结合。而细胞核内的受体蛋白具有高度的专—性,仅仅特异性地选择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水溶性激素是只与细胞表面的糖蛋自结合,这种糖蛋白也具有特异性,因此激素引起的反应是具有选择性的。

作为第一信使的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低,但通过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微弱的化学信号可以被逐级放大。例如个别肾上腺素分子与肝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立刻大大增加了细胞中cAMP的浓度,这就实现了放大效应。cAMP可以同时作用于两种蛋白激酶,一方面促进糖原分解,另一方面又抑制葡萄糖合成为糖元,这又是一个放大的效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

肝细胞和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得以提高。

8.神经系统如何保证神经冲动只能朝一个方内传导?

在动物体内,接受刺激的部位往往是神经末梢,因此神经冲动只能由神经末梢向另一端单向传导,神经纤维的突触处只能让神经冲动单向通过;另外,膜上刚刚发生动作电位的部位不能立即再发生新的动作电位。因此保证了神经冲动只能朝一个方向传导。

9.请简述肌肉的收缩机制。

肌肉由许多平行的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都是一个多核细胞,每个肌纤维都含有上千条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呈现阴暗相间的带,明带中间有一条致密的横线,称为z线,两条z线之问是一个肌节,每个肌节中,由两头一尾“Y”形的肌球蛋白和更细的肌动蛋白丝组成。肌肉收缩时,较粗的肌球蛋白丝伸出两个头黏附并带动肌动蛋丝向z线移动,使明带缩短,造成肌节中央肌动蛋白丝重叠,整个肌节缩短,从而实现整个肌细胞和肌肉的收缩。肌肉收

2+缩需要消耗ATP,同时还需要Ca 的参与。

10.简单介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点。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往往执行相反的作用,相互拮抗,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工作,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这两种植物性神经一般通过植物性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达到所支配的器官,并且不受意志支配。

11.为什么在头脑受到重击的时候,我们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

对于作用与视网膜的刺激,无论是光还是重击,大脑都感受到光信号。

12.请简述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和受精卵分化的过程。

参看教材“第六节 生殖系统、繁殖与胚胎发育”。

精原细胞(spermatogonia)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多个精原细胞,其中的一部分分化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并进入减数分裂前期。然后初级精母细胞向曲精小管中心推移,经过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分裂成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2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了4个单倍体的精细胞

(spermatid),每一个精细胞分化发育成一个精子。

在女性婴儿阶段,两个卵巢中就有约40 万个初级卵母细胞,它们停留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I 阶段,女性进入性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较小的极体。从卵巢中排出的次级卵母细胞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中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和另一个不能受精的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