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进近航段符合航迹与跑道中线延长线相交,AB类航空器交角不大于30度,CD类不大于15度,且交点距跑道入口不小于1400米,可以建立直线进近程序
2反向程序指在仪表进近程序的起始进近航段,能使航空器转到相反方向的一种预定机动飞行
包括三种形式:基线转弯、40/180程序转弯、80/260程序转弯
3非精密进近程序复飞点可以是:一个电台、一个定位点、离FAF最近的一个点
4目视盘旋进近的最后进近航迹最好是对准(着陆区中心)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可对准(可用着陆道面的某一部分),若万不得已时可对准(机场边界以外),但不得(超过可用着陆道面1.9km以外)
5基本ILS面中进近面高度方程是Z=0.02X-1.2和Z=0.025X-16.5;复飞面高度方程是Z=-0.025X-22.5
6区分进近障碍物和复飞障碍物方法:以通过入口之后900米且平行于标称下滑道GP面的斜面GP’为分界面,高于GP’面的障碍物属于复飞障碍物,低于GP’面的属于进近障碍物
7飞行程序设计结果以(航图)形式加以公布
8OCA指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的最低超障高度
9定位点的定位容差指定位容差区沿标称航迹的长度
10目前,国际航路基本采用VOR航路,我国支线航路用NDB航路
11复飞最后阶段是在(第一次取得并能保持50m超障余度的一点)开始,延伸至(可开始一次新的进近、等待或回至航路飞行)的一点。在这个阶段可以(转弯)
1仪表着陆系统精密进近航段主要指:最后进近航段、复飞起始阶段、复飞中间阶段
2ILS进近程序中间航段从(切入ILS航道的一点(中间进近点IP)开始,至(切入下滑道的一点(最后进近点FAP)终止。其航迹必须与(ILS航道)一致
3飞行程序由离场程序、进场程序、进近程序三大部分组成
4航迹设置就是(设定航空器在空中飞行的路线)通常我们从(航迹对正)(航迹引导)(航段长度)几个方面讨论各个航段在航迹设置上的要求
5最后进近航段直线进近之仪表飞行部分从(最后进近定位点FAF)开始最迟至(复飞点MAPt)为止;目视飞行部分从(飞行员建立目视飞行)开始至(在跑道道面着陆)结束
7直线起始进近梯度规定为最佳下降梯度为4%,如果为了避开障碍物需要较大的下降梯度时,允许最大8%
8直角航线程序由开始点、出航转弯、出航航段、入航转弯构成
9复飞中间阶段从(开始爬升点SOC)开始,直至(取得50m超障余度并能保持的第一个点)为止,在这个阶段航空器继续稳定速度上升,其复飞标称上升梯度为(2.5%)
10目视机动(盘旋)进近:完成仪表进近后目视飞行阶段,以使航空器到达不适于直线进近的跑道着陆位置,是仪表进近程序的延续,简称目视盘旋进近或目视盘旋
11基本ILS面的进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2%)梯度向上延伸至(高60米)处,第二部分接着以(2.5%)梯度继续延伸至(高300米)处
12航向台偏置时航线必须与跑道中线延长线相交,并且交角(不大于5%)在交点处,标称下滑道的高(切入跑道中线的高)至少在(入口以上55m)
1离场程序以跑道起飞末端DER为起点
2最低扇区高度的扇区是以(用于仪表进近所依据的归航台)为中心,(46km)为半径所确定的区域。每个扇区外有(9km)缓冲区
3起始进近类型:直线进近、沿DME弧进近、基线转弯、45/180程序转弯、80/260程序转弯、直角航线程序、推测航迹程序七种
4超障余度指飞越保护区内障碍物上空时,保证航空器不会与障碍物相撞的垂直间隔
5非精密进近程序复飞程序其终止高度足以允许做:开始另一次进近;或回到指定的等待航线;或重新开始航线飞行
7复飞转弯包括:指定高度转弯复飞、指定点转弯复飞、立即执行的转弯复飞
8目视盘旋区的大小决定于航空器的分类和可用跑道入口
9基本ILS面由起降带、进近面、复飞面、过渡面构成
10OAS常数表根据(航向台至入口距离LLZ/THR)与(下滑角θ)组合,分别列出(LLZ/THR距离)由2000米至4500米,每(200米)间隔,θ由(2.5-3.5),每(0.1)间隔,各类ILS进近在标准条件的OAS常数及其模版坐标
1DER指(跑道起飞末端)也就是(公布适用于起飞区域的末端),即跑道端或净空道端
2复飞航段主要作用:当判明不能确保航空器安全着陆时,进行复飞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
3飞越NDB、VOR台的定位容差区应使用(圆锥效应区)确定
4IF定位容差限制:定位容差区必须不大于±3.7km,当FAF是一个VOR、NDB或VOR/NDB定位点时,可以增加至不大于定位点以后相应的起始或中间航段长度的±25%
5直线起始进近航迹与中间进近航迹夹角最大为(120),并且当夹角大于(70)时,应给出至少(4km)转弯提前量
6非精密进近最后进近航段分为直线进近和目视盘旋进近两种
7电台建在机场内的含义是指台址离可用着陆道面最近部分在1.9km以内
8过渡容差指飞机从进近下降过渡到复飞爬升,用于改变飞机外形和飞行航径所需的修正量
9外指点标一般安装在航空器沿航向道以中间航段最低高度切入下滑道的一点(最后进近点)位置
10附件十四面包括:升降带、进近面、起飞爬升面、过渡面、内水平面、锥形面、内进近面、内过渡面、中止着陆面
11在穿透基本ILS面和OAS面的(进近障碍物高)和(复飞障碍物当量高)中,其(数值最大者)就是计算精密航段OCH的控制障碍物高 转弯半径转弯率计算
1①由航空器类型和航段类型查找V(ISA)②由高度查找K值
2TAS=ISA*K=m/s(↑)
3由①25°-进场航段,起始进近航段,中间进近航段;②20°-目视机动盘旋③15°-离场,最后进近航段,复飞航段
4转弯率R=562tanα°/V=°/S(↓)(转弯率最大3) 5转弯半径r=180V/ ΠR=m(↑) 6计算风影响,每30°计算一个E值 7T30°=D/R=S (↑)(D为30°) 8风速W=12h+87=km/h(h为千米) 9E30°= S*W/3.6=m(↑)
10E60°E90°
11风螺旋线半径:(r2+E2)1/2=m(↑),r+E=
直线离场计算 ois面的穿越 计算梯度 1确定障碍物是否在离场保护区内
2障碍物处离场保护区的半宽=150+Xo×tan 15°=m
3确定障碍物处的OIS面高:O穿透OIS面;OIS面高=5+(Xo×0.025)=m 4确定用MOC飞越障碍物所需的程序设计梯度:在O位置的MOC=Xo×0.008 =m 5在障碍物处的RH(要求高)=Oh(障碍物高度)+MOC=m 6PDG=(RH-5)/Xo = %
精密航段och的计算 求当量高 加Hl
1区分进近障碍物和复飞障碍物:用GP’平面来区分,穿透GP’平面的为复飞障碍物,否则为进近障碍物
2GP’平面的高度方程为:ZGP’=(Xo+900)tanθ =m (θ=3°) 3判断所在区域①X<-900均为复飞障碍物②:ZGP’<Ho为复飞障碍物 4计算复飞障碍物当量高Ha=(Hma*ctgZ+X+900)/(ctgZ+ctgθ)=米
(Hma=障碍物高 X = 障碍物至入口的距离(入口以后为负);θ= 3°;Z = 2.5%) 5如有多个障碍物,Ho最大值对应障碍物为精密段的控制障碍物,ho=米 6通过对应航空器类型,查得,无线电高度表HL=m,气压式高度表HL=m 7计算OCHps OCHps=ho+HL OCHps=m(气压式高度表)
OCHps=m(无线电高度表)
非精密一个航段och的计算主区副区解题要点
1区分航段MOC:进场、起始300;中间150;最后75/无FAF90 2副区:MOC’=MOC*2(L-l)/L
3OCA/H最后= MAX{hi+ MOCi}↑(进场/起始/50;最后5) 4区分VOR7.8/NDB10.3 。。。。。。。 计算步骤
1区分障碍物在主区/副区 2在主区:OCA=ho+MOC
3在副区:求障碍物距导航台水平距离d扩张区边界距导航台垂直距离L; 4L=d*tgα=
5比较L与I,L>I即表明在扩张区内 6MOC’=MOC*2(L-l)/L=
(I=障碍物距导航台侧向距离) 7OCA=ho+MOC’= (向上取整)
8遇多个障碍物,OCA最大对应障碍物为本区域最大MOC 。。。。。。。。。。。。。。。。。。。。。
1MOC:进场、起始进近:300/中间进近:150/最后进近、复飞起始:75/复飞中间:30/复飞最后:50/离场:自DER0.8%/航路:450、600
2最低航路计算:D=4.13√ ̄H ̄ H为最低高度米,D为离开导航设施距离
3转弯提前量:d=r*tan(α/2) r:转弯半径 α:转弯角
4进近最低下降梯度:1起始:最佳4/最大82中间:最大5.2/最佳03最后:①非精密:最佳5.2/最大AB6.5CD6.1/最小5.2②精密:I类3.5/II类3
5保护区半宽:1IAF:9.3;2IF①9.3②VOR3.7③NDB4.6;3FAF:①VOR1.9②NDB2.3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