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跟踪训练11 第一部分 专题复习讲座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下载本文

1

11.(2015·山东统考)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打击和挫败是走向成功的踏脚石,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主要矛盾,①排除;材料未涉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排除。

[答案] B

12.(2015·湖北武汉毕业生调研)《五子十童图》是以人为题材的共生画,画中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儿童,只有五张脸、五双手、五双脚,故称“五子”。但通过身体部位的相互借用,却可以数出姿态各异的“十童”。关于共生画,下列评析正确的是( )

①构造画面需要立足整体,把握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②欣赏画作需要欣赏者发挥意识能动性,自主建构画面 ③画的创作要敢于突破人体结构规律,匠心独运、巧妙设计 ④审美趣味因人而异,画面的内涵取决于欣赏者的审美取向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 该共生画正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通过“五子”身体部位的相互借用,画出了姿态各异的“十童”,①正确;人们在欣赏此画作时,必须有意识地建构画面,才能看出“十童”,②正确;③错在“突破人体结构规律”;画面的内涵是客观的,④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0分)(2015·湖北武汉毕业生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

1

材料 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和谐思想包括天地万物和谐、天人和谐、人人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提出“兼相爱”,孟子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庄子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传统和谐思想是在古代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巩固封建专制为目的,以等级划分为特征,借助“礼”的伦理文化推行,要求人民“安分守己”,充满了人治色彩,这在本质上与现代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格格不入,与现代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背道而驰。

党的十八大把“和谐”理念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思想。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从传统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跃的过程。 [解析]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发展的观点的知识范围,然后结合设问和材料分析,明确从传统和谐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变化发展的;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扬弃”,这涉及的是辩证否定观,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4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和谐”思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结果,(3分)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发展和升华。(4分)(如果答出“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扩展和推移”等,可以替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给2分)

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3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和谐”理念进行的辩证否定,(3分)是在传统“和谐”理念中孕育产生的,克服了其中过时的内容,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3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答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可以酌情给1分,但满分不得超9分)

14.(16分)(2015·吉林长春质监(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

多年来,我国茶叶出口处于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的尴尬境地。提及西湖龙井、金骏眉、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名茶品种,可谓美名在外;但问起名茶品牌,国际上却是一片寂寥。原因在于,中国茶企相对发达国家的茶企生产规模小,出口的茶叶品种单一,多为大宗原料出口,科技创新含量低,文化推广力度有待加强。英国不产茶,但却有一个“立顿”。立顿红茶行销全世界,靠的就是它的品牌。如何让中国茶品牌追赶国际脚步,打造全球化的“明星效应”,这是中国茶企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茶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运用矛盾的观点探讨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做法。中国有名茶品种,

2

1

却无名茶品牌,要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就要努力实现从名茶品种到名茶品牌的升级,这涉及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国茶产业存在着不少问题,要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就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要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就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挖掘茶文化的内涵,这涉及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英国在茶品牌方面的塑造是经验,是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应该借鉴,这涉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国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要努力实现从名茶品种到名茶品牌的升级。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正视当前我国茶产业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市场,实现中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立足中国实际、挖掘茶文化内涵,彰显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茶产业要借鉴其他国家茶品牌的成功经验,开创中国茶品牌。(16分,每点4分)

15.(16分)(2015·河北五校联盟质监(二))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3)班打算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思维碰撞

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设问要求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评述两种观点的合理性,而非全面评述两种观点。对于赞成者的观点,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语“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便可知道可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知识。当然,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因而也可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予以评述。对于反对者的观点,根据关键语“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可知涉及的哲学原理分别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①评析赞成者: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率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6分,若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分析,可酌情给1至2分)②评析反对者: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阅读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6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阅读立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起来不会一帆风顺。(4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