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与语法部分练习(有答案) 下载本文

一、填空题

1.汉语修辞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学分科。

2.______年,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国修辞学的诞生。 3.修辞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辞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辞活动要求十分适合语境,不但要适合______,还要适合______。 6.学习修辞,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 7.学习修辞,一要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 8.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9.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10.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二者______,______。

11.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词语有没有表现力,全看它与具体的上下文是否______。 13.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14.词类话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16.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17.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等形式。 18.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9.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20.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21.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22.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否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 23.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24.由于修辞的需要,______的句子叫变式句。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句子都是变式句。 25.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6.句式修辞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修辞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29.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0.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1.“希望的种子在她的心田中悄悄地生根、发芽了。”中所用的比喻辞格具体属于______喻。 32.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小类。 33.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34.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35.“肚子瘪得贴了背脊梁,喉咙都要伸出手。”从形式上看属于______夸张,它兼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辞格。

36.把下面各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心灵的创伤,旧的尚未平复,新的又在淌血,而严酷的现实生活,常常在这伤口上洒上一把盐。() ?历史的潮水早已漫平了记忆的沙滩,即使有几只贝壳留下的波纹儿,也很淡很淡了。() ?社会主义不是订做的蛋糕,没有固定的模式。() ?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会“弹钢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他长着一双阴阳眼,左眼上的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 ?百里河里挑花浪,江上渔船穿梭忙。哥撒网来妹摇桨,一网一网兜春光。() ?我孙三不够大材料,一根鞭子六条腿,总能为国家为大伙办点事。() ?不,我去新闻系。我要当作家,我要当丁玲。()

⑴碰上院里搬来个陈大爷,捻儿更急,你还没点哪,他就炸了。()

⑵一个混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63.对偶和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对偶重在______,对比重在______。 64.结构______、字数______、意义______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叫做对偶。 65.衬托又叫______。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做______,用来陪衬的事物叫做______。

66.从结构形式上看,对偶的结构是严格的______式,只限两项,排比的结构则是______式,一般是三项以上。

67.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丽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说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为人民当牛马。()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⑴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⑵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⑶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⑷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⑸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⑹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 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⑼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

⑽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68.利用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利用多义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 69.设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70.反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

71.讽刺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对敌斗争;愉快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人民内部,往往带有幽默风趣的意味。 72.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①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开花,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才哪里来。() ②“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③“真是荒唐之至!”刘思杨忍不住笑了起来,“打了败仗,国民党国防部还要厚着脸皮宣布和平,真是别开生面的大杰作。”()

④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秀丽的容貌竟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眼角和额上添了些岁月流逝的痕迹。() ⑤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白杨树?()

73.仿词可以是______仿造,也可以是______或______仿造。前者叫做______,后者叫做______。 74.顶真和回环都有首尾蝉联的特点,但它们的结构形式不同;顶真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轨迹是______;回环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轨迹是______。

75.拈和仿词不同:拈是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移用到乙事物上,是词语的______;仿词则是在现成词语的基础上更换其中的词或语素,是词语的______。

76.利用前后语句的循环往复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做______。把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使相邻语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修辞方法叫做______。 77.把下列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①金沙江水滚滚滔滔流了半个世纪,把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船夫流七十四岁的老人。() ②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③百姓固然很怕“流寇”,也很怕“流官”。记得民主革命以后,我在故乡,不知怎地县知事常常调换了。每一调换,农民们例愁苦着相千说:“怎么好呢?又换了一只空肚鸭来了!”() ④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是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⑤严志和一见了土地,土地上的河流,河流两岸阴湿的涯田,涯田上青枝绿叶的芦苇,心上就漾着喜气。()

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修辞(二)

二、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