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遗传素质作为物质基础,儿童心理行为就不能发展。如无脑儿没有正常的脑髓,因而不能发展思维。神经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也起着重要影响。
一、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制约 (一)遗传及其相关机制
人们通常把亲代的性状在其下一代身上重现的现象叫做遗传。从人类遗传学的观点来看,所谓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这里所说的遗传物质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5、基因型与表现型
由于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区别,加上环境因素对基因的影响,使得基因与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遗传学上把生物体一切遗传基础的总和称为基因型,而把所有可以观察到的性状的总和称为表现型,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不总是一致的。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型。如下图所示:如同一基因型在不直接接触阳光和经常曝晒的环境中,表现型不一样。
2、遗传素质差异是个体心理行为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物基础
正常的个体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这是遗传素质的共性,但个体之间的遗传素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都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个体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现为有的人易于形成安静的个性,有的人更容易形成活泼好动的个性;而个体在感觉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则表现为有的人更易于成为音乐家,有的人更易于成为优秀运动员。
遗传素质的差异还是智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有关双生子智力相关性的对比研究一致表明,同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相似程度高于异卵双生子。美国心理学家Jenson AR(1969)关于血缘与智力关系的研究也表明,血缘关系越近,智力上的平均相关程度就越高,血缘关系越远,智力上的平均相关程度就越低。
Lottig等人(1931)对13~39岁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性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的性格特征要比异卵双生子的性格特征更为接近。
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但是它只为个体心理行为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并不预定或决定个体心理行为发展。如一个音乐天赋很高的人,如果没有适当的训练,也不可能成为歌唱家。
二、脑神经发育与心理行为发展
脑神经
个体出生以后,生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把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生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成长叫做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主要是依据有机体的遗传素质而发生变化的,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和学习。例如身高、体重的增长,小孩学走路等。对于不同生理系统的器官来说,其发展的速度和成熟的早晚是不同的,但都有其规律性。心理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高级功能,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与心理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科学研究证实,生理成熟的程序性,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程序性,严格地控制着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一)大脑皮质功能成熟在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个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体心理的发展。现代脑生理科学的研究表明,脑结构成熟的过程、脑结构系统性联系形成的过程要经历很长的时期,在儿童的整个发育期都可以观察到这一过程。大脑是按整体性原则进行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大脑的特点产生于完整的结构,而不是产生于局部的或个别的细胞。
大脑皮质功能的成熟水平可用脑电图来研究。儿童脑电波的变化,说明儿童的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同时还表明,大脑的发展不是等速的。大脑皮质的发展有两个“飞跃时期”,第一个重大转变是由δ波向θ波转变,大脑各部位这种转变一般在3岁前基本完成;第二次重大转变是由半原始的θ波向代表大脑完全成熟的α波转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α波与θ波的斗争是从枕叶区开始,按照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的顺序发展着。
脑电图
在4~20岁这个期间,大脑经历两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一是5~6岁时,大脑枕叶区α波与θ波的斗争最为剧烈;二是13~14岁时,除额叶外,几乎整个大脑皮层的α波与θ波的斗争基本结束。通过对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见,大脑皮质的成熟水平,直接决定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在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出生以后,其神经系统的结构在不断发展。个体出生时,脑的重量为390g左右,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5%。出生后的第一年,脑重的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每天增加约1g,到9个月时,脑的重量为660g左右。2~3岁时达900~1011g,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以后脑重增长速度放慢,到6~7岁时,脑重达1280g,为成人脑重的90%。12岁时,脑重为1400g。20岁以后脑重便不再增加。在脑重增长的同时,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也在趋于完善。到青少年时期,个体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已发育成熟;神经细胞也完善化和复杂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经完成,保证了信息传递畅通而且不相互干扰。
实验研究证明,新生儿已具有一定的条件反射能力。新生儿是非条件反射占优势,条件反射开始最初出现。随着大脑皮质功能的发展和环境的影响,婴儿的条件反射逐渐复杂化。这种复杂化不仅表现在条件反射的性质如形成速度、持续时间等上,还表现在复合刺激物的成分上。最初形成条件反射的复合刺激物是触觉—平衡觉成分,以后(约第3个月末)便加进了视觉成分,再接着加进了听觉成分。最后,大约在第5个月,一切感觉系统的刺激,都能组成复合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
大脑皮质功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的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随着大脑功能的发展,皮质抑制功能也相应得到发展。大脑皮质抑制功能的发展是大脑功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神经系统结构的发育,促进了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为心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理条件。首先,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功能的不断增强,使条件反射形成速度逐步加快,这是个体学习效率提高的基本前提。其次,皮质抑制的发展使大脑有可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刺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皮质抑制功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再次,第二信号系统的逐步形成和发展。1周岁时,语言的强化作用开始出现。在幼儿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不断增强,但第一信号系统仍占优势。到了学龄初期,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为个体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语词能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声音刺激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逐渐获得语词信号。以后,随着儿童活动的丰富和扩大,语词条件联系也日益增加。语词一旦作为一个独立的条件刺激物参与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便开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崭新阶段。
现代心理学十分重视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这是因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但人的心理的高级形式,包括人的意识参与和指导下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人的个性等,乃是个体的所有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们的发生和发展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社会交往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高度重视脑的结构和功能时不能忘记社会文化历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不能把个体心理的发展仅仅归结为脑的生理活动,更不能归结为单个或少数神经元的活动。皮亚杰指出:“神经元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生理学家阿诺兴进而指出:“个别反射功能的规律也和作为其基础的单独神经元活动规律一样,都不能解释完整的行为形式”。在研究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时,树立整体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正确认识脑活动的生理规律与心理活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实质上是把心理学倒退到还原论水平,或重新回到心理学生物学化的错误倾向中去。这种错误观点反映到教育中表现为把早期教育简单地、粗糙地归结为是“对脑的开发”,似乎只要能“开发”大脑,便能找到教育的捷径,便可“多出人才,早出人才”。这种观点既不符合脑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也不符合教育的实质和规律。
三、胎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