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布线施工方法 下载本文

1)布线系统施工

包括管槽敷设、线缆的布放及面板、信息插座、主配线柜、单元配线柜、配线架的安装和线缆的打线、光纤的架设、熔接、线路测试等。所有前期工作完成后,进行最后的系统调试开通。 2、管道安装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及连接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采用直接、锁母等配件连接。 (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4)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b.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3、线缆布放 3.1、 布线安全 参加施工的人员应遵守以下几点: * 穿着合适的衣服; * 使用安全的工具; * 保证工作区的安全; *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3.2、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

(2)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3)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5)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6)布放线缆,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检举不应大于1.5m。

(7)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3.3、 放线 (1)从线缆箱中拉线: a.除去塑料塞; b.通过出线孔拉出数米的线缆; c.拉出所要求长度的线缆,割断它,将线缆滑回到槽中去,留数厘米伸出在外面;

d.重新插上塞子以固定线缆。 (2)线缆处理(剥线): a.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 b.找出尼龙的扯绳;

c.将电缆紧握在一只手中,用尖嘴钳夹紧尼龙扯绳的一端,并把它从线缆的一端拉开,拉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d. 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切环器剥开电缆。) 3.4、 线缆牵引

用一条拉线将线缆牵引穿入墙壁管道、吊顶和地板管道称为线缆牵引。在施工中,应使拉线和线缆的连接点尽量平滑,所以要采用电工胶带在连接点外面紧紧的缠绕,以保证平滑和牢*。 (1)牵引多条4对双绞线: * 将多条线缆聚集成一束,并使它们的末端对齐; * 用电工胶带紧绕在线缆束外面,在末端外绕长5-6cm; * 将拉绳穿过电工带缠好的线缆,并打好结。

(2)如果在拉线缆过程中,连接点散开了,则要收回线缆和拉线重新制作更牢*固定连接:

* 除去一些绝缘层暴露出5cm的裸线; * 将裸线分成两条; * 将两束导线互相缠绕起来形成环; * 将拉绳穿过此环,并打结,然后将电工带缠到连接点周围,要缠得结实和平滑。

(3)牵引多条25对双绞线 * 剥除约30cm得线缆护套,包括导线上得绝缘层; * 使用斜口钳将线切去,留下约12根; * 将导线分成两个绞线组;

* 将两组绞线交*穿过拉线得环,在线缆得那边建立一个闭环; * 将双绞线一端的线缠绕在一起以使环封闭;

* 将电工带紧紧地缠绕在线缆周围,覆盖长度约5cm,然后继续再绕上一段。

3.5、 建筑物水平线缆布线

(1) 管道布线

管道布线是在浇筑混凝土时已把管道预埋在地板中,管道内由牵引电缆线的钢丝或铁丝,施工时只需通过管道图纸了解地板管道,就可做出施工方案。

对于没有预埋管道的新建筑物,布线施工可以与建筑物装潢同步进行,这样便于布线,又不影响建筑的美观。 管道一般从配线间埋到信息插座安装孔,施工时只要将双绞线固定在信息插座的接线端,从管道的另一端牵引拉线就可将线缆引到配线间。 (2) 吊顶内布线 a.索取施工图纸,确定布线路由; b.沿着所设计的路由(即在电缆桥架槽体内),打开吊顶,用双手推开每块镶板;

c.将多个线缆箱并排放在一起,并使出线口向上; d.加标注,纸箱上可直接写标注,线缆的标注写在线缆末端,贴上标签;

e.将合适长度的牵引线连接到一个带卷上;

f.从离配线间最远的一端开始,将线缆的末端(捆在一起)沿着电缆桥架牵引经过吊顶走廊的末端;

g.移动梯子将拉线投向吊顶的下一孔,直到绳子到达走廊的末端; h.将每2个箱子中的线缆拉出形成“对”,用胶带捆扎好;

i.将拉绳穿过3个用带子缠绕好的线缆对,绳子结成一个环,再用带子将三对线缆与绳子捆紧;

j.回到拉绳的另一端,人工牵引拉绳。所有的6条线缆(3对)将自动从线箱中拉出并经过电缆桥架牵引到配线间;

k.对下一组线缆(另外3对)重复第“h”步的操作;

l.继续将剩下的线缆组增加到拉绳上,每次牵引它们向前,直到走廊末端,再继续牵引这些线缆一直到达配线间连接处。 当线缆在吊顶内布完后,还要通过墙壁或墙柱的管道将线缆向下引至信息插座安装孔。将双绞线用胶带缠绕成紧密的一组,将其末端送入预埋在墙壁中的PVC圆管内并把它往下压,直到在插座孔处露出25-30mm即可。

每个系统线缆在桥架和竖井内要求分开布放、绑扎,在布线缆时,避免拉力过大和不匀,线缆头要有标签编号。 3.6、 建筑物垂直干线线缆布线

本系统采用室内多模光纤或双绞线做为垂直干线的主要载体,光纤的垂直干线布放可参考后面的“光缆敷设”。 4、信息插座端接

4.1、安装要求

信息插座应牢*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

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系统采用TIA/EIA 568B标准接线。 4.2、信息模块端接

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

a. 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cm; b.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 c.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

d.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 e. 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 f.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 g.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 5、配线架端接

5.1、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

首先把配线架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每个配线架需配有1个1U的配线管理架。

(1)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

(2)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 (3)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 (4)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

(5)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 (6)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

(7)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

(8)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 (9)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 65.2、接插式配线架的端接

(1) 第1个配线架上要端接的24条线牵拉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双绞线。左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左半部分,右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右半部分。 (2)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将松弛的线缆捆起来,保证单条的线缆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线缆束的松弛和不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