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 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5月 10日
目 录
? 实验一 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 ? 实验二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 实验三 vi编辑器使用、文件显示和处理命令 ?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常用操作命令 程序的创建及变量 流程控制语句 用户和组群账户管理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
LINUX Shell Shell 实验一 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
实验目的:
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
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
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named.conf”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中输入“shutdown –h 30”,得到如下结果,完成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后关闭计算机。如图:
2、在界面输入“alias named=〝ls –l /etc/named.conf〞” 按下Enter键实现文件别名named,再输入“named”命令,按下Enter键可以检验别名是否设置正确同时查看内容。输入“unalias named”可以取消别名的定义,再输入“named”检测别名是否取消。
3、在界面中输入“echo hello>/root/nn”按下Enter键,再输入“cat /root/nn”然后按下Enter键,实现了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的要求。再输入“echo word>>/root/nn”和按回车键后输入“cat /root/nn”, 按下Enter键实现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的要求。结果如图。
4、在界面输入“ls /var|more”的命令,实现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的要求。结果如下:
5、在页面输入“cat /etc/passwd” 按下Enter键得到需要显示的第一个文件,输入“cat/ect/shadow” 按下Enter键得到第二个需要显示的文件。如图:
实验二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实验目的:
1、 掌握LINUX下文件和目录的操作命令,如pwd、cd、ls、touch、mkdir、rmdir、cp、
mv、rm等。
2、 掌握LINUX下建立链接文件的方法。
实验内容:
1、使用命令切换到/etc目录,并显示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2、使用命令显示/root目录下所有文件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隐藏文件。 3、使用命令创建空文件/root/ab,并将该文件的时间记录更改为8月8日8点8分。 4、使用命令创建具有默认权限为744的目录/root/ak,然后将/etc/named.conf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最后将该目录及其目录下的文件一起删除。
5、统计文件/etc/named.conf的行数、字符数和单词数。
6、使用命令创建/root/a文件的硬链接文件/root/b和软链接文件/root/c。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中输入“cd /etc” ,按下Enter键可以将当前目录切换到/etc目录,再输入“pwd” 按下Enter键显示当前工作的目录路径。
2、在界面输入“ ls –al /root”实现使用命令显示/root目录下所有文件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隐藏文件的要求。
3、在界面中输入“touch /root/ab”创建空文件/root/ab,输入“ls -l ab”查看空文件的详细信息,确认空文件创建成功,再输入“touch –t 08080808 ab”更改该文件的时间记录为8月8日8点8分,输入“ls –l ab”查看文件详细信息。
4、在界面中输入“mkdir -m 744 /root/ak” 创建具有默认权限为744的目录/root/ak,再输入“cp/etc/named.conf /root/ak” 将/etc/named.conf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并输入“ls –l ak”查看文件详细信息检验任务是否完成,最后输入“rm –rf /root/ak” 将该目录及其目录下的文件一起删除并再次检验。
5、在界面输入“wc –lcw /etc/named.conf”完成统计文件/etc/named.conf的行数、字符数和单词数的任务。
6、在界面输入“echo hello >a” 创建/root/a源文件其内容为hello,输入“ln a b”创建a文件的硬链接文件b,输入“cat a”和“cat b”可以看到硬链接文件内容和源文件内容是一样的。再输入“ln –s a c”创建a文件的软链接文件b,输入“cat c”可以看到软链接文件里的内容和源文件的一样,最后输入“ls –l”可以查看源文件、硬链接文件和软链接文件的属性以确定完成创建/root/a文件的硬链接文件/root/b和软链接文件/root/c的要求。
实验三 vi编辑器使用、文件显示和处理命令
实验目的:
1、 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LINUX下文件显示和处理命令,如cat、more、less、head、tail、sort、uniq、
cut等。
实验内容:
1、使用vi编辑器创建文本文件/root/v,文件内容为hell,最后保存退出。
2、使用命令一次3行显示文件/etc/named.conf文件内容。 3、查看文件/etc/passwd的前3行内容。
4、创建文件file1,文件内容有3行,分别为a、c、b,排序该文件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5、创建文件file2,文件内容有2行,分别为d、a,比较文件file1和file2文件内容。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输入“vi /root/v”新建文本文件/root/v,按下Enter键可以进入vi编辑器,按字母“i”进入插入模式,输入“hell”,按“Esc”键退出插入模式进入命令模式,按冒号键“:”进土末行模式,输入“wq /root/v”将文件内容以指定的文件名保存并退出。
2、在界面输入“more -3 /etc/named.conf” 按下Enter键可以完成一次3行显示文件/etc/named.conf文件内容的要求。
3、在界面输入“head -3 /etc/passwd” 按下Enter键可以完成查看文件/etc/passwd的前3行内容的要求。
4、使用vi编辑器编辑新建文件file1,文件内容有3行,分别为a、c、b,输入“cat file1”查看文件file1的内容,输入“sort file1” 按下Enter键完成排序该文件数据。
5、使用vi编辑器编辑新建文件file2,文件内容有2行,分别为d、a,分别输入“cat file1”“cat file2”查看file1、file2文件的内容,输入“comm file1 file2” 按下Enter键完成比较文件file1和file2文件内容的要求。
实验四 LINUX常用操作命令
实验目的:
1、 掌握文件和命令查找,包括命令grep、find、locate、whereis、file等。 2、 掌握系统信息显示命令,包括uname、hostname、cal、date等。 3、 掌握信息交流命令,包括echo、mesg、write等。
实验内容:
1、使用命令查找/etc目录下的文件named.conf。
2、使用命令将当前计算机的主机名修改为IT。 3、使用命令显示公元2008年8月的月历。
4、使用命令将当前计算机时间设置为2008年8月6日,并显示当前时间。 5、使用命令显示/etc/named.conf文件的文件类型。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输入“find /etc –name named.conf” 按下Enter键可以完成使用命令查找/etc目录下的文件named.conf的要求。
2、在界面中输入“hostname”查看当前计算机主机名,输入“hostname IT”修改计算机主机名为IT,再次输入“hostname”查看当前计算机主机名,看是否将当前计算机的主机名修改为IT。
3、在界面中输入“cal 8 2008” 按下Enter键完成使用命令显示公元2008年8月的月历的要求。
4、在界面中输入“date –s 080806” 按下Enter键可将当前计算机时间设置为2008年8月6日,在输入“date”可以查看当前时间。
5、在界面中输入“file /etc/named.conf” 按下Enter键完成使用命令显示/etc/named.conf文件的文件类型的要求。
实验五 Shell程序的创建及变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Shell程序的创建过程及Shell程序的执行方法。
2、 掌握Shell变量的定义方法,及用户定义变量、参数位置等。
3、 掌握变量表达式,包括字符串比较、数字比较、逻辑测试、文件测试。
实验内容:
1、查看当前系统下用户Shell定义的环境变量的值。
2、定义变量AK的值为200,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3、定义变量AM的值为100,并使用test命令比较其值是否大于150。
4、创建一个简单的Shell程序,其功能为显示计算机主机名以及显示系统日期和时间,并执行该程序。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分别输入“echo $HOME”“echo $PWD”“echo $PS1”“echo $PS2”“echo $PATH”“echo $TERM”“echo $UID”然后按下Enter键,可以分别得到我们所要的当前系统下用户Shell定义的环境变量的值的结果。
2、在界面输入“AK=200” 按下Enter键设置定义变量AK的值为200,输入“echo $AK”查看AK的值。
3、在界面输入“AM=100”设置定义变量AM的值为100,再输入“test $AM –gt 150” 使用test命令比较其值是否大于150,输入“echo $?”输出判断结果,输出为1,证明其值不大于150。
4、用vi编辑器创建一个Shell程序,输入命令如下图,然后输入“bash /root/date”运行该程序。
实验六 Shell流程控制语句
实验目的:
1、 掌握条件判断语句,如if语句、case语句。
2、 掌握循环控制语句,如for语句、while语句、until语句。
实验内容:
1、使用for语句创建一个Shell程序,其功能为1+2+3+4+5+?+n。 2、使用until语句创建一个Shell程序,其功能为计算1-10的平方。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输入“vi for”进入vi编辑器编辑,按下“i”切换到插入界面,输入如图中的程序,按下“Esc ”退出插入界面,输入“:wq”退出并保存文件,输入“bash for”进行运行程序,输入提中的n为7,得到1+2+3+?7的结果。
2、在界面输入“vi xx”进入vi编辑器编辑,按下“i”切换到插入界面,输入如图中的程序,按下“Esc ”退出插入界面,输入“:wq”退出并保存文件,输入“bash xx”进行运行程序,得到计算1-10的平方的结果。
实验七 用户和组群账户管理
实验目的:
1、 掌握字符界面下用户账户的设置,包括命令useradd、usermod、userdel。 2、 掌握字符界面下组群账户的设置,包括命令groupadd、groupmod、groupdel。
3、 掌握用户和组群维护命令,包括passwd、chfn、chsh、su、w、who等。
实验内容:
1、使用命令创建用户账户zhangsan,并设置口令为123456,设置用户名全称为张三,办公室电话为57111111。
2、使用命令修改用户账户zhangsan的UID为700,其Shell类型为/bin/ksh。
3、使用命令设置用户账户zhangsan两次改变密码之间相距的最小天数为5天,两次改变密码之间的最大天数为20天。
4、使用命令删除用户账户zhangsan,并且在删除该用户的同时一起删除其主目录。
5、使用命令创建组群group1,并在创建时设置其GID为800。
6、使用命令修改组群group1的新组群名称为shanghai,设置组群group1的口令为123456。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输入“useradd zhangsan”创建用户账户zhangsan;输入“passwd zhangsan” 设置口令,输入新口令123456并再输入一次验证;输入“usermod –c 张三 zhangsan”设置用户名全称为张三;输入“ chfn –p 57111111 zhangsan”设置办公室电话为57111111;可以输入“cat /etc/passwd|grep zhangsan”进行验证查看。
2、在界面输入“usermod –u 700 zhangsan” 修改用户账户zhangsan的UID为700,输入
“usermod –s /bin/ksh zhangsan”将其Shell类型为/bin/ksh,可以输入“cat /etc/passwd|grep zhangsan”进行验证查看。
3、在界面输入“passwd –x 20 zhangsan”和“passwd –n 5 zhangsan,设置用户账户zhangsan两次改变密码之间相距的最小天数为5天,两次改变密码之间的最大天数为20天,可以输入“cat /etc/passwd|grep zhangsan”进行验证查看。
4、在界面输入“userdel –r zhangsan” 删除用户账户zhangsan,并且在删除该用户的同时一起删除其主目录,可以输入“ls /home”进行查看验证。
5、在界面输入“groupadd –g 800 group1” 创建组群group1,并在创建时设置其GID为800,可以输入“cat /etc/passwd|grep zhangsan”进行验证查看。
6、在界面输入“groupmod –n shanghai group1” 修改组群group1的新组群名称为shanghai,重新创建一个group1组群,输入“gpasswd group1” 设置组群group1的口令,在口令输入处和口令验证处输入123456。
?
实验八 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
实验目的:
1、 掌握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的方法。
2、 掌握文件权限设置的方法,以及如何修改文件所有者及用户。
实验内容:
1、使用命令挂载U盘,并能正确显示U盘中的中文信息。
2、分别用文字设定法和数字设定法,对/root/ab文件设置权限,所有者为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同组用户为读取和写入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
3、将文件/root/ab所有者更改为用户zhangsan。
4、将目录/root/b连同它的下级文件/root/b/cc的所有者和用户组一起更改为newuser。
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输入“fdisk –l”查看U盘挂载信息,创建新文件夹floppy,输入“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b1 /mnt/floppy”将U盘挂载到该目录中,输入“ls –l /mnt/floppy”可查看该目录信息。
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输入“fdisk –l”查看U盘挂载信息,创建新文件夹floppy,输入“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b1 /mnt/floppy”将U盘挂载到该目录中,输入“ls –l /mnt/floppy”可查看该目录信息。
在界面输入“ls –l ab”可以查看ab文件现在的权限设置,输入“chmod u+x,g+w,o-r ab”可以实现用文字设定法对/root/ab文件设置权限,所有者为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同组用户为读取和写入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输入“chmod 760 ab”可以实现用数字设定法对/root/ab文件设置权限,所有者为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同组用户为读取和写入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
在界面输入“useradd zhangsan”创建一个名为zhangsan的用户,输入“chown zhangsan ab”将文件ab的所有者更改为用户zhangsan,输入“ls –l ab”进行查看结果。
在界面分别输入“mkdir /roor/b”和“touch /root/b/cc”创建目录/root/b连同它的下级文件/root/b/cc,输入“useradd newuser”创建新的用户,输入“chown –R newuser.newuser /root/b” 将目录/root/b连同它的下级文件/root/b/cc的所有者和用户组一起更改为newuser,输入“ls –l /root|grep b”“ls –l /root/b/cc”可以查看目录/root/b和文件/root/b/cc所有者和用户组。
2、在界面输入“ls –l ab”可以查看ab文件现在的权限设置,输入“chmod u+x,g+w,o-r ab”可以实现用文字设定法对/root/ab文件设置权限,所有者为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同组用户为读取和写入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输入“chmod 760 ab”可以实现用数字设定法对/root/ab文件设置权限,所有者为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同组用户为读取和写入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
3、在界面输入“useradd zhangsan”创建一个名为zhangsan的用户,输入“chown zhangsan ab”将文件ab的所有者更改为用户zhangsan,输入“ls –l ab”进行查看结果。
4、在界面分别输入“mkdir /roor/b”和“touch /root/b/cc”创建目录/root/b连同它的下级文件/root/b/cc,输入“useradd newuser”创建新的用户,输入“chown –R newuser.newuser /root/b” 将目录/root/b连同它的下级文件/root/b/cc的所有者和用户组一起更改为newuser,输入“ls –l /root|grep b”“ls –l /root/b/cc”可以查看目录/root/b和文件/root/b/cc所有者和用户组。
总结:
这一门课有大量的实践课,让我们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学的更加牢固,能够熟练的使用这一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