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课后答案. 下载本文

基于内部溶液与外部溶液活度不同而产生电位差.其核心部分为敏感膜,它主要对欲测离子有响应,而对其它离子则无响应或响应很小,因此每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可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来估量其选择性.

解:因为离子选择性电极都是由对特定离子有特异响应的敏感膜制成. 可以用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来表征.

Ki,j?ai(aj)ni/nj称为j离子对欲测离子i的选择性系数.

5.直接电位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应如何减免之? 解:误差来源主要有:

(1)温度,主要影响能斯特响应的斜率,所以必须在测定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

(2)电动势测量的准确性.一般, 相对误差%=4nDE,因此必须要求测量电位的仪器要有足够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3)干扰离子,凡是能与欲测离子起反应的物质, 能与敏感膜中相关组分起反应的物质,以及影响敏感膜对欲测离子响应的物质均可能干扰测定,引起测量误差,因此通常需要加入掩蔽剂,必要时还须分离干扰离子.

(4)另外溶液的pH,欲测离子的浓度,电极的响应时间以及迟滞效应等都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6.为什么一般来说,电位滴定法的误差比电位测定法小?

解: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零电流条件下原电池的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式来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而电位滴定法是以测量电位的变化为基础的,因此,在电位滴定法中溶液组成的变化,温度的微小波动,电位测量的准确度等对测量影响较小. 7.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及一般作用原理

解:主要包括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和敏化电极等.晶体膜电极又包括均相膜电极和非均相膜电极两类 ,而非晶体膜电极包括刚性基质电极和活动载体电极,敏化电极包括气敏电极和酶电极等.

晶体膜电极以晶体构成敏感膜,其典型代表为氟电极.其电极的机制是:由于晶格缺陷(空穴)引起离子的传导作用,接近空穴的可移动离子运动至空穴中,一定的电极膜按其空穴大小、形状、电荷分布,只能容纳一定的可移动离子,而其它离子则不能进入,从而显示了其选择性。

活动载体电极则是由浸有某种液体离子交换剂的惰性多孔膜作电极膜制成的。通过液膜中的敏感离子与溶液中的敏感离子交换而被识别和检测。

敏化电极是指气敏电极、酶电极、细菌电极及生物电极等。这类电极的结构特点是在原电极上覆盖一层膜或物质,使得电极的选择性提高。典型电极为氨电极。

以氨电极为例,气敏电极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的敏化电极,事实上是一种化学电池,由一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试液中欲测组分的气体扩散进透气膜,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引起电池内部某种离子活度的变化。而电池电动势的变化可以反映试液中欲测离子浓度的变化。

8.列表说明各类反应的电位滴定中所用的指示电极及参比电极,并讨论选择指示电极的原则. 反应类型 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指示电极 玻璃电极 铂电极 参比电极 甘汞电极 甘汞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或其它玻璃电极或双盐桥甘汞电极 电极 铂电极或相关的离子选甘汞电极 择性电极 络合滴定 选择指示电极的原则为指示电极的电位响应值应能准确反映出离子浓度或活度的变化. 9.当下述电池中的溶液是pH等于4.00的缓冲溶液时,在298K时用毫伏计测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为0.209V:

玻璃电极│H+(a=x)‖ 饱和甘汞电极

当缓冲溶液由三种未知溶液代替时,毫伏计读数如下: (a)0.312V; (b)0.088V; (c) -0.017V.试计算每种未知溶液的pH.

解??根据公式???

pHTest?pHStd?E?EStd2.303RT/F?

pH = 4.00 + (0.312-0.209)/0.059=5.75

同理: (b) pH = 1.95

10.设溶液中 pBr = 3, pCl =1. 如用溴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Br- 离子活度,将产生多大误差?已知电极的选择性系数KBr-, Cl-=6×10-3.

解:已知

相对误差%?Ki,j?ajin/njai?100%将有关已知条件代入上式得:

11.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KNa+,H+ =30. 如用此电极测定pNa等于3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pH必须大于多少? 解: 30 × aH+/10-3 < 0.03 aH+< 10-6 故: pH > 6

1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离子浓度时, 于100mL铜盐溶液中加入1mL 0.1mol.L-1Cu(NO3)2后,电动势增加4mV,求铜的原来总浓度.

解:已知:

Cx?C?(102?E/0.059?1)?1?1?0.12?4/(0.059?1000)(10?1)?1100故:Cx = 2.73 × 10-3 mol.L-1

第五章、

1.产生浓差极化的条件是什么?

解:使用小面积的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或微铂电极,溶液保持静止(不搅拌)

2.在极谱分析中所用的电极,为什么一个电极的面积应该很小,而参比惦记则应具有大面积?

解:使用小面积的电极作阴极,可以使电极上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以保证产生浓差极化.而使用大面积汞池电极作阳极,可以使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浓差极化很小,阳极的电极电位保持恒定,从而使极化电极的电位完全由外加电压所控制.

3.在极谱分析中,为什么要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加入电解质后电解池的电阻将降低,但电流不会增大,为什么?

解: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迁移电流.由于极谱分析中使用滴汞电极,发生浓差极化后,电流的大小只受待测离子扩散速度(浓度)的影响,所以加入支持电解后,不会引起电流的增大.

4.当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继续增加外加电压,是否还引起滴汞电极电位的改变及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在电极表面浓度的变化?

解:极谱分析中,由于滴汞电极的电位受外加电压所控制,所以当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后,继续增加外加电压,会引起滴汞电极电位的改变.但由于滴汞电极表面待测离子浓度已经降低到很小,甚至为零,而溶液本体中待测离子尚来不及扩散至极化电极表面,所以不会引起电极表面待测离子浓度的变化.

5.残余电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极谱分析有什么影响?

解:残余电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为溶液中存在微量的可以在电极上还原的杂质,二为充电电流引起。它对极谱分析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6.极谱分析用作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有哪几种定量方法?如何进行?

解:根据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式:id=607nD1/2m2/3t1/6C,当温度、底液及毛细管特性不变时,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成正比,这既是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极谱定量方法通常有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等三种。

(2)绘制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未知液,再从工作hx(1)cx?cs曲线上找出其浓度

hs (3)

hx?Kcxcx??Vcx?Vscs?H?K??V?V??s??csVshxH(V?Vs)?hxV7.举例说明产生平行催化波的机制.

解:极谱催化波属于一种极谱动力波,其中化学反应与电极反应平行: (公式打不出来)

当氧化剂X在电极上具有很高的超电位时,就可以保证上述催化循环进行下去,由于大量消耗的氧化剂是X,它可以在溶液中具有较高浓度,A则被不断地消耗和再生,总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产生的催化电流与催化剂A的浓度成正比.(公式打不出来) 8.方波极谱为什么能消除电容电流?

解:根据方波电流产生的机制,方波电压通过电解池产生的电容电流随时间而很快地衰减,即:

ic?UsRet?RC因此,只要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将电容电流衰减至最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9.比较方波极谱及脉冲极谱的异同点.

解:充电电流限制了交流极谱灵敏度的提高,将叠加的交流正弦波该为方波,使用特殊的

时间开关,利用充电电流随时间很快衰减的特性(指数特性),在方波出现的后期,记录交流极化电流信号,而此时电容电流已大大降低,故方波极谱的灵敏度比交流极谱要高出两个数量级.

方波极谱基本消除了充电电流,将灵敏度提高到10-7 mol.L-1 以上,但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则受到毛细管噪声的影响.脉冲极谱是在滴汞电极的每一滴汞生长后期,叠加一个小振幅的周期性脉冲电压,在脉冲电压后期记录电解电流.由于脉冲极谱使充电电流和毛细管噪声电流都得到了充分衰减,提高了信噪比,使脉冲极谱成为极谱方法中测定灵敏度最高的方法之一.根据施加电压和记录电流方式的不同,脉冲极谱分为常规脉冲极谱和微分脉冲极谱两种.

13.3.000g锡矿试样以Na2O2熔融后溶解之,将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稀释后的试液25mL进行极谱分析,测得扩散电流为24.9mA.然后在此液中加入5mL浓度为6.0x10-3mol.L-1的标准锡溶液,测得扩散电流为28.3mA.计算矿样中锡的质量分数.

解: 根据公式:

Cx?CsVshxH(V?Vs)?hxV得 Cx = 3.30×10-3mol.L-1

W%=C ×0.250 ×118.3 ×100%/3.000=3.2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