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试题资料 下载本文

C、工人阶级与地主资本家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50、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一化”的含义是指( D ) A、实现私营企业的国有化 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 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D、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51、提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是在( B ) A、党的七大 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

52、解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完成仅用了三年时间,即( D ) A、1949年至1952年 B、1950年至1953年 C、1952年至1955年 D、1953年至1956年 53、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B ) A、1952年6月 B、1953年6月 C、1954年6月 D、1955年6月 54、我国过渡时期的含义是指( D )

A、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 B、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革命转变期 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期 55、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 A )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56、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依据是( B )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57、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因素是( C ) 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组织的建立

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

58、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准备条件是( C )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59、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A )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60、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建立( A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高级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6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建立( B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高级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62、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建立( C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高级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63、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是( B ) A、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B、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64、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是( A ) A、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B、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65、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 C ) A、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B、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66、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属于( C )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非社会主义性质

67、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属于( B )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非社会主义性质

68、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 A )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非社会主义性质

6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A )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购、统购包销

B、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 C、国家派干部进入企业,同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 D、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7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二步采取的措施是( B ) A、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购、统购包销 B、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C、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7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代销等形式,使其生产、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政策,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发生改变。这使得企业( B ) A、有所变化,但还是私营企业 B、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C、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D、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7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这时的企业性质( C ) A、仍然属于私营企业 B、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

C、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D、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国营性质

73、国家在公私合营后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委派人员负责企业的生产管理,同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给原工商业者定息。这时的企业性质属于( D ) A、私营企业性质 B、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 7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标志是( D )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 ABCDE )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有力的国际因素 E、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2、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CDE ) A、消灭富农分子 B、消灭资本家

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E、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 ABCE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E、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ACDE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E、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5、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ACE )

A、自愿互利 B、稳步前进 C、典型示范 D、积极领导 E、国家帮助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ABCDE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B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