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课件 下载本文

或其他录音制品的性质如何,但不包括伴随电影或其他音像作品的各种声音。从以上定义看,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录音作品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录音制品的概念很接近,但权利的内容有较大差异。

我国著作权法没有确认录音作品,对录音制品仅采用邻接权的形式给予保护。作者认为,这不利于对录音制品提供有效的保护。录音制品就其内容来说虽多种多样,但从录音制作者编排、录制等制作过程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被录制的内容没有经过录制者或其委托的其他人按特定的主题、内容或演员进行选择和编排,而仅仅是将某一特定的表演、剧目、讲演或某一事件的客观过程进行机械地录制。这类录音制品制作者的劳动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如对录音材料的选择、录制设备的操作等,其目的是保证录制的表演或其他音响的高保真度。另一类是录音制作者或其委托的人对录制的内容,根据特定的主题、内容或特定的演员以及艺术效果等要求进行选题、构思、编排、取舍、连接,选择适合艺术表现的表演者,并根据自己的构思指导表演,通过录制设备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录制操作人员的技艺给予弥补和提高,再配以文字的介绍和说明,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录音制品。目前

绝大多数音乐、戏曲、曲艺等磁带、唱片都是以这种方式制作的。可见,这些录音制品不是简单的自然原声的记录,而是一种创作,其录音制作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加工,而是凝聚着录制者大量的创造性智力劳动。 8.自我测试:

1. 什么是著作权?什么是著作权法? 2. 著作权与政治权利的区别与联系? 3. 什么是著作权主体?它有哪些分类? 4. 如何理解作者概念? 5. 谈谈你对作品概念的理解

6. 我国法律保护的作品与不予保护的作品各有哪些? 7. 如何理解作品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8. 我国法律规定的著作财产权有哪几项?对各项权利加以深刻理解。

9. 什么是编辑作品、演绎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 10. 什么是著作权的转让和许可使用? 11. 什么是邻接权?

12. 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9.参考资料:

1. 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吴汉东等:《西方诸国著作权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三章 1.教学目的

专利法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了解其专利权的概念和特征、内容,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掌握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2.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专利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熟练掌握专利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和主要法律规范;具备该领域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务能力, 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工业产权相关理论问题和实务案件。 3.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比较方法;研究方法。 4.内容要点

本章主要包括专利法概述专利权主体,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各类发明创造的含义和特征,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新技术对专利客体的影响;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和国家推广实施许可;专利申请权,掌握专利申请前的论证、专利申请的原则,专利申请日、专利申请的文件,涉外专利的申请,还有关于专利代理和专利文

献等内容;专利明创造的实施、专利权的转让、专利许可证贸易;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行为及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专利纠纷的处理方式。

稻草人专 高通 专利地雷阵 拖 素数论 5.本章小结

了解其专利权的概念和特征、内容,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掌握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6.关键术语

专利权、发明人和设计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抵触申请、新颖性、独创性 7.疑难解析

如何理解申请单一性原则?

申请单一性原则,又称“一申请一发明原则”,是指一项专利申请只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只限于一项实用新型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