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
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题目表示的意思,有个孩子说:“原来有14颗毛豆,剥出来了8粒,还有多少粒没有剥?”多么形象地回答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将一个静态的图画变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展示,解题方法也随着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清晰起来了.让学生去说,耐心地听学生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几减5、4、3、2》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而言,学生已经能够顺利迁移,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自主迁移、正确解答,就连平时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也能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速度稍慢.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渐渐熟悉、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题目的思考方式;二是,重视学生对已学减法算法的口头表述;三是,学生 20以内的进位加练习得比较扎实.
9 / 25
《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标、表格)呈现分类结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是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过分要求听、及、模仿,它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回顾整节课,我觉得这节课的优点是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不是把”分类“作为知识点来讲授,或者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分类的含义,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食物,如给气球分类.但是本节课没有充足的教具,学生无法动手操作,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分类的过程,只能靠课
10 / 25
件播放,学生观察并回答自己的分类想法或方法.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类,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生活,举了一个关于超市的例子:如果超市乱摆乱放物品,你能很快的找到自己要购买的商品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接着追问买水果如果买水果能不能到服装区区购买?为什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分类?分类后如何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体验分类带来的方便.教学过程中,为了弥补教具的不足,我还是就地取材,让学生用小棒分类、用不同图形分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发展学生探索与合作的意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心得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数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
11 / 25
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的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的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糖、种子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让学生估计糖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糖有多少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共同数出100粒种子,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00有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一百以内的数,并进行猜数游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内的数,充分巩固了学生对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挖掘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数.例:我们教室有多少张凳子,多少张桌子等.并以奖励的形式正面向学生树立形象,达到教育目的.
1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