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练习题2016 下载本文

1.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及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 C.预防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科学

E.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如何防治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

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

3.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例分析 D.描述法 E.分析法

4.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纵向研究

5.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6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7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只限于一个家庭 B .只限于非病人 C .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 .只限于全人类 E .只限于病人 8 流行病学的特征 A 群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 以上均是

9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均是

10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 伤害 健康

B病人 高危人群 一般人群 C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病 伤害 D 死亡 患病 伤残 11 流行病的的三个阶段是指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疾病分布

一、填空题

1.疾病的时间分布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非洲某地伤寒年发病率经常维持在10/10万左右,今年伤寒病人在A城发生20例,该城市30万人口,这种流行过程的强度属于____________

3.据统计某省以往病毒性肝类发生率维持在1.6‰左右,1996年其发病率达5‰,此种流行强度属于__________

4.在常年无白喉发生的自然村中,今秋(10月10-18日)突然发生白喉病人3例,此在流行过程的强度上称为_________

5.疾病流行周期长短取决于流行后剩余易感者及免疫者人数的比例,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时间愈久,周期间隔则_____;新易感者累积的速度愈快数量愈多,则周期间隔则_____ 选择

1.为了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应用

A.遗传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描述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

2.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

A.发病率增加 B.患病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

3.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称疾病变化为

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 4.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6.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发病率相当稳定B.病程相当稳定C.患病率相当稳定D.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9.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暴露人口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且必须是

A.该疾病的接触者

B.观察时期内、观察地区的人群C.观察地区的本地居民D.观察地区内的全部居民E.对该病无免疫力的人群 11.感染率的指标常用于

A.急性传染病B.慢性病C.隐性感染较多的疾病D.精神病E.病毒性疾病

12.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万人中的死亡数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中死于该病的比例

13.死亡率是指

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期初人口数之比1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和患病率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 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 D.患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患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

15.下列哪项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

A.病死率B.现患率C.超额死亡率D.累积死亡率E.罹患率 16.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

17.研究一个病的严重程度时用

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发病率 18.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算出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死亡率

19.土壤中缺碘的地区往往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存在称此为

A.自然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D.输入性E.传入或带入

20.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

21.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

A.肿瘤和慢性病的遗传因素B.疾病与环境的关系C.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D.卫生水平对疾病的影响E.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 22.流行是指

A.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发病率高达1%C.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

D.性质相似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E.每10万人口发生的某病病例数 23.某病的发病率是指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B.任何疾病的发病概率

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25.对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A.死亡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死因构成比

30.用于分析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某病的死亡趋势的分析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B.横断面研究C.生存分析法D.出生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

31.一些传染病如菌痢,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年8-9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为

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

描述性研究

一、选择题

1、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 爆发调查 C 病例对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2、某单位举行了1次大型会议,与会者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疾病。为确定此病的罹患率,对居住在6个旅馆的代表进行调查以了解发病情况。由于调查全部代表难以实施,故随机抽样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因为 A 它将识别出全部病例

B 它将会避免因选择住宿代表时引人的各种偏倚 C 它将会消除抽样误差

D 它使每个代表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

E 随机抽样的数据较调查全部住宿代表的数据易于处理。 3、无应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 信函调查时,调查对象不复函 B 询问调查时,调查对象不合作 C 上述两种现象都存在 D 上述两种现象都不存在,另有其他原因 4、普查的优点是

A 能发现人群中全部现患者 B 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C 两者情况都存在 D 两者情况都不存在 5、以下对生态学研究错误的说法是

A 也叫对比调查研究 B 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 C 生态学谬误可以避免 D 不能直接测量发病率 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7.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 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9.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三、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 2、横断面研究所用的指标是。 3、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可分和两类。

第二节 队列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 A 研究对象分两组 B 有对照 C 属于前瞻性研究 D 有干预措施 2.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 A 回忆偏倚 B 混杂偏倚 C 选择偏倚 D 失访偏倚 3.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 A 时间顺序合理 B 时间顺序不合理 C 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 D 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 4.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 A 累计发病率 B 发病率 C 续发率 D 发病密度 5.队列研究的样本组成

A 病例组与对照组 B 实验组与非实验组 C 暴露与非暴露组 D 无病个体随机分组 6.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 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 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

D 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 7.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 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B 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C 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 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

8.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 ( )

A 现患调查 B 生态学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抽样调查

9.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 ( )

A 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 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 设立对照组

1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 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11.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 1.89 B 22.6/10万

C 48.0 D 0.0048

12.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 A 22.6/10万 B 1.89 C 48.0 D 0.0048

13.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A 52.92% B 47.08% C 88.98% D 43.04%

14.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 A 相对危险度 B 绝对危险度 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 人群归因危险度

15.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16.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指标可借助于 A 潜伏期 B 传染期

C 相对危险度 D 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18.在队列研究中 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 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

C 只能计算比值比

D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 19.相对危险度是 A 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

B 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 C 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

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 可算累积发病率 B 可算发病密度

C 可计算RR、AR、PAR D 结果可靠多用于少见病 E 可验证病因假设

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B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 C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D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与“果”同时出现 E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 “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

一、单项选择题:

病例对照研究

1.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 估计对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 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 有可能确立病的真实发病率 D 可用于研究少见病的病因

3.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作用的主要缺点是:

A 花费昂贵,历时较长

B 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C 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D 较难获得对照

4.研究者欲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作研究,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同时在同一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新生儿,然后查阅婴儿母亲的妇科和分娩记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的各种暴露因素,该研究属何种类型的研究?

A 现况调查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临床试验研究

5.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个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人,而500个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人,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 80% B 40% C 20% D 无法计算

6.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

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 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B 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C 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D 对照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

A <2 B <3 C <4 D <5 8.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 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 B 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全人群中选对照 C 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D 从病人的亲属,同事中选对照

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 A 未患病的人

B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C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D 未患某病,其他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A 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病的人,对照组应选择未患某病的人 B 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病的人

C 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病的人

D 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病的人,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11.混杂因素是指:

A 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 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对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素 C 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关的因子 D 与所研究的暴露有关的因子

1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 信息偏倚 B 选择偏倚 C 观察偏倚 D 混杂偏倚 13.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分析性研究属于流行病学实验

B 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包括数学模型和普查

C 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研究时间顺序一致 14.分析性研究中,暴露的确切含义是:

A 指一个发病因素 B 指多个危险因素

C 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 指接触了危险因素

15.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 A 旧病例 B 可疑病例

C 新发病例 D 死亡病例 1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B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C 在安排病例和对照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D 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1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比例最常用: A 1:1 B 1:2 C 1:3 D 1:4 1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B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D 便于选择对照组

1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A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C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D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20.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

A 匹配 B 标准化 C 随机化原则 D 分层分析

21.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若从全部目标人群中选择病例,则下列哪项特点是错误的? A 较难进行

B 要求该人群有完善的疾病登记 C 选择偏倚较小

D 其结论推及该人群的可信程度较低

2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 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B 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C 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 D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及把握度

23.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选择的条件哪条是错误的? A 对照应与病例来源于同一人群 B 对照应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C 对照应在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方面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 D 对照除未患所研究的病以外,其他一切特征都与病例相似 24.与前瞻性调查比较,回顾性调查缺点是: A 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B 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倚 C 对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

D 对保证病例和对照可比性有很大困难 26.病例对照研究成组资料分析常用指标有:

A X2,AR,AR% B X2,OR,OR 95%可信限 C RR,OR,OR 95%可信限 D X2,PAR,AR% 27.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易发生的偏倚有: A 回忆偏倚 B 选择偏倚 C 失访偏倚 D 混杂偏倚 28.下列哪种研究,最适宜少见病的病因分析: A 现况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实验性研究

计算题 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

暴露 非暴露 合计

计算OR值。

病例 18 10 28

对照 9 20 29

合计 27 30 57

一、单项选择题: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流行病学实验中实验对象分组应是

A 根据实验者需要随意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B 根据被实验者意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C 实验对象被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概率相等

D 实验对象被分为实验组的概率应大于分为对照组的概率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单盲法是为了避免以下哪一种因素对判断结果的影响

A 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B 被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C 研究者及被观察者双方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 资料分析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3.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A 设立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化的原则 C 重复测量的原则 D 盲法的原则 4.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 观察性试验 B 社区试验 C 现场试验 D 临床试验

5.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 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 B 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 C 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

D 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6.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A 安全性 B 种后反应率 C 临床表现 D 保护率

7.下列哪项属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 A 筛查早期患者 B 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 C 探讨病因的线索 D 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 A 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 B 盲法不易实施、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 C 有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 D 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

10.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B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C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D 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11.与观察性研究相比较,实验性研究最基本的特点是 A 有可重复性 B 有人为干预措施 C 是前瞻性研究 D 可行性较好

12.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A 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B 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 C 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D 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

13.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 A 观察指标不同 B 目标人群不同 C 入选标准不同 D 干预措施不同

15.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 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 B 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C 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 D 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

16.应用双盲法时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 A 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D 混杂偏倚

17.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

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可以认为 A 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 B 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生病 C 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 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18.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 A 抗体水平高的人群 B 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群

C 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 D 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

筛检试验

1.筛检试验的目的是:

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 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2.筛检试验是:

A.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B.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

C.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D.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 E.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 3.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的指标有:

A.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可靠性B.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可重复性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D.变异性、灵敏度、假阳性率 E.一致性、约登指数、假阳性率 4.灵敏度是指: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 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5.漏诊率是指:

A.实际有病,试验阳性B.实际有病,试验阴性C.实际无病,试验阳性

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 6.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 B.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C.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D.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高 E.灵敏度愈高,预测值愈高 7.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 D.生存率 E.罹患率 9.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 A.阴性预测值 B.阳性预测值 C.误诊率D.漏诊率E.特异度 11.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12.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B.灵敏度C.约登指数 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 13.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 B.灵敏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 15.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以: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A 单因单果 B 单因多果 C 多因单果 D 多因多果 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 )是必须的

A 联系的合理性 B 联系的时间顺序 C 联系的恒定性 D 联系的可逆转性

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6.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以下哪一条为必须达到的 A 关联的强度 B 关联的时间顺序 C 终止效应 D 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7.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终止效应

8.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

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

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关联的强度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9.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

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A 关联的特异性 B 关联的时间顺序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10.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 ) A 生物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化学因素 D 物理因素

12.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下列哪一种组合 A 患者、家庭、社会 B 病因、宿主、环境 C 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者 D 理化、生物、社会因素 13.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14.因果关联是指 A 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 B 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 C 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

D 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

16.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 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 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 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17.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18.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 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 C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 D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21.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C 科学实验四法 D 猜测和求证方法

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 假设可能成立 B 假设必定成立 C 假设尚不能成立 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

第七章 偏倚及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2.职业性疾病研究中的健康工人效应是由 ( )

A 排除偏倚 B 选择偏倚 C 易感性偏倚 D 测量偏倚

3.高血压病人在确诊,自行改善高盐饮食的习惯,若选择这样的人群为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摄盐量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出现( )

A 伯克森偏倚 B 奈曼偏倚 C 易感性偏倚 D 检出症候偏倚

4.病例对照组研究中,若研究者对病例组调查和询问的态度认真,而对对照组漫不经心地调查询问以致错误结论,其中可能发生的偏倚是 ( )

A 奈曼偏倚 B 伯克森偏倚 C 暴露怀疑偏倚 D 易感性偏倚

5.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层分析,用于解决 ( )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失访偏倚

6.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是 ( )

A 回忆偏倚 B 混杂偏倚

C 选择偏倚 D 失访偏倚

7.病例对照研究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易导致的偏倚种类为( )

A 伯克森偏倚 B 检出偏倚 C 报告偏倚 D 测量偏倚

8.当研究对象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关系(如隐私问题)时,为研究者提供虚假的信息,造成的偏倚为

A 回忆偏倚 B 报告偏倚 C 测量偏倚 D 暴露怀疑偏倚

9.病例对照研究中,用于研究的一般是现患病人,由此可能产生的偏倚是( )

A 伯克森偏倚 B 奈曼偏倚 C 易感偏倚 D 检出症候偏倚

11.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该偏倚是 A 正混杂偏倚 B 负混杂偏倚

C 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

D 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混杂的方向 12.在研究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时,因为怀疑年龄是可能的混杂因素,因此只选择35~45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是

( )

A 限制 B 匹配

C 随机化抽样 D 盲法收集资料

14.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 A 回忆偏倚是由于调查的事件发生率较低,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研究对象不能很好的回忆起来,而报考偏倚是因为调查事件发生很久,记忆不清,没有报告

B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

C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干预研究中最常见

D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时所产生,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有意扩大或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

15.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可引起所研究疾病的症状或体征,从而促使患者及早就诊,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

高的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 A 诊断怀疑偏倚 B 检出症候偏倚 C 测量偏倚 D 混杂偏倚

16.奈曼偏倚是指 A 诊断怀疑偏倚 B入院率偏倚

C 测量偏倚 D 现患病例一新例偏倚

第八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单项选择题:

1.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传染期 D 恢复期 2.有季节性升高,并以儿童多见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 A 空气 B 水 C 食物 D 4.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称 A 传播机制 B 传染过程

C 流行过程 D 感染过程

5.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是 A 艾滋病 B 麻疹 C 狂犬病 D 6.病原体进入机体,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是 A 传播过程 B 流行过程 C 传染过程 D 隔离期

7.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 恢复期 B 临床症状期 C 恢复期 D 亚临床期

8.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 A 传播过程 B 传播机制 C 传染过程 D 传播途径

10.传染源是指 A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接触 白喉 C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1.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 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

C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里产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D 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疾病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 疫点 B 疫区 C 疫源地 D 传染源 13.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 人群易感性增高,必须导致疾病流行 B 人群人口数增多,则人群易感性升高 C 人群易感性降低,则流行即可停止

D 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爆发准备了条件

14.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冰棒后感染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

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传播媒介 D 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 空气传播 B 母婴传播 C 食物传播 D 疫水传播

16.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抑制传染病流行 A 人群免疫性降低 B 人群易感性升高 C 人群数量增加 D 人群易感性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以下哪几种 A 长期病原携带者 B C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D E 健康病原携带者

2.了解传染病潜伏期有助于 A 确定检疫期限 B C 了解疾病流行特征 D E 选择有效的免疫接种时间

4.经空气传播疾病其流行特征有 A 多见于冬春季节 B C 儿童多见 D 高

E 患者潜伏期较长

5.影响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因素有 A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 B C 传染源活动范围 C E 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6.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终生病原携带者 推算暴露日期 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有关 未免疫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性升传染源的存在时间 传播途径的特点 A 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 B 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C 传播途径已不存在 D 所有病原及易感者已隔离

E 所有易感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7.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 日常生活接触 B 性接触传播 C 体液传播 D 经血传播 E 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