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试题分课汇编:陋室铭·爱莲说 下载本文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惟吾德馨( ) ?何陋之有 ( ) ..?其妻患之( ) ?常丐食诵《诗》(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

13.【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

1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答案】10.?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宾语前臵的标志。?以……为患,为……担忧。?像乞丐一样。(4分,每小题1分)

1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2分)

?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2分) 12.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2分,答出2点即可) 13.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2分)

14.相同点:安贫乐道(1分);不同点:刘禹锡陋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2分,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2017年湖南省常德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21题。(20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暂凭杯酒长精神( ) ? 有仙则名 ( ) ?谈笑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山/楚水/凄凉地 B.二十三年/弃置身 C.苔痕/上阶绿 D.何/陋之有 18.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是应和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在扬州相遇时,李白有赠诗在先,刘禹锡用此诗相酬答。

B.甲诗虽有沉郁感伤,但也并不消极颓唐,结尾明显表露了豁达的襟怀和昂扬的意趣。 C.乙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D.乙文手法多样,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20.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符合《陋室铭》的文意。)(3分)

21.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此诗此文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乙文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

(3分)

【答案】16.? 增长,振作 ?出名,闻名?大?弹奏 17.D解析:何陋/之有

18.?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没有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9.A解析:“乐天”指白居易。

20.例句一:居室不在宽敞华美,有君子居之则高雅别致。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 伟,有高尚之士居住则不会简陋。

21.要点:内容上,喜欢抒发政治牢骚,叙写清冷生活,表达苦闷情绪;形式上,喜 欢用曲笔(含蓄委婉的写作方式方法)叙事写景抒情。(能从写作内容或写作方法上总结出一个方面的特点即可记3分)

◎课外阅读(共3份) 【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臵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

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 2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22.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答案】19. 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评分标准:2分,每处1分。多断不得分。

20.D解析:前一个“何”,意思是“为什么”;后一个“何”,意思是“多么”。评分标准:3分。

21.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要准确翻译“孰”和“以”,每错一处扣1分。

22.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评分标准:3分。言之有理,得3分。仅判断,得1分。

【参考译文】从前京师有个将冰琢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京师天气寒冷,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了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修饰它们。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

一天,他对众人说:“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教授他我的技艺。”没有人答应的。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琢金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

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人以为陋( )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 ..

?因名之曰 “何陋”( ) ?记之以俟来者(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