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试题分课汇编:陋室铭·爱莲说 下载本文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5.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3.(2分)B

4.(6分)?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贤才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赏识和任用贤才的人来加以区别。

5.(4分)文章末段,作者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阐述了“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认为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现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重用他。解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参考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

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鸟说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口官口官 ② 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③,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⑤,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⑥不深山之适⑦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⑧!

(选自《戴名世集》)

【注】①日:有一天。②口官(guān)口官: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③盏:杯。④掬:捧。⑤鷇(kòu):初生的小鸟儿。⑥奚:为什么。⑦适:到。⑧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意思是,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去地不五六尺( ) .

?手下,鸣乃已( ) .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人手能及之 .B.雏且出矣 .C.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D.不知其何鸟也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13.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案】10.(2分)? 距离(离开) ? 停止 (每词1分)

11.(2分)B (B均为副词,译为“将要、将近”;A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无实义;C前者为介词,译为“在”,后者为介词,译为“比”;D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

12.(3分)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辄”“即”各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

1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通顺1分)

13.(3分)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内容合理2分,表达通顺1分)

【参考译文】我读书的房间,有一株桂树。在那桂树之上每天都能听到鸟儿“官官”鸣叫的声音,我就去一探究竟,果然那里有两只鸟儿,在树枝上筑了一个巢,那巢穴离地面不过六七尺高,人用手就能够得到。那鸟巢和酒杯差不多大,制作精密而又很结实,是用细小的草盘绕结成的。那两只鸟儿一雌一雄,体型之小以致于用手去捧它简直是绰绰有余。鸟儿的毛色洁白明亮,如同皎洁的月光那样可爱,但是我不认识这是什么鸟。 小鸟就快要出生了,雌鸟就用自己的翅膀覆盖着它,而雄鸟出去觅食。每次获得食物归来,那雄鸟都要停在屋顶上,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开玩笑的用手去摇动它的窝,那鸟儿就朝下俯瞰并且发出鸣叫,轻轻地摇它就小声地叫,而用力摇时它就会大声地鸣叫,直到主人把手放下,那叫声才停止。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看到那个鸟巢掉到了地上,我寻找那两只鸟儿和它们的卵,却又找不到。我只好到处查问,原来是奴仆某某将它们拿走了。 唉,可惜这鸟儿空有洁净的羽毛和动听的鸣叫,却为何不去那深远的大山里、到那茂密的从林中栖息,反而选择了一个本不该寄托的地方,结果被别人的家奴羞辱致死。由此看来,人生的道路难道很宽吗?

【2017年天津市】三、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竹本固( ) .?夫如是( ) ..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14.? 稳固?像这样(2分)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参考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

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2018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