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共六道大题,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认真细致做答!
一、 名词解释:(10分)
1、 总体: 统计标志: 统计 品质标志 变量 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 变量
数量标志 标志表现
2、 统计调查 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3、 分配数列 统计分组 统计整理 统计表
4、 众 数 中 位 数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 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 5、 时间数列 序时平均数 发展水平
6、 指数 综合指数 指数方程式 因素分析 指数数列
7、 抽样推断 抽样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 简单随机抽样 类型抽样
整群抽样 区间估计 点估计
8、 相关关系 函数关系 相关系数 回归系数 估计标准误差 二、 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统计研究的方法有____法、____法、____法、统计模型法和____法五种。 2、 统计工作全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统计资料的提供与开发等五
个阶段。
3、 统计标志一般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4、 统计的含义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方面。 5、 统计指标一般分为_____和____两种。 6、 全距是变量数列中____和____之差。
7、 完整的指标表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
方面。
8、 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 9、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0、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六个方面。
11、重点单位是___选取的,样本单位是___选取的,典型单位是___选取的。 12、普查是___、____、____调查。
13、统计调查的五种常规具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抽样
调查。
14、抽样调查的四种常用的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5、手工汇总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方式。 16、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三种。
17、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分组_______分组和______分组。 18、统计表按其内容的不同分为___和____两部分。
19、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种。
20、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___指标和___指标两种。 2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有____和____两种。
22、平均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____________指数和______________指数。 2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 24、位置平均数有____和____两种。
25、数值平均数有____、_____和____三种。
26、常用的变异指标有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7、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___总量和___总量两种。 28、调和平均数是____倒数的_____的倒数。 29、全距是变量数列中____和____之差。
30、抽样估计的方法有____和____两种。
3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2、现象总体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方向可以分为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 33、现象总体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相关。
精选
34、现象总体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____相关、_____相关和___相关。
3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__权数和___________权数。
36、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需要编制三种平均指标指数,即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指数和 ____________指数。
37、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原因很多,一般可以归纳为————、————、————和————四种因素。
38、时间数列按其表现形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39、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发展速度和________发展速度。 二、判断正误,若有错误,请划线更正:(10分)
( )1、统计的数量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表明客观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作用下,
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 )2、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3、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4、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 )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 )6、统计指标具有综合的性质,判断一个社会经济范畴是统计指标还是统计标志,要看它是否经过数量上的综合。
( )7、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 )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 )9、因为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指标。 (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11、单位标志一般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12、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 )13、单位标志一般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14、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 )15、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连续性调查。 ( )16、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都可以推算总体指标。
( )1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 ( )18、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 )19、调查时间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 )20、一个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目的。
( )21、非全面调查方法包括抽样、重点和典型调查三种方式。 ( )22、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 )23、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 ( )24、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 )2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26、非全面调查方法包括抽样、重点和典型调查三种方式。
( )27、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28、确定组限时,最低组的下限要低于最小变量值。 ( )29、在确定组限时,最低组的下限不能过低于最小变量值。 ( )30、统计整理的关键是对各项整理的指标进行分组。 ( )31、能准确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 )3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33、在确定组限时,最高组的上限不能过高于最大变量值。 ( )34、确定组限时,最低组的下限要低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
( )7、某企业2003年末职工人数为2312人,是时期指标。
( )35、中位数和众数属于位置平均数,其数值的大小受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 )36、全距是一个变量数列中最大标志值和最小标志值之差。
( )37、在一个特定总体内,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可以相互转化。 ( )38、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精选
( )39、比较两个总体平均指标代表性程度的指标只能是变异系数。
( )41、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 )42、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 )44、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4.76%。
( )45、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 )46、在算术平均数中,若每个变量值减去一个任意常数A,等于平均数减去该数A。
( )40、以最低限度为任务提出的计划指标,计划完成程度以不超过100%为好。
( )43、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惟一相对指标是强度相对数。
( )47、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 )49、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0。 ( )50、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可以等于0。 ( )51、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 )52、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利用抽样指标去推断总体指标。 ( )53、不论总体单位数多少都适用抽样调查方法。
( )48、各个变量值与任意一个常数的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 )54、古典概率是指每次试验中事件等可能出现的条件下,试验前就可计算出来的比率。
( )55、股票指数在未来的一周内上升可能性的大小指的是主观概率。
( )56、对一个有限总体进行重复抽样,各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 ( )58、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抽样平均误差,可以小于抽样平均误差,当然也可以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 )59、对于重复简单随机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 )60、总体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 )61、样本容量指的是一个总体内的单位的个数。 ( )62、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 )63、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 )64、样本个数是指一个样本总体内包含的样本单位的个数。
( )65、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66、已知两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 yc??45.25?1.61x,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 )6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关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差就越大;反之,估计标准误差就越小。可见估计标准误差的大小与相关系数的大小是一致的。
( )69、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 )70、不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一定不存在相关关系。
( )71、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 )72、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程度。
( )73、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 )74、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 )75、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 )76、广义指数的概念仅仅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 ( )77、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的时期不变。 ( )7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保持不变。
( )79、狭义指数的概念仅仅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 ( )80、广义指数的概念仅仅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
( )57、对一个无限总体进行不重复抽样,各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
( )67、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精选
( )81、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 )82、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也是唯一的形式
( )83、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产品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84、为了使得综合指数的计算符合现实经济意义,则编制单位产品成本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产品产量。
( )85、若指数化指标是数量指标;则以与之相联系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若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则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86、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
( )87、若现象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为零。
( )88、若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年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年年相等。 ( )89、若逐期增长量年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也年年相等。
三、单项选择:(10分)
1、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A:同质性 B:变异性 C:数量性 D:综合性 2、变量值是指( )。
A:可变的数量标志 B:数量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
3、 变量是指( )。
A:可变的品质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的标志值 D:数量标志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 )。
A:都是连续变量 B:都是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 )方法既是统计整理的主要方法,又是贯穿统计工作全过程的方法。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分析法 D:归纳推断法
6、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 A:资料是否齐全 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
7、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8、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选择统计调查的方式 B:明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C: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D:确定统计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9、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 )。 A: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
B: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 C: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 D: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10、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1、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工业企业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