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 图文 下载本文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5)下列有关C的叙述正确的是a.c.d。 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1 mol C最多能与2 mol Na反应 d.C的同分异构体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考点:有机合成

点评:本题考查的的选修5中有机物中的转化关系,尤其是官能团的转化,条件一定要记得准确,这是破题的突破口。解答有机合成的典型题目,从合成条件和给出的信息分析可以得到各个点的结构,从而能够将各个题目破解。 36.

(1)<(2分) (2)<(1分) (3)0.55(2分) (4)阳(1分)

①CH3OH+8OH--6e-==CO2-3+6H2O(2分) ②2.24(2分) 【解析】 37.C 【解析】 38. (15分)

(1)NaOH溶液(2分) 氧化反应(2分) 醛基(2分)

(2) + COOH → CH2OH HOOC HOCH2 COOH CH2OOC HOCH +H2O

Cl

(3) 6(2分) (3分) CH3 H3C

Cl (4)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1mL5%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

取上层水溶液,加入另一只盛有10mL稀硝酸溶液的试管中,然后滴入2~3滴2%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有机物的相互转化,结构推断,反应类型的判断,官能团的判断,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有机官能团的检验等基本功是每年高考的主旋律,本题将这些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了,值得反思! 39.

2(1)(2分)、HO—CH2CH2—OH(2分)

答案第7页,总25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分)

(2)①(2分);HO—CH2CH2—OH (2分) 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分) ③取代反应(2分) (3)D(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其链节是

(2)采用逆推法,不难确定A为苯甲酸,对二甲苯在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的氧化下氧化为对二苯甲酸;B为乙二醇。反应II属于酯的交换,属于取代反应。(3)成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种结晶性好,无色透明,极为坚韧的材料。有玻璃的外观,无臭、无味、无毒,易燃,燃烧时,产生蓝色边缘的黄色火焰。其燃烧反应属于高分子化学反应。

考点:本题以有机合成为基础,考查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 40.(14分,每空2分)催化剂;乙;防止倒吸;不溶于水、可以闻到香味;中和乙酸;分液;

【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除了作吸水剂的作用外还起催化剂的作用;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而乙醇和乙酸都是和水互溶的,所以直接通入溶液中容易引起倒吸,因此选择的装置是乙装置;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在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这说明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另外还可以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了起到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还有中和乙酸的作用;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分离的实验操作是分液;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提供羟基,乙醇提供氢原子,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浓硫酸以及饱和碳酸钠的作用、物质的除杂和分离以及实验原理 点评:该题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基础性强,难度适宜。

答案第8页,总25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1.(1)①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②液体'大试管'③长玻璃管'冷凝回流'④温度计'水浴

(3)①不能。浓硝酸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小,若向浓硫酸中加浓硝酸,浓硝酸会浮在浓硫酸的表面上,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造成溶液局部沸腾,外溅造成事故 ②催化剂、吸水剂

【解析】设计化学实验的依据是化学原理。根据客观条件设计切实可行且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最佳方案。

从本题的反应原理知反应物均为液体且苯易挥发,浓硝酸受热不稳定,苯及硝基苯均有毒,浓硫酸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对实验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温度的控制是影响整个实验成败的关键,采用水浴加热是最佳的选择,冷凝回流装置也是提高实验效果的有效措施。 42.

(1)CH3-CH-CH2-Br(2分)CH3-C =CH2(2分)

? ? CH3CH3

CH3?

(2)①CH3-C =CH2 + H-Br CH3-C-Br (3分)

? ? CH3CH3Cu

②2CH3-CH-CH2-OH + O2———→2CH3-CH-CHO + 2H2O(3分)

△? ?

CH3CH3催化剂

③2CH3-CH-CHO + O2——————→2CH3-CH-COOH (3分)

△? ?

CH3CH3

(3)用试管取A少量,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充分振荡(必要时可加热)后,用适量的稀

HNO3溶液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2分) 【解析】

技能空间:本题涉及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现将烃及重要衍生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归纳如下:

首先由B是烃,含碳85.7%,求出B的最简式CH2,由信息知为烯烃,则A中含一个溴原子,

答案第9页,总25页

本卷由【在线组卷网www.zujuan.com】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A的分子量为80÷58.4%=137,所以B的分子量为137—81=56,故B的分子式为C4H8。由C能氧化为酸,知A为 CH3-CH-CH2-Br,水解能得到伯醇。应试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

? CH3

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出结构简式。 43.

(2)C→D:CH3CHO+2Cu(OH)2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有二处:一是A经稀硫酸作用后水解产物的确认:A分子中有四个碳原子,而其水解后的产物C可以氧化成D,这说明C与D分子中都只有二个碳原子,由于C可以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故C应是醛,而D则是羧酸,而C则应由乙烯醇转化而来;二是物质B水解产物E的确认;一开始我们只能写出E的分子式为C7H8O,由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可以确定其中肯定含有苯环,又知E可与NaOH反应,故其呈酸性,这样可以初定E为甲基苯酚,至于甲基的位置,此时尚不能确定,它只能到“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才能确定它处在羟基的对位。 44.(1)CH2=CH2 CH3COOCH2CH3 (2)加成反应 (3)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H3COOH+Cu2O↓+2H2O

(4)2CH3CH2OH+O22CH3CHO+2H2O

(5)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6)倒吸。 (7)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是乙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根据B的性质可知,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所以B是乙醇,在C是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3)乙醛中含有醛基,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据此可以鉴别。

(5)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即作用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6)乙醇、乙酸和水都是互溶的,所以导管口直接插入水中,容易引起液体倒流。 (7)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加入碎瓷片能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 45.(10分)(1)2Fe+3Br2=2FeBr3

答案第10页,总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