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诊断习题集 下载本文

任何原因产生的软组织增生和积液,均可致窦腔密度增高。此外,窦腔区可有钙化,对病变性质推断较有意义。2.窦腔扩大或变小 窦腔扩大为窦内占位性病变的主要征象。窦腔变小可由骨质增生病变所致。手术后修复或纤维骨化增生,或外伤后骨壁塌陷亦可致窦腔变小。3.骨质破坏和骨质增加 骨质破坏为估计病变性质之主要征象。病理性骨质破坏有压迫性骨质破坏与侵蚀性骨质破坏两种类型。骨质增加大致可分成骨质硬化和骨质增生两类。4.周围结构改变 鼻窦位于面颅中,与鼻腔、鼻咽、口腔、眼眶、颅底相邻关系密切,病变可相互影响或侵犯。根据其相互关系可估计病变的来源与范围。 045 何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简述CT和MRI表现。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常见于50岁以后,临床表现实际上是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表现加上脑萎缩的表现,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痴呆、步态异常和二便失禁,并进行性加重。CT和MRI表现为普遍性脑室扩大,但脑沟并不变窄或消失,或表现有脑沟裂增宽,与脑萎缩鉴别困难。中脑导水管及相邻的三脑室与四脑室内出现脑脊液流空信号提示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而不是脑萎缩,使用三维相位对比心电门控成像观察导水管脑脊液流动的动态情况,可见导水管脑脊液流动过速。而幕上脑脊液产生无明显变化。 046 简述腹腔积液与胸腔积液的CT鉴别诊断。

少量胸水或腹水时,CT上有时很难区别液体是位于膈上(胸水)或是膈下(腹水)。下列四个征象有助于将两者加以鉴别:1.裸区征:肝右叶由冠状韧带与后腹壁及横膈相接。其后方没有腹膜覆盖,因此腹水不能聚集于肝后面。如在此有液体存在时,可确认是胸水。同样,在左侧脾脏也有一个裸区。可加以利用。2.横膈征:CT横断面上显示积液位在“膈圈”影内者为腹水。位于“膈圈”影外者则是胸水。3.膈脚移位征:CT上可显示在脊柱两侧的横膈由局部肌性增厚形成的膈脚。如膈脚被积液向前方推移并与脊柱分离则是胸水,而腹腔积液则应显示于膈脚的外侧和前方。4.界面征:液体积聚的位置也可由它们与肝脏间形成的界面来确定。腹水和肝表面之间的界面应很清晰和锐利;胸水则由于弧形的横膈造成的部分容积效应,使其与肝影之间的界面变得较模糊。

047 椎管内室管膜瘤与髓内星形细胞瘤影像学鉴别要点。

1、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30岁以后,而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2、室管膜瘤多发生于下部脊髓、圆锥及终丝,而星形细胞瘤颈髓及上部胸椎多见。3、两者CT和MR表现可能类似,常难以区别,但星形细胞瘤增强时常呈不规则强化,境界欠清晰,而室管膜瘤强化常较锐利光整,增强清楚。4、横轴位MR增强扫描室管膜瘤常累及整个脊髓,而星形细胞瘤常为非中心性,多位于脊髓的后部。

048 何谓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简述其X线的特征。

良性十二指肠滞症是指十二指肠第三部(横肠)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的肠腔梗阻,故又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凡遇有反复呕吐胆汁和所进食物的病人,尤其是当体位改变可减轻症状者,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应作X线钡餐检查。X线的特征为:1.十二指肠降部扩张,或有胃扩张;2.造影剂在十二指肠水平部远侧脊柱中线处中断,呈整齐的斜行切迹,通过受阻;3.钡剂在十二指肠降部来回蠕动,甚至逆流入胃;4.钡剂在2-4小时内不能从十二指肠内排空;5.病人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时十二指肠内钡剂迅速通过水平部。 049 简述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韧带。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它位于股骨内上髁与胫骨内髁之间,有深浅两层纤维。浅层呈三角形,甚为坚韧;深层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部分并与内侧半月板相连。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它的远端呈腱性结构,与股二头肌腱汇合成联合肌腱结构,一起附着于腓骨小头上。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之间有滑囊相隔。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凹的外侧面,向前内下方止于胫骨髁间嵴的前方。当膝关节完全屈曲和内旋胫骨时,此韧带牵拉最紧,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交叉韧带起自股

骨髁间凹的内侧面,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嵴的后方。膝关节屈曲时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050 简述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的治疗机制。

1.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 因椎间盘自身具有明显的体积弹性模量特性,当在纤维环钻孔并切除部分髓核后,椎间盘内压可显著下降。研究证实,在纤维环开一窗口,椎间盘内压力显著降低,可从24kPa下降至2.624kPa。2.减少突出部分的椎间盘的内容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除可以切除椎间盘中央部分的髓核,从而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外,有时也可以切除部分突出的髓核。并有可能取出较大的髓核碎块,从而获得部分类似开放手术直接减压的效果。3.改变髓核的突出方向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在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钻孔、开窗,使局部纤维环对髓核的包容力消失,此窗的存在人为地改变了髓核的突出方向,对椎间盘长期地持续减压起到了重要作用。

051 简介MRI的常用序列。

1.自旋回波序列(SE) 自旋回波是最传统、最稳定的序列,对磁场均匀性的要求很低,获得的图像质量很高。但是扫描速度慢。多用于T1加权。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 是在自旋回波序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快速成像序列,速度是SE序列的数倍到数十倍。多用于T2加权成像。3.梯度回波/场回波序列(GRE/FE) 梯度回波的扫描速度明显快于SE,对出血非常敏感,但对磁场均匀性要求太高。4.反转恢复序列(IR) 主要用于水抑制(FLAIR)和脂肪抑制(STIR)。5.平面回波序列(EPI) 超快速成像序列,但图像质量较低。主要用于弥散、灌注、功能成像。目前此技术只有在1.5以上的高场MRI中使用,才有临床诊断价值。6.血管造影序列(MRA) 采用时间飞逝法(TOF)或相位对比法(PC),使流动的血液成像。对MRI体层图像进行MIP重建,可以获得多角度的3D图像。7.水成像序列(MRCP、MRU、MRM) 对体内含水管道系统成像,经MIP重建后可以获得管道系统的整体评价。 052 试述MRI系统的主要设备构成以及射频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

MRI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有: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其一些附属部件。其中射频系统有射频发射系统和射频接收系统构成,有时两者会共用一些组件。射频发射系统由射频放大器和射频发射线圈构成。射频放大器负责将工程机发出的射频信号放大并加载于射频发射线圈上。射频发射线圈向人体发射射频脉冲,使人体产生核磁共振。射频接收线圈用于接收弛豫时发出的射频信号。通常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决定于接收线圈内的有效容积和线圈与人体的距离。为取得更好的信噪比,针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设计有不同的专用线圈。

053 何为心肌桥?

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冠脉先天变异。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通常走行于心外膜的脂肪组织中,但有时冠状动脉的一部分被心肌纤维所覆盖,在心肌内走行一段距离后,又浅露于心肌表面,覆盖在这段冠状动脉上的心肌束称为心肌桥,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或隧道型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壁冠状动脉于收缩期发生明显的挤压、变窄,而舒张期又恢复成与临近管壁相同的状态,又称“挤奶征”。多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心肌桥的走形及心肌覆盖长度及厚度。

054 简述MRI图像常见伪影及识别。

1.运动伪影 是因病人移动、呼吸、心血管搏动、吞咽等形成的伪影,往往是波纹状的模糊影。而心血管搏动会形成横向或纵向的重复影,如腹部扫描,在主动脉的前后会出现多个不相连的圆形影,注意不要误认为是腹腔内占位病变。2.化学位移伪影 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学环境的磁共振频率存在差异,因MRI扫描是依据频率来识别空间信息,所以会在图像上出现空间位移,表现为两种组织的边界上出现黑色或白色带状影,类似浮雕效果。高场MRI的化学位移较明显。3.卷叠伪影 是图像FOV以外的组织结构重置于下一张图像边缘的伪影,有时也会与FOV内的组织结构重叠。4.几何变形伪影 即图像内的某一区域或整个图

像变形失真,常见于EPI等对磁场均匀性要求较高的序列。5.金属伪影 金属会使周围很大范围内磁场强度发生改变,造成图像上大片的无信号区或严重的扭曲变形,极小的金属片都会造成很明显的伪影。最常见的是头颈部扫描假牙带来的金属伪影和女性在扫描脊柱、盆腔时金属避孕环所造成的伪影。 055 简述体素及像素的含义。

由于人体的组织密度是不均匀的,在扫描中可以将介质分成很多密度相对均匀的立方体小块,这种小立方体,称为体素。体素是构成CT图像的基本单元。由于被准值的X线有一定厚度,所以在CT中得到的图像实际上是反映人体一个三维体层的情况,体素越小图像越清晰。CT的象素是显示图像的基本单元,与体素有关,但又是两回事。象素大小与图像处理系统的存储器矩阵有关,与监视器显示图像部分的尺寸有关。象素为监视器显示面积与存储器矩阵之比,所以图像的清晰度与体素、象素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与数据收集系统的原始数据量和所收集的数据精度,以及图像处理系统的计算机容量有密切的关系。 056 何为巨长基底动脉?简述其CT表现。

当基底动脉显著延长、增粗和扭曲时,称巨长基底动脉或长基底动脉变异。其定义为椎基底动脉有规律的直径增大和普遍而有规律的延长为特征的血管异常。临床症状常因血管移位引起。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可分为三种:脑神经受损、脑干缺血性病变和脑积水或占位征。CT是关键检查并能提供诊断。CT平扫可显示血管壁的钙化,且钙化出现率很高,可见扩大的基地池内有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的扩张基底动脉,非强化CT也能提供脑室的信息。强化CT可见长、弯曲或圆形的高密度区域,延伸上去或压迫脑室。多排CTA成像能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和血管走形。

057 简述非肿瘤性鞍内囊肿分类及鉴别诊断。

根据囊肿的起源及部位,可将鞍内非肿瘤性囊肿分为3种,1.蛛网膜囊肿;2.中间部囊肿3.Rathke’s囊肿。单纯的鞍内蛛网膜囊肿信号在各序列图像上均与脑脊液相同。与空泡蝶鞍的区别在于囊肿可以推压漏斗移位。与深入到鞍内的鞍上池蛛网膜囊肿区别较困难,但后者出现在儿童,而鞍内蛛网膜囊肿仅见于成人。中间部囊肿起源于垂体腺前后叶之间的薄层组织,又称鞍内胶样囊肿。此种囊肿一般较小,直径多小于3mm,CT和MR诊断困难。也有人将其归属于Rathke’s囊肿内。Rathke’s囊肿比较常见,其MR信号变化呈多样化,主要与囊内容物有关。在MRT1加权像呈高信号的Rathke’s囊肿,与垂体微腺瘤内出血鉴别较困难,两者在T1、T2加权像均表现高信号。通常Rathke’s囊肿的T1高信号非常均匀,而垂体瘤出血可以不均匀,可靠的区别是定期复查,如在数月后仍表现为高信号,可以确定为Rathke’s囊肿。

058 脑白质稀疏症的病理改变及CT表现各是什么?

脑白质稀疏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白质内弥漫性及局限性脱髓鞘,星性细胞变性。皮质下髓质穿动脉内膜增厚,脂质沉着,玻璃样变或淀粉样变。脑实质深部小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水肿及深部梗塞。大脑皮质相对完好。CT的主要表现是: 1.两侧大脑皮层下呈斑片状或弥漫性互相融合的低密度区,边缘模糊,不强化。常两侧对称,脑室周围明显。2.早期病灶局限于额叶,以后向侧脑室周围、枕叶和中央半卵圆中心方向发展。3.严重者两侧脑室扩大,边缘不整。4.常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并存。5.皮层下弓状纤维和胼胝体很少受累,脑干易受累。

059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及CT表现各是什么?

弥漫性轴索损伤由旋转暴力使脑组织发生碰撞,牵拉引起。由于脑组织结构、灰质和白质的坚韧性不同,遂使灰白质临界部位发生剪切力损伤,白质联合纤维撕裂。病理上为点状出血水肿及弥漫性脑肿胀。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为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以及小脑一个或多个直径小于2mm的出血灶或伴有脑室内出血,无明显颅

内血肿和脑挫裂伤,或仅表现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但病人排除原发性持久性昏迷,并排除脑缺氧情况。

060 简述外伤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CT表现。 外伤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是颅脑外伤的一种并发症。系外伤所致的幕上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等占位效应导致小脑幕切迹疝形成,进而压迫同侧大脑后动脉所致。小脑幕切迹疝时,疝入到小脑幕孔内的颞叶海马回向内推压脑干,向外将同侧大脑后动脉紧紧的压迫到坚硬锐利的小脑幕缘上,以致供血中断,导致脑梗塞。CT表现是:大脑后动脉幕上供血区的枕叶及相邻颞叶后部呈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皮髓质同时受累,内缘清楚,以大脑镰及小脑幕为界,后缘直达颅板,前缘与颞叶分界不清,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消失并轻度前移。同时可见颅内原发损伤和占位效应及脑疝形成的征象,如脑干受压变形,移位或界限不清、环池、鞍上池消失。

061 何谓球形肺炎?其CT表现有哪些?

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因其在影像上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而称之为球形肺炎。CT表现有:1.病变临近胸膜时,病灶两侧缘垂直于胸膜,称刀切样边缘,病变呈方形。此表现具有特征性,肺癌无此表现。2.病变密度较均匀,CT值稍低于胸部肌肉密度,中央密度较高,周边密度较淡,呈晕圈样改变、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或空洞。3.病变边缘可见不规则、有锯齿样改变,可有毛刺,但较模糊。4.周围胸膜包括叶间胸膜反应显著,增厚广泛。5.病变周围可见小斑片淡薄的密度增高影。6.周围的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硬和牵拉现象。7.抗生素治疗可吸收缩小。 062 简介颈静脉球瘤CT及MRI表现?

颈静脉球瘤是起源于颈静脉孔或颈静脉球区域的非嗜铬细胞性副神经节的肿瘤。此种肿瘤具有丰富的血管,可破坏颈静脉孔或沿颅底骨缝、孔道向周围结构侵犯。局限于颈静脉孔内的颈静脉球瘤CT平扫表现为等高或略高密度的软组织块影,颈静脉孔边缘骨质呈不规则的穿凿样破坏,为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可向周围结构侵及,增强后表现明显强化。MRT1加权像成等低混杂信号,T2加权像呈高低混合信号。直径大于2cm的肿瘤内血管呈葡行性条状信号与肿瘤实质部分呈等或高信号相间,即所谓“椒盐”征,为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MRI表现。

063 肺内小结节的空气支气管征的CT表现形态及病理基础各是什么? 由于 CT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支气管长轴线成角不同,CT像上的空气支气管征呈现三种形态:1.气体密度的小管影。2.气体密度的卵圆影。3.数个相邻CT层面连续性气体密度点状影。病理研究证实:3cm以下的炎性假瘤、结核瘤的病体内肺支架结构被破坏;错构瘤及肺囊肿结节内亦无正常的肺支架结构。肺癌生长方式,一种是堆积式生长的肿瘤,为实性,鳞癌及大细胞癌属此类。另一种是伏壁式生长,多见于分化程度高的腺癌,肿瘤细胞沿肺壁、肺泡壁、肺泡间隔生长,不破坏肺内支架,其结节内支气管结构得以保存。因此空气支气管征的CT表现有助于鉴别周围性小腺癌与肺内良性结节。 064 简述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征象的病理基础。

1.病灶内的蜂窝样透亮区 该征像的病理基础为癌细胞的伏壁式生长,肺泡隔保存并不规则增厚,肺泡及支气管管腔不同程度存在。2.磨玻璃样 CT显示片状近似水样密度中有网格结构,病理基础为受累增厚的肺泡癌构成的框架内充满粘蛋白或其他液体。3.支气管充气征 该征象与一般渗出性病变及肺梗塞不同,由于有间质慢性炎症和间质增生,故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和普遍性狭窄,亦可僵硬扭曲。4.紧贴水平裂或斜裂侧边缘局限性和波浪状外凸, 是由于瘤细胞累及所致。

065 简述肺高分辨率CT(HRCT)的基本条件及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肺HRCT的基本条件是:1.现代工艺技术的全身CT扫描机,固有空间分辨率<0.5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