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本文

当今,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根本实力,诚信的形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保障。因此,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以提高企业信用,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诚信是企业的灵魂。有了诚信,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创造长足发展的条件,使企业的发展长久不衰。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备要素,是一种无形资产,是“资本价值中的核心成本”。一个成功的企业,卖给顾客的不仅是商品本身,往往还隐含着商品背后的文化。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市场经济中,失信会使自己、企业付出高昂的代价,失信会使企业倒闭,失信等于自弃。无数事实证明,以诚信去创办企业、聚集财富,企业就会越办越好,财源也就会越开拓越广阔。相反,丧失诚信的企业必然是茫茫商海中的过眼云烟,最终将使财源枯竭。因此,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势在必行。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有利于企业自身建设,并实现与相关行政机关双赢 企业诚信建设是一个企业与行政机关相关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中,双方逐渐实现利益最大化。如工商、税务实行企业等级评定、分类管理,有利于激励诚信企业更加诚信,能够帮助其树立良好形象,增加其无形资产,制约并引导失信企业,使其走上诚信之路。同时,也有利于工商、税务机关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能,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

(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增加交易机会,规范市场秩序

在推进企业诚信建设中,有关诚信信息予以公开,这样便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使失信企业增加交易难度,

而使诚信企业增大交易机会。如在银行贷款、工程招标时,可参考申请企业诚信信息,签订合同时,可考虑诚信度高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三)有利于推动社会整体诚信,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 建立企业诚信制度可使失信者受损,守信者得益,这样企业在分析利害得失之后,会纷纷走诚信之路,进而可以影响到全社会,都讲诚信、守诚信,有利于净化社会空气,提升我们全民族的道德水平。

二、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现状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仍不成熟,信用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并完善。从企业实践层面看,目前我国企业诚信和信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企业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信用奖惩机制逐步建立 企业诚信建设是企业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社会环境既能够推动企业诚信建设,也可以制约企业诚信建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部门、各地方积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诚信建设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失信行为得到有效扼制。各地区、各部门正在逐步建立本地区、本系统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建立了多个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国家质检总局在山东等地开始建立质量信用档案试点工作。这些都表明我国以信用信息为市场监管体系的模式正在形成。

(二)企业不断重视诚信建设,创新诚信管理模式

企业诚信管理已经突破了单纯的道德规范的范畴,不断转变为企业新的管理职能,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许多企业开始制定诚信建设目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中国企联2006年的调查显示,83%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制定企业员工的诚信行为准则;64%的企业有明确的诚信建设目标。信用评级、信用评估、道德准则制定、社会责任报告等都不同程度被纳入企业诚信管理目标。

(三)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健全

中国企联2006年的调查显示,75%的企业对商业伙伴进行信用管理,主要方式有信用评级、建立档案、评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企业获得商业伙伴的信息渠道分布为: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占75%,通过行业协会的占69%,通过行业内企业交流获取信息的占66%。企业重视对商业伙伴信用进行监控和管理,说明企业信用管理的普及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企业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获取相关信用信息,信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四)企业重视职业道德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制定了职业道德规范类管理文件,涉及到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行业、社会、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职业道德管理主要通过教育、培训、激励和约束等方式得以落实,一些企业还引入道德监察官制度,建立了利益冲突解决和道德问题处理机制。而且大多数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它们愿意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以来,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我国尚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仍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诚信建设又成为了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当前,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领域中信用缺失现象仍比较突出,企业失信事件时有发生

企业受到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主要包括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等。而近年来,我国由企业失信引发的社会问题呈现多发趋势、发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影响较大的如: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制假案、安徽华源制药产品质量案等。在某些行业,

诚信危机呈现出多环节和多企业的特点。在某些企业的制假案中,产品生产的供应、采购、进厂、生产、出厂等多个环节全都出现了诚信问题,生产的供求两方面企业均出现诚信问题。市场交易各个环节的失信和同业内企业群体失信造成了一些地区、一些行业诚信水平有所下滑。

产生企业失信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重的。主要的原因可以概括为:诚信环境还不够完善、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企业短期行为、监督不力、存在体制障碍等。

(二)企业诚信建设缺乏统一引导,企业诚信管理服务相对滞后 1、信用市场的建设不成熟,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一,由于信用条件不完善,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增加了企业成本;第二,信用资源割据,第三方信用服务发展受到限制;第三,我国缺少在诚信管理方面的标准和应用,没有统一的引导,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在探索之中。

2、企业对信用知识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信用文化建设薄弱,我国信用服务市场发育不够、需求不足,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等影响。

对企业诚信需求调查显示,69%的被调查企业继续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47%的企业急需了解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整体管理流程和业务控制环节的信息,22%的企业愿意了解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19%的企业愿意了解专业化的管理应收账款知识。说明在企业诚信管理服务领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我国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体制不完善,缺乏诚信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战略事宜加以考虑,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诚信管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诚信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和资源得不到落实,诚信管理体系不能形成。与跨国企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