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三旧”改造中的城市更新发展研究 - 猎德村 - 图文 下载本文

置。以猎德大桥和新光快速路为界,猎德村域被分为桥东、桥西和桥西南三部分:桥东为复建安置区,桥西南给村建设酒店并安置部分集体物业,桥西地块拍卖融资用以满足改造资金需求,并做好经济平衡测算。除了村民个人补偿安置部分,村集体还预留了经济发展用地,建设一座酒店,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项目,保证村民获得长期稳定分红。桥西地块公开出让收入除用于原定的所有复建安置、搬迁及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外,超出部分用于村红线范围内市政设施建设,仍有节余时全部留给村集体发展经济、福利事业。

但是由于猎德村位于广州CBD中心商务区,猎德村的容积率比最初规划时高出近一倍。据了解,猎德村改造的三大功能区都具有较高的容积率,其中桥东区的安置复建房容积率高达5.2,桥西区的拍卖商业用地容积率更是高达7.98。容积率过高的改造并不算是成功的改造。

3.2.住户的再安置

原址一半会建楼宅,安置三千多户村民;另一半清拆后,用来发展商业楼宇和酒店。村民房屋回迁安置原则上采用阶梯式安置方法,以四层为上限。即按证内基建面积不足二层的可补平二层……四层及以上的按证内合法面积安置回迁。但由于要降低容积率,所以不能做到所有住户都可回迁,部分人员给予拆迁补偿并不安排住房安置。 3.3.文物保护

猎德村作为一个拥有900多年历史的村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岭南文化的活字典。在猎德此次改造中,政府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彻底改造猎德村的面貌,使之与珠江新城这个CBD生活圈相配衬。这样的改造难免会对猎德的传统造成一定的打击。在改造过程中,对村中的一草一木都会有所移动,甚至会改变猎德村内目前的大环境,现在存在村中的很多事物将会消失,猎德的后人或者就会慢慢忘记曾经存在的猎德文化和猎德传统。改造乃至消灭城中村,不等于简单的拆旧房建高楼,更不等于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出去--这里面的“孩子”,就是浓缩乡土文化精华的物质建筑。它们本来只是村落发展的见证,倘若有幸能够继续存留,则将是广州城市变迁的见证。人为地消灭了这些见证物,也就等于人为地在抹掉原本生动多样的历史片断。拆成一张白纸进行建设,倒是没有负担,但是写出来的却未必是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来的也未必是最新最美的图画。这不是要存心跟伟人抬杠,而是世易时移,在这个到处都在大讲文化的时代,自己主动放弃特色,甘愿面貌与人雷同的城市,不是显而易见的得不偿失吗? 3.4.公共建设与社会问题

猎德村改造首创了村民以土地产权(土地拍卖)置换开发商物业(安置房建设)来改造的新模式,有别于以往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的旧城改造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村民普遍担忧公共配套能否落实,就业教育医疗治安条件能否改善。由于外来人口众多,流动性大。长期以来,猎德村的治安状况也让村民们头疼不已。和广州众多的城中村一样,猎德村及其原住民也在城市的发展中被“边缘化”,成为公共管理的弃儿。 3.5.发展模式的广泛性

像猎德这样进行一次性改造的必须具备很多必要条件,因此,猎德的经验能否直接推广运用到今后城中村的改造上仍有待商榷。但猎德改造将会为广州其他城中村的改造起一个带头作用,为其他城中村的改造起指导作用。2007年市场好卖地款筹集得多,但如果市场不好,地价越低,城中村改造的容积率就越高,所以卖地集资的方法不太适合每个城中村。 4 猎德村改造问题的解决方法 4.1控制容积率

城中村改造本来的目的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不能为了筹集改造资金而牺牲容积率。一般情况下,住宅容积率在2-3之间最合适,不要超过3,猎德村复建房容积率5.2太高了,从远处来看密密麻麻,破坏了珠江新城景观,对CBD长久发展不利。建议,不要形成城中村补

偿攀比心理,不能因为一个城中村改造用高补偿,其他城中村也必须参照这个高标准。而且有的城中村改造不要全部回迁,否则就丧失了改造抽疏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意义。位于老城区的城中村为了降低人口密度,要限制容积率,但可以从其他城中村平衡改造资金。,对于合适的城中村,政府也应投入资金,比如通过修一条路改造部分城中村,从而减少城中村改造成本。据了解,目前荔湾区的西塱裕安围改造已经开始尝试综合改造的方式。 4.2多途径保护文物

为了延续岭南古村落特有的文化气质,猎德村整体改造并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传承,为猎德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延续留足了空间。完整保留了龙母庙,并以龙母庙为中心,将村内重要的祠堂、庙宇和代表性的民居沿猎德涌两岸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异地复建保存,打造岭南古建筑博物馆,让猎德的建筑文明、纯朴民俗、龙舟文化重放异彩。同时,猎德村还建设了村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的都是猎德改造前的物品。最令人瞩目的是上世纪80年代使用过的旧龙舟龙头,此外,还有沾着黄泥的犁耙、木桶、水排等,这些旧物都在静静诉说着猎德的文化,展现了猎德村的历史变迁。

猎德涌贯穿猎德村,是每年端午扒龙舟最旺的一条涌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三涌补水”工程,如今猎德涌不但不再脏黑臭,而且已基本恢复了清澈,碧绿的涌水与涌边的古榕相映成趣。

猎德涌一边是猎德村的桥西安置区,另一边却是一排新建的古香古色二层小楼。外贴青砖片的墙体与祠堂群风格保持一致,砖雕、木雕、满洲窗一应俱全,仿佛清末民初的水乡古镇。风情街将通过河涌护栏上建雕塑等方式打造成3大文化场景:第一部分是展现猎德村民父辈劳动作息的情景;第二部分是居民生活部分,包括婚丧嫁娶等场景;第三部分是文体部分,再现孩提时打波仔、抓鱼捉虫等活动。

据了解,这里将打造成岭南水乡风情街,引进茶楼、特色小店、文化创意产业等。风情街预计亚运以后进行招商,以后,这里将打造成珠江新城CBD里的一个旅游景点。 4.3公共建设由政府买单 社会问题纳入政府管核

要求改造项目必须配定学校等公共设施,原则上由政府负责建设。但在一些开发项目,开发商代为建设公共设施,再以建设费用冲抵土地使用金。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解决城中村脏乱差、突出的消防隐患和严峻的治安状况等现实问题,不要再把其边缘化。“城中村改造是把农民变成居民,农村变城市,农村管理变城市管理,这才是城中村改造的最根本目的。而不只是改善居住环境。”——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 4.4模式推广 不可生搬硬套

广州市城中村一个村子跟另一个村子的差异很大,无法做到同一套改造方案适用全部,所以要注意“一村一策”,针对每条城中村自己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的要求,制定合适的规划方案,综合整治改造城中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三旧改造条目

新华网 《猎德村有900多年历史》信息时报

南方日报《广州三旧改造将不再出现高容积率》 《猎德村志》 中新社

《城市规划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