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321离子键、离子晶体学案苏教版3 下载本文

层级训练

1.D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且一个离子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故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离子键,如

+-

NH4Cl中NH4与Cl形成离子键。]

2.C [由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可知A、B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还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Na2O2、NaOH等,C正确;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破坏离子键,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3.D [“相互作用”既指静电引力,也指静电斥力。相邻(直接相邻)的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离子键。]

4.A [离子键的强弱可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故A项正确。]

5.B [NaF、NaI、MgO均为离子晶体,它们熔点的高低由离子键强弱决定,而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数有关,MgO中键长最短,离子电荷数最多,故离子键最强。]

6.B [卤素与碱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为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具备离子晶体的性质。] 7.D 8.B

9.C [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则必为离子晶体,而离子晶体区别于其他晶体的突出特点是固体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选C。]

++

10.A [由题中的晶胞结构图可知:有8个K位于顶点,6个K位于面心,则晶胞中

11+--

含有的K数为8×+6×=4个;有12个O2位于棱心,1个处于体心,则晶胞中含有的O2

82

1

数为12×+1=4个,所以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设晶体中0价氧原子和-2价氧原子

4

-2y1

数分别为x、y,则有=-,即x∶y=3∶1。]

x+y2

11.B

11

12.D [在此晶体的晶胞中有A:8×=1个,有B:6×=3个,有C:1×1=1个,

82

即A、B、C的粒子个数比为1∶3∶1。]

13.(1)硫(S) 氧(O) 钠(Na) (2)金属

解析 根据题意知:X在第3周期,Y在第2周期。由于Y与Z能形成Z2Y、Z2Y2,Z的离子应为阳离子,Z元素在第3周期。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形式以及“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则X为硫,Y为氧、Z为钠。

14.(1)Mg O (2) (3)6 1∶1

(4)高 离子半径相差不大,MgO中离子所带电荷较多,离子键较强,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解析 (1)最外层电子数是从1→8,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的3倍,且A、B能形成化合物,则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6,A的为2。短周期元素分别为:A是Be或Mg,B是O或S,又因为原子序数A>B,则A是Mg,B为O。

(2)电子式表示MgO的形成过程:

2+

2-

(3)MgO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则每个Mg周围有6个O,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

2+2-+-2++2--

(4)因为Mg、O所带电荷比Na、F所带电荷多,且r(Mg)r(F),总体比较,离子半径相差不大,但MgO中离子电荷数多,离子键强。

15.(1)4 8 XY2或Y2X (2)12

5

3

(3)109.5° (4)2

2ρ·NA

解析 (1)Y只为一个晶胞所共有,即每个Y同时吸引4个X,而X处于顶点上,为8

11

个晶胞所共有,即每个X同时吸引8个Y。在每个晶胞中含X个数为×4=个,含1个Y,

82

则化学式为XY2或Y2X。

8

(2)在一个晶胞中,每个X与它距离最近的X有3个,则每个X周围有:3×=12个(每

2

个面为两个晶胞共有)。

(3)在晶胞中,Y与四个X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故键角为109.5°。

1MM(4)因为一个晶胞中只含个XY2或Y2X,故一个晶胞的质量为,则有ρ=3(a为晶

22NA2NAa3

胞的边长),得a=

MM3

,则距离最近的两个X之间的距离为2

M2ρ·NA

2ρ·NA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