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复习题最新教材含答案 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2015年版新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160题)

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

A. 哲学与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哪些派别的标准(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哪些派别的标准( 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这里,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是指( D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B )

A.静止 B.运动 C.存在 D.发展

6、在谈到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恩格斯指出“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这里的“它”指的是( B )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时间和空间

7、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B )

A.发展 B.运动 C.变化 D.时间

8、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B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1、《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 )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科学家利用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C )

A.客观性 B.有限性

C.相对性 D.一维性

13、“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表明( D )

A.时间的特征是人的体验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表明的观点属于( A )

A.否则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意识理解为“人脑分泌物”的庸俗唯物主义

16、人能够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 )

A.创造性 B.计划性 C.目的性 D.指导性

1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D )

A.意识和物质没有区别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并反作用于物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为物质所决定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

18、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是( D )

A.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有计划性 D.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19、人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 C )

A.创造规律 B.消灭规律 C.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D.不受规律的制约

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这说明( D )

A.实践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B.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22、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 C)

A.客观性 B.普遍性 C.条件性 D.多样性

2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体现了( B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D.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

25、发展的实质是( C )

A.是一种运动 B.是一种变化

C.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是一种联系

26、新事物是指( B )

A.新生的事物 B.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C.从未出现过的事物 D.受人追捧的事物

2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 )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29、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回答了( B )

A.世界究竟是什么存在的问题 B.世界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

30、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钥匙”是(C )

A. 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同一性原理 C.对立统一规律 D.矛盾普遍性原理

31、矛盾是( A )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32、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 B )

A.由人的意志决定 B.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有规律地向自身的局部转化 D.由自然规律决定的

33、“居安思危”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4、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A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35、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B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运动和静止 D.物质和意识

36、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7、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越长越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D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38、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C )

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39、“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40、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C )

A.全盘否定 B.肯定向否定转化

C.扬弃,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D.否定向肯定转化

4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必然是( C )

A.直线式前进 B.循环往复 C.螺旋式上升 D.难以捉摸

4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4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44、客观辩证法是指( B )

A.正确的辩证法 B.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C.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D.概念的辩证法

45、“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属于( C )

A.主观分析法 B.个别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一般分析法

46、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的积极的思维能力被称为( C )

A.创新思维能力 B.历史思维能力 C.底线思维能力 D.保守思维能力

47、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根本认识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法

48、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发展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49、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有记载说,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这表明( B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关系

5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包括( C )

A.是认识的来源 B.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是认识的先导 D.是认识的目的

52、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 C )

A.规律 B.客体 C.中介 D.主体

5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D )

A.直观反映 B.消极反映 C.被动反映 D.能动反映

5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人的能动反映的特征中,对于人的认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更为重要的是( A )

A.创造性 B.重构性 C.选择性 D.摹写性

55、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D )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56、下列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是(D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推理

57、同一句格言,年轻人的理解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理解丰富。这说明( A )

A.感性经验支撑下的理性认识更丰富深刻 B.理性指导下的感性认识丰富

C.理性认识优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58、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B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上的经验论

59、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在于( A )

A.理性认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B.感性认识过于抽象

C.理性认识更加真实 D.感性认识往往是错误的

60、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B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C.从实践到认识 D.从认识的初级阶段到认识的高级阶段

61、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根本原因是( C)

A.事物现象的复杂性 B.事物的多样性 C.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智力因素

62、真理就是( D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63、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上说是看它是否( C )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对事物有新的认识

64、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65、恩格斯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这句话旨在说明(A )

A.真理具有绝对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难以捉摸

66、“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D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67、列宁指出:“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说明( C )

A.人们无法认识世界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是对特定事物在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68、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 C )

A.两种不同的真理 B.完全相反的两种真理

C.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D.真理完全不相容的两种性质

6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

70、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 B )

A.正确肯定了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 B.根本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C.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7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认为( B )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7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D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7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C )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D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75、鲁迅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段话反映了(D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完全一致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6、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体现了( B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存在有时不决定社会意识

77、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是因为( C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7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79、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C )

A.劳动对象 B.劳动力 C.劳动者 D.劳动资料

80、在生产关系各要素中起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8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D )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D.私有制和公有制

8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D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83、“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84、上层建筑是指( D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5、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和设施属于( C)

A.观念上层建筑 B.意识形态 C.政治上层建筑 D.社会意识

86、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8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 B )

A.社会的一般矛盾 B.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的特殊矛盾 D.社会的主要矛盾

88、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

89、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90、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B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9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称为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其作用的发挥体现在( B )

A.作为生产力的独立性要素在单独发挥作用

B.作为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使劳动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C.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

D.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支配性地位

92、“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9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9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C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95、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C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9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B )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97、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98、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C )

A.是纯粹偶然的 B.是纯粹必然的

C.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9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B)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100、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101、马克思指出:“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0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B)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03、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C )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104、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D )

A.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B.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105、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C )

A.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商品交换的实现

C.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 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106、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107、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D )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加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8、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出现商品交换以来,商品的价值形式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依次是( A)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B.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C.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09、货币的本质是( B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110、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1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C )

A.价格与价值总是相等 B.价格与价值总是相背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价格无规律地围绕价值波动

11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

C.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D.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

11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D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114、被称作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C )

A.剩余价值理论 B.资本积累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115、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 )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116、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一个很大特点是( B )

A.可以生产新的使用价值

B.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新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C.可以劳动

D.可以创造劳动力价值

117、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土地、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B )

A.具体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118、在价值增殖的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A )

A.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B.个别劳动与剩余劳动

C.个别劳动与复杂劳动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19、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 C )

A.工人用于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B.工人用于创造新产品使用价值的时间

C.工人用于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时间 D.工人用于创造新产品全部价值的时间

120、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哪两个量的比值来衡量( A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不变资本与全部资本

121、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 C )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D.产业资本之比

122、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属于( B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商品价值的生产 D.商品价值增殖的生产

12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由于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则是( C )

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

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24、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等机器在增加,此时,资本家所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B )

A.机器与工人的劳动 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C.科学技术 D.全体资本

12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科学技术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12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27、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后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B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8、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最简单、最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B)

A.康采恩 B.短期价格协定 C.卡特尔 D. 辛迪加

129、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30、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 C )

A.获得平均利润 B.获得超额利润 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获得更多利润

131、金融资本是由哪两种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B )

A.商业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 B.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

C.商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 D.国家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

13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D )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13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 B )

A.国家元首 B.金融寡头 C.国务卿 D.执政党领袖

134、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C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35、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何种形式来实现的( A)

A.垄断价格的制定 B.生产价格的制定 C.销售价格的制定 D.成本价格的制定

136、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的实质就在于获得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来自( C )

A.先进的生产技术 B.先进的管理制度

C.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D.垄断资本家的个人节俭

13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B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1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D)

A.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C.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加强垄断统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