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 下载本文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命题着眼点:人物之语言理解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命题着眼点:情节之作用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命题着眼点: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与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分析错误。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为开头,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表达控诉战争罪恶的主题思想。B项,“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

的喜爱之情”说法片面,主要表达了战争对“我”的压抑。E项,“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分析错误。通读小说可知,小说叙述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爱情的向往,控诉战争的罪恶。

【答案】 CD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命题着眼点:人物性格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命题着眼点:人物之物象作用

【答案】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

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了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命题着眼点:主题与标题的关系 【答案】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意思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