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习题全部 下载本文

A.不易控制的风险责任 B.必然的风险责任

C.特殊的风险责任 D.巨灾的风险责任 E.道德风险责任 78.下列属于保险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是()。

A.资本金 B.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C.总准备金 D.赔款准备金 E.储金 79.下列有关保险的陈述正确的是(ABCDE)

A.保险是风险处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

B.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 C.保险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D.保险不具有商品属性

E.保险的基本职能包括分摊损失和防灾防损

80.商业保险一般可承保(ABC)

A .纯粹风险 B.自然风险

C.责任风险 D.投机风险 E.战争风险

81.可保风险的特征是(ABCDE)

A.风险不是投机性的

B.风险必须具有不确定性

C.风险必须是少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D.风险可能导致较大损失

E.风险在合同期内预期的损失是可计算的

82.下列有关风险的陈述正确的有(ABC)

A.风险是指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B.风险的存在与客观环境及一定的时空条件有关 C.风险是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的统一体 D.没有人类的活动,也就不存在风险 E.风险是不可以转移的

83.在保险索赔中,拥有索赔权的有()。

A.被保险人 B.保险代理人

C.投保人 D.受益人 E.保险经纪人

84.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有(ABCD)

A.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 B.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C.采用欺诈、胁迫手段签订 D.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 E.投保人因疏忽或过失而违反如实告知义务

85.下列关于再保险的描述正确的有(BCDE)

A.再保险是对风险的第一次转嫁 B.再保险是对风险的第二次转嫁

C.再保险合同与原投保人没有直接关系

D.分入人将所接受的风险再分摊给其他保险人的行为成为转分保 E.再保险是对风险的横向转嫁

86.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区别主要在于(ABC)

A.保险标的不同 B.合同当事人不同

C.保险合同性质不同 D.经营目的的不同 E.保险监管机构不同

17

四.名词解释

1.静态风险:在社会经济正常情况下存在的一种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

2.动态风险:是指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通常由人们的欲望变化,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以及产业组织的变化所引起的。

3.危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危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危险进行处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

4.保险:是集合同类危险聚资建立基金,对特定危险的后果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危险财务转移机制。

5.复合保险:是指投保人在同一期限内就同一标的物的同一危险向若干保险公司投保,保险金额之和没有超过标的财产的实际可保价值。

6.投保人的告知: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时,应把他所知的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全部告知保险人,而且投保人所做出的每次陈述都必须是真实的。

7.询问告知制度:是指投保人对保险人询问的问题作出如实回答,即履行告知义务,若保险人没有询问,则保险人无需告知。

8.无限告知制度:是指对告知的内容不作具体的规定,投保人应主动将其所知或应知与保险标的危险状况有关的任何重要事实告知保险人,而且所作的陈述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9.弃权:是指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主张的权利,通常指保险人放弃合同解除权与抗辩权。

10.禁止反言:是指合同一方既已放弃其在合同中的某项权利,日后不得再向另一方主张这种权利,在保险实践中主要约束保险人。

11.损失补偿原则:是指保险事故发生并导致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时,保险人给予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补偿数额,恰好弥补其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2.代位原则:是指保险人依照法律或保险合同的约定,对被保险人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后,依法取得向对财产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进行追偿的权利或取得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

13.委付:是指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推定全损时,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益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按保险金额予以赔付法行为。

14.财产保险:是指各种财产物资和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以补偿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为基本目的的一种社会化经济补偿制度。

15.火险:是指存放于固定场所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财产为保险标的,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财产因遭受火灾等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所致的经济损失。

16.货物运输保险:保险标的并非存放在固定处所而是处于运行状态;保险标的的出现地点多在异地,从而增加了保险人的理赔难度;意外事故的发生通常与保险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密切联系。

17.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法当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承担责任的一类保险。

18.产品责任保险:是指在保险有效期内,由于被保险人所生产、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存在缺陷,并在承担区域内发生事故,造成使用、消费和操作该产品的人或其他任何人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的赔偿限额负责赔偿的责任保险。

18

19.雇主责任保险:承保被保险人所雇用的员工,在受雇期间从事保险单所载明的与被保险人的业务有关的工作时,因遭受意外而导致的伤、残、死亡或患有与业务有关的职业性疾病而依法或根据雇佣合同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20.职业责任保险:承保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时因疏忽或过失造成第三方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

21.健康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因患病、生育所致医疗费用支出和工作能力丧失,收入减少及因疾病、生育致残或死亡为保险责任的人身保险。

22.再保险:也称分保,是对保险人所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保险,是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行为。

23.成数再保险:是指原保险人将每一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按照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约定的比率分给再保险人的再保险方式。

24.溢额再保险:是指由原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在合同中签订,对每一个危险单位确定一个由原保险人承担的自留额,而将该危险单位保险金额超过原保险人自留额的那一部分称为溢额分给再保险人承担。将实际形成的自留额与分出额分别对应于该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所占的比例,作为分配保险费和分摊赔偿款依据的一种再保险安排方式。

25.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死亡、伤残、生育、失业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五.简答题

1.危险的特征:

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可测性;可变性。

2.危险融资型处理方法:

1) 危险自留:如个人或家庭往往认为意外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不进行任何

保险安排;

2) 合同转移:方法:出售、租赁; 3) 保险;

4) 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期货、期权、远期、互换)

5) 利用其他合约进行融资,主要包括:或有融资计划;信用额度。二者区别:

信用额度的使用不需要以某个特定事件的发生为条件,只要企业发生贷款是相对有利的,就可使用这部分信用额度。 3.可保危险的满足条件:

1) 危险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2) 危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3) 危险的出现必须是以外的;

4) 危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危险; 5) 危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4.投保人应告知的内容:

1) 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根据保险人的询问,对已知或应知的与保险标的及其危险

有关重要事实进行如实告知;

19

2) 保险合同订立后,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内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增加时,应

及时告知保险人;

3) 保险标的发生转移或保险合同有关事项有变动时,投保人或被保人应及时告

知保险人,经保险人确认后可变更合同并保证合同的效力; 4)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应及时通知保险人; 5) 有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将有关情况通知保险人。 5.委付成立的条件:

1) 委付必须以保险标的的推定全损为条件; 2) 委付必须由被保险额向保险人提出; 3) 委付的对象应是保险标的的全部; 4) 委付须经保险人同意;

5) 委付不得附有任何附加条件。 6.保险合同的特点: 1) 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指合同非等价交换获得赔偿机会) 2) 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规定必为书面合同) 3) 保险合同是附合性合同;(条款仅为同意/不同意,接受/不接受,不能随意

变更)

4) 保险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5)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 6) 保险合同是有名合同;(法律直接赋予其名称)。 7.保险代理人具有的法律特征: 1) 是保险人的代理人;

2) 必与保险人订立委托代理协议; 3) 向保险人收取保险代理费;

4) 以保险人的名义,根据保险人的授权代理保险业务,其行为后果由保险人承

担责任;

5) 保险代理人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8.保险经纪人具有的法律特征: 1) 代表投保人的利益;

2) 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合同提供中介服务; 3) 可以依法收取佣金;

4) 保险经纪人必须为单位,个人不得作为保险经纪人; 5) 应对其过错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9.保险合同的形式: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投保单;(要保书) 2) 暂保单;(签订投保单之前所签的,与正式保单等效,但实效短) 3) 保险单(最主要,最正式) 4) 保险凭证;

5) 批单(对保险单进行修改,变更的单证)。 10.火灾保险不予承保的保险标的包括:

1) 不属于普通生产资料和商品的财产,如:土地、矿井、账册、技术资料等; 2) 非物质形态的物资,如:货币、票证和有价证券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