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官林教学联盟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下载本文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教学联盟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 ,泥香带落花。 ②淮南秋雨夜, 。 ③无丝竹之乱耳, 。

④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⑤ ,小桥流水人家。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

⑦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⑧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⑨ ,苦嫌鹦鹉语声娇。 ⑩塞下秋来风景异,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狭隘( ) 宽宥( ) 坦荡如dǐ( ) xiè渎( ) ..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

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A.唇:边缘 B. 火:用火烧 C. 冒:蒙,盖 D. 止:通“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B.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虽然身着冬装,漫步田野,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我不是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偶得的医生。 ....D.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沙漠中的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法规,抑制活熊取胆业的发展和熊胆的使用范围。 B.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C.微博影响力日益彰显,娱乐、教育、地产等各界常常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高自己的话语,抢占这块新兴的舆论高地。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5月11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致力于用外交方式解决中菲黄岩岛。

6.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水浒传》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例如智取生辰纲,就策划得极其巧妙;又如三打祝家庄,一打、二打都不成功,后来总结教训,摸清敌情,采取恰当的对策,终于打下来了。 B. 拳打镇关西、大闹飞云浦、倒拔垂杨柳最能反映鲁智深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特点。 C.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之一,他与所有的好汉都不同,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D.《水浒传》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4分)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7.阅读全诗,请你说说“缓”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8.有人说“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表现手法非常妙,你如何理解的?(2分)

答: (二)课外文言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

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狱:案件。②籍:登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素号难治 ②供自临其狱 __________ ..

③留者色动惶顾 ④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__________ ..

10.下列句中的“之”与“去其桎梏而饮食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执策而临之 B.虽有千里之能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公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由此可以看出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源于他既能心怀百姓,又能明辨是非。 12.翻译句子。(4分)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2分)

(三)阅读《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文,完成题目。(6分)

①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呢?原来叶子里有许多色素,色素发生了变化,有的消失了,有的显露出来,有的重新形成。

②叶子里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色素是叶绿素。叶绿素常见的有两种:叶绿素A,颜色较深,近乎蓝色;叶绿素B,颜色较浅,近乎黄绿。它们的构造大致相同,与人身上的血色素很相似,全是卟啉类化合物,只是叶绿素含镁而不是含铁。

③与叶绿素同时存在的还有叶黄素与胡萝卜素,它们的颜色是黄的或橙黄的,有很多种类,

化学结构与维生素A相近,也是卟啉类物质。

④以上几种色素,不是每个细胞都有,也不是平均散布在细胞里,而是与一些蛋白质及脂肪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小颗粒。比较起来,叶绿素是不稳固的,它经常在破坏,经常在形成。当光线很强而温度很低的时候,破坏强烈,形成停滞,叶绿素就要逐渐消失,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就显露出来了。到了秋天,很多的叶子变黄,就是这个道理。

⑤至于叶子变红,那是由于另外一类色素,叫花青素。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以上的完全不同,而是多酚类化合物的配糖体。它们能溶于水,在细胞中分散在胞液里。一般花瓣里的色素,都是这一类,在叶子里则少见。有时幼芽或嫩叶有这种色素,长大以后便消失了,或被叶绿素掩盖起来。到了秋天,很多植物的叶子,会大量制造这类色素,那是叶绿素已经消失了,所以叶子会变成鲜红的颜色,常见的如槭树、乌桕等。

⑥花青素形成的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是与叶子中的含糖量有关系。天气冷时,叶子里贮藏的物质会转变成糖,糖分多了就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如果我们在一根树枝的下部切去一圈树皮使糖分不流到树干,而在叶子里累积起来,就可以促进这个枝条上的叶子变红。有时叶子感染病菌或被虫子咬伤也有同样情况。一般上部年幼的叶子比下边老叶先变色,有时叶脉先变色,有时叶肉先变色,都可能与糖分有关。此外,强光、低温、干旱都有影响,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特别在山上,天晴气爽,秋天骤冷,夜里有霜的地方,树叶也特别来的鲜艳,古人的诗描写“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这个道理。

13. 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4.第⑥段中加点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5. 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材料提供的现象给出科学的解释。(2分) 【材料连接】:秋天到了,人们喜欢到北京的香山、苏州的天平山或南京的栖霞山去观赏红叶。本来葱郁的树林,脱掉了绿色的衣裳,换上黄、红、赭等鲜艳颜色的新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守山人 张小萌

⑴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一点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⑵“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⑶“老康,我老了啊。” ⑷“老朱,我也老了。”

⑸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⑹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

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⑺“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⑻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⑼“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⑽“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⑾“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⑿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⒀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⒁“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⒂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⒃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⒄“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⒅“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⒆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16.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2分) 1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

2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

3 ○

4 ○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老康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8.第(16)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文章(17)——(19)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