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完整版) 下载本文

(5)推荐一名同学展示读。 2.读出节奏。

(1)古诗很有节奏感。你能尝试一边打节拍一边读古诗吗? (2)学生练习读。

(3)教师指名读,师生点评。(课件出示古诗的朗读节奏) 课件出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组内打节拍齐读《元日》。 3.了解大意。

(1)圈出习俗。朗读古诗,想一想诗人写了哪些春节习俗,试着圈出来。 (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3)学生交流探究。

①理解“一岁除”。(除:除去,逝去)

②理解“屠苏”。(了解“屠苏酒”,课件出示有关屠苏酒的资料)

屠苏酒

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又名岁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是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扬光大的。饮用屠苏酒,要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原因是小孩过年又长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又少了一年的生命,迟一点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③理解“暖”字。喝了屠苏酒,有什么感受?是什么滋味? ④认识“桃符”。(课件出示“桃符”的图片)

桃符是用来辟邪祈福的;贴桃符是中华儿女过春节的重要习俗,人们通过挂桃符抒发美好愿望,祈祷新年新气象。

(4)指导书写“符”两个字。

①观察“符”字的字形:古代符节,一般用竹子做成,可以在上面刻写文字等,所以是竹字头。

5

②观察“符”字的结构:上扁下大。 ③师范写,生摹写。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会通过看注释、图片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关键字词理解古诗,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板块三 读出美好,想象画面

1.创设意境,想象画面。

(1)读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创设意境,引导想象。 (3)学生描述诗的画面。 2.指导朗读,体会意境。

(1)再读《元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

(2)学生圈画交流。“暖”既指春风暖,也说明心情暖暖的;“曈曈”是指灿烂的阳光,表达了愉快的心情;“新”指新的事物替换旧的事物,心情愉快。

(3)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情。(课件出示王安石简介) 课件出示: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20岁以前,他随父南北游学,了解民生疾苦。21岁起,当过地方官员,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在王安石49岁时,宋神宗为摆脱危机,任命他为宰相,主张变法,推行新政。此诗是诗人初为宰相执行新政时,见到新年家家忙着过春节的景象,而联想到变法开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4)说说诗人写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 (5)指名读全诗。 3.练习背诵古诗。

要走进诗人的内心,就要感受诗中的情感,借助古诗中的关键字词,细细品味、揣摩背后的意蕴,与诗人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

板块四 拓展延伸,读出情景

1.课件出示描写春节的诗句,学生自由读。

6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 2.议一议:说说这三句诗中诗人描写的是春节的哪些难忘情景。 3.课堂作业:用田字格写“符”两个字。

(1)学生练写。(提醒书写姿势、字的结构布局等) (2)交流评价。

4.拓展延伸:调查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完成一份春节画报。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魂、酒、牧”3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个字。 2.背诵古诗《清明》并默写。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解题,了解“清明”

1.谈谈清明的来源。

(1)板书古诗的题目:清明。谁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介绍。(课件出示清明简介) 课件出示: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气温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吐故纳新。

2.介绍诗人。了解诗人杜牧。指导书写“牧”,左边牛字旁的第三笔是提。

7

3.说说你们在清明节通常会做什么。(祭祖、上坟、扫墓、踏青等)

板块二 初读故事,感受韵律

1.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借助生字表,放声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把古诗读通顺。 2.抓诗眼,悟诗情。

(1)自由读,想一想,诗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欲断魂) (2)理解“欲断魂”。

①由“魂”字可以想到哪些词?(魂魄、灵魂等)“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失魂落魄) ②观察田字格中“魂”的笔画,指导书写“魂”:左窄右宽,不要忘记写最后的两笔撇折、点。 ③学生描红、临帖、练写,教师评价。 ④指导书写“欲”。

⑤字典中“欲”有三种解释,诗中的“欲”是哪一种意思? 课件出示:

A.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B.想要,希望;C.将要,快要。 ⑥说说“欲断魂”的意思。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小组读。 (3)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教师示范读,指名读。 (5)学生自由读,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必须在诵读上下足功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促理解,以读促积累,“读”

8

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