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选修课“罗马天主教文明鉴赏”讲义之十五
AN APPRECIATION OF ROMAN CATHOLIC CIVILIZATION, UNIT 15
天 主 教 的 神 职 及 其 礼 仪
THE HOLY ORDERS AND THE DIGNITARY RITE OF CATHOLICISM
天主教是全世界基督教诸多派别(denomination)中最大的一个,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巨大。天主教认为,他们的教会是由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由首任主教圣彼得及其未曾中断的传人传承下来的唯一正统合法的教会,因此,教皇对天主启示(divine revelation)的信条解释永无谬误(the infallible)。教会的组织严格实行金字塔式的神权等级制,天主教称为圣统制(hierarchy),意思是来自神圣的治权(jurisdiction)制度。教会的基层组织是堂区(parish),由司铎/神父(priest/ father)负责;若干堂区组成一个教区(diocese),由主教(bishop)负责;若干教区再组成一个大教区/教省(archdiocese.);截止2001年9月的统计,全世界有大约1800个教区,500个大教区/教省。
教会礼仪(liturgy):泛指教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仪式和礼节。 天主教认为,神职人员是沟通天主与信徒之间的特殊中介,神职人员既能代表信徒向天主祈祷,也能奉天主之命颁施恩典。虽然理论上讲,“主内的弟兄姐妹”在教会是完全平等的,有些不重要的宗教活动一般信徒也能主持,共同参与;但是,带有祭祀意义的绝大部分宗教活动必须由神职人员主持;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在地位上存在着事实上的高低区别,即前者是主导,后者是随从。6世纪以前基督教的礼仪非常简朴。其拉丁教会的传统礼仪到8世纪才基本定型,为西欧教会普遍采用。16世纪经特兰托大公会议修订后,成为天主教会的规范礼仪。
正式完整的礼仪必须在教堂内举行。天主教的礼仪以弥撒(the mass / missa, 拉丁文原意是派遣,或称感恩祭)为中心,依据圣经,按规定的仪式,象征性地“重演”基督在十字架受刑和救赎的情景和意义;弥撒是信徒们聚集在一起,由神职人员主持的朗诵圣经、歌唱圣诗、祈祷和领受圣体等崇拜天主的宗教活动。变体论神学认为:经祝圣的未曾发酵的饼和(红)葡萄酒,已奥秘地变化为基督的肉和血。信徒在教堂吃喝祝圣过的饼酒就等于领受了耶稣的圣体;它标志着信徒与基督结合,蒙受神恩,还意味着信徒和教会的统一。
除弥撒外,天主教的日常礼仪活动还有大日课。此礼源出中世纪隐修院,将每昼夜分作7个时辰,每隔约3小时按所定程式进行一次集体礼拜、祷告、诵唱经文和颂诗等。现在,信徒也可以在家按课个别诵念经文。目前除修道院以外,教会的礼仪形式日趋简化。1962-65年的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前,各国天主教会在礼仪中大都使用拉丁语(东仪天主教会除外),70’年代以后的弥撒和大日课等集体礼仪活动改用当地民族语言进行。
七件圣事 : 神学认为圣事由基督设立,基督将无形的恩宠圣化在七件圣事之中,并将此恩宠赐于参加圣事领受者;教会通过合格的神职人员,依照基督的规定礼仪施行的圣事即生效,不因施礼者的品德好坏而受影响,这一理解简称“按礼生效”。
11世纪以来天主教逐渐确定圣事为7件。16世纪的特兰托大公会议明文规定:
① 圣洗(baptism)。一般由神职人员在教堂中施行,由主礼人用少许水点于受礼者之额头,呼叫受礼者的
洗名(也称圣名)后,说:“我洗你,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亚孟。”洗礼有再生和洗去原罪之意,为加入教会的标志。
② 坚振(confirmation)。由主礼人首先为已经洗礼者覆手(即在额头上按手),然后涂抹圣油和划十字,并
说:“某某某,请藉此印记,领受天恩圣神。”坚振圣事一般由主教施行,意义是使已经洗礼的青少年或成年教徒加强信仰坚定意志,确认他已经成为基督的精兵;
③ 告解(penance)。到教堂的告解亭(The Confessional, or Confessionary, 亦译神工阁)向听神工神父告
罪,表示忏悔,由神父给予赦罪,并令其作一定的善功补赎罪过。告解亭是神父和信徒个别交谈的神秘所在,告解亭小如“斗室”,内部却又隔成两个只能容纳一人的小阁,坐在其中一阁的神父和在另一阁的信徒,虽然近在咫尺却不能“面谈”;信徒只有通过两阁之间的窗孔或帷幕,向代天立言的神父忏悔“告解”或接受神秘的劝导。所有信徒(包括神职人员)都必须经常向听神工神父行此圣事; ④ 圣体(the Eucharist)。弥撒中的领圣体,就是信徒吃祝圣过的未曾发酵的饼,喝祝圣过的(红)葡萄
酒。领受圣体是与基督结合,蒙受神恩,还意味着圣徒和教会的统一;
⑤ 终傅(anointing,给病人傅油)。由神父或主教为患病或垂危的信徒(包括神职人员)抹油、念经、祝福,
为其身体减少痛苦和灵魂得救而祈祷;梵二会议以前,受礼人如果是神职人员,部分礼仪与一般信徒有一定区别;
⑥ 祝圣(ordination,源于拉丁文ordo,秩序)。泛指授予信徒神职的一系列庄严仪式,参考下面的“神
职圣事”。由主教主礼,先覆手(把手按在领受者额头上),然后涂圣油于领受者;祝圣神父涂抹在手上,祝圣主教需要涂抹在头上;
⑦ 婚配(matrimony)。神职人员按照教会规定,为男女双方同意结为夫妻的举行神圣的典礼仪式。至少
要求夫妻有一人是天主教信徒。
敬礼圣事: 除崇拜天主和基督外,天主教还按等级对诸圣者保持等级分别的崇敬,认为圣者在救赎事工上有向天主代求恩典和通功(将其所建功德分给求告者)的中介作用。在诸圣者中,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享有最高地位,奉为圣母,受到仅次于天主和基督的特别恭敬。除圣母外,耶稣的“鞠养父亲”若瑟以及天使、使徒、殉教者和一些经教皇册封的圣徒,都在日历上写明了崇拜他们的日期。在形式上,也可向他们的画像屈身跪拜。
敬礼也分别三个等级:对天主和基督的敬礼叫崇拜(拉丁文latria,原意为事奉);对圣母称“特别恭敬”(拉丁文hyperdulia,原意为超级的恭敬);对天使和圣者的敬礼只可称一般的“恭敬”(拉丁文dulia,原意为奴仆对主人的恭敬)。
大小节日: 除主日(星期日)外,还设有大、小瞻礼日(圣日)。主日和瞻礼日都以弥撒为主要宗教仪式,神父们则每天都行弥撒。瞻礼分定期的和移动的两种,定期瞻礼如耶稣圣诞(Christmas)为12月25日,圣母升天(Assumption of Mary)为8月15日。移动瞻礼以推算为标准,例如圣诞节前第四个星期日为圣神将临节(Advent,降临期的开始);复活节(Easter)计算为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即3月21-4月25日之间;复活节后第40天为耶稣升天瞻礼,第50天为圣神降临瞻礼。瞻礼分大小两种,四大瞻礼为:为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小瞻礼如三王来朝(新教称显现节)、耶稣升天、圣母无原罪始胎、大圣若瑟瞻礼,诸圣瞻礼等。但各国各地习惯略有不同。
教会每年根据各大小瞻礼的日期,编成教会日历(亦称瞻礼单)。教历是从圣诞节之前4星期的圣神将临节算起,分若干阶段。各种瞻礼崇拜礼仪中,神职人员的服饰及圣坛布置颜色不同,如封斋节期等用紫色表示悔过,圣诞节用白色表示洁净、无罪与荣耀;受难节用黑色表示哀悼;圣神降临节用红色表示圣神与火和血;绿色则表示和平以及传教的发展希望等。
传统的七品神职 (Sacrament of Holy Orders\\Ministry): 神职亦称“圣秩”、“圣品”、“神品”,属于基督教主教制教会对神职人员权力、职位的等级划分。1947-72年实行的圣统制期间,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分为七品:一品司门员(doorkeeper司阍),二品读经员(lector),三品驱魔员(exorcist), 四品辅祭(acolyte,襄礼员,司祭做弥撒时,答应经文,伺候一切),五品助理副祭 (sub-deacon, 助理执事,在大礼弥撒中朗读书
信, 协助六品副祭办事),六品副祭(deacon,执事),七品司祭(priest,包括神父、主教)。1972年以前的拉丁语天主教教会认为一至四品为低级神品(小品),五至七品为高级神品(大品),大品神职都要求终身独身;东正教会和新教圣公会的神品划分与天主教类似,但以前五品为小品,后两品为大品。
现行的三级神职: 1972年以后,天主教废除了7品神职制度,实行副祭、神父和主教组成的3级神职制度;其他低级职位随时选择平信徒担任。现在,只有经过祝圣的副祭、神父和主教才能称为神职人员(clergy)。天主教使用的“司祭(priest)概念”经常是狭义的,主要指称神父;而基督教其他各派使用的司祭概念则大多是广义的,包括所有可以主持祭祀活动的各级神职人员,因为英文priest源于希腊文presbyteros(长老)和拉丁文sacerdos(司铎)。
第一级副祭(deacon,源于希腊文diakonia, 意思是服务):副祭也称为执事,“六品”,在大礼弥撒中负责颂唱福音经;平常也可施行洗礼、送圣体、婚礼、殡葬礼。它属于一种过度性神职,绝大多数的副祭要晋升为神父,因此法典规定,副祭也必须发誓愿意终身过独身生活。
第二级神父(priest /father):神父是天主教有权主持弥撒的神职人员之中最低的等级,也称司铎(sacerdos), 因此祝圣神父的典礼称为晋铎典礼。他负责履行基层堂区的训导、圣化、治理工作;所谓训导,即领导基层堂区、教区的牧灵工作;所谓圣化,即通过一定的仪式把教会需要的各种事物神圣化,例如洗礼需要的水念经祝圣以后就称为圣水(Holy water),把未曾发酵的面饼(wafer)和(红)葡萄酒,放在圣体盘(ciborium/pix)和圣餐杯/圣爵(chalice)里,念经祝圣以后就称为耶稣的圣体(Host)圣血(Holy blood)等;所谓治理,即辅佐主教管理堂区(parish)。神父有权施行除了祝圣神职以外的其他各种圣事,最日常的的圣事是主持弥撒,送圣体(Holy communion/ the Eucharist)圣餐);主教任命的堂区主任称为主任司铎(pastor),通领堂区的其他神父和信徒。
第三级主教(bishop,源于希腊文episcopeo,原意是监督者):主教是3级神职制度的最高级。根据1983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解释,主教是负责领导教区(diocese)的最高神职人员,其权力来自耶稣确定的12使徒的继承权,是教义的导师,圣礼的司祭,教会的牧人,因此祝圣主教的典礼称为晋牧典礼。主教拥有司祭的全部权力和神父所没有的祝圣神父和主教的权力。早期教会的主教是由信徒民主选举的地区教会负责人,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主教由教皇颁发委任状以后,才能举行晋牧典礼。每一个大教区/教省任命一位大主教/总主教(archbishop)通领教省的各个主教区。
枢机主教(cardinal,礼服是深红色的,因此俗称红衣主教):枢机主教由教皇直接在主教中选拔任命,终身任职,负责某个国家、地区或某项重要事务,是天主教会职务最高的神职人员;枢机主教大多常驻罗马,在教廷担任重要职务;现任红衣主教大约174位,组成世界枢机主教团(the College of Cardinals),是协助教皇处理天主教立法、司法和行政工作的最高咨议集团。主教、大主教和枢机主教都属于3级神职制度的最高一级,他们之间只有行政治理权限的大小高低之分,作为司祭的神权地位是一样的,因此,册封枢机主教的典礼不再称为祝圣典礼。
一般来说,天主教领受神品圣事的只能是男性信徒,女性只有加入修会(orders)或修道院(convents)以后,才能领受与修女身份相应的职务。现行的授职规定始于1947年教皇比奥十二世(Pius / Pio XII)的《神职圣事》诏书,1994年5月22日,当代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牧函《圣事授职》(Ordinatio Sacerdotalis)中,再次肯定了教会传统。
尽管天主教1962-65年的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作了许多姿态开放的改革,但是,诸如妇女在教会中的应有作用,教士是否必须独身(clerical celibacy),是否有必要反对离婚、人工避孕和堕胎等,仍然是全球争讼不休悬而未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不太了解天主教礼仪的人来说,首先从观察与天主教等级标志有关的冠冕、服饰、权杖、权戒乃至殿堂布置和会议座次等外表现象开始学习,不失为门径之一。诚如本教材第一部分“梵蒂冈简介”(INTRODUCTION OF VATICAN CITY STATE)介绍它的国家体制时所说,梵蒂冈既是一个神权君主制国家,又是一个领导天主教世界的中枢机构,它的礼仪外在标志都能反映这个神权国家与世俗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冠冕,古代教皇头戴三重冠(tiara),它的形制源于古代波斯王冠和早期主教冠冕的结合。“三重”含义的解释古今不同,有的说代表教皇统治着地狱、人间和天堂三个世界,比较新的解释是教皇兼有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能。现代教皇则废弃这种冠冕,改用主教冠冕(mitre / mitra)。这种形制的主教冠冕11世纪开始流行,教皇和主教在所有隆重场合都要戴主教冠冕,但在弥撒和祈祷时,一般要免冠。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主教冠冕的形制虽然大体一致,但同一教皇不同场合所戴的主教冠冕不同;不仅颜色不同,其质地、配饰也大不一样。至于教皇与普通主教所戴的主教冠冕,则一定隐藏着一些细微的区别。
四角帽(berretta)也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的一种冠冕,顶上有三道或四道圆脊,中间有绒线编织的小球。不同品位的四角帽颜色不同:枢机主教用红色,主教用紫色,神父用黑色。
小便帽(zucchetto)则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日常简便冠冕,源于古罗马人戴的一种圆形紧合无沿帽,大约13世纪开始流行。不同品位的小便帽也颜色不同:教皇用白色,枢机主教用红色,主教用紫色,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用黑色。
再说权戒(the ring of office)。虽说不同等级的主教,都在祝圣的时候授予象征权力和等级的戒指,戴在右手无名指上;但戒指不同的图案区别不同的等级;比如下图所示,2001年2月22日,教皇颁发给刚任命的红衣主教们的权戒上,雕刻的图案都是基督在圣母和圣约翰面前受难的形象;而教皇的权戒图案,则统一雕刻着圣彼得打鱼图,因此教皇权戒叫“渔人图章戒指”(Fisherman’s Ring);这就是说,在古代,教皇权戒有图案的那一面,可以兼作图章,盖在他亲手签发的文书上;历代不同的教皇,以打鱼图旁边的圣名铭文不同相区别;历任教皇死后,其权戒当众销毁。
本教材各部分图片都有反映礼仪的内容,但最集中的是下面3节:第13节天主教的陵墓丧葬艺术 (THE CATHOLIC TOMBS AND THEIR FUNERAL CUSTOMS),第14节天主教的神职及其礼仪(THE HOLY ORDERS AND THE DIGNITARY RITE OF CATHOLICISM) 和第15节罗马2000年千禧大庆特辑 (THE JUBILEE CEREMONY IN ROME 2000),请大家注意自己选择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