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OS期中考试试卷 下载本文

华东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第_二_学期

《 操作系统 》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2013.4

开课学院:信息学院,专业: 计算机10 考试形式:闭卷,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冯翔、高雯

题序 得分 评卷人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格 1分)

1.一个进程的生命期可以划分为一组状态,一个进程可能具有三种基本状态。这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批处理作业能否占用处理器必须经过两级调度,首先要被_______调度选中,然后再被_______调度选中才能占用处理器运行。

3. 静态重定位是在____________时完成的,动态重定位是在__________时完成的。在存储器的可变分区管理中,作业的地址转换采用的是________重定位方式。

4.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在操作系统中,可以并发执行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6. 解决死锁通常采用死锁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死锁的检测和解除四种方法。其中银行家算法属于__________,采用资源有序分配属于__________,而资源剥夺属于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 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 管理计算机硬盘 B. 对程序进行编译 C. 实现虚拟存储器 D. 删除文件

2. 若系统中只有用户级线程,则处理机调度单位是( )。 A. 进程 B. 线程 C. 作业 D. 程序 3.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1

4.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 A. 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 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 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 实时性和可靠性

5.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状态。 A. 就绪 B. 等待 C. 运行 D. 完成 6.通常不采用( )方法来解除死锁。

A. 终止一个死锁进程 B. 终止所有死锁进程

C. 从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 D. 从非死锁进程处抢夺资源 7.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段。

A. 管理信息 B. 信息存储 C. 数据 D. 程序 8.一个正在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由于申请等待I/O操作而被中断时,( )。

A. 可以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与该进程相关的临界区 B. 不允许其他进程进入任何临界区

C. 可以允许其他就绪进程抢占处理器,继续运行 D. 不允许任何进程抢占处理器

9.信箱通信是一种( )通信方式。

A.直接通信 B.间接通信 C.低级通信 D.信号量 10.下面是关于重定位的有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绝对地址是主存空间的地址编号

B. 用户程序中使用的从0地址开始的地址编号是逻辑地址 C. 动态重定位中装入主存的作业仍保持原来的逻辑地址 D. 静态重定位中装入主存的作业仍保持原来的逻辑地址 11.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 )。 A. 缩短访问周期 B. 增加主存容量 C. 加速地址变换 D. 使空闲区集中

12.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空闲分区表中,空闲分区按其长度由小到大进行查找的算法称为( )分配算法。

A. 最佳适应 B. 最坏适应 C. 首次适应 D. 先进先出 13.下面有关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错误的是( )。 A. 尽量提高处理器利用率 B. 尽可能提高系统吞吐量 C. 适当增长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的等待时间 D. 尽快响应交互式用户的请求

14.操作系统使用( ) 机制使计算机系统能实现进程并发执行,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A.中断 B.查询 C.同步 D.互斥

2

15.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 )而产生死锁。 A. 打印机 B. 磁带机 C. 磁盘 D. CPU 16.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 A. 节省主存空间 B. 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 提高CPU效率 D. 实现主存共享

17.当CPU执行操作系统代码时,称CPU处于( )。

A. 执行态 B. 目态 C. 管态 D. 就绪态 18.下面有关可变分区管理中采用的主存分配算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变分区管理常采用的主存分配算法包括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循环首次适应等算法

B. 首次适应算法实现简单,但碎片过多使主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C. 最佳适应算法是最好的算法,但后到的较大作业很难得到满足 D.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能使内存中的空闲分区分布得更均匀

19. 保护现场是指将现场信息保存至( )。

A. 磁盘 B. 各相应的寄存器 C. 进程的PCB中 D. 内存系统区 20.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在用P、V操作解决进行之间同步和互斥时,一定要正确地安排P和V操作的顺序,否则会引起死锁。( )

2.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处理机的使用效率,缩短每个进程的周转时间。( )

3.只要有并发进程存在,就一定会导致系统失去环境的封闭性和结果的可再现性。( ) 4. 引入线程可提高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 5.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系统的程序道数越多,系统的效率就越高。( )。

6.程序的并发执行是指同一时刻有两个以上的程序,它们的指令都在同一处理器上执行。( )

7. 进程由自己创建,进程由自己阻塞。 ( )

8. 当由于为进程分配资源而使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 )

9. 对临界资源应采用互斥的方式来实现共享。( )

10. 某进程被唤醒后立即投入运行,则这个系统采用的是剥夺式调度方式。( )

3

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4分)

1.某系统有同类资源m个,供n个进程使用;如果每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为k,问:(1)为使系统不发生死锁,k的最大值是多少?(2)按(1)的结果,当n=3,m分别取值2、3、4时,对应的k值是多少,就可以使系统不发生死锁?

2.一个单CPU的操作系统共有n个进程,不考虑进程状态过渡的情况。(1)给出运行进程的个数,(2)给出就绪进程的个数。(3)给出等待进程的个数。

3.在单处理机的分时系统中,分配给进程P的时间片用完后,系统进行切换,结果调度到的仍然是进程P。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吗?如有,请说明理由。

4.通常CPU的执行状态分为用户态(目态)和系统态(管态),什么时候处于用户态?什么时候处于系统态?什么时候两种状态发生改变?

5.什么是进程?进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进程和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五、综合题(共30分,每题6分)

4

1. 某系统中进程有如下的状态变化图:

② 运行 ① 就绪队列 ③

④ 等待IO传输队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采用了怎样的进程调度算法?说明理由。 (2)把图中发生①-④的状态变化原因填入下表中。

变化 ① ② ③ ④ 变化原因

2.有一个阅览室,共有100个座位,读者进入时必须先在一张登记表上登记,该表为每一座位列一表目,包括座号和读者姓名等,读者离开时要消掉登记的信息,试问:

(1)为描述读者的动作,应设置几个进程?

(2)试用PV操作描述读者进程之间的同步关系。

3.假设有4 道作业,它们提交的时刻及执行时间由下表给出,计算在单道程序环境下,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最短作业优先算法(非剥夺式)和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并指出它们的调度顺序。

5

作业号 1 2 3 4

提交时刻(时) 8.00 8.50 9.00 9.50 执行时间(小时) 2 0.5 0.1 0.21 4.现有五个进程A,B,C,D,E共享R1,R2,R3,R4这四类资源,进程对

资源的需求量和目前分配情况如下表。若系统还有剩余资源数分别为R1类2个,R2类6个,R3类2个和R4类1个,请按银行家算法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2)现在如果进程D提出申请(2,5,0,0)个资源,系统是否能为它分配资源?

进程 A B C D E 已占资源数 R1 3 1 1 0 5 R2 6 0 0 0 3 R3 2 2 4 0 4 R4 0 0 0 1 1 R1 5 1 5 5 5 最大需求量 R2 6 0 6 7 3 R3 2 2 6 0 6 R4 0 0 0 1 2

6

5.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页面大小为4KB。已知某进程的第0、1、2、3、4页依次存在内存中的6、8、10、14、16物理块号中,现有逻辑地址为12138, 3A5CH ,分别求其所在的页号、页内相对地址、对应的物理块号以及相应的物理地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