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份集锦》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二月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解析:C 【解析】 【分析】

(1)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其张角越大.(2)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质子不可移动.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故A错误,C正确;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B错误;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 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同人的说话,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故选C。

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解析:D 【解析】 【分析】

(1)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大小关系:

(2)由图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大小关系;

(3)由图可知,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5g,利用密度公式求乙物质的密度;

(4)由图可知,体积为1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可求甲物质的密度,进而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详解】

A、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大,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故B错误; C、体积为10cm的乙物质的质量为5g,则乙物质的密度

3

?乙=m乙5g??0.5g/cm3?0.5?103kg/m3,故C错误; 3V乙10cm3

D、体积为10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则甲物质的密度:

?甲=m甲20g3333??2g/cm?2?10kg/m0.5g/cm3?4:1,故D正确。 ,则?甲:?乙=2g/cm:3V甲10cm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好物体的m-V图像,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同时会对人施加力的作用.不合题意; B.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故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合题意;

C.人对沙发一个作用力,沙发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不合题意;

D.是否发生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解析:A 【解析】 【详解】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现成的,不是凝固产生的,湿衣服

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选项A正确.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R1和R2中的某个电阻其“I-U ”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有四位同学作出的另一个电阻的“I-U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根据图乙的U﹣I图象没有为零的坐标判断出是电阻R1的U﹣I图象,并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压;当滑片在最右端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2两端的电压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最大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综上判断选项得出答案。 【详解】

由图乙可知,电压和电流值没有为零的坐标,故乙图为R1的“I﹣U”图象,

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R1两端的电压最大,即为电源的电压,则电源的电压U=UR1=6V, 当滑片在最右端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2两端的电压最大, 由图象可知,R1两端的电压U1=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2两端的最大电压: U2=U﹣U1=6V﹣2V=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