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诗歌鉴赏 下载本文

精 品 试 卷

专题十 诗歌鉴赏

1.(2017年1月·广东学考·T16~17)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 苏 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手法精妙,韵味无穷。 B.颔联讲究对仗,如“风花”对“云月”,“误入”对“长临”。 C.颈联的“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鸦鹊的活泼欢乐。 D.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

解析: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错误。作者是“待听”。

答案:D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句化用温庭筠、韦庄诗意,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不凡。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他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孙思顺 杨 载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霏。 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南浦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

注:①玉屑:喻美好文辞。②南浦:地名,古诗词中常借指送别之地。③谢玄晖:谢朓,

推荐下载

③①

精 品 试 卷

字玄晖,南朝颇有才华的大诗人,以山水诗名世。

(1)与“芳草漫随愁共长”中“芳草”所营造之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登黄鹤楼》)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C.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D.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

解析:“芳草漫随愁共长”所传达的情感是与友人离别的愁情,有相随而不忍离去的意思。选项A,“芳草萋萋鹦鹉洲”之景中有蕴含着思乡之愁情。选项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之景蕴含着思乡之愁情。选项C,“芳草”喻指“墙内”荡秋千的女子(或深层上喻指怀德之人),明显与其他诗句不同。选项D,“芳草碧连天”中蕴含着离别的愁情。

答案:D

(2)在此首赠送友人的诗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分条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与友人相逢、相知的愉悦;②与友人分别(或: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伤感;③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悲慨;④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盼;⑤对友人文学才华的推崇。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直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寄黄幾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诗人晚年内心的真实写照。 B.“空知返旧林”是写作者别无长物,空带知识回归山林。 C.“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

推荐下载

精 品 试 卷

D.“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 解析:“空知返旧林”表达的是希望隐居的意思。 答案:B

(2)下列对两篇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与孟郊合称“王孟”。

B.《酬张少府》这首诗的韵脚是:心、林、琴、深。 C.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

D.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解析:“王孟”中的“孟”指的是孟浩然。 答案:A

(3)说说王维的诗表达了其怎样的思想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酬张少府》这首诗作者通过写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恬静淡薄、乐山乐水的情怀。

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问题。

蓟北旅思 张 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注:①白苎词,吴地的歌谣。

(1)对这首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旅思”是指“游子在旅途中的愁绪”。 B.“乡国”是指家乡。

C.“空歌”是指“空中的歌声”。 D.“客亭”在古诗里常指送别的地方。 解析:“空歌”指徒劳地歌唱。 答案:C

(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抒发了作者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首联就使人触摸到诗人急切而又失望、

推荐下载

精 品 试 卷

惆怅的感情脉搏,渲染出浓厚的感情气氛。颔联仍是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诗人因睹别人的离愁别绪,不禁忆起自己离家时亲人依依难舍的情景。颈联,诗人只能孤寂地向自己倾诉,无限愁绪,只有己晓。尾联意谓南归行人之多,与诗人独不得归形成对照,至此,诗人那寂寞悲愁、失意憔悴的形象如在读者目前。)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从北向南外出游历已有多时,途中路过满目青翠的北固山,这里还不是目的地, 他还要乘船继续前行。

B.诗人放眼江面,只见江水清绿,水波不兴,只有自己乘坐的船儿行驶在开阔的江面上,虽是顺风而行,但显得是那么的孤独!

C.也许是一夜未眠,诗人早早起身,看见朝阳已出,春色已现,感到年关已到,自己还身在客途,且离家越来越远,未免心生孤寂与焦虑之感,眼前的良辰美景也已黯然失色。

D.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自问家里的来信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啊?抬头看见北归的大雁,诗人想请它到洛阳代他打听一下家里的消息。

解析:应该是“抬头看见北归的大雁,诗人希望大雁捎一封书信给家里。” 答案:D

(2)《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武陵春·春晚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