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下载本文

备课时间:2017年3月16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数数、数的组成和读数 写数 课型 练习课 第( 3 )课时 内容 主备 李瑞艳 参加人 年级数学教师 教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目标 教学 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重点 教学准确完成练习 难点 教学数位表、课件。 媒体 前置 任务 导学过程 环节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调整与补充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数数。 (1) 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按要求一个一个地数(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数。 20数到100。 指名学生10个10个的 数。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学生口答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 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小组内讨论,全班订正 1、出示课本第39页第8题 帮助学生数地(3)小题 导学过程 环节 三、课堂小结 调整与补充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2、出示第40页第9题 数一数,圈一圈,并说说是怎样数的?要注意什么? 3、出示第40页第10题,引导学小组讨论后,班上交流 生数圆。怎样数比较快? 红色和黄色的圆要2个2个的 数、绿色的圆要5个5个的数、 一共多少圆要10个10个的数。 4、第出示40页第11题 独立完成后订正 5、出示第40页第12题 想一想,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 说说是怎样想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2017年3月16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课型 导学 第( 4)课时 内容 主备 李瑞艳 参加人 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目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教学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重点 教学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难点 教学 教具:课件。 学具:不完整的百数表。 媒体 前置 任务 导学过程 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解构百数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画面)。读一读,打个招呼吧! 2、没关系,那就请它们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老师给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1、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然后引导学生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调整与补充 学生活动 观察,说感觉:太乱了,不容易看出是什么数。 指名学生到黑板填写,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学生按要求逐项完成。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 教师活动

导学过程 环节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3、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 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1、完成课本41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42页做一做 3、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调整与补充 学生活动 9排列(0没写出来)。 学生随着教师回答问题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指名学生与大家交流 独立做题,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然后全班订正 说说做题方法 教师活动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42 〉35 23〈 25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