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评估检测 下载本文

专题评估检测(二十三) 专题二十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莆田一模)伯里克利曾说:“雅典人纵使不能创造一切事务,但有权利判断一切事务。”与这种说法相类似的古希腊思想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轮番而治 D.认识你自己

2.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苏格拉底认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自由平等”

C.“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3.(2013·徐州模拟)“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

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 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4.伊拉斯谟是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他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5.(2012·广州模拟)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C.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

6.(2012·漳州一模)马丁·路德认为:“凡国家社会合法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从政、司法、照宪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开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官府吩咐起誓以及嫁娶等,均无不可行。”由此可见马丁·路德( ) A.提出王权高于神权主张 B.具有近代法治意识 C.强调教会经济管理职能 D.开启宗教改革大门

7.(2012·南京模拟)赫尔德尔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8.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叙述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历史时期 古代希腊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9.正如卢梭所说,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材料表明( ) A.启蒙思想的出现是偶然的

B.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C.启蒙思想家没有辩证看到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D.静态的幻象是社会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

10.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

表明康德( )

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 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

11.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2.(2013·惠州模拟)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欧洲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4分,第14题26分,共40分) 13.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6分) 14.在中外历史发展长河中,社会精神风貌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记述了一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 社 是一种口是心非的说法罢了 会 神授之物一部分 观 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念 享有财富的颂扬声不绝于耳

材料二 大萧条对家庭的严重影响,可从加利福尼亚失业委员会1932年11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得知梗概。这份报告说:“失业与失去收入已经破坏了许许多多家庭,使这些家庭成员??失去自尊心,摧毁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与可雇佣性??许多家庭外表上依然未变,但道德上崩溃了,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没有立足点,没有前途。??由于家庭蜕化变质,出现许多罪行:偷窃、殴打、甚至凶杀,卖淫显著增加??喝酒和酗酒的人增多。”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5卷

材料三 辛亥革命之后的20年间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变化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主张。 序号 1 除军阀 4 7 兼容并包 打倒孔家店 5 8 时约法》 (1)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哪些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有怎样的进步。(1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危机给美国人精神造成的影响。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对转变美国人精神状况起到的作用。(6分)

(3)上述主张反映了哪些时代主题?请在每一主题后列出相关主张的所有序号。(8分)

答案解析 民主共和 恢复《临 9 文学革命 6 提倡国货 主张 打倒列强, 2 实业救国 3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序号 主张 序号 主张 有成员感和共事感 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政府不再被认为是上帝施予人类历史的文艺复兴时期 需要上帝的感化和拯救,这充其量不过启蒙运动时期 把政府视为人的意志所创造的一种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