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形中,铁块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A.将铁块压成薄铁片 B.铁块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D.把铁块从兴化运到泰州 2.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在0℃﹣4℃之间 B.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C.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的像A′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B.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D.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4.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

A.手影一平面镜成像 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 D.倒影一光的折射

6.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7.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A.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

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8.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

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

9.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城区内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在人耳处 B.在传播途中 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 10.观察图所示水沸腾前后的照片,得到关于气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前没有气泡 B.沸腾前后气泡没有变化 C.沸腾后的气泡比沸腾前的大 D.沸腾后的气泡只出现在水面处 二、填空题

11.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______ (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______。

13.小明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如图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是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

14.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 。

1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B”)

1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______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三种颜色光组成的。 三、计算题

17.小明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明的妈妈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明进行验证小明通过实验测出这件工艺品的质量为225g,体积为20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g/cm和8.9g/cm.(计算结果均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计算出标准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18.小聪每天步行上学,为了测算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他先到学校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以平时行走的速度步行100m,测出所用时间为80s;然后再测出以相同的速度从他家步行到学校用时10min.求:小聪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m? 四、实验题

1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3

3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 20.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三者高度,使得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是倒立______(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_____(能/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3)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也可以不移动光屏,而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合适的______镜(近视/远视)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而变短,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立在直尺上方,且底边与直尺相互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且应在 ________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杯所成的像.

(2)点燃蜡烛A,小心的移动蜡烛B,当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面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 .这时,若把蜡烛B换成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2.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