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20盘锦市中考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请按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4.取Cu-Zn合金10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59.8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 (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七、探究题 25.化学家用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了纳米级别的金刚石,同时得到一种白色

固体。白色固体是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下面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碳酸钠、氧化钠

均为白色固体。

氧化钠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③

溶液呈中性,

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提出猜想】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氧化钠;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丙同学:白色固体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与结论】

(1)甲同学为验证猜想,取白色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于是得出自己的猜想正确,但遭到其他同学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乙、丙两位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将其溶解,并加入过量的______ ②往实验①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____ 实验现象 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中有碳酸钠 白色固体中没有氧化钠 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请写出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拓展延伸】蜡烛火焰中也含有金刚石,碳转化为金刚石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号 答案 B B D C C C D C A C A B B A A 二、填空题 16.④ ⑤ ⑥ ① ③ ② 17.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8.D 三、简答题

19.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D 2NaOH+SO3=Na2SO4+H2O或2NaOH+CO2=Na2CO3+H2O Na+ Cl- > 20. FeCO3 < 乙 四、实验题

21.量筒、烧杯、玻璃棒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Zn+H2SO4=ZnSO4+H2↑ 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或干燥氢气 D 五、流程题

22. 联合制碱法或侯氏制碱法 化肥(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NH3 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或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写对一个得1分) CO2 循环I 过滤 稀硝酸 硝酸银溶液 六、计算题

23.14g NaOH+HCl═NaCl+H2O FeCl3+3NaOH═Fe(OH)3↓+3NaCl 29.2% 24.2g 35% 七、探究题

25. 碳酸钠溶液呈碱溶液变红

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FeO+CO2 ↑ FeO+CO

Fe+CO2 质量增加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

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其纯金属,所以焊锡的熔点一定低于锡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读取液体体积

4.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自己总结的化学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俗名化学式 烧碱﹣氢氧化钠﹣NaOH 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 C 化学与健康 蒸馒头时加适量的小苏打 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 A.A B.B C.C D.D 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可燃物燃烧时温度一定达到着火点,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一定能燃烧 C.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日常生活经验 区别羊毛和棉线,可用灼烧方法 鉴别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 D 常见物质的性质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H2和CO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A.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 : 3 D.图示中丁的化学式为H2O

7.下列应用、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HCl+Na2CO3=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B.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H2SO4+Ca(OH)2=CaSO4+H2O 复分解反应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2P2O5 氧化反应 D.生石灰加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色的原因: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闻药品气味

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

9.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⑤Mg2+ ⑥2OH- ⑦H2O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