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2008至 2017 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 下载本文

6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2分)

“况味”原意是 ,这里的意思是 。

68.给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2分)

邙( )山 笃( )诚

69.本文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洛阳最富盛名的两大古迹是 和 。(各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0-71题(14分)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70.解词与填空。(每空1分,共4分)

按语: 引人入胜:

《水浒》108个将领都有绰号,林冲的绰号是 ,鲁达的绰号是 。

71.本文段选自《 》,(1分)作者是 。(1分)文中的“一切”指后文所说的 。(2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改正: (3分)本文段论述的中心意思是 。(3分)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74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

仕 矜 拔擢 盘桓

7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翻译:

74.本文段选自《陈情表》,作者是 。(1分)“表”的意思是 ,(1分)诸葛亮写过同类文体文章,名为《 》(。1分)“日薄西山”在此比喻 。(2分)本段文字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 。(3分)

五、作文(40分)

75.三鹿等22家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8时,因食用婴幼儿问题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为14471人,目前还在住院治疗的为12892人,其中症状较重的婴幼儿104人,死亡3人。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肾结石婴儿”事件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以及奶站的监督等环节。

上面这段话是去年9月份关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一则报道,诸如此类的事件,如注水肉、黑心棉、毒大米等屡有发生。如果我们每个环节都能严格把关,每个人都能做到坚守自己的良知,这类事件还会发生吗?

请以“坚守良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1.C 2.D 3.D 4.B 5.C6.A 7.C 8.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59.√ 60.× 61.√ 62.√ 63.×64.× 65.× 66.√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67.境况和意味(1分) 文化底蕴(1分) 68.máng(1分) dǔ(1分)

69.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2分)龙门石窟(1分)白马寺(1分) 70.说明(或提示)(1分) 把人带入美妙的境地(1分)豹子头(1分) 花和尚(1分) 71.谈<水浒>的人物与结构(1分) 茅盾(1分) 身世和品性(或性格)(2分) 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全貌(3分) 《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是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其性格(或“《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3分)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72.做官(1分) 自夸(1分) 提拔(或提升、选拔)(1分) 犹豫不决的样子(或徘徊不前)(1分)

73.凡是故旧老臣,尚且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2分) 74.李密(1分) 古代章奏的一种,是臣下呈给帝王的文书。(1分) 出师表(1分) 祖母的寿命即将终了(2分) 我与祖母互相依靠,相濡以沫,祖母现在“日薄西山”,性命攸关,实在不忍离她而去。(3分)

五、作文(40分)

2010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语文1-10(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龙盘虎据 从谏如流 循环往复 陈词烂调 B.一诺千金 出奇不意 粗犷豪放 白壁无暇 C.矫揉造作 人情世故 炙手可热 纵横捭阖 D.自园其说 道貌岸然 趋之若骛 食不裹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 是很难写出高品味的作品来的。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疾病。

C.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计划,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D.尽管这只是一次演练,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B.新成立的歌德拍卖公司一鸣惊人,在举行的首次拍卖会上将齐白石的一件《花卉草虫》以2464万元成功拍出。

C.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制造”这一广告做到全世界去了,就义正词严地说, 世界各国人民离开“中国制造”日子就过不下去。

D.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太深重了,他们对于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怀有强烈的感情,他们现在想要扬眉吐气有啥不好理解呢?

4.作品、体裁、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罗贯中 B.《太阳礼赞》——诗歌——郭沫若 C.《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 D.《过秦论》——散文——贾谊 5.古诗文背诵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B.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C.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6.下列对语文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通知就是把需要告诉有关单位和人员的事项,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公文。通知一般以“上行文”为主。

B.感谢信属于致意、表态类的专用书信。 C.海报的特点是醒目、信息传递快、制作简易。

D.我国古代把一切文字著作通称为“书”,而“信”却是指送信的使者。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来老人家那天还谈了很多往事,可惜的是,湖南语对我还是似懂非懂, 现在想起来深觉遗憾。

B.3月25日,被视为丹麦象征的“小美人鱼”铜像开始了远赴中国参加上 海世博会的旅程。

C.对于饮食,当今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快餐,但这种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了多种疾病和严重发胖。

D.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打击借口职业介绍为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欺诈、传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8.下列各句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设问

B.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比拟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比喻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B.“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C.但是,“登上去!登上去!”的意志鼓舞着他们,也终于登上那巍峙的高处了。 D.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 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