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下载本文

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形成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量最大,怎样把实际花费的资金很好的控制在预算内,成为该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工作。所以,施工阶段要从加强对工程变更价款的管理、索赔的管理,现场签证管理,结算管理及严格审核等方面入手,有效的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和流失。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策略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一个施工单位存在的最大意义首先在于它向社会提供多少有用的工程产品,其次在于追求低投入高效益的目标,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施工单位对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加强,是这一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1、对工程变更价款的管理

水利工程由于建设的周期长,法律关系与经济关系较为复杂,受客观因素及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造成工程的实际状况与招投标时的情况出入较大,很容易产生工程变更。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变更、工程量变更、项目进度变更、施工条件变更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导致设计变更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工程设计粗糙、勘察不仔细、实际与图纸不符、招标文件对工程量的估算出入较大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导致项目在设计方面与实际存在差异,也就致使施工阶段不得不进行变更。还有就是客观因素及不可预见的事件的发生,如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天气都会导致工程进度的变更。工程一旦出现变更,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资金的投入量加大,因此,要对工程变更价款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勘察,对图纸进行会审,做技术上的交流,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尤其是项目中费用较高的设计,一定要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等几方到现场认真合适,仔细进行经济及技术分析,以此减少不必要的合同外费用。其次,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变更关,坚决禁止通过设计变更来提高设计标准、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等,尽可能的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制度。对于施工中设计需要进行的变更,实行工程量及造价对比分析,然后依照标准进行审批。产生费用上的变化时,设计需要通过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及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签字,并且要尽快的实现此类变更,以降低损失。避免通过设计变更提高设计标准、增加设计内容、提高工程费用的事情出现。最后,承包人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决不允许随意变更设计。施工中承包人如果提出的建议比较合理,并且涉及到对设计图纸或施工组织设计的更改及对原材料、设备的更换等问题,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能进行变更,变更要向原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进行上报审批,并提出变更后的图纸及说明。承包商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能私自换用或更改,否则承包人必须承担因此产生的费用,并对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