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学习指南 - 图文 下载本文

《九成宫醴泉铭》艺术风格

《九成宫醴泉铭》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书。此碑是奉诏而作,又当其书艺已臻炉火纯青境地之时。因此,全碑笔笔不苟,刚劲精密,历来被认为是欧书代表作。此碑点画方圆兼备,稳健含蓄,较之《皇甫诞碑》显得丰腴、浑厚。在淳厚匀整中寓以深厚功力。横画布排严整,微微上翘,竖笔挺拔劲健,竖弯钩保留了隶书笔意。结构看似乎稳端正,而其横画的上翘与结构组合使人感到险峻欹斜。这种稳中寓险,险中求稳的结构特点,正是欧书的鲜明个性。此碑竖画伸展,结构长方;左右对应竖画往往呈内凹之势,更显得字形耸立挺拔修长,唐张怀瓘形容欧书“森森焉若武库戟”,并认为“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非常准确地评价了欧书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成就的优劣得失。

初唐书风受李世民影响,表现为崇尚二王。欧阳询书学二王,又深受北碑影响,在当时浓烈的社会审美趋向左右下,法兼南北,融清雅秀丽与遒劲雄强于一体,使刚劲与平和、端稳与险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书风,确是难能可贵。

尤其他在自己的实践中,使楷书的法则得到了相当的完善。因此,后世把“欧体”楷

书视为书法学习的最佳范本。正如明代杨士奇所说:“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 …… 初学者师此以立本,而后入虞、入永、入钟王有所持循,而成功不难也。”

《九成宫醴泉铭》临习工具选择

一、字帖的选择

《九成宫醴泉铭》字帖近年出版较多,质量良莠不齐,较好的版本有文物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几家大型出版社出的本子,对初学者来说最实用的是华夏出版社的版本,且附有释文。

中锋用笔要注意两点:①笔锋要保持直立中正,行笔时笔管的倾斜度不可太大。②注意用腕,用腕才能保持中锋。然而,理解是前提,但工夫不到是不能奏效的欧楷笔法,得出以下三种结论:中锋与偏锋并用,应以中锋为主;露锋与藏锋并用,应以露锋为主;方笔与圆笔并用,应以方笔为主。主次切不可颠倒。

①用墨不可过于浓重, 否则会因粗笨滞拙而失去欧体清挺之气。: ②用墨不可过于清淡,否则会因洇散灰冷而失去欧体秀丽之姿。 ③点画不可过于细瘦,否则会因纤弱枯槁而失去欧体的峻拔之力。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1

起笔规律分析:首先应在写点之前加上反向的空中发笔动作,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接着写点,受北碑影响,《九成宫》笔画起笔写点时也有“横画直下笔,直画横下笔”的特点,所以写横(提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陡,与水平线呈大于60度左右夹角(左尖横除外),竖(撇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平,与垂直线呈大于60度夹角(上尖撇除外)。后面带笔和转笔步骤可借鉴楷书入门教材介绍的相应方法。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2

一是起笔折法,这种方法是把折看作上一笔收笔和下一笔起笔的相连,上笔收笔反弹转换和轻挑完成后紧接着下一笔起笔的点、带、转,巧妙地完成折的过程。

二是三角折法,这种方法除了写折便于操作之外,最宜写钩。当然写时不宜夸张做作,把三角形画得很空,然后慢慢去填。要轻松自然,一气呵成。

写《九成宫》,十之有九不成功的原因

有人概括说:“学《九成宫》,十个有九个不成功”。说明欧字难学,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本人归纳为以下几条:

1、《九成宫》中字的短横皆左低右高,倾斜角较大,就是长横,右端也略有上抬;垂露竖不直,多有弯弧。如果按横平(水平)竖直的原则学欧,根本就写不像。“横平竖直”是对小学生或从零开始的菜鸟讲的。而写《九成宫》,横平则死,竖直则僵(悬针竖除外)。 2、《九成宫》中绝大多数字主笔特别突出,收放对比强烈。如含有“斜钩、竖弯钩、斜捺、平捺”等主笔的字就是这样,要想学到“神”,在空间的布局上就要按主笔优先原则写——从笔收敛紧凑,主笔舒展洒脱。如“光”字上部的中竖点,不能写在中间,要偏左,左右两点跟着往左让,横不能写成水平的长横,应写成左低右昂的短横,之所以这样写,都是为了让出更多的空间以突出主笔竖弯钩。但我发现不少朋友写这类字时都是以中线为对称写的,所以不能突出主笔,要么就是左部空间浪费,右部出格占用下一字的空间,字的神彩写不出来,相反只能写成形呆神滞的字。

3、合体字中也有主笔。但很多人写左右或左中右结构的合体字时想当然的用“对称原则”处理,左右偏旁各占格子的一半,左中右结构三偏旁各占三分之一,结果是有主笔的偏旁写得很拘谨、压抑,主笔无法伸展,没有主笔的偏旁写得松散或紧凑而浪费空间。实际上,大部分字都不是左右均等的,多数字左窄右宽,只有小部分字左右均等或左宽右窄。 4、接笔以虚为主,实接不多。这是很多学欧朋友没有悟出的重要规律。如实接太多,字必闷塞,缺少空灵,无法产生美感。如单人旁里撇和竖的接笔,卧人头里撇和横的接笔以及卜字旁里竖和反捺的接笔等等,都要用搭尖法(在此即下一笔起笔露出的笔锋与上笔边缘搭尖),这样写出的字就有空灵的感觉。如全用实接(即下一笔起笔全部隐没在上笔腹中),写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5、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选帖、选笔、选墨、选纸不当诸因素,也是很难学好欧字的重要原因。

撇与竖的实接 《九成宫》一般笔画及字例

撇与竖的虚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