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备课笔记 - 5 下载本文

课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和难点 求图上距离和线段比例尺 页码 58 作业本 32 课型 新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关系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图上距离。 2、使学生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概念,能看懂并应用线段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重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难点:分清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概念。 投影片 教具准备 教 后随笔 复习准备: 1、 在一幅平面图上,用4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6厘米,求比例尺。 2、 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的方法吗? 一、 出示例3: 1、①学生分组用以上讨论的方法解题。 ②反馈解题方法: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由已知引入,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规范书写格式,提高作业正确率。 (用方程) 算术法: 用线段比例尺来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学生独立做。 3、 介绍线段比例尺 0 2 4 6 8 10 12米 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 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以上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 的线段,相对于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2米。 2、试一试 ①0 60 120 180 240 300 360千米 了解数值比 图上1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 )。 ① 图上2厘米的线段相当于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 )。3.5厘米呢?9厘米呢? ② 每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厘米数=实际距离。 二、 巩固练习: 1、 填表: 见P59 练一练1 2、 把下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是1:( ) 0 50 100 150 200千米 3、P59 练一练:2、4、5 三、 课堂小结 四、 布置作业 《作业本》 [32] 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区别和联系。

数 学 备 课 笔 记

上课日期 月 日~ 月 日 总第(31 )教时

课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和难点 练习九 页码 60 作业本 33 课型 练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根据数据比例尺,线 2.段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投影片 教具准备 教 后随笔 一、 复习 1、 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出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2、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以怎样计算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二、 基本练习 1、 练习九:1~6 2、 实际操作: ① 师生共同测量教室的长*宽 ② 确定适当的比例尺 ③ 计算出图上距离 ④ 在作业本上画出平面图 ⑤ 标出线段比例尺 从实际操作中开阔学生的思路。 教 学 过 程 三、 综合练习 1、 在比例尺是1/35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 2.4厘米,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8厘米,求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实际距离不变) 2、 在一幅已看不清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4.5厘米,BC两地的距离为2.8厘米,BC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44千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同一幅图的比例尺一定) 3、 思考题: ① 先量出上底、下底和高 ② 再分别求出实际的上底、下底和高 ③ 运用公式(上底和下底)*高/2计算,梯形的面积。 四、 课堂小结 五、 布置作业 《作业本》 [33] 设计意图 对比练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 加强动手能手的培养,培养能力。 数 学 备 课 笔 记

上课日期 月 日~ 月 日 总第(33 )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