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选择和判断题 下载本文

1.民法具有以下性质(ABD)。 A.民法为权利法 B.民法为实体法 C.民法为国际法 D.民法为任意法

2.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平等原则

B.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 D.等价有偿原则 3.《法国民法典》确立的近代民法的三大基石是(ABD)。 A.私有财产神圣原则 B.契约自由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过失责任原则

4.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的特点包括(ABCD)。 A.主体平等

B.与民事权利的享有和行使有关 C.不具有经济内容

D.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

5.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包括(ABD)。 A.主体平等

B.存在于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 C.属于财产的归属关系

D.一般是由当事人自己的意志决定的

6.下列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AD)。 A.商品房买卖关系 B.财政税收关系 C.企业管理关系 D.婚姻关系

7.甲明知自己的汽车刹车装置有时不起作用,但在出卖给乙时并没有告知。一日,乙在驾车送货因刹车不灵导致翻车事故。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C)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原则

1.古代社会民法的代表是(A)。 A.罗马法 B.日耳曼法 C.法国民法 D.德国民法

2.近代民法的代表是(B)。 A.罗马法 B.法国民法典 C.德国民法典 D.苏俄民法典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C)。 A.唐律 B.大清民律

C.1929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民法典 D.民法通则

4.在民法中,被称为“帝王条款”的原则是(C)。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平原则

1.民法为任意法,所以民法中没有强行性或禁止性规定。(×)

2.在公法领域,通行“法不禁止即可为之”的规则,而在私法领域则通行“法无允许即不得为之”的规则。(×)

3.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不具有直接的财产性。(√)

4.等价有偿原则是指在交易中实行等价交换,不得无偿地非法调取他人的财产。(√) 5.民法是兼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

1.民法的效力包括(ACD)。 A.对人的效力 B.对物的效力 C.时间上的效力 D.空间上的效力

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民法的渊源有(BCD)。

A.地方政策 B.法律 C.司法解释 D.地方性法规

3.通常认为,论理解释包括(BCD)。 A.文义解释 B.扩张解释 C.限缩解释 D.反面解释 4.《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B)。” A.国际惯例 B.国家政策 C.社会习惯 D.善良风俗

5.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关于“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规定,可以得出“不满18周岁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结论,这里运用的是(D)。 A.文义解释 B.扩张解释 C.限缩解释 D.反面解释

6.在民法的适用上,应当遵循的规则包括(ABCD)。 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B.强行法优于任意法 C.后法优于前法

D.例外规定排除一般规定

1.我国公民某甲与某乙同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到泰国旅游。在飞机到达泰国时,二人在机舱内因取随身行李发生争执,甲将乙打伤。乙后来治伤花去费用若干,要求甲赔偿。该案审理应适用(A)。 A.中国民法 B.泰国民法

C.中国民法或泰国民法 D.第三国的民法

2.民事单行法的位阶次于(C),也是民法的主要法源。 A.地方法规 B.政府规章 C.民事基本法 D.习惯

3.在民法解释上,仅依法律文句的文义解释不足以表示立法的真意而扩大该条文文句含义的解释,称为(C)。 A.文义解释 B.体系解释 C.扩张解释 D.反面解释

1.民事基本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 2.在法律明确规定对法律施行前发生的事项也适用该法律时,该法的规范就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可适用于该法施行前发生的相关事项。(√)

3.适用新法改废旧法的规则,必须新法与旧法是由同一机关通过的同一位阶的法,并且新旧法规定针对的是同一事项。(√) 4.《民法通则》中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是具体规定而非一般性条款。(×)

1.下列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有(AD)。 A.基于法人的名称而发生的名称权关系 B.自然人交纳所得税关系

C.工商局对违法经营企业的罚款

D.企业因不履行合同依约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2.在行为人进行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行使形成权的行为?(ACD) A.被代理人对越权代理的追认

B.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合同进行追认 C.受遗赠人于知道受遗赠的期限内未作受赠的意思表示 D.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3.下列权利属于专属权的有(ABC)。 A.人格权 B.身份权 C.继承权 D.所有权

4.某甲有一所房屋,其对房屋的所有权属于(ABCD)。 A.财产权 B.对世权 C.支配权 D.绝对权

5.下列法律事实属于自然事实的有(ABC)。 A.不可抗力 B.人的出生 C.时间的经过 D.侵权行为

6.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中错误的有(D)。 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7.根据民事义务的内容,民事义务可分为(D)。 A.一般义务与附随义务 B.专属义务和非专属义务 C.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D.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8.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有(CD)。 A.民事诉讼关系 B.宗教关系

C.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关系 D.收养关系

9.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方式包括(ABC)。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助行为 D.先占

10.一位住店客人未付房款即想离开旅馆去车站,旅馆服务员见状揪住他不让走,并打报警电话。客人说:“你不让我走还限制我自由,我要告你们旅馆,耽误了乘火车要你们赔偿。”旅馆这样做的性质应如何认定?(D) A.属于侵权,系侵害人身自由权 B.属于侵权,积极侵害债权

C.不属于侵权,是行使抗辩权之行为 D.不属于侵权,是自助行为

1.甲杀害了乙,乙的继承人因乙死亡而继承乙的遗产,引起该继承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属于(A)。 A.事件 B.民事行为 C.违法行为 D.事实行为

2.甲与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中未约定何方应先履行。现甲要求乙交付货款,乙提

出甲未交货不能付款,乙所行使的权利属于(C)。 A.请求权 B.形成权 C.抗辩权 D.物权

3.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D)。 A.继承关系 B.合同关系 C.物权关系 D.税收关系

4.权利人可依自己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属于(C)。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

5.根据民事权利实现的条件是否完全具备,民事权利可分为(A)。 A.既得权和期待权 B.绝对权和相对权 C.主权利和从权利 D.原权和救济权

1.游客与旅行社之间关于到某地旅游的协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2.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可以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3.民事责任的根本目的在于惩罚有责任的一方。(×) 4.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但当事人之间可以进行协商。(√)

5.支配权是指权利主体对相对人予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6.根据民事责任的主体人数,民事责任可分为共同责任和按份责任。(×) 7.根据财产责任的范围,民事责任可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 8.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9.根据民事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10.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与救济权。(×)

1.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包括(BCD)。 A.胎儿 B.未成年人

C.被判处死刑的人 D.残疾人

2.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宣告自然人死亡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宣告死亡人的(ABD)。 A.配偶 B.债权人 C.所在单位 D.兄弟姐妹

3.监护人的职责包括(ACD)。 A.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 B.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C.管理和教育被监护人

D.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A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残疾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可以从(ABCD)等方面认定。

A.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 B.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 C.本人能否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 D.行为的标的额

6.甲被宣告死亡后2年生还,法院根据甲的申请撤销了对甲的死亡宣告。甲妻在甲被宣告死亡后取得遗产房屋一间,并另嫁他人但再婚配偶已死亡;甲父取得甲的遗产价值4000元,其中有一电视机已由甲父以1000价格卖给丙;甲子取得甲的遗产价值5000元,但其中价值200元的自行车被盗。现甲要求与其妻复婚和取回自己的财产,依法律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C)。

A.甲与其妻的婚姻关系可自动恢复 B.甲与其妻的婚姻关系不能自动恢复 C.丙取得的电视机可不予返还

D.甲妻、甲父、甲子应将取得的甲的财产全部原物返还

7.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下列自然人中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是(BCD)。 A.精神病人 B.聋人 C.哑人 D.盲人

8.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子改嫁于丙。丙死亡1 年后,乙得知甲仍然在世,经通讯联系后,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原死亡宣告,撤销甲的死亡宣告后,甲与乙的婚姻关系如何?(B)

A.视为自行恢复 B.并未自行恢复

C.经甲的同意后自行恢复 D.自行恢复

9.1995年6月17日王某所乘坐的客轮触礁沉没,生死不明。王某的利害关系人若申请王某死亡,最早应该是哪一天向法院申请?(A) A.1997年6月17日 B.1997年6月18日 C.1999年6月17日 D.1999年6月18日

10.甲为一儿童影星,片酬颇丰,乙为甲的监护人。乙的下列哪些行为在征得甲同意时,属于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AC)

A.因甲的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用其片酬予以支付的行为 B.用甲的片酬赠与他人的行为

C.用甲的片酬为甲购买人身保险的行为 D.用甲的片酬为乙母购买房产的行为

11.自然人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的,须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李某将户口从甲地迁往乙地,迁移途中经丙地时李某患急病被人送往丙地的一医院治疗,李某在该医院住了1年半,未能将户口到乙地落下。甲的住所为(A)。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应由法院确定

2.某甲在其夫死亡后因经济原因抚养其未成年的儿子乙有一定困难,便将乙送给自己的叔叔丙寄养,但乙的祖父丁健在且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乙的监护人为(A)。 A.甲 B.丙 C.丁

D.甲、丙、丁

3.下列自然人中,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 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两性人

C.未成年人 D.聋哑人

4.在一般情况下,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自然人失踪的,该自然人下落不明须满(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B)。 A.无效 B.有效 C.可以撤销 D.效力未定

6.自然人下落不明,符合宣告死亡条件,但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申请宣告死亡而仅同意宣告失踪的,应当(A)。 A.宣告死亡 B.宣告失踪

C.由利害关系人协商后决定 D.由法院根据情况决定

1.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2.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返还原物及孳息外,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3.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由以上人员协商解决。(×) 4.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

5.战争期间下落不明而宣告失踪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6.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7.在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中,利害关系人在申请时应受法律规定的顺序的限制。(×) 8.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

9.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1.下列法人中,属于中国法人的有(BCD)。 A.中国国有企业在国外设立的公司

B.外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公司 C.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D.在中国设立的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2.在下列情况下,法人应对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AB)。 A.企业经理责令不履行与其他单位订立的合同 B.企业的销售人员未按合同约定向其他单位发货 C.企业经理在下班途中与他人发生纠纷并将他人打伤 D.企业职工在工作中发生纠纷,相互殴打致人受伤

3.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CD)。 A.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B.故意违约的

C.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D.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4.下列条件是法人必备的条件(CD)。 A.有法定代表人 B.有一定的组织成员 C.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D.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企业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ABCD)。 A.依法被撤销 B.解散

C.被宣告破产 D.被兼并

6.下列情形,属于法人变更的有(ABC)。 A.一企业兼并另一企业 B.企业的名称改变

C.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更换 D.企业的产品商标改变

7.法人终止后,清算组织可进行以下活动(BD)。 A.以法人的名义起诉、应诉 B.以清算组织的名义起诉、应诉 C.以法人的名义办理有关登记 D.清偿法人的债务

8.法人机关包括(ABC)。 A.权力机关 B.执行机关 C.监督机关 D.清算机关

9.公司属于(ACD)。 A.社团法人 B.财团法人 C.营利法人 D.企业法人

10.法人的清算组织职责主要包括(ABCD)。 A.了结现存的事务 B.收取债权 C.移交剩余财产 D.清偿债务

11.甲公司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在分立过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丁、戊、己、庚的债务达成协议。乙公司承担丁、戊的债务,丙公司承担己、庚的债务。后因丙公司无力承担己、庚的债务而发生纠纷。现问乙公司和丙公司达成的债务承担协议对债权人的效力如何?(A) A.该协议无效 B.该协议有效 C.该协议可撤销 D.该协议效力未定

12.下列单位中属于财团法人的是(B)。 A.某公司 B.某基金会 C.某大学 D.某合作社

1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C)。 A.清算法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B.清算法人具有与原法人相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C.清算法人仅具有清算范围的民事行为能力 D.清算法人仅具有资产清理的民事行为能力

14.甲请A搬家公司搬家,A公司派出B、C、D三人前往。在搬家过程中,B发现甲的掌上电脑遗落在一角,便偷偷藏入自己腰包;C与D在搬运甲最珍贵的一盆兰花时不慎将其折断,为此甲与C、D二人争吵起来,争吵之时不知是谁又将甲阳台上的另一盆鲜花碰下,砸伤路人E。B、C、D见事已至此便溜之大吉。请问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A.甲可以要求A公司赔偿名贵兰花被折断造成的损失 B.甲可以要求A公司承担没有履行搬运任务的违约责任 C.路人E可以要求甲、C以及D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甲可以就丢失掌上电脑的损失要求A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1.下列组织属于财团法人的是(C)。

A.中国法学会 B.某公办高等学校 C.儿童福利基金会 D.某有限责任公司

2.法人是独立的社会组织,下列有关独立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组织上的独立性 B.人员上的独立性 C.财产上的独立性 D.责任上的独立性

3.根据法人设立的基础,法人可分为(B)。 A.公法人与私法人 B.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C.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 D.本国法人与外国法人

4.原法人资格不消灭而从中分出一个或几个新法人,称为(D)。 A.新设合并 B.吸收合并 C.新设分立 D.派生分立

5.H公司欠银行贷款200万元。现该公司将一部分分离出去,另成立J公司,对于公司分立后这笔债务的清偿责任问题,存在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C)。 A.应当由H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B.应当由J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C.应当由H公司和J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D.应当由H公司和J公司按约定比例承担清偿责任

1.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2.法人以他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3.法人的派生分立是指原法人分成两个以上的新法人,原法人资格消灭。(×) 4.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5.法人的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原法人资格消灭。(√)

1.下列组织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有(BCD)。 A.东方有限责任公司 B.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2.依《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当然退伙的情形包括(AB)。

A.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B.合伙人被依法宣告死亡

C.合伙人个人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合伙人在合伙中的部分财产份额被法院强制执行

3.非法人组织具有以下特点(ABC)。 A.为社会组织

B.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C.不具备法人的条件

D.没有可自己支配的财产

4.合伙人享有下列权利(ABCD)。 A.管理、使用合伙财产的权利 B.合伙事务的决策权 C.合伙事务的执行权 D.合伙事务的监督权

5.合伙解散的原因包括(ABCD)。

A.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B.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C.合伙协议约定的目的已经实现 D.合伙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6.合伙人可以用于出资的财产包括(ABCD)。 A.货币

B.土地使用权 C.知识产权 D.房屋

7.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以普通合伙的形式开办一家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甲、乙同意,三方约定丙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B) A.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B.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D.丙退伙后仍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原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8.在合伙中,任意退伙的原因包括(ABC)。 A.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B.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退伙

C.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D.未履行出资义务

9.某合伙组织起字号为“通达商场”,由甲、乙、丙合伙经营,其中甲出资40% ,乙、丙各出资30%。甲被推选为负责人。在与丁的诉讼中,甲放弃“通达商场”对丁的债权5万

元,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对。甲的这一行为的效力如何?(B) A.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无效,因为未取得乙、丙的同意

B.甲放弃债权的行为部分无效,即对乙、丙的份额不发生效力 C.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效力未定,即取得乙、丙的同意发生法律效力 D.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有效

10.在合伙中,强制退伙的原因包括(ABD)。 A.未履行出资义务

B.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造成损失 C.合伙人丧失清偿能力

D.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11.甲、乙以普通合伙的形式经营鸭绒业务,甲提供厂房,乙提供鸭绒。双方请求丙以技术性劳务入伙,丙未予明确答复,但丙提供了技术性劳务,并参加了当年的分红,分红比例4:4:2。第二年因经营亏损,负债高达10万元。对该债务承担发生分歧,丙认为自己不是合伙人,拒绝承担该债务。为此,诉至法院。该债务应当如何承担?(B) A.甲、乙、丙对该债务承担按份责任 B.甲、乙、丙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甲、乙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D.甲、乙对该债务承担按份责任

1.甲、乙、丙订立一份普通合伙协议,约定:甲、乙、丙各出资10000元开饭店,甲负责经营,乙负责财务,丙不参与经营;丙每年从饭店收入中提取1000元,其余由甲、乙分配,但丙不分担饭店的亏损。依该协议,则(B)。 A.甲、乙、丙为合伙人

B.甲、乙为合伙人,而丙为甲、乙的债权人 C.甲、乙、丙都不是合伙人

D.乙、丙为合伙人,甲为乙、丙聘清的负责人

2.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中未约定合伙存续期间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事务的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D)通知其他合伙人。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3.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D)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A.6个月 B.1年 C.3年 D.5年

4.合伙负责人的经营活动,由(A)承担民事责任。 A.全体合伙人 B.合伙负责人

C.全体合伙人和合伙负责人分别 D.合伙负责人对外

5.甲、乙签订一份普通合伙协议,约定各出资2000元开设一家商店,因经营不善欠债务5000元。对于该债务,甲、乙对债权人应当承担(C)责任。 A.有限、连带 B.有限、按份 C.无限、连带 D.无限、按份

1.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均以家庭财产承担。(×)

2.个体工商户以户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因此个体工商户具有民事责任能力。(×)

3.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不再承担连带责任。(×) 4.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5.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

6.合伙人应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7.在有限合伙中,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8.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销其对合伙的债务。(√) 9.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有权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中的权利。(×) 10.合伙企业注销后,原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1.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劳务等出资。(×)

1.下列财产属于动产的有(ABC)。 A.航空器 B.汽车 C.自行车

D.建设用地使用权

2.消耗物可以成为下列哪些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CD) A.租赁关系 B.借用关系 C.借贷关系 D.买卖关系

3.民事权利客体包括(ABC)。

A.货币 B.行为 C.知识产品 D.人身

4.民事权利客体的特点包括(ABD)。 A.有益性 B.客观性 C.非财产性 D.法定性

5.下列事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包括(BCD)。 A.借据 B.本票 C.仓单 D.国库券

6.民法上的物具备以下特点(ABCD)。 A.存在于人身之外

B.能为人力所实际控制或支配 C.能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D.为独成一体的有体物

7.下列有价证券中,属于物权证券的是(CD)。 A.存款单 B.票据 C.仓单 D.提单

8.下列选项不属于特定物的有(A)。 A.大同煤50吨 B.甲定做的皮鞋 C.甲的袜子 D.甲的房屋

9.从性质上说,货币属于(ABCD) A.动产 B.代替物 C.种类物 D.消耗物

1.下列物中,属于不可分物的是(B)。 A.100公斤大米 B.一辆自行车

C.1000公斤钢材 D.四间房屋

2.区分主物与从物的法律意义主要在于(D)。 A.主物、从物独立存在

B.从物不能离开主物而独立存在 C.从物须辅助主物而使用

D.在交易时,如无另外的约定,从物随主物转移而转移

3.根据物使用后形态的变化性,物可分为(D)。 A.动产与不动产 B.主物与从物 C.原物与孳息

D.消耗物与非消耗物

4.下列有价证券中代表一定货币的是(A)。 A.支票 B.提单 C.股票 D.仓单

5.下列事物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B)。 A.黄金 B.月球 C.货币 D.石油

1.法律上的物必须是能够为人所支配的。(√)

2.民法上的物可大可小,如一粒大米也可以是民法上的物。(×)

3.工厂的机器虽附着于土地,但非固定与土地不可分离的,仍为动产而非不动产。(√) 4.无记名的有价证券的权利转让须以背书的方式进行。(×)

5.根据物的构成形态,物可分为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1.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双务行为的有(AB)。 A.委托行为 B.保管行为 C.借用行为

D.附负担的赠与行为

2.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条件包括(ABC)。 A.行为人 B.意思表示

C.标的 D.合法

3.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ABC)。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经有关机关登记

4.下列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AD)。 A.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C、未成年人接受赠与行为的行为

D.一方因受欺骗而实施的未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5.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ABC)。 A.返还财产 B.赔偿损失 C.收缴财产 D.罚款

6.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包括(BCD)。 A.欠缺法律规定形式的民事行为 B.民事行为能力人欠缺的民事行为 C.代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D.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7.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屋租给乙居住。这一合同的性质应如何认定?(BD)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合同 D.是附期限合同

8.商店与矿泉水经销商串通,抬高矿泉水价格,由后者付给一定回扣,这是一种(ABC)的行为。 A.欺诈 B.显失公平 C.恶意串通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9.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ABC)。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默示形式 D.证据形式

10.下列情形中,属于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有(BC)。 A.隐藏的意思表示 B.受欺诈的意思表示 C.受胁迫的意思表示 D.虚假的意思表示

11.无效民事行为包括(ABC)。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D.以欺、胁迫手段实施的行为

12.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但未到登记机关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 A.合同有效 B.合同无效 C.合同可撤销 D.合同效力待定

13.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一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被人告知实是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现甲欲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行为,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A)

A.不可以,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1 年除斥期间 B.可以,首饰店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 C.可以,未过2年诉讼时效

D.可以,双方系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14.甲是乙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乙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随时对外签约。后甲因收取回扣被乙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收回。甲以此合同书与丙签订购销协议,该购销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D) A.不成立 B.无效 C.效力待定 D.有效

15.装修公司甲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甲乙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A)

A.属于有效法律行为 B.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C.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

D.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1.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性行为的是(C)。 A.买卖行为 B.租赁行为 C.借用行为 D.赠与行为

2.根据是否须采用某种特定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D)。 A.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 B.单务行为与双务行为 C.要因行为与不要因行为 D.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3.甲与乙订立一赠与合同,其中约定,若乙未考上大学,甲给予乙5000元助乙参加就业培训。该民事法律行为属于(A)。 A.附消极停止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B.附积极停止条件的法律行为 C.附消极解除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D.附积极解除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4.李甲将其价值500元的山地车赠与11周岁的侄子李乙,该行为属于(D)。 A.无效民事行为 B.可撤销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D.有效民事行为

5.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B)。 A.当然无效 B.仍然有效 C.经修改后有效

D.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决定是否有效

6.根据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B)。 A.独立行为与辅助行为 B.主行为与从行为

C.要因行为与不要因行为

D.单方行为与双方或多方行为

7.杨某15周岁,智力超常,大学三年级学生。杨因有某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协议。该转让协议的效力如何?(B) A.该转让协议有效 B.该转让协议效力未定 C.该转让协议无效

D.该转让协议可撤销

8.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乙在火车车厢收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C)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违反法律规定 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

9.某手表厂为纪念千禧年特制纪念手表两千只,每只售价2万元。其广告宣传主要内容为:(1)纪念表为金表;(2)纪念表镶有进口钻石。后经证实,该纪念表为镀金表;进口钻石为进口人造钻石,每粒价格为1元。手表成本约1000元。为此,购买者与该手表厂发生纠纷。该纠纷应如何处理?(B) A.按无效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B.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C.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 D.按有效合同处理

10.甲将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C)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得变更或撤销

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在行为成立时是有效或无效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须待看其后的一定事实的发生与否才能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

2.撤销权人一经行使撤销权,则被撤销的民事行为溯及自行为成立时起无效,发生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的法律后果。(√)

3.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是指不发生任何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4.民事行为部分无效的,其他部分亦无效。(×) 5.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在时间上始终保持一致。(×)

6.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包括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两部分。(√)

7.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8.根据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的作用,条件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9.甲与乙约定,如果乙考上大学,则甲将赠与乙一台收录机。“乙考上大学”是该赠与合同的成立条件。(×)

1.代理除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的分类外,还有如下分类(ABCD)。 A.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B.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 C.本代理和再代理

D.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

2.下列情形下,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有效代理的有(ACD)。 A.持单位介绍信以该单位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 B.在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 C.持盖有单位合同专用章的合同书与他人订立合同 D.受单位委托到工商局办理法人变更登记

3.甲受乙委托购买一批电脑,但在下列情形下,代理终止(ABC)。 A.甲辞去委托

B.甲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C.甲死亡

D.甲因患急病转托丙购买

4.下列情形下,代理人与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AB)。 A.代理人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仍为代理的

B.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对的 C.无权代理行为经被代理人追认的

D.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5.委托代理终止的原因包括(ABD)。 A.被代理人取消委托 B.代理人辞去委托

C.被代理人取得民事行为能力 D.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6.一般说来,表见代理的构成须具备以下条件(ABCD)。 A.行为人无代理权,却以本人的名义为民事行为

B.客观上有足以使他人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和理由 C.须相对人为善意

D.须行为人与相对人所为民事行为具备生效要件

7.甲原籍是山区茶乡。春节期间,甲回原籍探亲,同事乙委托甲买上等茶叶10斤,并付款1000元。春节期间因无茶叶出卖,甲将情况告乙,乙说你转托一人在春天三月再买吧。甲在回城前的一天晚上,丙正好来探望甲,于是甲便委托丙代乙买10斤上等的茶叶,丙应允。甲将1000元钱放在信封里交付给丙。丙在当晚的回家途中,1000元被人抢,抢劫案未侦破。甲回城后将此事告知乙,为此引起纠纷。乙起诉到法院,法院对乙的哪些请求不予支持?(ABCD)

A.请求甲赔偿损失1000元 B.请求丙赔偿损失1000元

C.请求甲、丙各赔偿损失500元

D.请求甲、丙对1000元损失负连带责任

8.从代理的意义上说,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在代理权限内积极行使代理权 B.亲自行使代理权

C.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D.合法行使代理权

9.滥用代理权的表现情形主要有(ABD)。 A.对已代理 B.双方代理 C.越权代理

D.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10.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的,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C)。 A.可以撤销 B.无效 C.有效

D.效力待定

1.下列事项中,不适用代理的有(C)。 A.购买物品 B.赠与财物 C.设立遗嘱 D.接受遗赠

2.下列情形下,发生无权代理的有(B)。

A.未成年人的父母以未成年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 B.甲未经乙授权而以乙的名义实施的行为

C.甲原为某企业的厂长在退休后受企业委托为该企业采购原材料 D.代理人在授权不明情形下实施的行为

3.甲、乙各交给丙3000元,委托丙为其购买录像机。丙又将该款转交给丁,委托丁代为购买,但未通知甲、乙。后因甲、乙长时间未见到委托丙买的录像机,遂询问丙,丙告知已托丁购买,但现丁不知下落。甲、乙表示不再购买,要求丙还款。丙拒绝还款,让甲、乙向丁索要。甲、乙交付给丙的3000元,应当(A)。 A.由丙偿还 B.由丁偿还

C.由丙、丁共同偿还

D.不由丙偿还,也不由丁偿还

4.甲委托丙购买3间房屋,恰好乙委托丙出卖3间房屋,于是经甲、乙许可,丙就同时代理甲、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的代理行为(A)。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有效 D.效力未定

5.代理人知道被委托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的,应由(D)。 A.代理人承担责任 B.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C.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负按份责任 D.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6.根据代理人的代理权范围,代理可分为(B) A.一方代理与双方代理 B.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C.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 D.本代理和再代理

1.委托合同是委托代理人产生的原因和基础,因此,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自于委托合同。(×)

2.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则再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对代理人发生效力,再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代理人直接承受。(×)

3.代理人知道被委托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4.事实行为可以适用代理的规定。(×) 5.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

1.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ABD)。 A.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B.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损毁的 C.延付或者拒付借款利息的 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下列情形中,可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有(CD)。 A.因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B.债务人死亡,其继承人又不确定 C.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D.权利人向有关行政机关请求保护其权利

3.依据不同的标准,期间可作以下分类(ABCD)。 A.任意性期间与强行性期间

B.确定期间、相对确定期间和不确定期间 C.连续期间和不连续期间 D.普通期间和特殊期间

4.下列事由中,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ACD)。 A.申请仲裁 B.不可抗力 C.权利人请求

D.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5.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ABC)。 A.排除妨碍请求权 B.停止侵害请求权 C.消除危险请求权 D.支持违约金请求权

6.2002年5月8 日,王某骑自行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6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互相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

A.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6月10日届满 B.王某6月10日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C.6月13日的台风引起诉讼时效中止

D.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于2003年5月8日届满

7.1984年1月10日晚,甲被人打伤,但不知何人所为。经长时间的查访,于2003年6月3日确定致伤者为乙。这时,甲应在何时之前起诉?(A) A.2004年1月10日 B.2004年6月3日 C.2005年1月10日 D.2005年6月3日

8.诉讼时效时间届满,当事人丧失(B)。 A.起诉权 B.胜诉权 C.实体权利

D.起诉权和实体权利

9.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C)。 A.继续计算 B.不再计算 C.重新计算 D.视为届满

1.某甲于2005年6月1日发现其自行车丢失。2005年7月1日甲发现乙骑的自行车是自己的,甲向乙索要,乙不返还而称他是于2005年5月20日在路边拾到的。经查,该车实际上是丙于2005年5月15日从甲的住处偷窃后扔掉的。甲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应当自(B)时起算。 A.2005年6月1日 B.2005年7月1日 C.2005年5月20日 D.2005年5月15日

2.2005年10月2日某甲被乙致伤,甲于2005年10月10日找到居民委员会要求乙赔偿。2005 年10月20日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于2005年11月1日达成协议,双方同意由乙于年底赔偿甲5000元。但乙至2005年12月31日并没有向甲支付赔偿款。甲请求乙赔偿的诉讼时效应从(D)重新计算。 A.2005年10月10日 B.2005年10月20日 C.2005年11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3.依照法律规定,对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在1年内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该期限属于(D)。 A.一般诉讼时效期间 B.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C.取得时效期间 D.除斥期间

4.诉讼时效的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B)内。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5.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A)。 A.继续计算 B.不再计算 C.重新计算 D.视为届满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 2.《民法通则》规定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仍然不行使其权利的,其民事权利即归于消灭。(×) 4.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5.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亦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6.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不得再次中断。(×) 7.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

1.从人身权的特征看,人身权属于(ABC)。 A.专属权 B.绝对权 C.支配权 D.请求权

2.人身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有权要求侵害人(ACD)。

A.停止侵害 B.恢复原状 C.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3.下列人身权中,属于物质性人格权的有(BC)。 A.姓名权 B.生命权 C.健康权 D.名誉权

4.人身权的固有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ACD)。 A.与权利主体存在的同期性 B.人身权的非财产性 C.人身权的法定性 D.人身权的专属性

5.身份权的客体是(A)。 A.身份利益 B.人格利益 C.财产利益

D.身份与人格利益

1.下列权利中,法人不能享有的是(A)。 A.健康权 B.名称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2.下列权利中,自然人不能享有的是(B)。 A.名誉权 B.名称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3.人格权的客体是(B)。 A.身份利益 B.人格利益 C.财产利益

D.身份与人格利益

1.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本身。(×) 2.人身权虽具有法定性,但民事主体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约定或单方行为创设人身权。

(×)

3.人身权是一种没有直接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权利。(√)

1.生命权的内容包括(BC)。 A.健康利益支配权 B.生命安全维护权 C.生命利益支配权 D.劳动能力保有权

2.身体权的内容包括(ABC) A.保持身体完整权 B.身体支配权 C.身体安全维护权 D.健康利益支配权

3.姓名权的内容包括(ABC)。 A.姓名决定权 B.姓名使用权 C.姓名变更权 D.姓名转让权

4.名称权的内容包括(ABCD)。 A.名称设定权 B.名称使用权 C.名称变更权 D.名称转让权

5.侵害姓名权的行为主要有(ABCD)。 A.干涉 B.盗用 C.假冒

D.不使用他人姓名

6.隐私权的内容包括(ABC)。 A.个人信息保密权 B.私人领域安宁权 C.个人行为秘密权 D.隐私变更权

7.名誉具有如下特点(ABCD)。 A.社会性 B.客观性

C.特定性 D.时代性

8.名誉权的内容包括(AB)。 A.名誉维护权 B.名誉利益支配权 C.名誉利用权 D.名誉转让权

9.肖像权的内容包括(ABD)。 A.肖像制作权 B.肖像使用权 C.肖像变更权 D.肖像维护权

10.下列人格权不能转让(ABD)。 A.生命权 B.名誉权 C.名称权 D.隐私权

11.侵害名誉权的主要行为包括(CD)。 A.干涉 B.盗用 C.侮辱 D.诽谤

12.健康权包括如下内容(ABCD)。 A.健康维护权 B.健康利益支配权 C.劳动能力保有权

D.劳动能力利用和发展权

1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身体权的有(ABCD)。 A.非法侵扰他人身体

B.对身体组织的无疼痛破坏 C.不破坏身体组织的殴打

D.违反不作为义务而侵害他人身体权

14.肖像使用行为的阻却违法事由包括(ABCD)。 A.公众人物肖像的善意使用 B.为时事新闻报道的需要而使用 C.为维护本人利益的需要而使用

D.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使用

1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隐私权的有(ABCD)。 A.偷看他人信件 B.公开他人的恋爱史 C.监听他人谈话

D.医院公开患者病史

16.某男与某女曾是一对恋人,后分手。某男为了报复某女,将两人恋爱期间的情书在公司里公开张贴,致使某乙在同事中威信降低,某女因受刺激而生病。某男侵犯了某女的(C)。 A.名誉权 B.自由权 C.隐私权 D.健康权

1.甲将自己的肾脏捐献给了一位患者,甲行使的是(B)。 A.健康权 B.身体权 C.隐私权 D.生命权

2.公民献血属于行使(C)。 A.血液所有权 B.健康权 C.身体权 D.生命权

3.公民的姓名权属于(D)。 A.财产权 B.相对权 C.请求权 D.绝对权

4.某甲为达到阻止某乙评劳模的目的,造谣某乙有生活作风问题,致使某乙没能评上劳模,某乙并因此被气病住院。某甲侵犯了某乙的(C)。 A.健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身体权

1.身体权是生命健康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2.侵害尸体属于侵害生命权的行为。(×) 3.非法抽取他人血液属于侵害身体权的行为。(√) 4.隐私权属于名誉权的一种形态。(×) 5.隐私权的客体是名誉利益。(×)

6.一般人格权是在一般情况下所产生的权利。(×)

1.基于下列哪些事实可以取得荣誉权?(ABCD) A.优秀教师 B.劳动模范 C.三八红旗手

D.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荣誉权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 A.荣誉获得权 B.荣誉保持权 C.荣誉支配权 D.荣誉转让权

3.配偶权的内容包括(ABCD)。 A.同居权 B.夫妻姓名权 C.住所决定权

D.日常家事代理权

4.下列关系不能产生亲权的有(BCD)。 A.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 B.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 C.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关系 D.夫妻关系

5.亲权的财产照护权包括如下内容(ABD)。 A.财产行为代理权 B.财产管理权 C.赔偿请求权 D.财产处分权

6.亲权的主体包括(A)。 A.父母 B.兄弟姐妹 C.祖父母 D.夫妻

1.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B)。 A.名誉权 B.荣誉权 C.生命权 D.隐私权

2.基于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身份权属于(C)。 A.配偶权 B.亲权 C.亲属权 D.监护权

1.在配偶日常事务代理权中,配偶一方代表家庭所为的行为,由配偶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2.亲权既为权利又为义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综合体。(√) 3.亲权就是亲属权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