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答案 下载本文

糖习题

一 选择题

1. 糖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B)(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A.次要来源 B.主要来源 C.唯一来源 D.重要来源 2.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B)(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A.杂合多糖 B.葡萄糖 C.直链淀粉 D.支链淀粉 3. 下列那个糖是酮糖(A)(中科院1997年) A.D-果糖 B. D-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4. 下列哪个糖不是还原糖(D)(清华大学2002年) A. D-果糖 B. D- 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5. 分子式为C5H10O5的开链醛糖有多少个可能的异构体(C)(中科院1996) A.2 B.4 C.8 D.6

6. 下列那种糖不能生成糖殺(C)

A. 葡萄糖 B. 果糖 C.蔗糖 D. 乳糖 二 填空题

1. 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葡萄糖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肝糖原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肌糖原_。

2. 蔗糖是由一分子_α-D葡萄糖_和一分子_β-D果糖_组成的,他们之间通过_αβ-1,2_糖苷键相连。

3.生物体内常见的双糖有_麦芽糖_,_蔗糖_,和_乳糖_。 三 名词解释

1. 构象 分子中各个原子核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和分布。

2. 构型 在立体异构中取代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取向。

3 变旋现象 当一种旋光异构体,如葡萄糖溶于水中转变为几种不同的旋光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此时所发生的旋光变化现象。

四 简答题

1. 五只试剂瓶中分别装的是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溶液,但不知哪知瓶装的

是那种溶液,可用什么化学方法鉴别?

核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淀粉 (1)碘I2 - - - - 蓝色或紫红色 (2)Fehling试剂或Benedict试剂 (3)溴水 (4)HCl,甲基间苯二酚 黄色或红色 黄色或红色 黄色或红色 - 褪色 褪色 - 绿色 -

脂习题

一 选择题

1. 脂肪酸的碱水解称为(C)

A.酯化 B.还原 C。皂化 D.氧化 2. 密度最小的血浆脂蛋白(C)

A. 极低密度脂蛋白 B低密度脂蛋白 C乳糜微粒 D中密度脂蛋白 3. 卵磷脂包括(B)

A. 酸,甘油,磷酸,乙醇胺 B. 脂酸,磷酸,胆碱,甘油 C. 磷酸,脂酸,丝氨酸,甘油 D. 脂酸,磷酸,胆碱 E. 脂酸,磷酸,甘油 4. 初级胆汁酸包括(A) A. 胆酸

B. 鹅脱氧胆酸 C. 脱氧胆酸 D. 石胆酸 二 填空题

1. 天然存在的脂肪酸原子数通常为_偶_数,不饱和脂肪酸为_顺_式,第一个双键一般位

于_第九个碳-第十个碳_。 (北京大学1998)

2. 血浆脂蛋白包括_乳糜微粒_,低级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和高

密度脂蛋白(第四军医大学1997)

3. 蜡是由_高级脂肪酸 _和_长链脂肪族羟基醇_形成的_脂_。(复旦大学1999) 三 名词解释

1. 不饱和脂肪酸 在烃链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

2. 类固醇 固醇类(甾类)是含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一类醇、酸及其衍生物。

3. 萜类 萜分子碳架可以看成是由两个或多个异戊二烯单位连接而成。

4 前列腺素 是一类脂肪酸的衍生物,是花生四烯酸以及其他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 四 简单题

1. 根据分子组成和化学结构,脂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单纯脂: 是脂肪酸和醇类形成的脂

复合脂 : 除了脂肪酸和醇类外还有其他的物质 衍生脂:取代烃类 固醇类 萜类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胶原蛋白质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氨基酸有( B )

A.乙酰赖氨酸 B.羟基赖氨酸 C.甲基赖氨酸 D.D-赖氨酸

2.从人血红蛋白中酸水解所得到的氨基酸的手性光学性质( A ) A.都是L型的 B.都是左旋的 C.并非都是L型的 D.有D型的也有L型的

3.在pH的水溶液里典型的球状蛋白质分子中,下列哪些氨基酸主要位于内部( B )

A.Glu B.Phe C.Thr D.不能确定

4.某一种蛋白质在为pH5且没有明显电渗作用时,向阴极移动,则其等电点是( A )

A.>5 B.=5 C.<5 D.不能确定

5.甘氨酸的解离常数分别是pK1=2.34和pK2=9.60,它的等电点是(B )

A.7.26 B.5.97 C.7.14 D.10.77

6.在接近中性pH的条件,下列哪些基因既可以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A )

A.His-咪唑基 B.LyS-ε-氨基 C.Arg-胍基 D.Cys-巯基 7.下列氨基酸中哪个有吲哚环( C )

A.甲硫氨酸 B.苏氨酸 C.色氨酸 D.缬氨酸 E. 组氨酸 8. 下列氨基酸中除哪个外都是使偏振光发生旋转( B ) A.丙氨酸 B.甘氨酸 C.亮氨酸 D.缬氨酸 E. 丝氨酸 9.关于氨基酸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D ) A.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都含有苯环 B.酪氨酸和丝氨酸都含有羟基 C.亮氨酸和缬氨酸都是分支氨基酸 D. 脯氨酸和酪氨酸都是非极性氨基酸 E.组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都是杂环氨基酸

11.下列氨基酸中除那种外都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B )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赖氨酸 D.亮氨酸 E.甲硫氨酸 12.下列氨基酸的侧链那些具有分支的碳氢侧链( AC )

A.缬氨酸 B.组氨酸 C.异亮氨酸 D.色氨酸 13.谷胱甘肽(C ) A.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 B.由Cys.Glu和Ala组成 C.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D.各氨基酸之间均由α-氨基与α-羧基缩合成肽键 14.侧链为环状的结构的氨基酸是( ABD )

A.酪氨酸 B.脯氨酸 C.精氨酸 D.组氨酸 15.胰蛋白酶的作用位点是( A )

A.精氨酸-X B.苯丙氨酸-X C.天冬氨酸-X D.X-精氨酸

17.如果要测定一个小肽的氨基酸序列,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下列试剂是( D )

A.茚三酮 B.CNBr C.胰蛋白酶 D.苯异硫氰酸酯 18.通常使用( B )修饰的方法鉴定多肽链的氨基未端

A.CNBr B.丹磺酰氯 C.6mol/L HCl D.胰蛋白酶 19.有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有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描述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C.维持蛋白质一结构的键是氨键 D.多肽链的左端被称为C-端 二、填空题

1.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地切断_苯丙氨酸_,_色氨酸_和_酪氨酸_的羧基一侧肽键。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

3.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碱性氨基酸有_组氨酸_,_精氨酸_,_赖氨酸_。酸性氨基酸有_天冬氨酸_,_谷氨酸_。

4._半胱氨酸_是含硫的极性氨基酸,_苯丙氨酸_,色氨酸__是带芳香族侧链的非极性氨基酸,_酪氨酸_是带芳香族侧链的极性氨基酸。

5.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两性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阴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6.通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_酪氨酸_,__丙氨酸_,_色氨酸三种氨基酸的共轭双键有紫外吸收能力。

7.半胱氨酸的-SH可以形成_二硫键_键,其功能稳定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和空间构象__。

三、名词解释 1.必须氨基酸

2. 等电点 3. 肽键

四、问答题

1.简述水溶性蛋白质的构象特点。

水溶性蛋白质的整体结构通常为球形,疏水性氨基酸侧链主要聚集于球状构象的内部,亲水性氨基酸侧链主要位于球状构象的表面,球状构象内部也可以聚集可电离侧链,整体的能量需要尽可能的低,其构象才属于稳定构象

2.八肽氨基酸组成为Asp, Ser, Gly, Ala, Met, Phe, Lys2. (1)DNFB与之反应再酸水解,得DNP-Ala。

(2)胰凝乳蛋白酶消化后分出一个四肽,其组分为Asp,Gly,Lys和Met,此四肽与DNFB反应生成DNP-Gly。

(3)胰蛋白酶消化八肽后,得到组成为Lys,Ala,Ser及Phe,Lys,Gly的两个三肽及一个二肽,此二肽被CNBr处理游离出Asp。 请写出八肽的顺序及推理过程

由(1)知 即N-Ala① (2分)

由(2)知 Phe-Gly-*-*-*(*为Asp, Lys和Met)② (2分,判断出四肽的N端是Gly给1分,判断出四肽的N相邻的氨基酸是Phe给1分)这个四肽其实就是八肽的C端4肽 (胰凝乳蛋白酶的消化位点为C-term of Phe, Trp, Tyr) 由(3)知

Lys,Ala,Ser③ 并且顺序是 N-Ala-Ser-Lys⑥ (1分) Phe,Lys,Gly④ 并且顺序是 Phe-Gly-Lys⑦ (1分) Met-Asp⑤ (1分) 并且顺序是 Met-Asp⑧ (1分)

(胰蛋白酶的消化位点为C-terminal side of Lys, Arg)

(溴化氰CNBr断裂由Met残基的羧基参加形成的肽键). ②⑦⑧可知 Phe-Gly-Lys-Met-Asp⑨ (1分) ⑥⑨可知N- Ala-Ser-Lys-Phe-Gly-Lys-Met-Asp (1分)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残基中最不利于形成a螺旋结构的是(C )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2.关于α螺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分子内的氢键使α螺旋稳定

B.减弱R基团间不利的相互作用使α螺旋稳定 C.疏水作用力使α螺旋稳定

D.在某些蛋白质中,α螺旋是二级结构中的一种类型 E.脯氨酸和甘氨酸残基使α螺旋中断 3.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A)

A.双曲线 B 抛物线 C S曲线 D直线 E钟罩型 4.每分子血红蛋白所含铁离子数(D) A. 1 B.2 C. 3 D. 4 E. 6

5.可用于蛋白质多肽链N未端氨基酸分析的方法有( AC ) A.二硝基氟苯法 B.肼解法 C.丹磺酰氯法 D.茚三酮法

6.对一个富含His残基的蛋白质,在离子交换层析时,应优先考虑严格控制的是( B )

A.盐浓度 B.洗脱液的pH

C.NaCl的梯度 D.蛋白质样品上柱时的浓度 7.有关变性蛋白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显著改变 B.强酸碱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变性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被破坏 D.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

8.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的(B) A.一定pH条件下所带电荷B.分子大小 C. 分子极性 D.溶解度

9.将抗体固定在层析柱的载体,使抗原从流经此柱的蛋白质样品中分离出来,这技术属于 D

A.吸附层析 B.离子交换层析 C.分配层析 D.亲和层析 E.凝胶过滤

10.根据蛋白质分的配基专一性进行层析分离的方法有( C )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 C.亲和层析 D.薄层层析 11.关天凝胶过滤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C )

A.分子量大的分子最先洗脱下来B.分子量小的分子最先洗脱下来

C.可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D.主要根据蛋白质带电荷的多少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填空题

1.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的过程呈现_协同_效应,是通过Hb的_变构_现象实现的,它的辅基是_血红素_。由组织产生的CO2扩散至红细胞,从而影响Hb和O2的亲和力,这称为_波尔_效应。

2.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有_二硫键,肽键,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_。 3.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 _3.6__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0.54nm__。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_0.15nm_,并延轴旋转_100_度。 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结构,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_

5.常用打开二硫键的方法是使用_过量β-巯基乙醇_试剂,使其还原为-SH,为了使反应能顺利进行,通常加入一些变性剂,如_尿素_或_盐酸胍_,而为了避免-SH被重新氧化,可加入_碘乙酸_试剂,使其生成羧甲基衍生物。 6.稳定蛋白质胶体性质的因素有_双电层_和_水化膜_。

7.SDS-PAGE是用_丙烯酰胺_为单体,以_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_为交连剂,聚合而成的网状凝胶。

8.蛋白质与印三酮反应生成_蓝紫色_颜色化合物,而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的肽键在稀碱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呈现_红紫色,此反应称为_双缩脲_反应。 三、名词解释

1.α-螺旋 2. β-折叠

3. 亚基 4. 四级结构

5. 超二级结构

6.别构效应 7.协同效应 8.分子伴侣

9.蛋白质变性和复性 10.亲和层析 四、问答题

1.氨基酸序列、立体(空间)结构、生物功能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氨基酸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蛋白质的构象,而构象又决定蛋白质的功能,所以基因决定氨基酸的序列和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蛋白质的功能

2.在蛋白质变性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出现?并举三种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

①生物活性丧失 ②导致某些理化性质的改变 ③生物化学性质改变 物理因素:高压,X射线,高温,超声波,紫外线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胍盐

3.简述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

(1) 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凝胶过滤层析 (2) 利用蛋白质的酸碱性质: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 (3)利用蛋白质与特定化学基团专一结合:亲和层析

3.SDS-PAGE凝胶电泳测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

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可使蛋白质变性并解离成亚基,当蛋白质样品中加入SDS后,SDS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是蛋白质带上大量的负电荷,这些电荷量远远超过蛋白质原来所带的电荷量,因此掩盖了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电荷差异。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网状结构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这样在消除了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和形状差以后,电泳速度只取决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4.从结构和功能上谈谈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区别? ①肌红蛋白一条肽链,血红蛋白4条,分别为2条α两条β

②肌红蛋白含有75%α螺旋含有一个血红素的辅基,辅基通过组氨酸连接在肌红蛋白上;血红蛋白每个亚基含一个血红素,共有4个血红素辅基 ③肌红蛋白氧合曲线是双曲线,血红蛋白是S型 ④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无协同性,而血红蛋白有

⑤血红蛋白与氧气有叠构效应,CO2与质子升高,S曲线右移,亲和性降低,不受二磷酸甘油酸调节

⑥肌红蛋白在肌肉中运氧气,血红蛋白在血液中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是(C )

A.糖苷键 B.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 D.1′,3′-磷酸二酯键 E.2′,5′-磷酸二酯键 2.下列核酸中含有稀有核酸的是(C ) A.rRNA B.mRNA C.tRNA D.hnRNA E.线粒体DNA

3.下列DNA分子中,哪一种的Tm值最低( B )

A.A+T含量占15% B.G+C含量占15% C.G+C含量占40% D.A+T含量占70% E.A+T含量占60%

4.关于tRNA的结构,下列哪个是不正确的( D )

A.是小分子量的RNA,只含一条74-95个核苷本残基多核苷酸链 B.分子中除含有A、U、C和G而外,还含有稀有碱基 C.分子中某些部位的碱基相互配对,形成局部的双螺旋 D.5′端末的三个核苷残基的碱基依次为CCA,该端有一个羟基 E.反密码环的中央三个核苷酸的碱基组成反密码子 5.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B )

A.280nm B.260nm C.240nm D.200nm E.220nm 6.下列有关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它是有蛋白质和RNA构成的 B.它是核酸分子,但具有酶的功能 C.它是有蛋白质和DNA构成的 D.位于细胞核内的酶 E.它是专门水解核酸的蛋白质

7.下列关于DNA与RNA彻底水解后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戊糖不同,碱基不同 B.戊糖相同,碱基不同

C.戊糖不同,碱基相同 D.戊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E.戊糖相同,碱基相同 8.关于DNA的二级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 ) A.A和T之间形成三个氢键,G和C之间形成两个氢键 B.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 C.碱基对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D.两条键的走向相反 E.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一条大沟和小沟 9.关于mRNA的正确描述是( B )

A.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在5′末端是多聚腺苷酸结构 B.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在5′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结构 C.只有原核生物的mRNA在3′末端有多聚腺苷酸结构 D.只有原核生物的mRNA在5′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结构 E.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中都含有稀有碱基 10.下列关于DNA受热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E ) A.A260nm下降 B.碱基对可形成共价键连接 C.粘度增加 D.多核甘酸链裂解成寡核甘酸链 E.加入互补RNA键,再缓慢冷却,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11.核小体的核心蛋白质的组成( C )

A.非组蛋白 B.H2A、H2B、H3、H4各一分子 C.H2A、H2B、H3、H4各二分子 D.H2A、H2B、H3、H4各四分子 E.H1组蛋白与140-145碱基对DNA

12.如果双键DNA的原胸腺嘧啶含量为碱基总含量的20%,则鸟嘌呤含量应为( C ) A.10% B.20% C.30% D.40% E.50% 13.合成DNA需要的原料是( C )

A.ATP、CTP、GTP、TTP B.ATP、CTP、GTP、UTP C.dATP、dCTP、 dGTP、dTTP D.dATP、dCTP、dGTP、dUTP E.dAMP、dCMP、dGMP、dTMP

14.正确解释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是 ( A )

A.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 B.嘌呤和嘧啶连接了核糖 C.嘌呤和嘧啶中含有氮原子 D.嘌呤和嘧啶含有硫原子 E.嘌呤和嘧啶连接了磷酸基团

15.如果mRNA中的一个密码为5′CAG3′,那么与其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B ) A.GUC B.CUG C.GTC D.CTG E.以上都不是 16.自然界DNA以螺旋结构存在的主要方式(B ) A.A-DNA B.B-DNA C.GTC D.E-DNA E.Z-DNA 17.DNA的解链温度是指(B )

A.A260nm 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B.A26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 C.DNA开始解链时所需的温度 D.DNA完全解链时所需的温度 18.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热变性的DNA迅速降温的过程称为退火

B.热变性的DNA迅速冷却后即可再结合为双链 C.所有DNA分子变性后,在合适的温度下都可以复性 D.热变性后相同的DNA经缓慢降温冷却后可以复性 E.复性的最佳温度时640C

19.将RNA变性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分子杂交的技术是( B ) A.Southern杂交 B Northern杂交 C。Eastern杂交 D. Western杂交 B型题

A.三叶草结构 B.倒L形 C.双螺旋结构 D.a-螺旋 E.反密码环 1.tRNA的三级结构是( B) 2.DNA的二级结构是( C ) 3.tRNA的二级结构是( A )

A.rRNA B.mRNA C.tRNA D.hnRNA E.SnRNA 4.成熟mRNA的前体(D ) 5.参与转运氨基酸( C ) 6.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B ) 7.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A ) 8.参与RNA的剪接、转运( E ) 二、填空题

1.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_核苷酸_。

2.DNA的双螺旋中只存在_4__种不同碱基,T总是与_A_配对,C总是与_G_配对。 3.核酸的主要组成是_戊糖_,_磷酸_和_含氮碱基_。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类不同,DNA主要位于_细胞核_中,RNA主要位于_细胞质中。

5.在典型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_外侧_,碱基位于双螺旋的_内侧_ 。

6、tRNA均具有_三叶草型_ 二级结构和_倒L型_三级结构。

7、成熟的mRNA的结构特点是:5`-帽子结构_,_3`末端的polyA尾巴_。 8、DNA的基本功能是_遗传信息的复制_和_转录的模板_。 9、Tm值与DNA的_分子大小_和所含碱基中的_CG含量_成正比。

10、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_氢键_维系,纵向则靠_碱基堆积力_维持。 11、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_核苷_与_磷酸_形成3′,5′-磷酸二酯键。 12、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_共轭双键_,因此对_260mm紫外光_有较强吸收。

13、碱基__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__糖苷键__连接形成核苷。

14.自然界中大多数双螺旋DNA的螺旋方向为_右手螺旋_,Z-DNA的螺旋方向为_左手螺旋_,

三、名词解释

1. 核酸 以核苷酸为基本结构单元,按照一定的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并通过折叠、卷曲形成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多聚核苷酸链。

2、增色效应: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的吸光度明显增加的现象。 3 减色效应 DNA发生复性后,OD260降低,称为减色效应。

4、核小体 染色质或染色体最基本结构和功能的亚单位,由200个左右的核苷酸所组成的DNA分子产缠绕在由组蛋白组成的八聚体表面,所形成的一种念珠状结构。 5、退火:变性DNA在复性过程中必须缓慢冷却,称为退火。

6、分子杂交 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只要他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经退火才处理即可复性,形成新的杂合双螺旋,称之分子杂交。

7、Tm值 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失去一半时,即?p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熔解温度。

8. DNA变性 双螺旋DNA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其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称为DNA变性。

四、问答题

1、简述RNA和DNA主要区别。

①碱基不同:DNA由ATCG构成,RNA由AUCG构成 ②戊糖不同: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③单双链不同:DNA是两条反相平行的聚核苷酸链形成螺旋结构,RNA以单链为主 2、简述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①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盘绕

②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側,与对側碱基形成氢键配对(互补配对形式:A=T; G?C) ③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生物学意义:对于DNA复制和RNA转录过程具有关键作用。 3、细胞内有哪几种主要的RNA?其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①信使RNA蛋白质合成模板②转运RNA 转运氨基酸 ③核糖体RNA:核糖体组分 ④HnRNA:成熟mRNA前体⑤SnRNA:参与HnRNA剪接转运⑥SnORNA:rRNA加工

酶(Enzyme)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全酶由_酶蛋白_和_辅助因子_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

酶蛋白_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_辅助因子_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2. 辅助因子包括_金属离子_,辅基_和_辅酶_等。其中_辅基_与酶蛋白结合紧密,

需要_化学试剂_除去,_辅酶_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法或超过滤法_除去。 3. 酶是由_活细胞_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_生物大分子_。 4. 酶原是指_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_。

5. 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以分为六大类_氧

化还原_,_转移_,_水解_,_裂解_,_异构_和_合成酶_。 6. 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结合部位_和_催化部位_两个功能部位,其中_结合部位_直接

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_催化部位_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7. 酶活力是指_酶催化一定反应的能力_,一般用_酶的活力单位_表示。

8. 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得到的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_1/Km_,中轴上的截距

为_1/VMAX_。

9. 调节酶包括_别构酶__和_共价修饰酶_等。

10. 单底酶物的米氏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一般催化剂所没有的特点,即_高效催化性_,__高度特

异性_和_可调节性,易受环境影响_。

12. 同一种酶有不同底物时,其对不同底物的Km值_不同_;不同酶(同工酶)可作

用于同一种底物时,其Km值_不同_。

13. 酶活性的国际单位(IU)是指_1min内转化1umol底物所需的酶量_。 14. 酶活力的调节包括酶_活性_的调节和酶_浓度_的调节。 二、选择题

1.欲使某单底物米氏酶促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80%,其底物浓度应达到酶Km的(B )倍。

A.2 B.4 C.8 D.6

2.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动力学参数造成的改变是( B )

A.Vmax不变,Km变大 B. Vmax变小,Km不变 C.Vmax变小,Km变小 D. Vmax变大,Km变大 3.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 C )

A.与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 B.使酶蛋白变性

C.与酶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 D.共价结合在活性中心以外

4. 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 )

(A) 作用时间 (B)抑制剂浓度 (C)底物浓度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 (E) 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5. 米氏方程双倒数作图时,曲线在纵轴截距所对应的动力学参数为( B )

A. Km B.1/Vmax C. Km/Vmax D. Vmax/ Km 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的特点是( A )

A.Vm不变,Km增大 B.Vm增大,Km不变 C.Vm降低,Km降低 D.Vm不变,Km降低

7.单底物反应的米-曼氏方程是( C )

A.V={Km+[S]}/{Vm+[S]} B. V={Km+[S]}/Vm[S]

C. V= Vm[S]/{Km+[S]} D. V={Vm+[S]} /{Km+[S]}

8.酶的下列辅助因子中,不含腺嘌呤基团的是( D )

A.NAD+ B.CoA C.FAD D.FMN E.NADP+

9.下列有关酶性质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B )

A.能使产物和底物的比值增高,使平衡常数增大 B.能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C.与一般催化剂相比较,酶的专一性高,催化效率相等 D.能提高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 E.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

10.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1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相同之处是( CD )

A.易变性 B.高度专一性

C.反应前后数量不变 D.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2.关于全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

A.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 B.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C. 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 D.辅助因子只维持酶分子构象

13. 下列通过共价修饰调节酶活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D )

A.是一种快速调节机制

B.主要是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

C.酶蛋白质分子中被修饰的常为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 D.只有磷酸化形式是有活性的酶 14. 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C)

A. Vmax减小, Km减小 B. Vmax增加,Km增加 C. Vmax不变,Km增加

D.Vmax不变,Km减小 E. Vmax减小,Km增加

15. 下列常见抑制剂中,处哪个外都是不可逆抑制剂(E)

A.有机磷化合物 B.有机汞化合物 C.有机砷化合物 D.氰化物 E.磺胺类药物

16. 关于Km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Km值等于反应速度太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浓度 B. Km的单位可用mol/L

C. Km可以近似地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合力,Km越大,亲合力越大 D.在固定的测定条件下为酶对其特定底物的特征常数

17.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人体内靶酶活性中心的( C )

A.巯基 B.羧基 C.羟基 D.咪唑基

13.变构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 C )

A.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 B.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 C.酶活性中心的外的调节部位 D.酶活性中心的外的必需基团 14.在酶的在分类命名表中,RNA聚合酶性于( A ) A. 转移酶 B.合成酶 C.裂合酶 D.水解酶

15. 恒定量酶蛋白所结合配基量对游离配体量作图,哪类图形说明其结合具有协同性(A )

A.S形曲线 B.斜率大于1的直线 C.斜率为1的直线 D.凸形

16.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17下列哪一项叙述符保“诱导契合”学说( B ) A.酶与底物的关系有如锁和钥的关系

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影响下其构象发生一定改变才能催化底物进行反应 C.酶对D型和L型旋光异构体的催化反应速度相同 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面改变

E.底物与酶的变构部位结合后,改变酶的构象,使之与底物相适应 18.多酶体系的指( E ) A.某种细胞内所有的酶 B.某种生物体内所有的酶

C.细胞液中所有的酶

D.某一代谢途径的反应链中所包括的一系列酶

E.几个酶构成的复合体,催化某一代谢反应或过程 三、名词解释

1.同工酶:分子组成及理化性质不同但具有相同催化功能的一组酶。

2.别构效应 酶在专一性的别构效应物得诱导下,结构发生变化,使催化活性改变。

3.共价修饰 有些酶分子上的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基团,在另一组酶的催化下共价地结合某些小分子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这种调节称为共价修饰调节。

4.(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化学结构相似,在酶促反应中,抑制剂与底物相互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当抑制剂与酶形成酶-抑制剂复合物后,酶不能再与底物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5酶原:不具有催化效应的酶前体。

6. 必须基团: 是指直接参与底物分子结合和催化的基团以及参与维持酶分子构象的基

团,若经化学修饰使其发生改变,则酶的活性会丧失。包括活性部分但不一定就是活性部分。

7.诱导楔合假说: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活性中心构象发生相应变化,易于其结合,促使酶和底物契合形成中间配合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

8.米氏常数: 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一半时底物浓度,单位为mol/L。

四、简答题

1. 如何区分辅酶和辅基?

辅基与酶蛋白通过共价键结合,较紧密,只能用化学试剂除去 辅酶与酶蛋白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可以用超过滤或透析法除去

2.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① 酶浓度:底物浓度足够大,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②底物浓度:底物浓度很小时,

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是一级反应;随着底物浓度上升,速率缓慢上升③温度:温度升高速率上升,但酶易变性,达到一定温度,速率下降④PH,绝大多数为钟罩曲线,过酸过碱都会使速率降低⑤激活剂:选择速率上升⑥抑制剂:速率下降,不使酶蛋白变性

3.简述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①可逆性的抑制作用即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用透析法除去

(1)竞争性抑制与底物结构相似,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使V下降,Km不变,Vmax上升 (2)非竞争性抑制酶-底物-抑制剂形成三元复合物,使V下降,Vmax下降,Km不变 (3)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不与酶结合,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V Vmax Km下降 ②不可逆抑制

抑制剂-酶共价结合,不能使用透析法,抽滤法

专一: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使V下降 非专一: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结合

4.以竞争性抑制的原理说明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生长离不开FH4,因为FH4是核苷酸合成酶的辅酶,首先由对氨基苯甲酸,2-氨基-4-羟基-6-甲基嘌呤以及谷氨酸合成FH2,再由FH2合成FH4,由于磺胺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所以是细菌中FH2合成酶竞争抑制剂,抑制FH2合成,由于人体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叶酸并直接利用,而细菌只能自身合成,因此此药物对人无害

5.叙述酶活性调节的主要几种方式。

①别构调节:一些代谢物与酶分享活性中心外的某些部分,可逆性结合,使酶的构象发

生改变,从而改变酶催化活性

②共价修饰调节:在其他酶的催化下,某些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与某种化学物质因

发生可逆性的共价修饰,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③酶原激活: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初分泌时无活性,这些无活性的酶前身叫酶原,使酶

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叫酶原激活

其他:激素调节,抑制剂,激活剂以及反馈抑制调节

6. Km值的意义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1)Km值是特正常书之一,每种酶均有它的Km值,只与酶的性质有关,可以用来鉴别酶 (2)判断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3)判断哪些底物是

酶的天然底物或最适底物(4)判断整你反应酶的催化效率,Km值越小,催化效率越高。

维 生 素 与 辅 酶 练习题 二、 选择题

1. 肠道细菌可以合成下列哪种维生素?( E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2. 下列化合物中那个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A )

(A) 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6 (E)维生素A

3.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腺苷酸组分?( B )

(A)CoA (B)FMN (C)FAD (D) NAD+ (E)NADP+ 4. 需要维生素B6作为辅酶的氨基酸反应有( E )

(A)成盐、成酯和转氨 (B)成酰氯反应 (C)烷基化反应

(D)成酯和脱羧 (E)转氨、脱羧

5. 指出与下列生理功能相对应的脂溶性维生素

(1)调节钙磷代谢,维持正常血钙,血磷浓度 维生素D (2)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促进凝血 维生素K (3)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与暗视觉有关 维生素A (4)抗氧化剂,与动物体生殖功能有关 维生素E 6. 指出下列症状分别是由哪种(些)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1)脚气病-B1(2)坏血病-C(3)佝偻病-D(4)干眼病-A (5)软骨病-D (6)巨红细胞贫血-E,B11,B12

7. 指出下列物质分别是那种维生素的前体?

(1)β-胡萝卜素 A (2)麦角固醇 D2 (3)7-脱氢胆钙化醇 D3 8. 完成下列辅酶中所对应的维生素名称

A.吡哆醛 B.核黄素 C.泛酸 D.尼克酰胺 E.生物素

+

1.NAD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D ) 2.FAD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B ) 3.辅酶A成分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C ) 4.羧化酶的辅酶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E ) 5.转氨酶的辅酶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A )

+

A.TPP B.NAD C.FAD D.FH4 E.CoA 6. 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助因子是( A ) 7. 苹果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B ) 8.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 D ) 9. 酰基转移酶的辅酶是( E )

10.核黄酶的辅基是( C )

A.叶酸 B.钴胺素 C.二者皆是 D.二者皆不是 1.与一碳单位代谢有关的维生素是( C ) 2.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B )

3.与转氨基作用有关的维生素是( D ) 9. 下列关于维生素D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体内维生素D主要以麦角钙化醇和胆钙化醇较为重要 (B)维生素D3合成的前体是麦角固醇

(C)鱼肝油中富含维生素D (D)维生素D可在体内几种器官合成 二、填空题

1.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以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水溶性维生素_和_脂溶性维生素

_。前者主要是作为酶的_辅酶_的组分参与体内的代谢。

2. FAD是_黄素腺嘌呤核苷酸_的简称,FMN是_黄素单核苷酸__的简称,他们都含有维生

素_B2_,是氧化还原酶类的_辅基_。

3. 维生素B3又称_泛酸_,功能是以_辅酶A_和_酰基载体蛋白_辅酶形式参与代谢,在

代谢中是_酰基转移酶_的辅酶,其功能基团是巯基_。

4. 维生素B5构成的辅酶形式是_NAD+_与_NADP+_,作为_多种脱氢_酶的辅酶,起递氢和

电子_的作用。

5. 维生素B6在体内可形成各自的磷酸酯,但参加代谢的主要是_磷酸吡哆醛_和磷酸吡

哆胺_形式,在氨基酸的_转氨反应_,脱羧反应中起着辅酶作用。

6. 维生素_B12_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有很多辅酶形式,其中_5`脱氢腺苷钴胺素

_和_甲基钴胺素_这两种辅酶形式比较重要,它们分别是变构酶和转甲基酶的辅酶。 7. 维生素B7又称为_生物素__,是由噻吩环和脲结合成的双环化合物,是_羧化_酶的辅

酶,起_CO2_固定作用。

8. 维生素A在视色素中的活性形式是_11-顺视黄醛_,维生素D3在体内的最高活性形式

_1,25-二羟胆钙化醇_。

9. 维生素B1又称为_硫胺素_,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_APP_。功能为_α酮酸脱羧酶复合

体_的辅酶及抑制_胆碱酯酶_的活性

10. 维生素K的功能是促进_凝血酶原_的合成,维生素E又称为_生育酚_

11. 维生素B11又称_叶酸_,是由2-氨基-4-羟基-6甲基蝶呤_对氨基苯甲酸__,_L-谷氨

酸_三部分组成,其活性形式为_四氢叶酸_。VB12又称_钴胺素_,其在体内最常见的活性形式_5`脱氧腺苷钴胺素_。 三、名词解释

1. 维生素 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不

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2. 维生素原 不具有维生素活性,但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的物质。

生物氧化 练习题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述有关氧化磷酸化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B.是指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遇联进行的过程 C.氧化磷酸化的效率可用P/O比值表示

D.在无氧的情况下,糖酵解过程生成的NADH靠穿梭进入线粒体呼吸链彻底氧化 2.下列物质对氧化磷酸化无明显影响的是( B )

A.寡霉素 B.甘氨酸 C.2,4-二硝基苯酚 D.氰化物 3.下列关于FAD等的描述那一条是错误的( A )

A.FAD只传递电子,不传递氢 B.FAD是一种辅基

C.FAD传递氢机制与FMN相同

D.FAD分子中含一分子核黄素,一分子腺嘌呤,二分子核糖,二分子磷酸 4.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有( C )

A.烯醇化酶 B.

葡萄糖激酶

C.琥珀酸辅酶A硫激酶 D.磷酸果糖激酶

5.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成分中没有( A )

A.FMN B.铁硫蛋白 C.FAD D.CytC 6.体内产生ATP的最主要方式是( B )

A.葡萄糖分解乳糖 B.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C.营养物质转变成CO2和H2O D.脂肪酸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7.琥珀酸脱下的2H经呼吸链传递给O2后,其P/O比值的理论值为( B )

A.1 B.2 C.3 D.4

8.电子传递链中唯一能直接使O2还原的递电子体是( D )

A.Cyt b B.Cyt c C.FeS D.Cyt aa3

9.电子传递链中唯一不与蛋白质相结合的电子载体是( A )

A.CoQ B.FAD C.FMN D.NAD+

10.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D )

A.NAD+ B.FMN C.FAD D.CoA 11.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为( B )

A.c→c1→b→aa3 B. b→c1→c→aa3 C. c→c1→b1→aa3 D. b→c→c1→aa3 E. c→b→c1→aa3 12.不能抑制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物质有( D )

A.寡霉素 B.2,4-二硝基苯酚 C.氰化物 D.琥珀酸 13.阿米妥、鱼藤酮抑制呼吸链中( A )

A.NADH→CoQ B.CoQ→cytb C.cyt c1→cytc D. cytb→cytc1 E. cytaa3→O2

二、填空题

1.NADH脱氢酶的辅基是_NAD+_。

2.体内高能化合物的储存形式是_ATP,磷酸肌酸_。 3.在呼吸链中把电子传递给氧的物质是_Cytaa3_。

4.胞液中NADH(H+)氧化需进入线粒体,进入方式有_α磷酸甘油穿梭_和_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_二种。

5.呼吸链中最后一个递电子体是_Cytaa3_。它可受_氰化物_和_一氧化碳_的抑制。 6.生成ATP的方式有_底物水平磷酸化_和_氧化磷酸化_二种。 三、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 代谢底物在生物氧化中脱掉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与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2.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发生过脱氢或脱水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而形成高能磷酸键,然后高能键把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

3 呼吸链 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系列的传递体,最终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并与之结合生成水。

4.化学渗透学说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从线粒体内膜基质内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产生ATP 5.P/O比 每消耗1mol原子氧所生成ATP摩尔数。 四、问答题

1.写出二种呼吸链的简单组成及排列顺序,说明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①N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偶联部位:NADH-CoQ Cytb-Cytc Cytaa3-O2 ②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偶联部位:Cytb-Cytc Cytaa3-O2

2.在生物氧化过程中,CO2是通过什么方式生成的?

生物氧化中的CO2产生由于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羧酸后,在脱羧酶的作用下经脱羧生成 ①直接脱羧:脱羧中不伴随氧化反应;分为单纯α脱羧和单纯β脱羧。 ②氧化脱羧:脱羧中伴随氧化反应

糖代谢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C ) A.脂肪 B.脂肪酸 C.葡萄糖 D. 蛋白质 E.氨基酸

2.人体内糖酵解径的最终产物是( C ) A.乳酸 B.乙酰辅酶A C.丙酮酸

D.CO2和H2O E.乙醇

4.下列酶中,能催化生成ATP的是( B ) A.已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5.1分子丙酮酸在体内完全氧化能生成多少ATP(C ) A.2 B.8 C.12.5 D.11 6.下列化合物中,含高能磷酸键的是( D )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3-磷酸甘油酸 7.1mol葡萄糖酵解后,能产生多少mol的ATP( B ) A.1 B.2 C.3 D.4 E.5 8.糖酵解中的关键酶是( D )

A.己糖激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醛缩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已糖激酶,醛缩酶 C.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2, 已糖激酶 D.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1,丙酮酸激酶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醛缩酶,葡萄糖激酶 9.调节三羧酸循环速率和流量最重要的酶是( D ) A.柠檬酸合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C.苹果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E.丙酮酸脱氢酶

10.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缺乏( A ) A.6-磷酸葡萄糖酶 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C.葡萄糖激酶 D.已糖激酶 E.果糖二磷酸酶

11.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都有的酶是( A )

A.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已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果糖二磷酸酶 E.丙酮酸羧化酶 12.糖原合成时,活性葡萄糖供体是( B ) A.CDPC B.UDPG C.UDPGA

D.G-1-P E.G-6-P

13.丙酮酸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是( AC )

A.ATP B.1,6-二磷酸果糖 C.乙酰辅酶A D.AMP E.丙酮酸 14.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C )

A.分支酶 B.脱支酶 C.磷酸化酶 D.磷酸化酶b激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15.甘油在体内糖异生为葡萄糖,需要的酶是( B )

A.已糖激酶 B.果糖两磷酸酶-1 C.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丙酮酸羧化酶 E.磷酸甘油酸激酶 16.下列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由两个UDPG中的葡萄糖残基聚合开始 B.活性葡萄糖的供体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C.糖原合成酶催化产生α-1,4糖苷键 D.糖原分支酶作用后产生α-1,6糖苷键 17.关于葡萄糖有氧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是细胞获能的主要方式

B.氧供充足时,所有组织细胞的酵解作用均被抑制 C.有氧氧化的酶在胞浆和线粒体都有

D.葡萄糖有氧氧化的ATP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获得 E.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CO2和H2O 18.关于乙酰辅酶A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是高能化合物 B.能够变为丙酮酸 C.不能自由穿过线粒体膜 D.是胆固醇合成的原料

E.氨基酸代谢也能产生乙酰辅酶

19.丙酮酸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有几次脱氢反应( B ) A.4 B.5 C.6 D.7 E.8

20.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生成NADPH的反应都是由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 B.该途径的关键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C.生成的NADPH参与生物转化作用

D.摄入高糖物质时,磷酸戊糖途径的速度加快 21.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有( C )

A.烯醇化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甘油酸激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已糖激酶

22.有关糖异生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B.肝、肌肉组织糖异生产生的糖能维持血液浓度 C.要越过糖酵解的三个能障反应 D.在线粒体和胞液中共同完成 E.肾脏也能进行糖异生反应

23. 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一个不是6-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C) A. ADP B. AMP C.柠檬酸 D.2,6-二磷酸果糖 二、填空题

1.糖的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小肠_,糖吸收的主要机制_同向协同运输_。 2.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有_己糖激酶_,_丙酮酸激酶_ ,_6-磷酸果糖激酶_。 3.糖酵解途径中,有_3_次不可逆反应,_1_次脱氢,_2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 4.三羧酸循环循环一次,消耗1分子的_乙酰辅酶A_,有_2_次脱羧,_4_次脱氢,_1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_10_个ATP。

5.三羧酸循环又叫_柠檬酸_循环。反应体系中的关键酶有_柠檬酸合酶_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和_α同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_。

6.葡萄糖在体内主要的分解代谢途径有_糖酵解_,_有氧氧化_和_磷酸戊糖途径_。 7.1mol6-磷酸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生成_30mol_ATP。 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_乳酸_,_甘油_和_生糖氨基酸_。

9.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胰岛素_,升高血糖的激素是_胰高血糖素_,_肾上腺素_ 和糖皮质激素_。

10. 糖原合酶_是糖原合成途径的限速酶,_糖原磷酸化酶_是糖原分解途径的限速酶。 11.乙醛酸循环中两个重要的酶是_异柠檬酸裂解酶_和_苹果酸合酶_。 三、名词解释

1.糖酵解 葡萄糖在不需要氧的情况下分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

2磷酸戊糖途径 由6-磷酸葡萄糖生成多种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3三羧酸循环 指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地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4乙醛酸循环: 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乙酰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酶催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

5糖异生 指非糖物质前体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 四、问答题

1.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有哪些差异?

①所用到的某些酶不同,糖酵解有3个不可逆反应,酶为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糖异生用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6-二磷酸果糖酶,6-磷酸葡萄糖酶取代②能量变化不同:1分子葡萄糖发生糖酵解生成2分子ATP,1分子乳酸通过糖异生消耗4ATP,2JTP③部位不同:糖酵解只在细胞液中进行,糖异生在细胞液和线粒体中进行

2.什么是三羧酸循环?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意义:①生成大量的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也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③产生的多种中间产物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的原料;

3.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其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又称HMS途径)是指由6-磷酸葡萄糖生成多种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①该途径可以产生各种磷酸单糖,为 许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②产生的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

脂类代谢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小肠粘膜细胞中,合成甘油三脂的途径是( A )

A.甘油一酯途径 B.甘油二酯途径 C.甘油三酯途径 D.以上都不是 2.脂酸的活化形成为( C )

A.脂酰肉碱 B.烯酰CoA C.脂酰CoA D.β-酮酯酰CoA 3.下列哪个反应不属于脂酸β氧化( A )

A.加氢 B.加水 C.脱氢 D.硫解 E.再脱氢 4.关于脂肪酸活化反应,正确的是( B )

A.在线粒体内完成 B.活化过程消耗1个ATP

C.活化中消耗2个ATP D.不需要辅酶A E.需要肉碱 5.下列哪种化合物是酮体(B )

A.乙酰乙酰CoA B.丙酮 C.γ-羟基丁酸 D.β-氧基丁酸 E.乙酰CoA 6.下列物质中,与脂肪酸分解无关的是( D )

A.FAD B.辅酶I C.肉碱 D.辅酶II E.辅酶A 7.能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是(D )

A.肾上腺素 B.甲状腺素 C.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 8.脂肪酸氧化分解的限速酶是(C )

A.酯酰CoA合成酶 B.脂酰CoA脱氢酶

C.肉碱酯酰转移酶I D.肉碱酯酰转移酶II E.脂酰CoA硫解酶 9.乙酰CoA不有转变为( D )

A.脂肪酸 B.胆固醇 C.丙酮 D.丙酮酸 E.丙二酸单酰CoA 10.关于脂酸β-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液进行 B.在细胞液和线粒体中完成 C.反应起始物是脂酰CoA D.需肉碱的参与 11.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酮体能通过呼吸排出 B.肝脏不有利用酮体

C.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羧丁酸和丙酮酸 D.糖尿病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 E.饥饿时酮体生成增加

12.脂酸β氧化中,需要的维生素是( E )

A.维生素B1+B2+泛酸 B.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 C.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B1 D.维生素B1+维生素PP+叶酸 E.维生素B2+维生素PP+泛酸

13.1mol硬脂酸(18C)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净生成ATP的摩尔数为( C ) A.16 B.36 C.120 D.136 14.下列哪个酶是肝细胞线粒体特有酮体合成的酶(A ) A.HMGCoA合成酶 B.HMGoA还原酶

C.琥珀酰CoA转硫酶 D.乙酰乙酰硫激酶 E.乙酰CoA羧化酶 15.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E )

A.硫激酶 B.酰基转移酶 C.β-酮脂酰还原酶 D.β-酮脂酰合成酶 E.乙酰CoA羧化酶 16.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胞液,是通过( D ) A.鸟氨酸循环 B.乳酸循环 C.三羧酸循环 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17.脂肪和磷脂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BD )

A.甘油一酯 B.甘油二酯 C.CTP D.磷脂酸 E.乙酰CoA 18.A.胞液 B.线粒体 C.内质网 D.线粒体和胞液 E.胞液和内质网 1.脂酸合成酶系存在于( A ) 2.糖异生途径存在于( D ) 3.胆固醇合成醇系存在于( E ) 4.脂肪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 B ) 5.酮体合成酶系存在于( B )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还原酶 C.HMGCoA裂解酶 D.乙酰CoA羧化酶 E.肉碱酯酰转移酶I 6、酮体生成的关键酶( A ) 7.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 D ) 8.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 B ) 9.脂酸β-氧化的关键酶( E ) 二、填空题

1.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所需关键酶_还原酶_和_异构酶_。

2.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_乙酰辅酶A_,供氢体是_NADPH+H+_,限速酶是_HMG-乙酰辅酶A_。

3.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_甘油三酯脂肪酶_。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_脂解激素_,主要有_肾上腺素_,_胰高血糖素_,_肾上腺皮质激素_。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_抗脂解激素_。主要是_胰岛素_。

4.酮体包括_丙酮_,_β羟基丁酸_和_乙酰乙酸__。酮体主要在_肝脏_以_乙酰辅酶A__为原料合成。

5. 软脂酸合成的部位_细胞液_,硬脂酸合成的部位_线粒体_或_内质网_。 6.奇数碳原子β氧化的终产物为乙酰辅酶A和_丙酰辅酶A_。

7.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激活剂是_柠檬酸_,_异柠檬酸_。别构抑制剂是_软脂酰辅酶A_。

8.脂酸活化过程消耗1个ATP。β氧化的四个反应过程是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9.合成甘油三脂的原料是_甘油_和_脂肪酸_,主要由_糖_代谢提供。

10.将脂酰辅酶A运往肝脏的载体是_肉碱_,同时还需要_肉碱脂酰转移酶的作用。 三、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体内的脂肪在甘油三酯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单酯脂肪酶 的作用下消化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进入血液,再被其他组织摄取利用的过程。

2.酮体 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

3脂肪酸β氧化 脂酰辅酶A在线粒体内脂肪酸氧化酶复合体的作用下,脂酰基的?-碳原子上发生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化学反应,产生1分子乙酰辅酶A与1分子比原脂酰辅酶A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这一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氧化。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酮体?酮体的代谢主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酮体是脂酸在肝脏分解氧化时产生的特有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β-羧基丁酸和丙酮。酮体只能在肝脏合成,肝脏利用脂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为原料合成酮体,再经血液运输到肝外组织,氧化供能。

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为:酮体是脂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在饥饿、糖供不足时,酮体可代替葡萄糖成为脑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2.以1分子的软脂酸(16C)为例,说明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H2O 和ATP的过程。

软脂酸通过7次β氧化,生成8分子乙酰辅酶a,7分子NADPH+H+,7分子FADH2。一分子乙酰辅酶A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10分子ATP,所以共产生80分子ATP。一分子NADPH+H+通过呼吸链传递产生2.5ATP,共产生17.5分子ATP。1分子FADH2产生1.5ATP,共产生10.5ATP,一分子软脂酸活化消耗1分子ATP,两个高能磷酸键,所以总共106ATP。

蛋白质代谢

练习题一、选择题

1.某人摄取100克蛋白质,24小时后从尿中排出尿素35克,粪便中排出N3克,他处于( B )A.总氮平衡 B.负氮平衡 C.正氮平衡 D.必须明确年龄而后判断 E.以上均不是 2.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E )

A.供给足够的热卡,可节约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 B.供给各种维生素,可节约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 C.供应充足的必需指肪酸,可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D.供应适量的无机盐,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

E.食用不同种类混合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单独食用一种要高些 3.体内氨基酸脱氨的最主要方式是( C )

A.氧化脱氨 B.转氨基 C.联合脱氨 D.非氧化脱氨 E.脱水脱氨 4.关于氧化脱氨基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D )

A.以D-氨基酸脱氨酶为最重要 B.脱下的氢由FAD接受

C.先水解再氧化产生氨,两步反应需要两种酶参加D.反应的产物有氨和α-酮酸 E.氧化脱氨基不可逆

5.关于转氨基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C )

A.转氨酶种类多分布广,但以GOT和GPT活性最高 B.肝脏中活性最高的是GPT,心脏中活性最高的是GOT C.GOP催化反应: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 D.转氨酶的辅酶都是磷酸吡哆醛 E.转氨基作用参与体内合成非必须氨基酸

6.关于L-谷氨酸脱氢酶的叙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 A.该酶的辅助因子是磷酸吡哆胺 B.该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C.ATP可作该酶的变构抑制剂 D.该酶也催化谷氨酸的合成 E.谷氨酸参与的转氨基反应与该酶催化的反应一起构成联合脱氨基 7.肌内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D )

A.氨基酸氧化酶氧化脱氨基作用 B.转氨基作用 C.鸟氨酸循环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氨作用 8.合成尿素时,线粒体外合成步骤中直接提供的氨来自( C )

A.Gln B.Glu C.Asp D.Asn E.NH3 9.体内氨最主要的去路是( A )

A.合成尿素 B.合成谷氨酰胺 C.生成按离子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E.合成蛋白质 10.关于γ-氨基丁酸(A )

A.谷氨酸脱羧生成 B.谷氨酰胺脱羧生成 C.谷氨酰胺脱氨生成 D.天冬氨酸脱羧生成 E.天冬氨酸脱氨生成 11.在代谢过程中能生成多巴胺的氨基酸是(C )

A.色氨酸 B.组氨酸 C.酪氯酸 D.丙氨酸 E.赖氨酸 12.黑色素是下列哪种氨基酸代谢的产物( E )

A.甘氨酸 B.丙氨酸 C.色氨酸 D.精氨酸 E.酪氨酸 13.5-羧色胺由哪种氨基酸代谢生成( A )

A.色氨酸 B.精氨酸 C.异亮氨酸 D.脯氨酸 E.组氨酸 14.脑组织代谢产生的氨的主要去路是( D)

A.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 B.直接为合成嘧啶嘌呤提供氨

C.通过联合脱氨基的逆反应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D.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 E.直接参与尿素的合成

15.体内生酮兼生糖的氨基酸有( E)

A.精氨酸 B.赖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E.苯丙氨酸 二、填空题

1.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有_氧化脱氨基_、_转氨基_、_联合脱氨基_、三种。 2.尿素的生成部位主要在肝细胞的_细胞液_和_线粒体__中。

3.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指_转氨基__作用与__氧化脱氨基_作用的联合。 三、名词解释

1.氮平衡 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出蛋白质含氮量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鸟氨酸循环?简述它的过程,发生部位,原料,及消耗多少能量? 鸟氨酸循环:将体内有毒的氨转化为无毒的尿素的循环过程

过程:体内合成的氨在肝脏的的线粒体中与CO2,H2O生成氨基氨甲酰磷酸,然后又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然后瓜氨酸转运至细胞液,与天冬氨酸生成精氨酸代琥珀酸,接着又生成精氨酸,精氨酸又分解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转移至线粒体又开始另一轮循环。

部位:肝脏的线粒体和细胞液 原料:氨,CO2,H2O,天冬氨酸 耗能:3ATP,4个高能磷酸键

2.简述体内氨的代谢过程。(即氨的来源,去路及转运)

来源:①脱氨基作用是主要来源,胺类分解②肠道吸收:氨基酸在肠道吸收的作用下产生氨,尿素经肠道细菌脲酶水解产生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于谷氨酰胺 去路:①在肝脏合成尿素(主要)②合成谷氨酰胺③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或其他含氮化合物④肾小管分泌氨

转运:①以谷氨酰胺转运②以丙氨酸形式转运

第十一章 核苷酸代谢

练习题一、选择题

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合成的前体是(c )

A.CMP B.AMP C.IMP D.XMP E.ADP 2.下列关于嘌呤核甘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D ) A.嘌呤环的氨原子于均来自氨基酸的α氨基 B.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 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氨甲酰基 D.由IMP合成AMP和GMP均由ATP供能

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成CMP 3.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C)

A.胸腺 B.小肠粘膜 C.肝 D.脾 E.骨髓 4.人体内嘌呤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D ) A.尿素 B.肌酸 C.肌酸肝 D.尿酸 E.β-丙氨酸

5.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E )

A.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葡萄糖 D.1.6-二磷酸果糖 E.5-磷酸核糖 6.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E )

A.谷氨酰胺和氨 B.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 C.谷氨胺和谷氨酸 D.谷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 E.天冬氨酸和氨基甲酰磷酸

1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 C )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CO2 E.一碳单位

12.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哪种反应( C )

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B.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 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 D.嘧啶按苷酸补救合成 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13.嘧啶核苷酸合成中,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的部位是(C ) A.线粒体 B.微粒体 C.胞浆 D.溶酶体 E.细胞核

14.下列哪种化合物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不产生直接反馈抑制作用( A ) A.TMP B.IMP C.AMP D.GMP E.ADP 22.PRPP酰胺转移酶活性过高可以导致痛风症,此酶催化下列哪种反应( C ) A.从R-5-P生成PRPP B.从甘氨酸合成嘧啶环 C、从PRPP生成磷酸核糖胺 D.从IMP合成AMP E.从IMP生成GMP

23.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 C )

A.在5-磷酸核糖上合成碱基 B.由FH4提供一碳单位 C.先合成氨基甲酰磷酸 D.甘氨酸完整地参人 24、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需要谷氨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 B ) A.TMP上的两个氮原子 B.嘌呤环上的两个氮原子 C.UMP上的两个氮原子 D.嘧啶环上的两个氮原子 E.腺嘌呤上的氨基 二、填空题

1.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_核糖核苷二磷酸_直接还原生成,催化反应的酶是_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2.在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最重要的调节酶是_PRPP合成_酶和酰胺转移_酶。 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原理是由于其结构与_次黄嘌呤_相似,并抑制_黄嘌呤氧化酶_的酶活性。

4.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_尿酸_,与其生成有关的重要酶是_黄嘌呤氧化酶_。

5.dTMP是由_Dump_经_甲基_修饰作用生成的。

6.嘌呤碱基的N原子分别来自于N1_天冬氨酸_,N3_谷氨酰胺_,N7_甘氨酸_,N9_谷氨酰胺_。嘧啶碱基的N原子来自于N1_天冬氨酸_,N3_氨基甲酰磷酸_。 三、名词解释

1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

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 2核苷酸的补救途径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嘌呤核

苷酸的过程,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

四、问答题

1.简述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的特点及原料来源

嘌呤①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合成上逐步合成 ②先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由IMP转化为AMP和GMP ③ 需要5ATP,6个高能磷酸键

来源 甘氨酸 甲酸盐 谷氨酰胺 天冬氨酸 二氧化碳 5-磷酸核糖

嘧啶①先合成嘧啶,再与PRPP结合形成嘧啶核苷酸 ②先合成尿嘧啶核苷酸再由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其他嘧啶核苷酸

来源: 天冬氨酸,氨基甲酰磷酸 5-磷酸核糖

2.说明核苷酸降解的一般途径,嘌呤与嘧啶降解有何区别? 核甘酸降解的一般途径:核苷酸---核苷+磷酸-----碱基+戊糖 不同生物嘌呤能力不同,降解终产物不同。

嘌呤降解:脱氨基生成黄嘌呤,后进一步降解生成尿酸(人)→尿囊素(哺乳动物)尿囊酸(植物) →尿素(大多数鱼类及两栖类) →氨和CO2(某些海洋无脊椎动物)。

嘧啶降解:从脱氨开始,胞嘧啶生成尿嘧啶,尿嘧啶与胸腺嘧啶从还原、水解裂环、再还原,生成CO2、NH3↓和β—丙氨酸或β—氨基异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