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解决办公楼楼层老化、消防隐患等问题,改善工作环
境,提高工作效率。 (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婚姻登记大厅是面向广大均在群众服务的窗口,改善婚姻登记大厅的办公环境,树立政府部门的形象,方便群众办事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3.1 项目需求分析
3.1.1 **市常住适婚人口及发展状况 (1)常住人口现状
陆地、海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下辖**行政区。
截至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8.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万人,增长1.0%。人口城镇比87.82%。全市户籍人口106.55万人,增长0.5%。全市户籍出生人口14599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3958人,死亡率3.72‰;自然增长率10.02‰。 (2)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根据我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37.41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63.54
5
万人,比“三普”增加26.13万人,增长69.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123.54万人,比“四普”增加60万人,增长94.4%;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为141.43万人,比“五普”增加17.87万人,增长14.5%。专业人士分析,常住人口的增加不仅缘于自然增长,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投产不无关系。虽然2012年常住人口比2011年增长1.5万,但**依然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城市。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披露,**当年常住人口为156.02万,占全省比重1.50%。详见表3-1。
表3-1:**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年份指标 19821990年“四普” 年“三普” 常住人口 其中:户籍 外来 人口密度
374137 370296 3841 296 小计 635365 474891 160474 502 % 69.8 28.2 40.8倍 69.6 2005年1%人口抽2000年“五普” 样调查 小计 1235437 569612 % 94.4 57.6 小计 % 141.43 14.5 78.64 62.79 839 38.1 -5.7 10.7 665825 203.4 758 51 从上述表中可看出,**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普”时期48.1%的增长率,提高到“四普”的69.8%,再提高到“五普”的94.4%,1982年-2000年的十八年间,**人口增长迅速,年均递增率为6.9%,特别是流动人口,增
6
速大大快于户籍人口,年均递增率达到30.8%。踏入21世纪后,**人口增速放缓,年递增率降为2.7% (3)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 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6530人,出生率为11.39‰,死亡人口4132人,死亡率为2.68‰,自然增长人口12398人,自然增长率为8.71‰。 (4)家庭户规模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总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41.64万户,比“五普”增长37.79%,其中城镇家庭户36.58万户,农村家庭户5.06万户。
我市家庭户规模自建市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家庭户规模(人/户)从“三普”时期4.4人,下降到“四普”3.8人,再下降到“五普”3.10人,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84人,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与全省平均水平(3.39人)相比,少0.55人。
城镇家庭户规模低于农村。资料显示,我市2005年城镇家庭户规模为2.8人,而农村为3.19人。 (5)婚姻状况的变化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处于一定的婚姻状态下。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婚姻状况栏沿用“五普”指标,同样分为: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
7
1)未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未婚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29.71%,比“五普”下降2.37个百分点。
从性别比来看,男性未婚人口高于女性未婚人口,男性未婚人口占未婚人口的53.68%,女性占46.32%。平均初婚年龄为26.36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7.62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25.07岁。
从城乡差别看,城镇未婚人口比重为30.8%,乡村未婚人口比重为20.74%,城镇未婚人口比乡村未婚人口比重高10.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女性未婚人口比重比农村高出14个百分点,说明城镇晚婚人口较多,特别是城镇女性人口,与农村相比尤其明显。
从文化构成看,未婚人口仍然以初中文化居多,占44.92%,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占36.08%,再次是大专文化程度,占8.55%。与“五普”相比,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5.35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而大专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则上升2.9个百分点。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晚。
2)有配偶人口状况
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有配偶人口包括了初婚有配偶和再婚有配偶两种类型。2005年全市有配偶人口中,初婚有配偶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