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07-2014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11.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最主要表现手法是 D.铺叙摹绘 12.对冯衍《显志赋》创作影响较大的是 B.屈原赋 13.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4.汉乐府《艳歌何尝行》所表现的是 D.战争惨无人道 15.曹操今传诗作皆为 A.乐府诗 16.建安诗人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C.追求悲凉之美 17.蔡琰的五言《悲愤诗》的字数为 C.500字以上 18.被称为诗风“峻切”的正始诗人是 B.嵇康 19.元嘉诗坛“才秀人微”的作家是 D.鲍照 20.徐陵编成《玉台新咏》是在 B.宫体诗的高峰阶段 21.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的字是 A.子山 22.《木兰诗》属于 D.北朝民歌

23.曹操散文的特点是 A.清峻简洁平易 24.下列意象是.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 A.“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B.“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C.“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25.卢思道《从军行》的风格特点是 B.重气质 26.陈子昂《感遇》诗的特点是 C.复归风雅 27.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是 A.平淡自然

28.白居易将自己的诗作分为四类,其中《长恨歌》属于 C.感伤诗 29.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 C.批判性强 30.冯延巳词的基本风格是 D.雅丽深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农事诗的是 A.《七月》C.《良耜》 D.《苤莒》 32.《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主要情思内涵有 A.思乡和怀人

C.漂泊和蹉跎

E.无奈和无常

33.下列关于谢胱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死于狱中,时年36 B.齐梁诗坛首屈一指 E.创造了一种明丽清新的诗歌格调

34.柳宗元散文的成就主要表现于B.人物传记 C.山水游记 E.寓言 35.唐代传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有 A.善于描写人物性格 B.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语言华实相扶,凝练传神 E.插入诗歌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国语》p16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37.《世说新语》p96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世说新语》又名《世语》[1] ,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38.沉郁顿挫p117

“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乘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

39.“二十八字史论”p131

杜牧的七言绝句,仅用二十八字伤悼历代转瞬即逝的繁盛,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有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因此杜牧的绝句被称为二十八字史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刘向《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P34 41.简述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点。P48 42.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P75 p77 43.简述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P128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论述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P2

45.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P105-106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C) C.编年体 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D) D.详赡生动

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 D.冷峻峭拔

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 C.骚体

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 D.离,别也;骚,愁也 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 A.刘向 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114 D.前后连贯成篇 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 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 C.《洞箫赋》

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 C.班固(《咏史》) 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迥车驾言迈》 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

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

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 D.嵇康 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 D.“文典以怨” 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 C.陶渊明 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 B.永明时期 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 C.谢胱 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 C.温子升 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 D.北朝民歌 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C A.《登楼赋》(王粲) B.《洛神赋》(曹植) C. 左思《三都赋》 D.《芜城赋》(鲍照) 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 D.南朝 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作者(杨炫之)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

教为一体的名著)

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 C.重文采

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 B.提倡风骨和比兴 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 C.吴中四士 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A) A.清稳闲适 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 B.讽刺小品

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神话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发展方向的特征有 B.情感D.形象E.想象

32.下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有(A、B、C D、E) A陈琳 B.孔融 C.阮王禹 D.王粲 E.刘桢

33.宫体诗的特点有(A、B)194 A题材处理上的娱乐性质 B.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34.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A、B、E) A.沉雄气质 B.慷慨悲壮 E.以骨力取胜

35.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有(A、B、C) A文以明道 B.唯陈言之务去 C.不平则鸣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

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7.墨翟

---即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38.上官体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39.长吉体

---长吉体(cháng jí tǐ ),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的“李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一.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 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41.简述《九歌》的内容。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42.简述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曹操诗歌宏伟的气魄,强劲的力度,阔大的境界,在建安诗坛上无与其匹。他不仅使乐府民歌成为富于艺术个性的文人诗歌,开创了“借古乐府写时事”的先河,而且以他大气弥满的笔力使逐渐僵化的四言古诗重现生机,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43.简述唐传奇小说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一、从创作上来讲,唐传奇作品一反汉魏六朝小说的纪实法,大都采用虚构法; 二、从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技巧方面来看,唐传奇小说叙述宛转委曲,描写细腻多样; 三、从体制上看,唐传奇小说已经由笔记体发展为传记体;

唐传奇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长处。它从汉魏六朝的小说雏形中破壳而出,并使小说“至唐代而一变”。从此,中国古典小说从子、史脱颖而出,成为叙事文学中一种独立的文体,开始用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样式,反映社会生活,展示真、善、美,在形象塑造及叙事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和定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以《史记》中人物的塑造为例,论述司马迁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参考:《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

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色

《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有很多的成功之处,譬如说它描写人物的艺术就很有特色,很成功。

第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例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写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例如《李将军列传》,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受压抑的经历,主要表现李广一代名将的风采及其遭遇的坎坷。司马迁在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上郡之战,突出李广的“善射”本领和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大将风度;雁门之战,显示李广的机智和应变才能;右北平之战,凸显李广的胆识和神威;从卫青袭击单于之战,则重点叙述李广遭遇的坎坷。四场战役写出李广与程不识不同的带兵方法,写出他冶军宽缓而得力的特点;杀霸陵尉,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的性格;“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饮食与士共之”,则表现了李广的疏财爱士;与才能不及中人却封侯拜相的李蔡的对比,揭示了统冶者的奖励不公和李广对自身偃蹇命运的愤郁不平。这些描述,又在李广的主要性格之外,增添了丰厚的血肉。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相互配合,详写和略写相互结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 第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正反对比。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两个人先后都入驻秦都咸阳,刘邦听从张良、樊哙的谏议,不入秦宫室,封存其资财府库,与地方父老约法三章,约束兵士。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烧掠,得其财宝、美女而东归。这样,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而出。

除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鲁莽的项羽,《高祖本纪》中经常从容不迫的张良之与时时窘迫栖皇的刘邦,都形成了鲜明有力的对比衬托,从而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第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是司马迁写人艺术的又一特点。

《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场力与智的冲突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表现。 第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高祖本纪》写刘邦被项羽射中后谎称“卤中吾指”。《陈涉世家》写陈涉辍耕慨叹,《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乡人均分社肉,《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而叹息,《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等,都十分传神地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拔,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