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文言文阅读_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讲义 下载本文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弱化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遗憾,不满 今义:仇恨,怀恨 词义变化类型:词义强化 (7)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今义:表示(语言、行为)恶劣或不道德,贬义词 词义变化类型:感情色彩变化

2.特别关注古今同形而异义的双音节词

文言实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实词则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居多数。学习古今异义词,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实词误以为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实词。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实词,如果用现今的词义去解释,就会出错。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中的“妻子”是两个单音实词,指“妻子和儿女”,而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是一个双音实词,指“丈夫的配偶”。

请判断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否是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实词。如果不是,请解释其义。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不是,指突然爆发出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不是,指祖辈与父辈 ..

③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不是,指那实际上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不是,指报告申诉 ..

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于”不是,指“来到”;“颜..........色”不是,指“脸色,面容”;“憔悴”是双音实词;“形容”不是,指“形体,容貌”;“枯槁”是双音实词

(2)不要盲目把文言的一个双音实词拆成两个单音实词来解释。文言中的双音实词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义的双音实词(有的叫同义复词),如“庠序”,又如上面第⑤句中的“憔悴”“枯槁”等;二是偏义的双音实词,即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应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5

①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 C

解析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出入: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B项种果树的地方叫“园”,种蔬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偏指“园”。C项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D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面临的艰难形势。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种用法。

②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案 D

解析 “异同”是偏义复词,偏指“异”。

反训词 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这样的词语有: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卖出或买入。 三、活用实词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结合语义和语法结构,掌握其活用特点和规律。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要有:①时间名词

6

“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草、露、日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 (5)而相如廷叱之:廷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人皆得以隶使之:隶

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为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为状语。

2.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①名词后带宾语,②名词前面有副词,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如“欲”“得”“能”等),④名词后面跟介宾短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齿:齿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

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可”“欲”等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军 ②鹪鹩巢于深林:巢

7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道路 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面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 ③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 ④策之不以其道:策 ⑤填然鼓之:鼓

规律和特点:名词后面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衣、怀 ②道海安、如皋:道 ③大楚兴,陈胜王:王 ④范增数目项王:目 ⑤籍吏民,封府库:籍

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连用(或者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墓 ②缇骑按剑而前:前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顺流而东也:东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梦

规律和特点:“而”字前或后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一般不能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连接的是动词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它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 (5)而其见愈奇: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