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了解工业制法。 (2)加深对纯净物、混合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催化作用等概念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在完善知识络中,明确学习纯净物的一般思路: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特性、用途、制法;学习研究判断混合物,先分析其成分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与我们生存、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热爱化学的情感。 【复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难点】
空气的成分和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本节课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复习。 2.明确复习目标,解读复习目标。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空气 1.知识结构:
?原理???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空气? ??结论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污染?防治
??
???
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2.基本概念: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知识模块二 氧气 1.氧气的性质:
? 溶于水,液态氧气和固态氧气都是淡蓝色的?点燃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化合反应
点燃化学性质?硫+氧气――→二氧化硫?氧化反应???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基本概念: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
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知识模块三 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 (2)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①过氧化氢――→水+氧气; 二氧化锰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加热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验证方法(鉴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最后几个大气泡冒出(排水法) 时已集满。
(5)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基本概念。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完成学生用书的“单元重热点、易错点突破”部分。 二、课后提升 完成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空气里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原理。 (3)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个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学习重点】
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体积分数。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分类。 【学习难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误差分析。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 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提问: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猜猜看,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2.导语: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空气”。
3.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空气的组成 阅读课本P26~P27的内容。
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
讨论交流: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其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其缺点:实验所用时间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