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名词解释汇总 下载本文

? 第一章:文艺学(10%)

·文艺学五分支:文学理论(指导制约其他分支)、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文学理论任务4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2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7种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文学文化学

·马克思美学理论主要来源:康德的心理结构学说和人的主体性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和美学理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

·马克思的文学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即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活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把文学艺术纳入整个社会理论框架中,明确指出文学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

3.从实践观念出发,认为文学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不仅是一个反映过程,而且是一个生产过程。

·文学活动构成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文学活动发生说: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正确的)

·文学概念三种含义:1.广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狭义:即今日所谓文学,包括情感、虚构、想象在内的语言作品 3.折中义:只介乎广义和狭义之间,难以确定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如新文体、边缘文体或试验文学。

注:要吸收狭义的文学概念(文化的文学)和折中义文学概念(惯例的文学)的合理成分,形成合理可行的文学观 ·文学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话语: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即话语活动和话语产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复合结构:从目的看,无功利(直接的)也是功利的(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从方式看,是形象的也是概念的,文学内在世界是形象的,概念主要在幕后或外部起支配作用;从态度看,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审美情感是直接的,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是达到理智认识的手段。

这表明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以直接的审美风貌去实现间接的意识形态性质。

·话语含蕴: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

两方面:1.含蓄: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小中蓄大)

2.含混:指看似单一而确定的话语却蕴蓄着多重、不确定的意义空间,令读者回味无穷(一中生多)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蓄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审美性 ·文学创造是一种精神生产

·文学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区别于科学、哲学等精神活动,特殊性在于:

1. 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的精神掌握,因而是一种审美意识形

态的生产,它对世界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等特点; 2.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创造所凭借的言语或话语不同于科学

言语和日常言语,它更富于艺术性、形象性、技巧性和个人风格,且含蓄、多义、模糊,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所以,文学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言语表现,是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并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一种特殊活动。

·文学创造的对象的特殊性: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1.文学创造的主体必须存在于艺术创造活动中;

2.文学传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3.文学传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文学创造的3个阶段: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1

·只有那些进入作家的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刺激和信息,才能成为创造的真正材料。

·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

·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的一股内在动力

·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包括: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

·文学创造4原则:艺术真实原则;艺术概括原则;情感把握原则;形式创造原则

·假定性是艺术真实存在或实现的基本的、普遍的形态。

·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

·艺术概括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即具体的艺术

2

形象具有较大的生活概括性。抓住和描述社会生活中特殊的富有特征的事物,是实现“个别”与“一般”统一的方法。 ·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性(现实主义);理想型(浪漫主义);象征型(象征主义)

·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节奏性、韵律性

·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和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本文层次:由表及里地把本文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典型、意境、意象

·叙事的2个基本特征:内容反映社会生活;形式是话语的虚构

叙述的故事内容分为:事件、情节、人物、场景(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4个成分

·本文时间:表示作品中叙述内容的长短 故事时间:故事中虚构的时间

叙述按人称分: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 按视角分:又分内在焦点,外在焦点

·抒情的最根本特征:超越时空的创造性和较高的心灵自由度

·抒情性作品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两要素组成。抒情话语是欣赏和分析抒情性作品的直接切入点。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由声音、画面、情感体验3要素组成,情感体验投射到声音、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抒情诗追求的最高境界。

·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与用典(用事)

·六朝时期刘勰最先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写出专论风格的《体性》篇,将风格概念引进文艺理论和批评。

·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就是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具体的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点。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语言、体裁、意象等构成的具体的话语情景是作品风格的外在表现。 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的特点。

·风格的形态: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文学风格有着特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3

·文学消费具有精神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尤其是具有意识形态消费性质。 ·(文学接受对象)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属性

文学接受主体具有认识(者)、审美(者)、文化阐释(者)等精神需求

·文学接受发生时的心理基础,包括期待视野(文本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接受动机、接受心境(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隐含读者(预想读者)和现实读者的关系等。

·文学接受的高潮状态及效果:共鸣、净化、领悟、延留

·文学批评多种形态: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原则:美学的历史的尺度;批评标准是: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第二章:语言学(8%)

第一节:语言系统论

·狭义的语言学:指以描写各种语言(包括古代和现代,书面和口语的)现状、探求的语言的结构规律和历史演变规律的独立学科。 ·言语指具体的语言动作和作品(个人不同的);语言指对全社会所有人来说都相同的一套符号系统,相当于约定好的契约,由数量有限的彼此关联的符号和规则构成(社会共同的)。 言语是语言系统的生成物。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始。

·语言的共时态:语言系统在某个时点(如先秦汉语、现代汉语)上的状况。(共时语言学)

语言的历时态:语言系统在若干不同时点上的变化。(历时语言学) 共时是静态的;历时是动态的

·符号的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间的联系是约定性的,不是本质的必然联系。这是作为符号的必要条件。

·系统中起作用的是相互关系,不是单个实体。只有从系统整体、从符号的相互关系出发,才能定义单个符号。 ·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的两面体。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最小的、单个的语言符号(语素)在创制时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约定的、没有道理可言的、不可解释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本质特点。

复合的语言符号(如 水桶)的组成不是完全任意的,有一定道理可言。

4

·使用有限的材料和规则,却可以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表达无限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是语言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任何语言系统都有由“音”构成的音系层面和由音义结合体构成的语法层面。两个层面上又都有大大小小不同层级的单位。 语言有无限的生成能力。

·音系层:最小单位是音位,一般只有20-40个;几十个音位按少数的规则组织起来,形成数百上千的大一级单位——音节,音节按少数规则组合起来,形成成千上万更大的单位。

数十个音位→数百上千音节→成千上万更大一级单位 ·语法层:最小的单位是语素。

语素→词→短语→句 使用有限的规律,逐层成倍增加。

·语言系统的重要特点:1.各层面上多级单位的数量翻番;2.音系层的最小单位(音位)不直接做语法层面单位的语音形式,由较大的音节和比音节更大的音系单位来满足语法层面对语音形式的需要。因此,音素的数量远比语素的数量小。

·组合关系:小单位组织成大单位的关系。就语言来说,组合关系可直接体现为小的单位顺着时间的顺序前后相续形成大单位时所发生的关系。 聚合关系:是类聚关系。根据能够在大单位同一组合位置上替换出现而形成类聚关系。

如果把话语理解成沿时间横轴延展的语流,则组合关系可理解为横向的、现实的(在语流横轴上挨着出现的关系);聚合关系则可理解为纵向的、潜在的(在语流横轴某一位置上有可替换能力的关系)。

组合和聚合的联系:组合规则体现为聚合类与聚合类的搭配限制,是否属于一个聚合类取决于能否在同一组合位置上替换。

·文字是转写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第二节:音系

·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

·语言中的声音有自然属性的一面(语音),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音系)。 ·语音的物理属性(4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2.音强(音重,即声音的轻重、强弱);3、音长(声音的长短);4、音质(声音的个性,在语言中的作用最重要)

·音素:人类语言从音质的角度区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的区分只考虑音质在物理-生理的异同,不考虑它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

·国际音标:用来标写所有人类语言语音的标音符号。

5

制定原则:一个音标只记录一个音素,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 ·音素基本上可分元音、辅音两大类,此外还有半元音等小的过渡类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分语言符号(语素和词)作用的最小的音系单位 音位是根据声音的社会属性(在具体语言中有无区分语言符号的作用)而区分的

·同一音素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归属不同的音位。

·语音4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都可能形成音位 音质音位:由音质的不同(不同音素)而区别语言符号 超音质音位:由音高、音强、音长不同而区别语言符号 音质音位数量远大于超音质音位。

汉语中超音质音位是音高起作用的调位

·音位变体: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若干个具体音素或音高、音强、音长值。 一个音位中可能有多个音位变体,也可能只有一个音位变体。 ·音节是音系层最重要、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普通话最大音节有5个组合位置: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 最小音节只有2个组合位置:韵腹、声调

·音位与音位接续时会发生一些变化。汉语中,音节内的语音变化一般作为音位变体处理,音节间的语音变化一般做语流音变处理。 ·语流音变类型:1.同化、异化、弱化、脱落(按变化性质分)

2.顺向、逆向;邻位、隔位(按引发变化音和发生变化音的相互位置区分)

第三节:语法

·语法层各级单位都是音义结合的两面体。

语法层单位: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词、短语、句子 ·词法(语素组成词的规则)不可完全类推;句法(词组成短语或短语组成句子的规则)可完全类推。

·词法主要包括形态变化、派生、复合(汉语)3种形式。

·形态变化的主要方式:附加词尾或词头;元音等语音成分交替;异干交替

·印欧语中,名词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人称等;动词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

·派生构词法中,语素根据在构词中的不同作用分为: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

词根+词缀→派生词 ·复合构词法:词根与词根按一定结构关系和组合次序构成新词(复合词) 汉语复合词大多与短语的构词方式相类(如 定中、述宾、主谓) ·汉语最重要的5种短语结构关系:偏正(定中和状中)、联合、述宾、

6

述补、主谓

·层次歧义:结构层次的不同可能使得整个结构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少数几种结构关系(如定中结构)在短语层面上可以多层次反复套用,这是短语数量激增至无穷的根本原因。

·词类本质:词依据在上级单位(短语或句子)中某些相同的功能而聚合成的类

最常见的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

·短语的结构分类:根据短语下级成分间的结构关系而做出的,是从短语向下看的分类。(定中、状中、联合、述宾、述补、主谓)

短语的功能分类:根据在更大短语中的功能分类(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

·句子有独立的语气(体现为句调、特定的虚词或句子成分次序), 词和短语没有独立的语气。 ·句子分类

结构分类: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语气功能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表述功能分类:叙事句、描写句、判断句 ·世界的语言分成4中类型(形态分类)

孤立语:汉语 缺乏词的形态变化,词法主要用复合构词法,句法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手段 曲折语:俄语(典型)、德、法、西班牙、英语等 有丰富的词的形态变化,且形态变化多用元音交替等内部曲折方式。形态变化的附加成分大多同时表达2个以上语法意义。句法成分间有形态的一致关系。

黏着语:日语、土耳其语、朝鲜语 广泛使用专门的黏着性附加成分表示语法意义。每种语法意义只用一个附加成分表示,一个附加成分也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

复综语:印第安语 以一个词根为中心,在它的前、后、中位置上插入各种表达词汇义或语法义的小成分直接形成句子。

第四节:词义

·词义:与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语言社团对某类现实现象的概括性反映(理性义)和对该类现象的主观态度(附加义)。词义具有民族性(因语言而不同)。

·词义的聚合:根据词义和词义的关系,词聚合成4类词聚:

1.上下位词聚:有类与成员关系的词构成上下位词聚。同属一类的各成员间是等位关系,如草鱼、带鱼;类与成员间是上下位关系,如鱼(上位词)与草鱼(下位词)。上下位关系是多层级关的。

7

2.局部整体词聚:有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词构成局部整体词聚。

3.同义词聚:由词的理性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大同小异(感情色彩、风格色彩、形象色彩、理性义强调的侧面或搭配能力上有不同)

4.反义词聚:由词义具有相互对立的等位关系的词构成。反义词的上位概念必须相同,附加色彩也必须一致。异中有同

第五节:语言的演变

·语言分化多因后起的地理隔离造成。地域变异属于方言间的差异还是亲属语言间的差异,不取决于语言自身差异的大小,而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心理。(方言形成后,如果社会长期完全分裂,隶属不同的两个政权,两地社团的成员都已认为分属不同的民族,方言的差异就上升为不同语言的差异。)

·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历史同源关系做出的语言分类 4个层级:语系-语族-语支-具体语言 阿尔泰语系(中国北方有广泛分布):土耳其语、维吾尔语(以上突厥语族);蒙古语(蒙古语族);满语(通古斯-满语族) 汉藏语系(重要分布在中国境内):汉语(汉语族);藏语、彝语、景颇语、缅甸语(藏缅语族);壮语、傣语、泰语、侗语(以上壮侗语族,又称侗台语族),苗语、瑶语(苗瑶语族)

南岛语系:马来语、台湾高山族语言、太平洋群岛土著语言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佤语 闪-含语系:阿拉伯语

印欧语系:英语、德语(以上日尔曼语族);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以上拉丁语族,又称罗曼语族);俄语(斯拉夫语族);印地语(印度语族);伊朗语、塔基克语(伊朗语族)

中国境内的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 ·亲属语言和方言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核心词根有“语音对应”关系 语音对应关系指:A语言的a音与B语言的b音在词中的出现位置平行对应。

语言对应关系由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如果一个语言不受外系统影响而自身演变,语音演变将依照一定的语音条件发生,复合该语音条件的词要变一起变)和不平衡性(语音在各地的演变速度、演变方向不一致)造成的。 ·语言的接触:不同语言间的借用、竞争、替代。

借词:音与义都借自外语或外方言的词。语言接触中最常见现象。

·共同语:在一个政治文化高度统一、经济分散割据的社会中,在各方言上还存在一种用于官场、文化传授和方言区间交际的“共同语”。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的选择决定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条件,条

8

件变化了,基础方言可能更换。

共同语引导各地方言向自己靠拢,靠拢程度大小取决于社会统一趋向力在各地的大小。

·语言融合(语言替代):生活于同一社会共同体中(必要条件)的两个民族的语言,其中一种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另一种语言则逐渐失去自己的本质而逐渐死亡。对于失去自己语言的一方来看,发生了语言换用。

哪种语言保留下来成为胜利者,取决于哪一方在经济文化方面处于先进地位,政治地位的高低不起作用。

消亡语言的少数词汇和发音特点保留在胜利者的语言中,这些痕迹称作该语言的“底层” ·语言的混合

洋泾滨(三点水+兵)(英语pidgin,音译“皮钦语”):在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通商口岸、旅游点等)使用的、夹杂两种语言特点的、简化的、专门用于两族间交际的语言。不作为母语传授 混合语(英语creole,克里奥耳语):混有两种以上语言的特点,已成为某一地区所有人民的共同交际语并作为母语传授的语言。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五屯话,是典型的汉藏混和语,使用者约2000人。

第六节:语言与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表达媒介:作用与视觉的图形;语言的表达媒介:声音

·文字的基本条件:文字书写的语篇能还原为语言的有声话语;能够表达出话语中所出现的语言符号(语素或词)和语言符号的出现次序

·字符:数量有限的形体最小单元,也就是最小的文字单位。字符是有区别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语素或词)的作用,但不直接表达语言符号的文字单位。

·英文、俄文、阿拉伯文等文字中的字符,传统上叫做字母。字母只与语言中的音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直接与语言的义发生关系。

·汉字不是汉文的最小单位。汉文的字符是信息处理界所说的“字元”或“字根”

声符:汉字中与“音”有联系的部分;形符:汉字中与“义”有关系的部分。声符、形符大多是字符。

·英文中,字母的上一级单位为“文字词”(orthographic word)

汉文字符组成上一级单位——汉字。汉字大多代表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

9

英语的文字词和汉文的字的共同特点是即表音又表义,以形体直接代表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共有形、音、义三要素。 ·文字的分类

根据最小文字单位与语言符号的关系,全世界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音位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和意音文字。 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从较大的文字单位与语言符号的关系看,汉文的基本单位——汉字,又称作“语素-音节文字”。

·记事图画和文字的根本区别:文字通过语言表达意义,图画通过对现实的直接摹画表达意义。

成为文字的必要条件:文字记录的语篇可以分解为一个个离散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与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当;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表达的音义不变;小图形做线性排列,图形排列的次序能够表达语流中语言符号的出现次序。

·成熟的、独立产生的古文字系统: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古文字;中国甲骨文;美洲玛雅文。

·文字类型与语言类型之间可以是完全约定的关系。 1.文字与语言相对独立。

2.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中东地区语言:辅音文字;汉语:语素-音节文字;日语:音节文字

? 第三章:汉语言文字学(22%)

第一节:古代汉语

·汉语语音以音节为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声调

·反切:古代用两个汉字拼切一个汉字读音的方法。如:东,德红切。东叫被切字,德叫反切上字,红叫反切下字。

反切上字与被切字有双声关系,反切下字与被切字有叠韵关系。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这样拼出来的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音和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的反切 如:公,古红切 类隔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不同的反切 如,眉,武悲切 古代没有轻唇音和舍上音。

·传统音韵学称声母为字母,又称声纽,纽。字母根据梵文的体文创立的。 ·守温三十字母:唐末和尚守温根据梵文体文创立了一套表示汉字声母的字母,共三十个。

唇音、舌音(舌头音、舌上音)、牙音、齿音(齿头音、正齿音)、喉音 ·传统三十六字母:宋代

10

·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传统音韵学把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成为五音。

五音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即成七音。 唇音(重唇、轻唇)、舌音(舌头、舍上)、牙音、齿音(齿头、正齿)、喉音,半舌、半齿合为舌齿音,称九音

·音韵学上根据发音方法,把声母分为清(全清、次清)浊(全浊、次浊)两类

·韵母:由韵头(又叫介音)、韵腹(又叫主要元音)、韵尾组成 韵:不包括韵头,而包括声调。凡韵腹、韵尾、声调相同就叫同韵

韵目:韵书中,把同韵的字放在一起,用一个汉字标识,这个字叫做韵目 韵类: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表示一韵中的不同韵母。韵类和韵相比,要区分韵头;与韵母相比,要区分声调。

韵部:即不区分韵头,又不区分声调,只要韵腹、韵尾相同就属于一个韵部

·阴声韵:传统音韵学把韵尾是元音或没有韵尾的称为阳声韵 阳声韵:把韵尾是鼻音的称为阳声韵 入声韵:韵尾是塞音的称为入声韵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在语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转入称作阴阳对转,这种转化的前提是主要元音相同;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内部各韵之间的转化叫做旁转。

·宋代朱熹明确提出“叶音”说,认为古今读音相同,只是《诗经》作者用韵随便该读而已。叶音说是违背历史发展的错误说法。 明代学者陈第对叶音说提出批判,认为古今音是不同的,《诗经》本来是押韵的,后来不押韵是语音演变的结果。为上古音研究指明了方向。 ·清初学者顾炎武建立上古韵部系统, 把上古韵部分为十部。 ·音韵学上把主张阴阳二分者(入声韵不独立),成为考古派,如江永、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张炳麟;主张阴阳入三分者(入声韵独立)称为审音派,如戴震、黄侃。

·王力的上古三十韵部:早年考古派,晚年审音派 王力的上古三十三声母

·建立上古韵部的方法:根据《诗经》等先秦韵文押韵系联归纳出来;根据字的谐声偏旁归纳。而者矛盾时,以前者为准。

·上古声母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的有:钱大昕、章炳麟、黄侃、曾运乾 清朝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 ·古代第一部韵书是曹魏时李登的《声类》

隋初陆法言《切韵》→唐人孙愐的《唐韵》→北宋年间《广韵》(大宋重修广韵) ·《广韵》共分206个韵,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

11

《广韵》的性质:《广韵》以隋唐中原音为基础又兼收前代和方言的语音。反映中古时代的语音,可以用它上推上古音,也可以用来考察现代方言,因此是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韵书。(《广韵》是《切韵》系韵书,研究《广韵》的性质,实际上就是研究《切韵》的性质。)

《广韵》的声韵系统:有声类51类,声母35母,韵类293类,韵母142母 ·平水韵:指南宋时期江北平水刘渊编写的一部韵书《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一说是金人王文郁早刘渊25年编成的《平水新刊韵略》(106韵)。

作为诗韵的平水韵是106韵。平水韵一直是作诗用韵的标准。

·近体诗:指在唐代形成的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主要包括绝句、律诗。

绝句每首4句,律诗每首8句,超过8句叫排律。律诗每2句为一联,共4联,其名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绝句是律诗的一半,或取前两联,或取后两联,或取首尾两联,或取中间两联。每句5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或律诗,每句7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或律诗。

·近体诗用韵要求:1.除首句入韵外,一般都是隔句入韵;2.一般用平声韵;3.不能出韵,韵脚(句尾押韵的字)只能用同一个韵的字,不能用邻韵的字。唐代没有平水韵

·平仄:四声中平声叫平;上、去、入声叫仄。近体诗平仄规律特点:平仄相间

四种句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在平前加两个仄,在仄前加两个平

·黏对:近体诗四种句式根据对的原则组成律联。所谓对,是指一联中平仄要相对,其中最重要的是二四字(七言是二四六字)。

每联之间根据黏的规则组成律诗。所谓黏,即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平仄基本相同。其中最重要的是二四字(七言则是二四六字)一定要相同。凡不合黏对规则的叫失黏,失对。 ·犯孤平:“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也就是说另一个字用了仄声,叫犯孤平。凡违背了平仄规律的句子叫拗句,拗句可在本句或对句改变相应的字的平仄来补救,叫做救,合称为拗救。 犯了孤平必须救。

·对仗:近体诗对仗一般在颔联、颈联,首联、尾联对仗较少。

宽对:对仗的两个词词性相同,但不严格,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动词与副词等都可以构成对仗。 工对:对仗的两个词除了词性相同外,还要在同一大类中属同一小类。如,

12

名词中的天文、地理、颜色等相对。

流水对:一联中相对的两句意思相承,如流水一般,两句是一个整体。又叫十字对或十四字对。

借对:借一个词隐含的意义或声音构成对仗。

·词与诗的关系:词是从诗发展来的,又叫诗馀。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最初是配乐唱的,都有词调。

词的分类:从字数上分三类: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从段落上分4类:不分段的称单调;分两段的称双调,每段又叫阙、片;分三段的称三叠;分四段的称四叠。

词牌:词的格式名称叫词牌。表示了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每字的平仄及何处押韵等。同一个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百字令。

词谱:各种词牌的格式总和。清人万树《词律》;王奕清《钦定词谱》 词韵:清人戈载《词林正韵》

词用韵特点:一韵到底,或都是平声韵,或都是上、去声韵,或都是入声韵;同韵部的上声和去声可以通押;可以平仄换韵,或在同韵部内换韵,或不同韵部间换韵。

词的平仄句式有律句、拗句。

律句:三字句是七言律句的后三字;四字句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拗句:叠平叠仄句,指二四字同平仄。 ·传统的六书说:最早见《周礼》;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郑礼《周礼注》、许慎《说文解字·叙》都提到六书的名目。

后来通行的六书采用了许慎的名称的班固的次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举例: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转注(考老);假借(令长)

·古人把六书作为六种造字原则,是不对的。先有文字,再概括出规律 ·表意字:没有表音成分;包括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三类。

·象形字:画出事物的形象,通过这个形象与语言中的声音相结合来表达意思,一般都是表达一个具体的概念。象形字都是由一个完整的形体组成的独体字。

·指事字:以象形字为基础附加必要的指事符号来表示意义。

·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义的字。都是合体字

·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符,又称意符、形旁,表示整个字的意义范畴,一部分是声符,又叫声旁,表示整个字的声音类

13

别。

形符有时候不止一个,如梁。

·象形是汉字构造的基础,形声是最能产的构造方式。 ·形符与《说文》部首的关系

《说文解字》是通过分析字体构造讲解本义的书,全书共9353字,分540个部,每部共同具有一个部件(一般为独体字)作为统属,叫部首。形符是对声符而言,部首是对它所统属的字而言。通常情况下,部首就是形声字的形符。部首是对集体而言,形符是对个体而言。

·现在公认的最早的汉字是在安阳出土的殷王盘庚以后的甲骨文字。 小篆及以前的字体成为古文字;隶书、楷书称今文字。

·甲骨文:商代后期的文字,甲指龟甲,骨指兽骨。1899年,人们在河南安阳殷墟上发现大量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上所刻的文字大多是商王及贵族占卜的卜辞,所以又称甲骨卜辞。 甲骨文特点:1.象形的程度比较高;2.字体写法不固定,一个字有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写法;3.字形的款式不规范,可以正写,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向;4.有些两三个字合在一起。

·金文:指铸在铜器上的文字。铜器中主要是钟鼎铸有铭文最多,因此金文又叫“钟鼎文”。在铜器上铭文的风气,在商代后期已经出现,在周代达到高峰。西周铭文不乏百字以上的,最多的达500字。

商代金文比甲骨文更接近图画。到西周中期以后,金文形体演变趋势为:线条化、平直化,文字象形程度降低,符号性加强。

·六国文字:战国时期,秦以外各国文字。现在所能看到的六国文字,主要是出土的简帛及兵器、印玺、货币上写的文字 六国文字特点:1.简体流行(如马字),也有故意繁化的现象;2.各国文字异形。

·秦系文字:主要指西周春秋之际的liu(P113)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鼓文、金文及一些刻石文字。

小篆:秦统一六国后,废除了与秦文不合的文字,以当时秦国流行的篆文为基础,统一了文字,这就是小篆。古文字的发展达到定型化。

·隶书:通行的正体文字。秦国的隶书称为古隶,秦隶是从篆文发展而来的;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隶。

隶书取代小篆意义:隶书取代小篆,是文字发展史中一次最大的革命,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彻底改变了篆文的结构和写法。

隶书主要特点:改曲笔为直笔,形象意味消失了,符号性更强了;省略或合并小篆的笔画或偏旁;部分偏旁在不同的位置而形成不同的写法;为求省简,某些不同的偏旁混为一个偏旁。

·楷书:魏晋时,借鉴了草书和行书的笔法,逐渐形成的一种字体,与隶书相比结构没什么变化,只是笔势不同。隶书的波笔改成平笔,挑法改成

14

勾撇,隶书要求方正,楷体灵活随意。

·假借字:1.没有本字的假借,很多虚词都是这样,如介词之,连词则、然等。

2.本来有一个字表示某个词的意思,可在书写的时候,却用了一个意义毫无关系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去表示,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假借字又叫通假字。如果通家字与本字读音只是相近而不相同,应该改读本字的读音。 ·古今字:在某一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不同的字形。

由于假借产生的古今字:包括本义另造新字,如表示小麦的“来”造“麦”字,熟(孰)、燃(然);假借义另造新字,如表示到来的“来”造“徕”,悦(说);

由于引申出现的古今字。如:竟(境)、取(娶)、中(仲) ▲要特别注意古今字不是通假字

·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在古汉语中,一字代表一词是主要的,可可能一字代表多词或多字代表一次,还可能一字只代表词的一部分(一个音节或一个词素)。

·确定词的同一性的主要标准:读音相同,意义有密切联系。二者缺一不可。

由声调而产生的读音变化产生于汉末魏晋之间,看作2个词。 古汉语有些联绵词,如“犹豫”“容与”,字形炯异,读音也不完全相同,但意义完全相同,看作一个词。

·词的一个意义,语义学上称作一个义位,相当于词典中的一个义项。 1.共时构成:从词义数目看,分单义和多义;从词义性质看,分理性意义(概念意义,词义的核心)和非理性意义(隐含意义、社会意义、感情意义、借代意义、风格意义);从词义内部组成看,一个义位由中心义素和限定性义素分层次组合而成。

2.历时构成:在若干义位中,有一个是本来就有的,叫做本义;其他义位都是从这个义位派生引申出来的,叫引申义。

·睡:古代是打瞌睡的意思;现代即可用于打瞌睡,有可用于躺在床上睡觉,词义扩大。

瓦,古代指土烧制的器具,泛指瓦器。现代只指盖房用的瓦。词义缩小。 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王的重臣,虎将。现代指坏人的帮凶,变成贬义。 诛,本指用言语谴责,后来发展出“杀戮”的意义,词义加重。

·词的本义:就是词本来的意义,即指有文字记载有文献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与词的原始意义不同。

引申义:指从本义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 ·《说文》是利用小篆讲解本义的。“向”的本义是向北开的窗户;“为”的本义是人用手牵着大象在劳作,“作为”的意思;“行”本义是道路。 ·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叫直接引申;从引申义再引申出来,叫间接引申。

15

词义引申的规律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在解决本义与引申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同义词:指某一个或几个意义基本相同的一组词。核心部分或理性意义相同,感情色彩、应用范围不同。(同中有异) ·古人在辨析词义是,常用“浑言”(又叫“统言”,即笼统地说,说其同)、“析言”(即分析地说,讲其异)

·反义词:某一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对词。必须是可比较的,反映的客观现象是一致的,意义范畴是相同的。

反义词分类:互补关系,非此即彼,没有中间状态,如男/女、阴/阳;两极关系,两词所表示的概念处于两个极点,可以有中间状态,大/小、始/终;反向关系,此为甲则乙为彼,反之亦然,如买/卖、夫/妻

·同源词研究就是语源研究。从声音推求语源,训诂学上叫做声训。汉末刘熙《释名》是声训集大成者,是企图通过声音推求语源的第一部著作。近人章炳麟《文始》;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汉语的词族》(汉语词类)。 王力《同源字典》从音义两方面推求,又有大量文献语言、训诂证据,所得结论可信。

·同源词:同一语源派生出来,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关的一组词。

动词“被”和介词“被”是同源词。

同源字:记录同源词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异体字、通假字不是同源字。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古汉语词类根据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划分。词的兼类和活用是古汉语的重要特点。

·一个词具有几个意义,这几个意义间有明显的引申关系。如果这几个意义的句法功能不同,它可能分属不同的词类,这就是兼类。如果一个意义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临时用法,而这个临时用法所体现出来的句法功能,不是这个词固有的句法功能,只能称活用,在词类上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词的某一意义在具体运用中产生某一临时的句法功能,从而具有了另一词类的特点。

词类活用的经常化和固定化,形成了兼类,一般的兼类都经过活用阶段。 ·古汉语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意动

名词用作使动:使宾语成为这个名次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次用作意动: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名次所代表的人或物 2.形容词活用动词

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形容词用作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6

形容词活用一般动词 3.形容词活用名词

4.动词活用名词 如“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 5.数词活用做动词 “故王者不四;霸者不六。” ·古汉语称数法

1.先秦以十万为亿,汉以后以万万为亿

2.整数后带零数的,春秋战国以后,一定要夹“有(又)”,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战国以后,可以不加。

3.万、千、百、十位,如果空位,直接接后边的数字。如“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宋元以后,在空位加“单”字,如“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之六百单一。”明清以后始加“零”字。 ·古汉语序数:上古时期孟(伯)、仲、叔、季表示序数,多用于排行或月份

“太上??其次??其次??最下”

·古汉语常用“倍、什、佰”表示倍数;两数相乘表示一个数,如“其荚二七以为族。”

·古汉语概数词:数、余、许、所、可、奇等。如“父去里所,复还。”“大夏民多,可百余万。”“首长八分有奇” 数十百→将近一百 数百千→将近一千 ·代词宾语前置

1.代词宾语无条件前置。远古汉语的残留,多出现在早期的文献中,前置宾语以指示代词“是”居多。先秦汉语中已不多见。“是以”是一个凝固格式,如“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先秦汉语中几乎没有例外,到汉代开始后置。 3.宾语前置后用代词复指。宾语一般是名词,前置后,在动词和宾语间用代词是、之、斯等复指。如,“惟余马首是瞻。” 代词宾语前置,复指代词一般用“之”,如“其我之谓乎!”

4.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条件:有否定词+宾语是代词 如“我未之见也”。先秦文献中后移与前置并存。

·先秦就有而后代变化不大的句法结构: 1.连动式:两个动词连用,中间没有停顿 2.递系式(兼语式):前一动词的宾语又作后一动词的主语 ·汉代以后才产生的句法结构:

1.使成式:及物动词加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表达行为及其结果的语法形式。两个成分间可插入宾语。 “石角勾衣破”

2.处置式:用介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如“莫把杭州刺史欺”。处置式的产生是语法走向晚上的一种标志。 ·先秦已有,后代不断发展的句式结构:

17

1.能愿式:表示可能及意志的格式。表可能:能、可、得;表意志:欲、愿、敢

2.被动式:为+(施事者)+动词 如:不为酒困

为+施事者+所+动词 如“弊邑为大国所患” 为所+动词 如:为所虏

见+动词+(于+施事者)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施事者+所 如:被张飞所收 于+施事者 ·判断句:“为、乃、即、惟、非”不是系词 先秦时,“是”不是系词,而是复指前面的复杂的主语。由于是位于主语、谓语中间,逐渐产生联系主语的作用,当复指作用淡化,联系主语和谓语的作用加强,指示代词才逐渐变成系词。

系词“是”的主要标志:句末不用“也”字;可被副词修饰,如“定是”;前面可加否定词“不”,代替先秦的非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或、莫)、辅助性代词(者、所)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等。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朕表自称,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可用。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等。女(汝)、尔、若当主语、定语、宾语;而、乃当定语 第三人称代词:其(定语)、之(宾语) 其=名词+之 古汉语人称单复数同形。 第一、二人称+(单人旁+齐)、属、曹 表示复数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指示代词:是、此、斯、兹(以上近指)、彼(远指);夫(远指,用在结构很复杂的宾语前);若(定语)、然、尔(谓语);焉(相当于“于此”,既是指示代词,又有语气词的性质,用于不及物动词后);诸 ·疑问代词:

指人:谁、孰 孰于(凝固格式,用于比较人物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喝(去掉口字旁)、奚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恶、安、焉,多用状语,表示反问 如:恶能治国家? 天下恶乎定?

·无定代词:或:肯定,一般指人,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只用主语

莫:否定,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勿;不

·辅助性代词:者、所

“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者” 具有名词性,指行为主动者 “所+及物动词” 具有名词性,指行为对象

“所+以、为、与、自、由” 表示所用的方式或凭借;表示原因 “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所相当于“所以”,意思是用来躲避风雨的地方

18

·介词:於(于)、以、为。用在名词、代词和名词性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

·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而、以、之、则、虽 ·语气词:句首、句中语气词:夫、其、惟(维、唯) 夫:表示下文要发议论。“故夫、且夫、今夫、若夫”,加强发议论的语气 其: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有推测的意义;用在祈使句中加强祈使语气,有期待、命令意思;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惟(维、唯):用于句首,引出主语、年月、或表示希望;用于判断句,帮助判断;用在叙述句和描写句,加强肯定语气。 句尾语气词:也、矣、哉、乎、与(欤)、邪(耶) 也:表示静态描写的语气词,表示一种确定的语气。 矣:表示动态叙述的语气词,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即、已??矣”,说话人把它当新情况告诉人;表示将然的句子中,把即将发生的事情作为一种新情况告诉人,表示假设或条件的复句。 哉:表达感叹语气;“岂??哉” 乎:表达疑问语气;“岂、宁??乎”

与、邪:作为疑问语气词,表示说话人猜想大约如此,而又不能深信不疑,要对方予以证实。

·句读:古人称句中停顿的标识叫读,句末停顿的标志叫句,合称句读。古人加注解的地方,就是他认为应该断句的地方。

·汉魏晋人给先秦古籍作注解,称传、注;唐宋时,为汉注作注,称疏,又叫正义。宋人把注和疏合称注疏。汉·《诗经》毛亨传、《左传》杜预注、《国语》韦昭注、《吕氏春秋》高诱注、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唐·李善《文选注》、孔颖达《五经正义》注意说明典故来源及有关典章制度的讲解。郭象《庄子注》,侧重阐释义理。

集解、集注、集传:把注解选择地集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魏·何晏《论语集解》;宋·朱熹《诗集传》《楚辞集注》 章句:分章析句地注解古书。汉·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古书注解常用术语:??曰(为、谓之)+被释词 被释词+谓+??(所指范围或比喻的事物)

动词/形容词+貌/之貌 说明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的形容词。 犹 说明释词与被释词意义不尽相同,只是近似或有联系 之言、之为言 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做注解 读曰、读为 用本义说明假借字

读如、读若 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

如字 表示此字有异读,按此字的本音及意义去读去理解 辞、语辞、语助 说明虚词 不辞 意思为不成话

19

·今人给古书作注原则:充分利用旧注又不迷信旧注;尽量简明准确;以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为第一考虑,不宜采用二说并存兼通的做法。 古书今译标准可参照严复的“信”“达”“雅”的要求。“信”就是忠实于原文;“达”就是通畅明白;“雅”就是要优美典雅

第二节: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亦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居于从属地位,并向民族共同于靠拢。

七大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普通话的基础,亦称“官话”,包括4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吴方言: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 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 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广东东部的梅县话为代表

闽方言: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建瓯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 ·现代汉语规范化: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音:语言的物质基础。

·一段音流可以分解成若干个音段(节拍群),乃至更小的音段(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音流里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语音四物理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区别不同音素的最基本特征)

·语音是意义的载体,语音的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22个辅音音标P169

·零声母发音时有一个同部位的半元音。

·四呼:传统音韵学根据有无韵头及韵头的性质给韵母分类: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 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

·合辙通韵:我们通常把一个韵母分成三截儿:以“亮(liànɡ)”做例, ⒈中间一截儿,是主要元音ɑ,叫做“韵腹”。它是韵母的主要部分。凡是一个汉字,做韵腹的主要元音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

20

⒉在韵腹前边的那截儿,开口度较小,响亮度也较差的介音i,叫做“韵头”。在普通话里,能做韵头的介音只有i、u、ü三个。 ⒊在韵腹后边的那截儿收尾辅音nɡ,叫做“韵尾”。在普通话里,能做韵尾的辅音有n、nɡ两个,另外,元音i、u、o也可以做韵尾。韵尾是一个字音收尾的部分,对押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写作诗歌、戏曲、曲艺唱词所押的韵,基本上和汉字字音分析上所说的韵母是一致的,但是,也不完全相同。诗歌、戏曲、曲艺唱词里用的韵,实际上要比韵母宽一些,即一个韵可能包括几个韵母。从语音分析的道理看,只要是韵母的主要部分(韵腹和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都是同韵字。“辙”,是“韵”的通俗叫法。 ·声调:取决于音高,有区别作用。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值:[55] [35] [214] [51] ·普通话音节的特点: 1.声调和韵腹不可缺;

2.最复杂的音节包括4个音素,一个声调; 3.辅音不单独出现;

4.元音可连续排列;元音出现的位置及其组合关系有规律

·零声母:在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我们习惯上叫它“零声母”。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1、普通话以i起头的音节,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将i改写为y;若只有一个元音,则在音节前加y。2、普通话以ü起头的音节,在音节前加y,ü上两点省略。3、普通话以u开头的音节,若只有一个元音,在音节前加w;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则将u改写为w。

以上是对以i、u、ü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书写规范,其他的零声母音节没有特别的规定。

·变调:普通话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节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变调。

·音位:语言里能区分意义的语音单位。彼此互相对立的音素分属不同音位;凡彼此互相补充的音素归为一个音位,其不同音素作为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

·汉字和汉语不发生直接关系,语音改变不会使汉字改变,因此汉字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

·汉字体系字数繁多,结构复杂,是音位一义一形。

·部件:合体字的结构单位。不能再分解的部件为末级部件。成字的末级部件独用时就是独体字。

笔画是汉字书写的最小单位。

21

·形旁、声旁、记号是汉字的结构单位,统称字符。 形声字=形旁+声旁 许多形旁不表意(理);许多声旁不表音(暑) 会意字:由两个以上声旁合成的字

记号字:由独体字构成的字。如:立、特。 半记号字:记号+形旁/声旁,如“笨、春”,合体字。 ·现代汉字有1万字左右,常用字3500个(1988);通用字7000个(1988)。 ·汉字的定序:形序(部首法、笔画笔形法、四角法)、音序。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有虚实之分。独立应用指能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关系。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按音节分:单音节语素:如“人”;双音节语素,如“蝴蝶” 按本身性质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单纯词:只含一个语素的词。包括:单音节词、联绵词(枇杷)、叠音词(奶奶)、联声命名词(布谷)、拟声词(扑通)、译音词(克格勃)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构成方法: 词根+词根:并列式、偏正式、陈述式、支配式(司机)、补充式(枪支、改善)、重叠式(哥哥)

词根+词缀:前缀+词根(第一);词根+后缀(桌子、圆乎乎) ·简称:1.减缩:用于并列事物 如 中美 2.紧缩 如 初中 军属

3.数词+共同部分:如 三好;七窍 简称固定下来后成词:扫盲

·词的附属色彩:感情色彩(褒扬、贬斥、中性);语体色彩(书面色彩、口语色彩)

·合成词中部分语素失落原义:1.一个语素义失落:窗户;2.一个语素义模糊:斯文;3.全部失落,几近单纯词:买东西、二百五 ·义项:词或语素在词典中的意义单位。 ·本义: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引申义:引申发展来的意义。

比喻义:词的比喻用法被逐渐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意义。

·基本词汇:很早产生、沿用至今、并有构词基础的词。1.表示自然现象、事物、人体器官等,天、牛等;2.表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刀、车等;3.表示最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走、黑等;4.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的,年、东、一、你等。

基本词汇的特点:稳固性、普遍性、构词能力强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现在还在用的古语词;各时期产生的新词;吸收的方言词;术语、行业语;吸收的外来词。

22

外来词也叫借词。日语借词是汉语外来语中一种特有现象:列车、具体 ·熟语,也叫固定词组,结构比词复杂,意义上多有整体性,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语法:一种语言的组词造句的规则。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4种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语素是从有无意义上说的;词是从能否独立运用上说的;词组是从词之间的构造和关系上说的;句子是从语言表达上说的。句子并不比词或词组长。 ·词组类型

偏正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间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定中偏正结构(的);状中偏正结构(地)

述宾关系:述语和宾语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述语和宾语间的语义关系非常复杂,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修点灯)、结果(写信)、凭借工具(抽烟斗)、处所(去图书馆)、主动者(住人)。中间可插“着、了、过” 述补结构:述语和补语间是手段和结果、程度等的关系。中间往往能插“得”或“不”

主谓结构:主语和谓语间是陈述(对象)与被陈述(什么、怎么样)的关系。主语是话题,谓语是对话题的说明。主语和谓语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主语对谓语来说是施事:鸽子飞了;主语对谓语来说是受事:点灯修好了;有的无所谓施事、受事:今天星期一,外头冷。

联动结构:几个成分并列在一起,地位平等,不分轻重主次,各项中间可以有停顿,可以用关联词联系。

此外还有:连谓结构、递系结构、连锁结构、介词结构 复杂词组:一个词组内包含另一个或几个词组。采用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即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如:喜欢/看//好///电影。

·词类划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状态词、区别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感叹词、拟声词 状态词:表示状态。不受副词“不、很”的修饰(区别于形容词);不带补语;作补语前要有助词“得”。比较:染红、染得通用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带上“的”是状态词,如“好好儿的”;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也是状态词,如“干干净净”。

区别词:用于区别事物。如:男、女、粉、紫、黑白、彩色。只能修饰名词(粉牡丹)或跟“的”组合(黑白的)。成对的区别词还能组成联合结构作句法成分(男女部分,荤素都吃) 量词重叠表示“每”的意思

介词:按、把、对、连、自从。语法特点:不单说、不能重叠、不能带“着、了、过”。

助词:附在词、词组前或后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地、得、所”(结构助词);“着、了、过”(时态助词)。 所+及物动词→名词性结

23

·实词体词和谓词。体词主要用来指称人或事物,包括名词、数词、量词、区别词和代替这几类词的代词。体词主要作主语和宾语,体词前面不能加不。谓词是指形容词和动词。 ·数量词当宾语

名量词:如,买了五斤。真宾语 动量词:如:讨论过两回 准宾语 时量词:如,看了一小时 准宾语

及物动词可带真宾语和准宾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只能带准宾语。 ·施事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施事的宾语。表示事物的存在(台上坐着主席团)、出现(对面来了一个人)、消失(哗的一声飞了一只鸽子)。特点:宾语是无定的;述语部分往往是复杂的,带“着、了、过”,或带补语。

·处所宾语:由处所词或方位词充任的宾语,表示动作的处所、位置或起终点。 如:住老王那儿。 他去了南方。

·双宾语:一个动词带两个宾语。一指人(近宾语),一指物(远宾语)。双宾语应看成述宾结构带一个宾语。 如:给//他/一本书。 ·补语:述语有动词或形容词(或二者的联合词组)充当。 从语义关系看,补语有的是直接说明述语动词的,如:你得抱紧它(紧抱);他走得很快(很快地走);有的说明动词的施事:我走累了(我累);有的说明动词的受事:衣服洗干净了(衣服干净)。 从格式和意义结合上,补语分5类:

结果补语:补语、述语直接粘连,不带“得”。述语一般动词,补语多形容词;述语是形容词(热、饿、累)时,补语是少数动词(死、垮、病);述补结构后可带“了、过”

趋向补语:补语是趋向动词:拿出、坐下来(实在的动作行为趋向)、看来、关上、唱起来(表引申意义)。一般宾语可放补语“来、去”前或后,处所宾语只能放前面。如:回家去。

可能补语:动词+得/不+补语 表示可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如:看得完,走得过去,走不进去

~+得;~+不得 如:去得;去不得;吃不得 ~+得了;~+不了 去得了;去不了

程度补语:动词+得+补语(形容词、状态词、动词、壮中、主谓) 如:好得很;脏得要死;干净得一点灰尘都没有

形容词+极、透、坏、死、多 如:好极了,坏透了

动词+了个~;动词+得个~ 如:看了个准,走得个快,说个没完没了 介词结构作补语:表时间(生于1978年)或处所(从胜利走向胜利) ·同位性定语:定语所指内容和中心语相同 如:人字;我李逵;咱们大

24

·定语排列顺序:1.带“的”的一般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如:新的大房子。

2.几个定语都不带“的”:领属性定语+数量词+形容词+名词 3.几个定语都带“的”:领属性定语+主谓结构+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

·状语:表动量的数量词当状语,如:一把抓住;比况性联合结构当状语,意义不是实指,如:人不知鬼不觉地进来了;主宾同形的主谓结构作状语,如:肩并肩地坐着。

·复谓结构:两个或更多谓词性动词连用。 连谓结构(也叫连动式结构):前一谓词性结构表示动作方式(开着窗子/睡觉);表示先后有序的两件事(进去/喂喂他吧);后者表示行为目的(进去/取个暖);后者表示行为的结果(拿着/怪累的);前者表示原因或假设(有事/不能来);前(肯定式)后(否定式)说明同一事实(板着脸/不笑)

递系结构(也叫兼语式):1.述宾词组的宾语是后面谓词性词语的施事,如:请你出去;是他救了我;2.述宾词组的宾语是后面谓词性词语的受事,如:倒杯水喝,或后一部分是主谓词组,如:倒杯水/我喝;3.后一谓词性词语说明前面述宾词组的宾语的性质,如:称赞他勇敢 连锁结构(紧缩句):整个结构体现复句间的意义关系,词组中间不能有语音停顿。如:不练不会;看不懂就问;下课再谈。

·句法歧义类型:因构造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因句法关系(显性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因语义结构关系(隐性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复句分类:联合关系的复句:并列、选择、递进、连贯、分合、对立 偏正(主从)关系的复句:转折、因果(一般因果、推论因果)、假设、条件(有条件的、无条件的、排除条件的)、目的、相承、时间 ·句子的语气取决于语调,跟语气词也密切相关。

句子语气分类: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特指问句、是非文句、选择文句、反复/正反问句)、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倒装句特点:语句重音、意义中心在前置成分上;倒装句成分可以复位;语气词不可在后移部分出现。

插说: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间插入一个与前后都不发生结构关系的成分。 复指:称代复指(用代词指称提到前面出现或已在主语位置上出现的某一成分;复指的两部分在结构上没有直接关系);同位复指(复指两部分构成同位性偏正结构)

·句子中常见的语法错误:残缺、赘余、词语位置安放失当、杂糅

? 第四章:中国古典文献学(10%)

25

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文献史以经学史为中心。经学成为古文献学的中心。 中国古文献学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 中国古文献典籍传统上分经、史、子、集四部 中国古文献学史分7个时期:先秦(含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含辽、金)、元明、清及近代。 ·夏代就有“图法”,即文献典籍。今天能见到最早文献为商代的甲骨卜辞。我国最早的古文献整理学者,为周宣王时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 ·孔子与五经的关系:对于传世的《易》《书》《诗》《仪礼》《春秋》等五经,相传多为孔子所作,或认为是孔子删改,实际并非如此。对于《易经》,孔子只是在教授学生时偶尔提及,并未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孔子虽然教授过《尚书》,但是否有系统整理过,尚在疑然间;孔子删《诗》只说也不可信,但他对《诗经》的解释与评论,对后世研究有巨大影响;《礼记》为儒家之书,出于孔门后学之手,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春秋》为孔子整理修订过,这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

孔门弟子“四门十哲”中,子游、子夏为文献学家,此后则为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先秦文献的禁毁情况:官方所藏《诗》《书》,诸子书不在禁毁之列;医药、卜筮、种树、法家、兵家之书不在禁毁之列;各国史记禁绝尤甚,损失惨重;民间所藏《诗》《书》与诸子书损失惨重,但远未被烧绝,故汉代屡有古文书被发现。

·两汉官方4次大规模整理古文献活动:1.西汉宣帝时,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2.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主持整理群书;3.东汉章帝时会群儒于白虎观考论经义同异,作《白虎通义》;4.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刊成石碑,即“熹平石经”

·汉代诸子等书注释说解代表作: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 语言文字学代表作:《尔雅》《说文解字》《方言》

·经学今古文之分:汉代文献学的重要问题,对整个文献学史影响深远。主要区别为:第一、经书写本不同。1.书写字体不同:今文经以汉时通用的隶书写本,而古文经则是先秦保存下来的六国文字抄本;2.彼此有异文,即文字或语句不同;3.篇章不同。第二、说解不同。表现在训诂名物典制等方面。第三、宗旨不同,今文家标榜“经世致用”,古文家强调从语言

26

文字入手,以求得对经书本身的确实理解。今文家往往借题发挥,穿凿附会,例多伪说;古文家则追求以经书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因此比较质实可靠,但二者不能绝对而论。在古文献史上,今文学对后世义理派产生较大影响,古文学对后世的训诂考据派产生较大影响。

·纬学:兴起于西汉末年,与方术、图谶(chen51)有关,思想上与今文经学关系密切,都宣扬天人感应的迷信理论。广义的纬书包括图谶纬候等书在内,狭义的专指《七纬》(即七经纬),内容多托古作伪。

·董仲书:西汉今文学家,以治《公羊春秋》而著名,代表作《春秋繁露》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代表作《史记》。对文献学贡献:保存??;考辩工作;训诂代本字,通俗,但有不准确地方 ·刘向、刘歆父子:西汉末年古文献学家,代表作《别录》《七略》。目录学上有开创之功,表现在撰写叙录和分类编目方面的辨章、考镜源流。 ·王充(27-96):东汉,著有《论衡》,主要贡献:辨伪学方面,辩驳“天人感应”迷信学说

·许慎:东汉著名经学家与文字学家,代表作《五经异义》(私论经义之始)《说文解字》(把小学视为古文献学基础)。

·郑玄:两汉古文献学的集大成者,著述今存《毛诗笺》《三礼注》。文献学特点:1.经通古今,兼综博采,遍注群经;2.精通小学,长于训诂、校勘;3.辨章学术,综考六经。郑氏立足古文学,兼取今文学,而成一家直言,表现出博通、兼综、独创的特点,在古文献学上有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字、声韵、训诂方面的成就对古文献学产生的影响有:注音普遍采用反切法,便利、准确;音义之学大兴;留意古今字的辨别。

·魏晋南北朝以“外崇孔教,内实道家”为特点的玄学盛行,援道入儒成为这一时期古文献学的主要特点。 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张湛《列子注》

·我国古书按四部分类自晋荀勖《新簿》始,自《隋经·经籍志》确定为经史子集四类,道、佛附于后,四部分类成为我国古代目录的正统于主流。 ·何晏: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与人合著《论语集解》,首创注释中的集解之体。

·王弼:玄学代表人物。《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例》,思想倾向:牵合儒道、以道为本。

玄学从文献学的意义上讲,是一种牵强附会的义理之学,在古文献学上产生不良影响。

·杜预:代表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史书的整理、校释方面创造可贵经验。

·魏晋南北朝史书注家:裴骃《史记集解》;裴松之《三国志注》、刘昭《后汉书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

27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著名文献学家。观点及成果主要表现在《颜氏家训》的《劝学》《书证》《音辞》诸篇中。其古文献学以训诂考证为本,学兼南北,以北学为基础。

·隋唐儒、佛、道并重。中央集权对古文献学的影响:南北统一;集中。 ·壁经为唐代宗大历年间,国子儒官勘校经本后书于壁者;石经经则以唐开成石经与五代蜀石经最有影响。雕版印刷九经始于五代。 ·陆德明:(550-630)由南入北,代表南北学术合流,著有《经典释文》,是集汉、魏古注与六朝音义之大成并且精于校勘的一部重要著作。 ·唐代诸经注疏:孔颖达《五经正义》(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疏不破注”是共同遵守的原则; 贾公颜《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

·颜师古:隋唐一位精通小学、成就很高的唐代古文献学家,有《五经定本》《匡谬正俗》《汉书注》,代表本时期古文献学最高水平 ·李善:唐,《文选注》。号称对李善注本补偏救弊的《文选》注家“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发起、组织、集注者:吕延祚。 ·刘知己:中唐,著名史论家、古文献学家,代表作《史通》,开“六经皆史”论之先河

·司马贞、张守节:唐著名《史记》注家,分别著有《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以南北朝时期裴骃的《史记集解》为基础

·宋代古文献学独有特色:疑(经)辨(伪)成为古文献学中的普遍风气。 义理之学为主流,训诂考据之学也在发展,并向义理之学渗透。 ·北宋司马光所编《资治通鉴》,体现考据家特点,又具义理家作风。 北宋蜀学,代表人物为苏轼、苏辙与张末(加一横)、秦观、黄庭坚、晁补之等,儒、释、道三教会一,是其宗旨。

南宋闽学,朱熹为代表,即程朱学派,在古文献学上以义理为主,但亦不废考据;陆学,以陆九渊为代表,主张“六经注我”,附会义理

·宋代语言文字之学对古代文献的影响,体现在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P251

·欧阳修:北宋代古文献学重要学者,著有《易童子问》《诗本义》《集古录》等,参与编纂《崇文总目》,撰其类序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古文献学家,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重义理,轻训诂,开宋学之先河。

·郑樵:南宋考据学家,著有《通志》,其古文献成果体现在《通志·二十略》,目录学方面继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把小学从经学的附庸地位独立出来。 ·洪迈:南宋考据学家,著有《容斋随笔》,义理考据并重。

·朱熹在古文献学上的成就与不足:朱熹(南宋)不仅是思想家、教育家,

28

也是宋代古文献学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及后人所编《文集》与《朱子语类》。其古文献学特点:1.主张分析义理与训诂考证相结合,即集理学之成,又畅考据之流;2.考辩群书,指伪摘谬,在辨伪原则方法上成就显著;3.重视校勘,得失相兼;4.力求说解文字简要明晰。

·王应麟:南宋古文献学方面考据见长,著有《困学纪闻》 ·王若虚:金朝著名古文献学家,著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史记辨惑》,考辩以史实为中心

·明朝古文献学多官方组织编纂,如《永乐大典》《四书大全》《五经大全》 ·简述元明古文献学的特点与成就:P253 元明两朝皆重理学,元义理与考据并重;明王守仁心学,向壁虚造、师心穿凿之风,也有求实考据之风。 ·元代 熊忠综合古今音之作《古今韵会举要》;周德清研究今音《中原音韵》

古音学方面,杨慎《古音从目》《转注古音略》、陈第《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考》、方以智《通雅》,破“叶音”说有功。 ·胡三省:宋末元初史注家,著有《资治通鉴注》《通鉴释文辨误》,地理考证上贡献突出,详于制度考证

·王守仁:明代著名理学家,宣扬“心学”,《王文成公全书》,空疏臆断之风。

·明考据学:杨慎《丹铅录》,焦竤《焦氏笔乘》。陈第《毛诗古考》《屈宋古音考》,考证古音,彻底破“叶音”说 ·明代著名辨伪学家:宋濂《诸子辨》,辨诸子书之伪;梅族(下加鸟字)《尚书考异》,辨东晋之伪《古文尚书》;胡应麟《四部正讹》,辨及四部中的伪书。胡应麟在辨伪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是空前的。P255 ·方以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著有《通雅》《物理小识》,把考据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在考据学上远绍汉、唐,近承宋、元、明,是一位集大成而又有所开创的学者,在古文献学史上承上启下地位,对清代考据学产生深刻影响。

·清代古文献学特点和各方面成就:(P255) 各科全面发展,以考据见长,尤以文字、音韵、训诂成就最高。其分期为:1.清初期,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兼古文献学家为代表;2.清中期,为考据学全盛时期,形成乾嘉学派,此派按师承与地域,又可分为三派:吴派、皖派、浙东派,分别以惠栋、戴震、万斯同为代表;3.清晚期,今文经学重新兴起,经历了由学术到议政的变化,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近代是清代考据学的延续,以章炳麟、王国维为代表。

清代古文献学以古代语言文字学的成就为核心和骨干,其他诸学前面开花,是我国古代文献学的一个高水平的总结,也是现代古文献学发展的一个坚实的基础。

29

·顾炎武:清初著名思想家、古文献学家,著有《音学五书》《日知录》《金石文字记》

·黄宗羲:清初,《孟子师说》《易学象数论》《授书随笔》《明夷待仿录》《宋元学案》 ·王夫之:清初,《周易稗疏》《书经稗疏》《诗经稗疏》《春秋稗疏》《四书稗疏》《张子正蒙注》,后人编有《船山全书》 ·清初辨伪学家:阎若豦(加王字旁)《尚书古文疏证》,辨《古文尚书》之伪,使其终得定论;胡渭《易图明辨》;姚际恒《诗经通论》《古今伪书考》

·惠栋:乾嘉时期考据学派中吴派代表人物,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易汉学》《后汉书补注》,表现出宗汉及兼通经史的特点。

·钱大昕:清中叶著名史学家、古文献学家,著有《二十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后人编有《潜研堂全书》《钱大昕全集》。在古音声母研究学方面贡献大。

·戴震:清中叶考据学派中皖派代表人物,清考据学派集大成学者。其著述后人编为《戴震遗书》《戴震全集》。关于古地理学研究超出前人,以《水经注》的整理校勘尤为突出。

段玉裁:清中叶著名考据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周礼汉读考》。段氏长于经学、小学与校勘,为皖派重要学者。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清中叶考据学家中皖派代表人物,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卢文召(加弓字旁)、顾广圻:清中叶考据学家,以校勘名家。卢提出“相形而不相掩”的校勘原则;顾广圻奉行“不校校之”的原则,反对轻易改字。

·乾嘉时期,章学诚《文史通义》《校 通义》P 259,崔述《考信录》,不同于正统考据学派。章以古代学术史及目录、校勘、方志学研究见长,坚持“六经皆史”的观点;崔述以古史考证及古文献辨伪见长。 ·晚清经文学代表:龚自珍《全集》;魏源《诗古微》《书古微》;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论语注》 ·晚清考据学家的殿军:俞樾《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孔诒让《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堪称清人新疏、新注之冠。

·章炳麟、王国维:近代跨入现代著名学者。章炳麟著有《春秋左传读叙录》《文始》《小学答问》《国故论衡》;王国维《王国维全集》,提出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互证的“二重论证法”

第二节:校勘学

·校勘: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

30

定其中的正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这种古籍校勘工作通称校勘。 校:比较、考订 勘:审查核定 ,校勘基本含义:比较审定。后来特指对书籍文字正误真伪的比较审定。

·校勘的目的和任务是努力恢复古籍的本来面貌,提供尽可能接近原稿的善本,因此,其根本原则就是存真复原。

原书在内容、语言上存在的错误和欠缺,不属于校勘工作的范畴。校勘要解决的是流传中产生的错乱讹谬。

·校对是单向的,原稿有绝对权威,以校样完全改同原稿为最终完成;校勘是双向或多向的,原稿不存于世,用来比勘的二本或多本互相平等,没有绝对权威,发现并录出异文只是第一步。

·校读:校勘+句读。把校勘字句和断句、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正确读懂、读通古籍。校读包括:校勘、断句、标点。 ·校勘在古书中亦常被称为“校 ”或“ 校”。

校 曾是今天的校勘代名词,但其含义历史上几经变化,并不一直等同于校勘,今天二者更分指两个不同的学术科目。 1.“校 ”一词最早见于刘向《别录》,当时含义等同校勘;2.校 还被用来指整个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古籍分类、文字校勘、版本考证、撰写提要和编撰目录,这就是广义的校 。3.南宋郑樵《通志·校 略》和清章学诚《校 通义》,校 重在图书经营管理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古籍分类著录,相当于今天的“目录学”。4.近代,校 学被用作专门的学术科目名称,内容包括校勘、目录、版本各方面,也就是“古典文献学”。

·文献古籍主要形态:先秦到隋唐,主要形态为简牍、帛书、写本(今呈现为出土文献);晚唐五代之计,版刻书籍出现,并在宋代以后称为书籍的主要形态(传世古籍多为此类)。 ·先秦校勘记载:(周)正考父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子夏与“晋师三豕涉河”

·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主持宫廷藏书校理,这是校勘学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例。开创校勘规程。 ·汉末校勘代表性学者:郑玄(《毛诗》郑笺、《三礼》郑氏注)、高诱(《淮南子注》《吕氏春秋疏解》)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开创了一种脱离专书而广泛讨论各种书籍所见讹错的笔记形式,体现校勘开始作为一种学术独立发展的趋势。

陈、隋间 陆德明《经典释文》,汇集经典文字注音的专著,同时汇集大量经典异文,概括异文产生的原因和判断依据。 ·宋代著名的校勘专著:余靖《汉书刊误》;张淳《仪礼识误》;毛居正《六经正误》;方崧卿《韩集举正》;洪兴祖《楚辞补注》;彭叔夏《文苑英华

31

辨证》

·校勘向理论发展的最初趋势开始出现于宋代。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体现这一趋势,提出“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法则。 《相台书塾勘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分七类说明文字去取原则。 ·元明校勘成果:元.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明.梅族(加鸟字底)《尚书考异》

·清代校勘学得以独立发展。 清校勘专著: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召(加弓字旁)《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俞樾《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1931年 陈恒《元典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释例》,全面总结校勘的理论、方法、原则和通例,称为标志着校勘学建立的里程碑。

·古籍的基本构成:一定时代的历史知识、一定时代的语言文字。多数传世古籍因反复整理的传抄刊刻,其基本构成已成为多层次的叠加。 ·得到大多数人公认的接近原稿的定本,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改定的定本”。在历次整理中,经历了该时代知识内容、语言文字的淘洗,而不可能完全符合这一古籍产生时代的知识内容和语言文字形式。越是受重视的古籍,在所经历的历史年代里研究整理就越多,所沉积的知识和语言的层次也就越多,且异文与歧解参差错综,这就是经典古籍的复杂重叠构成。最为典型的为:儒家经典。

·清代学者段玉裁强调“底本之是非”与“立说之是非”的分别,提出“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不先正注疏释文之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

了解所校古籍的基本构成类型和特点,做好层次辨析,是观测古籍校勘“存真复原”的根本原则的重要一步。P269

·校勘就方法论而言,则为比较分析和科学考证。 ·四种校勘方法:对校、本校、他校、理校 对校:选定一个版本作为定本,与其他版本逐字逐句进行比较,录出异文。 本校:比较本书上下文,用本书的语言、文字、知识等各种资料作为依据进行校勘,发现并订正错误。前提:掌握本书内容和思想,力避主管臆断。 他校:搜集、掌握他书中与本书文辞有关的资料,进行考证。通常只能作为旁证。

理校:用理论知识(如本书的思想内容、本书所处时代的语言文字知识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等)作为依据,对文字校勘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所得结果在没有版本依据的情况下,只能作为合理的假设,不可轻下结论。 校勘取证范围在所校古籍之内,称内证或本证,包括对校、本校。主要地位,起决定作用

校勘取证范围在所校古籍之外,称外证或旁证,包括他校、理校。次要地

32

位,从属与内证。

·校勘考证从实质上说,就是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可靠的材料,取得确凿的证据。校勘考证具有综合考证的性质。 ·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1.古本旧本:包括发掘和发现的简帛和写本,具有较高校勘价值 2.古注旧疏:指历代公认、影响深远的注疏著作,价值近于古本旧本 3.他书资料:其他古书引文、古书注、古类书 4.甲骨金石碑刻文物资料 ·致误原因

异文:在版本对校中发现的不同文字。类型:误字、脱文、衍文、倒文 疑误:指对校各本不存在文字差异,表面上没有错误痕迹,但实际上可能存在的讹错。

·校勘通例:对致误原因和错误类别的归纳。

1.误字通例:误字即书籍传写中形成的文字讹错,是古书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又称“讹”“谬”。分为:字形致误;语音致误;文义致误。

2.脱文通例:脱文即书籍传写中形成的字句乃至篇章的缺漏,亦称“漏”“夺”或“阙”。原因:书籍残损而缺脱;抄脱;删脱。

3.衍文通例:衍文即原书本无而传写中被后人误增的文字,亦称“羡”。抄刻中因疏忽衍入;删改致衍;与古书形制相关的衍文,如注文误入正文、旁记误入正文

4.倒文通例:倒文指原文字句的先后次序被颠倒的现象,又称“窜”“乙”,纠正倒文叫“乙正”。原因:疏忽致倒;误乙;错简和错乙。 ·底本:校勘工作中用作文字基础的版本。通常选用某一版本系统的祖本,可以是古本或后人的精装本。

参校本:用来和底本对校的版本,可分主要校本和参考校本。

·具体校勘步骤:对校各本,列出异文,发现疑误;分析异文,解决疑误,审定正误。

“实事是正,多闻阙疑”

·表达校勘成果要求:出校精要;校记扼要;叙例简要

出校:确定哪些异文必须注出,以示读者。从义理、考据两方面着眼,(异文)版本来源是重要方面。

·校改方式:1.照录底本,注记正误;

2.择善而从,无本不改:采用校者认为正确的文字,写成定本。

a.直接采用定本,不加校勘记;b定本附校勘记;c、改正底本,并见异文 ·校记:校勘成果的具体体现,语言以准确精炼为宗旨。分为简式和详式。 ·叙例:一本古书全部校勘工作的总结说明,要求简要精当,条理清楚地对校勘的依据和体例做出全面交代,为读者提供使用这一校本的纲领性指导,通常置于全书卷首。

33

完整的叙例应具备的内容:1.本书流传的历史情况;2.本书版本源流系统;3.校勘的底本和参校各本;4.校勘所用他书;5.校勘中所吸取的前人校勘成果;6.出校的具体原则;7.校改的具体原则和具体方式;8.对校记和按断的具体说明。

第三节:古籍版本学

·我国古籍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出现的书籍。

·古籍版本学研究对象:各种形式的古书版本(包括写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

·善本:国家图书馆收藏善本的断限为清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以前的古籍一般来说皆为善本。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虽不全备而具备其中之一、二又流传较少者,均可视为善本。

·单页古书版式结构:版框(边框、边栏);界行(界格);书口(中缝、版心、版口,记录署名、卷页、刻工、字数等);鱼尾(分单、双、黑、白、花鱼尾);象鼻(细黑口、大黑口,白口);天头(书眉);地脚 ·古书外形结构:书衣(书皮);书签;书首(书头);书根(可体协书名、册次);书脑;书脊(书背);包角

·古书其他名称:书名页(封面、封页、内封、封面大题),指书衣后题写书名的一页。 扉页:(护页、副页),衬在书衣和书名页之间的空白页,常有藏书家的题记、跋语。 牌记:(墨围、木记、碑牌、书牌),文字周围大多围以长方形边框或图案,刻书者用以申明版权以及广告宣传的一种特殊标识。 ·古书版本类别:重刻本(版式可不同)、覆刻本(翻刻本,字体可变)、影刻本、递修本、官修本、坊刻本、家刻本、写本(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抄本(传抄本、影抄本)、活字本、套印本、百衲本、拓本(黑底白字)、影印本 ·图书简史:

甲骨文:三千多年前殷商后期的遗物,是我国最古的史料。最初于1898年在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发现的。

金文:商代后起,为保存某些重要文件或纪念某些重大事件,便在青铜器上铭刻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也是我国珍贵的档案史料。 简策:周代末期出现的简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1930年在内蒙古发掘的居延汉简,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成册书籍。

帛书:在竹木简盛行的同时,春秋末年或战国出年出现了写在 帛上的书;以后一千年间一直与竹木简同时行用,直到晋代纸书盛行,才被一起被取而代之。七十年代初,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彩帛画和帛书。

34

石经:传世最早的是秦国的石鼓,上面镌刻篆书,即“石鼓文”。 石经:将经书刻成石碑。东汉“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孟(永日)石经”、北宋“二体石经”、清乾隆“十三经”

·东汉蔡伦改造造纸术。东晋末年,纸成为主要书写工具。 古籍用纸的种类按原料区分,有四种:麻纸、皮纸、竹纸、草纸 ·纸书装帧形式演变:卷轴装(盛行于汉魏六朝至隋唐五代,由卷、轴、 、带、签组成)、旋风装(由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形式,龙鳞装、旋风叶子)、经折装(折子装,多被佛道二教经典所采用)、梵夹装(古印度佛经原有的装帧形式,经文写在贝多树叶上)、蝴蝶装(唐末五代出现,盛行于宋元,册页装的最初形式)、包背装、线装(源于两宋之交,明中叶后盛行,今仍用)。

·雕版印刷术出现在唐代中期以前。现存最早雕版印刷品:南朝鲜发现的汉译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陀罗尼经咒》

·活字印刷术由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加日字头)发明的,宋沈括《梦溪笔谈》有记载。

元初农学家王桢创制木活字,著《造活字印书法》。清规模最大的木活字印书,是乾隆年间摆印的《武英殿聚珍版从书》。

铜活字源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最有名的出版家为无锡华氏“会通馆”、“兰雪堂”和安氏“桂坡馆”。清代著名铜活字印本是雍正时内府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宋代形成三大刻书中心:两浙(欧体)、四川(颜体)、福建(柳体),其刻本分别称作浙本、蜀本、闽本。避讳较严

官刻:监本、公使库本;家刻;坊刻(陈起,陈道人)

·元四大刻书中心:大都、平水、杭州、建阳,绝大多数用赵孟(兆页)体,又称“吴兴体”,且多简字。元刻书特点概括为“黑口、赵字、无讳、多简”

兴文署本;书院本(梅溪书院、西湖书院、象山书院);家刻(岳氏刻《九经》,称“相台本九经”,岳飞九世孙岳浚);坊刻(举业之书、元曲杂剧) ·明代刻书中心:建阳、苏州、杭州、金陵、新安、北京;明中叶后流行线装,插图本出现。

经厂本;南北监本;藩刻本(明代刻本中的精品;署藩、宁藩、晋藩);书帕本;家刻(汲古阁主人毛晋,“汲古阁本”);坊刻(建阳坊刻·“麻沙本”)

明代两大著名私人藏书家:天一阁主人范钦;汲古阁主人毛晋 明版本学理论代表:胡应麟《经籍会通》;祈承曗(火字旁)《嶦(三点水)生堂藏书约》

·清代刻书:武英殿本(殿本,乾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聚珍本”);

35

官书局本。

·传说先秦孔子删定《诗》《书》等,整理出《六经》定本,可推为版本学先驱。

·清代版本学专著问世,集大成代表作:叶德辉《书林清话》

清代版本学家分类:考订家、校 家、收藏家、鉴赏家、掠贩家。 ·现代著名版本学家:张元济、傅增湘、王重民

·古籍版本学两大基本技能:版本鉴定、版本考订(辨析古籍版本优劣 )。 ·古籍版本鉴定基本方法:有根据牌记、刻工、讳字、原书序跋、后人题跋识语、藏书印记、著录、书名、卷数、目录、体例、衔名尊称谥号、书中所涉人物、年号、史实、地名、官名官署名、校勘、综合考辩等十几种方法。

第四节:古籍目录学

·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古籍目录,是西汉末期刘向、刘歆父子参与校书,由刘歆编成的《七略》,已经佚失,基本内容保存在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七略》分类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共38小类。《七略》不但建立的系统的图书分类法,还通过小序、大序叙述学术源流。每书有提要,(叙述学术源流的)总序、大序、小序都收在辑略中。《七略》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刘向刘歆是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删取其要”,编成《汉书·艺文志》。首创在正史中修《艺文志》,使《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成为史书的组成部分。开创“史志目录”

改动:将辑略拆散;把解题简化为小注;注明改动,保留原貌。

·魏晋南北朝时期,奠定了封建社会典籍以经史子集为部类的四部分类法 西晋秘书监荀勖编制《新簿》(已佚,见《隋书经籍志·序》),分甲、乙、丙、丁四部,性质相当于后世的经史子集,初创四部分类法。把史书自经部析出,即丙部。

东晋著作郎李充将荀勖的经子史集次序易为经史子集,自此不可移易,史称“秘阁以为永制”“自尔因循,无所变革”。 ·南朝王俭《七志》(已佚,见《隋书经籍志·序》),沿袭《七略》,独创图谱志,并附道经、佛经于篇末。 ·南朝梁阮孝绪《七录》,确定史部专立。文集录之前或称诗赋、或称文翰,至此成定称。《七录》的分类为后来走向正统的四部分类法提供重要的参考,起承上启下作用。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成于魏徵,反映南北朝及隋代图书著录情况,编纂依据为隋《正御书目录》。将群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集部后附道经佛经,四大类后分四十小类,标志着正统的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36

《隋书·经籍志》将前代(南北朝)典籍的著录情况简化为注文,依其类别相同或相近,附于书目之后。具有双重意义,有别于其他目录。

·我国史志目录中,只有《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有小序。 ·唐代开元年间所编《群书四部录》 ·宋代政府藏书目录:《崇文总目》,每类有序,每书有提要,分经史子集四部,45类。 《秘书总目》

宋史志目录:四部《国史·艺文志》 ·宋私人藏书目录

南宋晁公武《群斋读书志》: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第一部有解题的私人藏书目录。分经史子集四部,共45小类。全书有总序,每部前有大序,书目下有提要。 《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仿晁公武的《群斋读书志》编成的,其价值在于解题。其著录的书籍后来大部分佚失,由于解题尚存,为了解、考证已佚古籍提供宝贵的资料和线索。

解题目录发端于汉代,到宋代趋于成熟。《群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是宋代解题书目之仅存者,代表宋代目录学的发展水平。 ·清乾隆年间修成的《四库全书总目》,对封建时代图书分类法做了总结,将四部分类法推向高峰。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庞大的一部官修目录,中国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目录著作)的集大成者。继承中国古代注重学术源流的目录学优良传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一部提要目录。通过总序、小序、案语、提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书籍进行评价,对中国古代学术典籍作了一次总结。

《四库全书总目》又集中了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矛盾,使四部分类法固有弊病更加突出。具有很大局限性,缺乏科学性,面对新的学科,新的著述,只能以附赘悬疣之法敷衍。

·中国古代目录的体例创自汉代刘向、刘歆的《别录》《七略》。《别录》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群书提要目录。

始于刘向刘歆的注重学术源流这一目录学宗旨,成为衡量目录学著作水平高低的尺度。

·我国古代目录体例:

1.部类有序,书目下有解题:有大、小序,为著录的每部书撰写提要(提要就是解题,刘向时称叙录)。现存宋代《崇文总目》、南宋晁公武《群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目解题》;清《四库全书总目》 2.部类有序,书目下无解题:史志书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 3.部类无序,书目下无解题,只记书名: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清张之洞《书目答问》 ·古籍目录体制分为:

37

政府藏书目录:现存明代杨士奇《文渊阁书目》;清《四库全书总目》 史志目录:正史的组成部分,史官在纂修正史时,以同一时期政府藏书目录作为依据编纂而成的。把一个朝代的藏书和著述状况,作为一个朝代历史的一个方面,随正史流传保存下来。由于不能太繁,史志目录一般没有提要。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断代著录方式,实际上是明末清初黄虞稷私人藏书目录《千顷堂书目》删削而成)、《清史稿·艺文志》(断代) 私人藏书目录:我国最早的私人藏书目录,始于南朝梁任昉。包括我国目录学史上著名的两部提要目录:南宋晁公武《群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明末清初黄虞稷私人藏书目录《千顷堂书目》(据此删削成《明史·艺文志》),还是清人补作南宋、辽、金、元艺文志的重要依据。 缺点:未能包举一代之藏。

·古籍目录的性质:综合目录、专科目录、特殊目录 我国最早的专科目录,是汉武帝时杨仆的《兵录》。

特殊目录:性质特殊,有某种特定的含义,适应某种特定的需要,又不仅仅局限于一科的目录。如:丛书目录、禁书目录、版本目录、辨伪目录、善本目录、敦煌遗书目录等

? 第五章:中国古代文学(30%)

第一节:先秦文学

·甲骨卜辞可视为散文的雏形。

《尚书》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的真正形成。《尚书》中的《商书》,如《盘庚》《高宗月(加三撇)日》,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 ·春秋战国时代,历史散文的发展:《左传》《国语》《战国策》 春秋时期说理文:《老子》《论语》《墨子》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理论文:《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个诗歌高潮。《楚辞》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将《诗经》以来的四言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了一种诗歌新体裁。 ·中国古代神话:

1.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地” 2.始祖神话:如“女娲造人”;

3.人类与自然抗争的神话:洪水神话:如“共工怒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炎旱为背景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4.战争神话:黄帝与炎帝冲突,形成华夏民族;“黄帝擒蚩尤”

38

神话流传很少原因之一:神话历史化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天问》《列子》《庄子》;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共305篇,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的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产生地域相当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北部一带。 《诗经》分风(十五国风,160)、雅(大雅31,小雅74)、颂(周颂、鲁颂、商颂,共40),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西周王畿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周颂”全部和“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年作品;“大雅”小部分和“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大部分和“鲁颂”、“商颂”(有争议)则是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孔子删定《诗经》不可信。

汉传授《诗经》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齐鲁韩世称“三家诗”,属今文经学,后亡佚;“毛诗”是古文经学,流传于后世。 ·《诗经》内容:

1.祭祖颂歌和周民族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叙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国至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 2.政治讽刺诗:“小雅”《十月之交》《正月》;“大雅”的《板》《荡》;《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 3.表现劳动生活的诗篇:最能表现劳动生活的名篇,以《 风·七月》为代表。这是风诗中最长的作品,叙述农夫一年间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反映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4.爱情与婚姻题材:主要集中在国风中 5.战争题材:《秦风·无衣》(表现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风·东山》《小雅·采薇》,表现厌战思乡、追求和平。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最早见于《周礼》,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因此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的运用:可叙事描写,也可议论抒情,是诗歌写作的基本手段(《 风·七月》)

比的运用:比体诗《 风·氏鸟 号鸟》《魏风·硕鼠》;《卫风·硕人》 兴的运用: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往往与下文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其作用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使诗歌曲折委婉,而不给人以突兀的感

39

觉。如《秦风·晨风》《周南·桃夭》 ·《诗经》创立的比兴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而大量存在的兼有比义的兴,更是为后人所继承,比兴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用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诗经》句法: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章法上多位重章叠唱的复沓结构,每章字句基本相同,只换少数词语,反复咏唱,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叠章外,还往往叠句叠字,尤其是双声叠韵字。

押韵上,有一句一韵,也有隔句押韵,还有奇句与偶句交换押韵,体现灵活用韵的特点。 ·“风雅”精神:诗人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甲骨卜辞可以看作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春秋》,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仿照《春秋》体例的编年史,作者为战国初年一个充分掌握春秋各国史料的人。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具有较高的叙事艺术:叙事富故事性、戏剧性,紧张动人的情节;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战前的部署,交战的情况,战后的检查和措施,头绪纷繁而有条不紊;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的行动表现人物性格。 ·《国语》:国别史,成书于战国初年或稍后,以记言为主,其记言文字在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战国策》:作者为战国后期纵横家,最后由西汉刘向整理成书,定名《战国策》,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和权势谋诈。他们的说辞是春秋时代“行人”辞令的进一步发展。长于写人、叙事、写说辞,又善于通过巧妙生动的譬喻和丰富的寓言故事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的后世史书都继承了《春秋》的褒贬义法和《左传》的直书无讳的精神。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轨迹: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时期。《老子》《论语》《墨子》词约义丰,是第一阶段,约当春秋末

40

年和战国初期;从《墨子》开始向有组织由结构的论说文形式发展。《孟子》《庄子》文辞繁富,说理畅达,是第二阶段,时在战国中期;《荀子》《韩非子》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 贝詹,是第三阶段,时在战国末期。从《论语》到《韩非子》,可以明显看出先秦散文从语录体向论著体的逐步发展。 ·《论语》语录体,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思想核心:仁。政治思想:“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伟大的教育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修订《春秋》;重诗教,“兴”“观”“群”“怨”是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的创作有重要意义。有的篇章有记事成分,具有文学价值,如《先进》篇。 ·《孟子》中心思想是“行仁政”。“仁政”的基本内容就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这是以民为本的王道主义。“民为贵,君为轻”。“法先王”“性善论”。

孟子长于辩论;善设机巧;善于设譬说理。 ·《庄子》:战国宋之蒙人,与孟子同时稍晚。哲学思想源于老子,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是关于世界的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人的认识境界。庄子的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具有明显的文学性质。

《庄子》散文想象奇幻,富于浪漫精神;善于使用寓言,“寓言十九”(寓言占全书百分九十);语言奇特,多用夸张、荒诞的语句,表达其深奥的哲理,构成奇诡的艺术境界;遣词造句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 ·《荀子》: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其思想带有综合百家的倾向。荀子的政治主张:“天下为一”。政治理论:隆礼重法;尚贤使能;平政爱民。天道观:“制天命而用之”。认识论上,主张“以心知道”,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荀子》第一篇就是《劝学》。人性论:性恶论。历史观上:主张法后王。强调儒家正统。说理文擅长论辩。 ·《韩非子》:荀子的学生,战国末期最后一个大思想家,在思想上也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在批判道、墨、儒、名等学说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法家学说更加系统化、完整化。韩非子散文锋芒毕露;高度概括能力;对时态揣摩细致入微,切中其弊;善用寓言。 ·“楚辞”的二重含义:

1.屈原为代表,战国时期在楚国出现的一种新型文体; 2.西汉末年刘向编定的专书《楚辞》,这是一本诗歌总集。(后汉王逸作补充) ·《楚辞》是一种形式自由,句法散文化,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句中或句末多用“兮”字。三个特征: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具有宗

41

教、神话色彩;具有特殊音调。

楚辞代表作家:屈原、宋玉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屈原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远游》《卜居》 ·《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公373句,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的解释:1.“离忧”,遭受忧患的意思(司马迁、班固);2.“别愁”,“离,别也;骚,愁也”。(王逸)3.不可分割的联绵词,可能是楚国流行的一种歌曲名称;4.“劳商”与“楚辞”于音皆可通转,意义说,有牢骚不平之意,犹言“牢骚”。(今人游国恩)。屈原的《离骚》可能袭用民间歌曲的旧题,取名含义是“牢骚”之意,内容是发泄内心不平之气。

诗中体现了诗人举贤授能,遵循法度,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 《离骚》思想意义: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及宁死不屈的个性;通过诗人的悲剧遭遇揭露了楚国社会的黑暗。 《离骚》艺术特色:1.充满了大胆、丰富的幻想和想象,把各种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天上、人间、仙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完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构成了五彩斑斓、奇特非凡的幻想世界;2.比兴、象征的手法,屈原以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象征比喻系统,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充分表现它对楚国,对楚王深厚而复杂的感情,以及他所具有的高洁人格;3.语言修辞的特征。《离骚》以独特的语言句式,突破《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句式长短参差,富于变化。通篇隔句句尾加“兮”字,句中还配有其他虚字,用于协调音节,增强诗中咏叹、抒情的气氛,便于朗读;4.《离骚》句与句之间多用对偶,一句之中又常常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诗中还大量使用楚地方言,因此诗歌具有浓厚的南方情调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使诗歌离开宫廷和庙堂而独立。其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的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为中国文化增添一股深沉、刚烈之气,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和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一道构成了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风”“骚”并称。

第二节:秦汉文学

·枚乘《七发》是汉赋形成的标志

·大赋是汉代文学的主要样式,司马相如是其代表,他的赋表现出汉王朝极盛时期的气魄,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模仿。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史记》成一家之言,开创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的纪传体新样式,不仅开创了传记体的历史学,而且其人物传记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

42

西汉文章两司马,这是西汉文学繁荣的标志。 ·汉代乐府民歌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成就。“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其特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东汉叙事散文以班固《汉书》中的某些人物传记为代表作品。继承《史记》的体例,但文风呈现峻整、细密的特色。

·东汉开始出现文人五言诗。无名氏《古诗》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初步奠定了文人五言诗的新形式,开创抒情诗的新风格。 ·秦代李斯《谏逐客书》,紧扣得人则秦强大,失人则秦危殆的主题??说理严密,辞义纵横,文采华美,多用排偶,音节流畅,对汉代散文家贾谊、邹阳等影响不小。

·贾谊:汉初政论散文代表作家。《过秦论》(采用铺排渲染的笔法,加强文章的气势,加以用字精审,文采丰富,增强了感染力)、《陈政事疏》 晁错:贾谊稍后政论散文家,代表作《论贵粟疏》,见解深刻,逻辑严密,文风朴实,为后人称道。

·王充:东汉杰出思想家、政论家,代表作《论衡》,以“疾虚妄”为宗旨

王符:东汉批判思想家,代表作《潜夫论》,议论言之有物,多铺陈排比句式,亦有不少生动的比喻,对六朝骈文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司马迁《史记》

体例: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大部分组成,共130篇(卷),53.66万字。“本纪”就是将事件的始末用年月加以贯穿和记的意思,十二本纪记载了从黄帝到武帝各代帝王的兴衰和政治大事;十表分世表、年表、月表,按世代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八书是对古代社会的经济概括、文物制度、风俗习尚、山川水利等的记载;世家取“开国承家,世代相传”之意,主要记载诸侯王大事,间而述及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列传为司马迁所创,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其内容广泛,详记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

《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P343:是一幅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长卷,不仅为“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列传,也为普通人物列传;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刻画人物具有强烈的动人的艺术魅力;注意人物的个性特征,将传神的动作、语言描摹出来;注意人物心理刻画,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描写场面常用抒情手段,声情并茂,具有极强烈的感染力;语言极富创造力,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语,民谣、谚语、俗语,语言鲜明、明确,表达爱憎。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地位和影响: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世的小说、戏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小说和戏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人物描写方面为后世学习。所使用的语言,叙述的文法

43

等,对后世的散文写作影响更为深远。唐代古文家是以司马迁的《史记》作为写作典范的,明代的前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极推崇司马迁。 “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形容《史记》 ·班固《汉书》:汉书上起汉高祖,下止于王莽,共229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体例依《史记》,所不同者,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120卷,80万字。

《汉书》与《史记》的在记事和人物描写上的异同:都是史传文学典范之作。1.与《史记》成一家之言不同,《汉书》从儒家正统立场出发,往往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作为评价人物的依据,如对游侠的态度,二者完全不同。不过作为史书,《汉书》能如实反映历史事实,而成为“一代信史”;2.《汉书》的人物传记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虽不如《史记》那样生动活泼,但也由精彩之处。《苏武传》《张禹传》;3.就叙事艺术而言,《汉书》注重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就其语言看,《汉书》喜用古字,注重文词藻饰,多排偶句式,不如《史记》那样通俗化、口语化。 ·贾谊:汉初著名辞赋作家,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骚体写成。 枚乘:代表作《七发》,汉赋形成的标志。自此以后,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专门的文体,称为“七体”或“七”。

《七发》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问,向他叙说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论道等7事,指出太子的病根在于淫乐无度,启发他要用天下之“要言妙道”,太子病愈。

《七发》铺陈排比,辞藻繁富而描写细腻,尤以观涛一段最为精彩,充分表现出赋体善于叙事写物的特点。

·汉武帝时,汉赋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表现出汉王朝的盛世气象。描写上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所用辞藻繁富,具有表现力,但又往往堆砌僻字,难免令人生厌;主旨在于讽谏,但主体部分却是劝励,这种“劝百讽一”的缺点,造成了汉赋的内在矛盾。

·扬雄:司马相如后西汉后期成就突出的作家,代表作《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从讽谏的基本点出发,但由于谱写的华美,让读者对作者所要批判的内容印象深刻。因此,扬雄晚年对汉赋功能进行反思,认为辞赋是“雕虫小技”,无补讽谏,“于是辍不复为”。 ·东汉班固《两都赋》。其中,《西都赋》继承司马相如的大赋写法,但《东都赋》以写理为主,这是班固的创新之处,是自扬雄对汉大赋的反省以来的成功实践。

·东汉张衡《二京赋》,模仿《两都赋》,分为《西京赋》和《东京赋》。铺陈的细致处,往往超过《两都赋》;尤其是对一些社会风俗、世态人情的描写,较有特色。阐发的议论有现实意义:“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44

·乐府:本来是制音度曲的音乐机关,后世以乐府所唱的诗,称为乐府。乐府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质的诗体的名称。 乐府最早见于著录的是南朝梁沈约《宋书·乐志》,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所增广。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其中汉乐府主要包括:郊庙歌辞(汉贵族乐章);相和歌辞(来自民间俗乐);鼓吹曲辞(来自北方民族的新声,主要用作军乐);杂曲歌辞(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

《汉书·艺文志》评乐府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作品。乐府诗作者来自不同阶级,因此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1.深刻反映社会成员间贫富悬殊和苦乐不均所造成的尖锐矛盾。如:相和歌辞《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2.婚恋内容,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显得大胆泼辣,如饶歌十八篇的《上邪》、《有所思》;《白头吟》《上山采蘼芜》则表现被抛弃女子的怨愤。《孔雀东南飞》控诉家长包办婚姻对爱情的催残和破坏;《陌上桑》《羽林郎》,歌颂汉妇女不畏强势的美好品质;3.对战争和徭役的揭露,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记》

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与《诗经》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不同,汉乐府民歌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想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孔雀东南飞》。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的作品大大加强了。因此,汉乐府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2.口语化;3.推动诗歌样式的嬗革,实现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杂言体和五言体直接影响到汉魏新的诗歌体裁的产生。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影响到曹操(借古题写时事)、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现存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艺术水平不高。此后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郦炎《见志诗》;赵壹《刺世疾邪诗》、蔡邑《翠鸟诗》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时代大概不出于东汉后期数十年间(约公元140-190),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标志着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对建安、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发展产生影响。

主要内容:写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的闺愁;反映士人仕途失意的形形色色的思想;生死的主题,汉末士人强烈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留恋,反映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命的重视。

艺术成就:P350南朝人称《古诗十九首》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寓景于情;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浅近自然,词近意远,语短情长。

45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

·梁代末年,庾信北上,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也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比较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的异同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文学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在诗歌上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精神,描写动乱的现实,歌唱为国家的统一而建功立业的壮志。风格鲜明爽朗。

汉末建安时期标志着我国文学发展新时期的到来。

魏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形式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中,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创作与建安文学的鲜明爽朗不同,用比兴的手法,隐讳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

·曹操:汉末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乐府诗,一部分诗反映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 露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短歌行》《龟虽寿》描写本人政治思想和统一天下的大志,及积极进取精神。风格悲凉慷慨,气韵沉雄,语言古朴。四言篇章继承《诗经》又有所发展,带浓厚个人抒情意味。嵇康、陶渊明四言诗。 ·曹丕:曹操之子,魏文帝。诗歌风格与曹操不同,“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善写个人情感,笔触细腻,清丽动人。如,《杂诗》《燕歌行》(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产生重大影响。) ·曹植:创作以曹丕继位分为前后期。前期诗歌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送应氏》;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发的悲愤,如《杂诗》《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吁嗟篇》;游仙诗,幻想在神仙世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诗品》评价曹植的诗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曹植对五言诗做出杰出的贡献,完成乐府向文人诗的转变。 ·(汉末)建安七子:得名于曹丕的《典论·论文》,包括孔融、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王璨(去掉王字旁)(《七哀》,“悲而不壮”)、阮瑀(《驾出北郭门行》)、徐干、应扬(王字旁)、刘桢。王璨(去掉王字旁)、刘桢为代表。诗歌如实反映汉末社会现实。

刘桢:性格豪迈,狂放不羁,以五言诗出名。风格遒丽,气势取胜。《诗品》评价为:“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代表作《赠从弟》三首。

·蔡琰,字文姬,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邑之女。五言长诗《悲愤诗》,通过个人的不幸生活,反映汉末大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受乐府叙事诗影响,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

·魏正始时期,政治上不与司马氏合作的阮籍、嵇康以老庄思想为武器,以自然反对名教,创正始之风。

46

阮籍:代表作《咏怀诗》82首,集中表现诗人在魏晋易代之际的忧伤和苦闷情绪。风格隐讳曲折,多用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美人香草寓写怀抱。

嵇康:在反抗现实的态度上较阮籍更为强烈。诗歌成就主要在四言诗,如《赠秀才入军诗》18首和《幽愤诗》,风格清峻。 ·在创作精神上,“正始文学”和“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西晋太康时期出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显示太康文学的繁荣。 陆机:南朝钟嵘《诗品》评价其为“太康之英”,与曹植、谢灵运相提并论。五言诗追求辞藻华丽,对仗公整,避免使用口语、俗语;描写上力求繁复而详尽,显示出典型的文人化倾向。《赴洛道中作》《猛虎行》《君子有所思行》。辞赋和散文:《叹逝赋》《吊魏武帝文》《演连珠》(骈俪文组织运用上有较高技巧)。 陆机的《文赋》,以赋的体裁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 ·潘岳:与陆机齐名,善于写哀情,如《悼亡诗》《夏侯常侍 》《马 都 》,开中国“悼亡”题材的先河。刘勰的《文心雕龙》说他“巧于序悲,易入新切”。《在怀县作诗》《河阳县作诗》抒写内心感受。散文、辞赋:《秋兴赋》《闲居赋》《怀旧赋》

潘岳诗风清绮浅净 VS 陆机整饰工缛 ·“三张”中的张协,《杂诗十首》,善于描摹事物,钟嵘《诗品》说他“巧构形似之言”,尤精于写雨景。张协文词华净,语言工巧,诗境清新警拔,声调和谐,无繁冗平弱之累,许多方面超过潘、陆二人。对南朝诗歌产生较大影响。

·左思:代表作《咏史》八首,其借咏史以咏怀的创例,开后世“咏史”新路。以史事寓写现实,寄托自己的感受,对当时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进行批判。诗歌充满反抗精神。 《招隐诗》(描写山水形象)《杂诗》《娇女诗》(对小儿情状的生动描摹)表现另一种面貌。全篇采用赋法,铺陈渲染。

左思诗风笔力雄健,气势充沛,用典精切,是继承建安风骨优良传统的代表作家。

左思《三都赋》,是魏晋时期大赋的代表作品,可与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相提并论

·刘琨:贵公子出身,西晋末年尖锐的民族斗争中成为爱国志士,代表作品《扶风歌》《答卢谵》《重赠卢谵》。诗风清刚悲壮,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郭璞:代表作《游仙诗》,借以咏怀,与左思《咏史》相一致。钟嵘《诗品》说他“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 (357)咏怀”。与当时兴起的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比,《游仙诗》文字华美,具有想象性。

47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随着政治黑暗证据混乱,陶产生最终于405年弃官归田。道家的随顺自然和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谥号“靖节先生”,故又世称陶靖节。

《述酒诗》隐晦地表达了对刘裕篡晋建立宋朝,对政治的厌恶。

陶的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为中国文学增添一种新的题材。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首、《饮酒》“结庐在人境”首等;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他的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可贵的,士大夫亲自参加农耕,并写出农耕体验第一人,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写出从仕途归隐躬耕的特殊感受;有些田园诗写自己的贫困和乡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写贫困)、《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写凋敝);咏怀诗《杂诗》20首、《饮酒》20首,咏史诗《拟古》9首,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诗歌传统;赠答诗,如《答庞参军》 陶诗的艺术成就:1.情、景、事、理浑融;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白描。苏轼称其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3.语言平淡自然,但并非未经锤炼,只是不露痕迹。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诗直接影响了唐代田园诗派的产生。 陶的《归去来兮辞》(散文),表现弃官归隐愉悦心情,是千古名篇。 ·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的吴哥(326首)和西曲(142首)为主,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里,此外还有神弦歌(18首,民间祀神乐章)。现存南朝民歌多为情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吴哥产生于建业一带,西曲产生于荆襄一带,商业活动的繁荣带动民歌的繁荣。 南朝民歌多出自商贾、妓女、船户和一般市民之口,主要反映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现存吴哥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华山畿》《读曲歌》最为重要,多为女性吟唱爱情,作品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城市,以江陵为中心,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反映生活面比吴歌广。

南朝民歌特点:体制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表现上大量使用双关语,表情达意上更加含蓄委婉,如“藕”双关“偶”,“丝”双关“思” 《西洲曲》写一个少女的四季情思,标志南朝民歌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北朝乐府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数量不多,但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反映战争,如《企喻歌》;反映北方各民族尚武精神的,如《琅琊王歌》“新买五尺刀”、《折杨柳歌》“健儿须快马”;反映爱情生活的,如《地驱歌》《捉 弱歌》等;表现北方景色和游

48

牧生活的,如《敕勒歌》《陇头歌辞》等。

北朝民歌语言粗犷,表达直率,情感热烈,风格刚健。 北朝民歌中最杰出作品: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南朝诗人谢灵运: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山水诗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成就:1.创造出许多“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写景名句,以清新俊巧的语言,描摹出山水形象,使山水具有活泼生动的个性,如“白云抱幽石,绿 媚清涟”“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池塘生春草,怨柳变鸣禽”等;2.谢诗在刻画山水形象中使用的手段,如对富于表现力语言的选择,诗歌结构的巧妙安排,诗歌境界的开掘,以及多种描写手法的交互使用,加上诗人所独有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领悟力,使得他建立了难以超越的山水诗传统。

弊病:晦涩平板,情景割裂。

对南北朝、唐朝的山水诗产生很大影响。

·鲍照:南朝诗人,出身寒微,却才气奇高,七言乐府上贡献杰出。诗歌充满奇遒之气,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门阀社会的不满和抗争(继承左思的传统,比左思更深刻),代表寒士的呼声。如《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其四“对案不能食”。

描写战争、反对征夫、戍卒的生活,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代苦热行》《代东武吟》;描写游子、思妇和弃妇的诗,如《拟行路难》“春禽喈喈旦暮鸣”“君不见少壮从军去”,《代白头吟》(写弃妇)。

山水诗,五言古诗为主,风格上与其七言乐府不同,以深秀幽奇、严整厚重为特点,如《登庐山》《从庾郎中游园山石室》,缺乏山水个性。 俊逸,遒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贡献: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七言和杂言乐府的改革和创新,使这一诗体在南朝得到极大发展;建立俊逸、遒丽的诗歌语言传统,特别是其五言古诗。

·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提倡“四声八病”诗歌格律理论,建立了一种新诗体,世称“永明体”,讲究声律、辞藻、典故,为唐朝近体诗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南朝)齐永明年间,诗歌“新变体”,以四声制韵,讲究声、韵、调的配合,避免犯“八病”,标志我国格律诗的开端。代表作家:沈约、谢脁、王融等,成就最突出的为谢脁。

·谢脁:突出贡献在于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其山水诗与谢灵运那种客观描摹,情景割裂不同,而是通过山水景物描写抒发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清新流丽的风格。如《晚

49

登三山还望京邑》。善于观察、描绘光影变幻中的自然景物;追求表现事物蕴藏着的活泼生机,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谢以优秀的创作,推动新体诗的发展,现存五言诗140首,三分之一合新变体。《入朝曲》很像唐人的七律;《玉阶怨》对唐代五言绝句影响较大。南宋诗人赵师秀说“玄晖诗变有唐风”,点明谢脁与唐诗之间的关系。 ·庾信:以42岁出使西魏为标志,分前后两期。前期与其父庾肩吾及徐离(提手旁)、徐陵父子一起创作风格绮艳的作品,号称“徐庾体”,对永明体有所发展,如庾信的《乌夜啼》基本合七律的平仄,对唐代律诗有影响。

后期老死西魏,描写亡国之恨、羁旅之悲和乡关之思,“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内容丰富复杂,感情沉郁悲凉。 庾信的创作集南北文风之大成,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其诗歌成就可用“清新”“老成”概括。其七律、七绝、七古、五律诗歌体裁写作,基本符合格律要求,直接开启了唐人格律诗写作。明人扬慎:“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

·魏晋时期散文,与同期诗歌一样,显示出“以气质为体”的特征。曹操的教令,有通脱之风,行文不拘常例。如《让县自明本志令》

建安散文个性色彩强烈,在书札体写作中尤为明显。曹丕《与文质书》,曹植《与杨德祖书》 魏晋文章“清峻”“通脱”,甚至要求严肃说理的奏疏章表,也情理兼具,深切感人,如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等。

·魏正始文章继承建安传统,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畅所欲言,词锋犀利,呈“通脱”之风。正始时期说理文析理绵密,文辞壮丽,与建安散文不同,如嵇康《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阮籍《通易论》《达庄论》《乐论》

·魏晋抒情小赋:在短小的篇幅中抒发个人怀抱,情怀慷慨激昂。如,王璨(去偏旁)的《登楼赋》,被成为“魏晋赋首”;曹植《洛神赋》,辞藻艳丽;正始时期向秀《思旧赋》 ·骈文:

(南朝)宋文帝时建立玄儒文史四馆,是文学独立的标志。这一时期的文笔之分理论,明确把经史诸子划出文学范围外,萧统编辑《文选》,亦明确表示不收经史子部。在文笔区分的背景下,南北朝很多文体采用骈文形式。骈文讲究对仗、典故、调谐声律,雕琢辞藻。文学朝着美文的方向发展。优秀作品:鲍照《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遣词古奥,气势混灏,于骈俪文中挟汉赋的清刚之气。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本书文字游戏,有刺世砭时的作用。 梁作家江淹《恨赋》《别赋》;吴均、陶弘景,骈文写山水

庾信:南北朝骈文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用典贴切自然,善于在骈文中使

50